韓國16個月大女童"鄭仁(音)"遭虐待死亡事件震驚國內外,養父母成眾矢之的。韓國檢方懷疑養母張某故意殺人並進行追加指控。
首爾南部地方法院13日開庭審理涉嫌虐童致死的"鄭仁"案,檢方向法庭申請更改起訴書,追加指控鄭仁養母張某故意殺人罪。
在檢方此前提交的起訴書中,僅提到"虐童致死"和"兒童遺棄"嫌疑。隨著該案件越來越多的真相浮出水面,發現女童身上存在嚴重的臟器損傷,引發大眾對養母張某是否有故意殺人嫌疑的質疑。
本次審理中,張某辯護律師否認殺人和虐待致死嫌疑,僅對部分指控供認不諱。由於被告人否認檢方指控,法院將於2月17日進行下一次審理。
鄭仁於去年2月被收養。據SBS電視臺《想知道真相》欄目2日播出的特別報導,鄭仁疑似遭養父母虐待,多處骨折,臟器嚴重損傷,去年10月13日在醫院不治身亡。
在媒體後續報導中,更直指警方三次接獲舉報,卻輕信養父母辯解,沒有到家中探訪或深入調查。兒童福利和收養機構的監督和回訪也存在類似問題,未能及時採取措施。
為此,韓國國會8日召開全體會議,通過一項法律修訂案,對虐待兒童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根據這項被稱為"鄭仁法"的修訂案,地方政府部門或調查機構在接到關於虐童舉報後,應"立即"調查。託兒所員工、社會工作者、醫生等有義務舉報虐童行為。
同時,有關部門進行調查時應將涉嫌虐待兒童的行為人和受害兒童隔離。嫌疑人若拒絕履行提供證詞、提交資料等義務,將被處以最高1000萬韓元(約合5.9萬元人民幣)罰款;如果妨礙執行公務,將被處以最高5000萬韓元(29.6萬元人民幣)罰款或5年監禁
調查顯示,韓國近7成民眾表示觀望後接種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另有近3成民眾希望儘快接種疫苗。
首爾大學保健研究生院俞明順(音)教授團隊14日發布一項調查結果,67.7%的受訪民眾表示觀望後接種新冠疫苗,28.6%的受訪民眾希望儘快接種疫苗。
該教授團隊於本月8-10日以全國1094名民眾為對象,進行新冠病毒認知調查後得出上述結論。
在"韓國開始疫苗接種後,是否希望接種"的問題中,59.9%的受訪者希望觀望後接種疫苗,37.8%希望儘快接種。對於韓國新冠疫苗商業化時期,42%的受訪者認為將在今年下半年,隨後為今年年底(35.4%)和明年以後(11.2%)等。
調查還顯示,80.3%的受訪者表示將接種新冠疫苗,其中包括"必須接種"和"可能接種"兩種回答;僅1.8%的受訪者拒絕接種新冠疫苗。
韓國政府發布疫苗接種三步走戰略,將按優先順序向國民接種疫苗。
首批主要針對住在集體設施的老年人、高危醫療設施、療養設施、福利設施從業人員;第二批接種範圍包括一線防疫人員、65歲以上老年人、其他醫療設施從業人員、19-64歲高危和普通慢性病患者、50-64歲成年人以及警察、消防員、軍隊官兵,相關人群將於3-9月進行接種。
第三批即19-49歲成年人,疫苗接種將於第3季度進行。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月14日通報,13日0時~24時,韓國國內新增52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70728例;新增治癒1136例,累計治癒55772例;新增死亡10例,累計死亡1195例。
新增確診患者中,496例是地區社會感染。從地區來看,首爾131名、京畿162名、仁川24名等首都圈共317名。
非首都圈地區釜山40名、光州30名、忠北18名、慶北·慶南各16名、忠南12名、大邱·江原各11名、蔚山9名、全南6名、大田·全北各3名、世宗·濟州各2名。 非首都圈確診患者共有179人。
28例是海外流入病例。其中有11人是在機場或港口入境檢疫過程中被確認的。 其餘17名分別在京畿(9名)、首爾(3名)、慶北(2名)、光州、仁川、蔚山(各1名)地區的居住地或臨時設施生活中被確診。
從主要感染事例來看,圍繞著宗教設施、祈禱院、矯正設施、軍隊等各地都有確診患者。
慶北尚州"BTJ熱放中心"確診病例累計已增至662例;首爾東部拘留所相關感染者也達到1214例。
始於慶南晉州市國際祈禱院的集體感染擴散到了釜山,到目前為止共確診了73人;京畿加平郡的某空軍部隊確診了12人。此外,訪問過釜山市長預備候選人李彥周辦公室的國民中,有5人被確診。
韓國在上個月連續出現1千名左右的新增確診數,在進入2021年以後穩定下降至400~500名,呈現出明顯的減少趨勢。
雖然此次第3次大流行總體上呈穩定趨勢,但地區社會內的"隱藏感染"和全國各地突發性的大小集體發病等變數仍然很多,因此不能放鬆警惕。
政府將在16日公布"社會距離"調整案以及是否延長禁止5人以上聚會等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