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加大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力度,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予以高度關注,提出要「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要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並提出「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什麼是藏糧於地,藏糧於技?
國家一直在倡導的兩大戰略,要讓藏糧於地和藏糧於技,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的基礎,和重要的戰略支撐,我們所說的藏糧於地,就是把農田建設好,主要表現在水利、道路,包括實現機械化的一些要求。
目前來說農業農村部,做了幾個方面的工作,也都體現到了藏糧於地,第一個就是糧食生產功能區的建設,第二個是重要農產品保護區的建設等等這些工作,也是在有序地開展。
從這個藏糧於技的角度來講,就是農業現在更多地表現出一種科技的要求,那麼科技,第一首先表現為種業,沒有好的種業,很難有好的產出。還有農業機械等等技術,包括管理技術,這都是在藏糧於技的範圍之內。
什麼是高標準農田?
集中連片,也就是田成方、路成網,林成行。這是一個基本的表觀形態,另一方面就是關鍵在於地力地提升,還有水電路的配套,便於機械耕作,這樣能大大提升勞動生產率,節省人力成本,也有利於產出,出苗率,成活率,還有出苗的時間,都是有著非常大地提升。
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投入,誰來埋單?
國家政府來埋單。同時,把所有流轉土地的這些種植大戶都給他們配套,這樣能提高種糧大戶的積極性。
如何提高種糧積極性?
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
糧食綜合補貼、對地力的提升等等,這些補貼都是統一納入這一項補貼政策中,所以從承包土地的角度來說,農戶是享受到這一塊兒利益的。
機械補貼,購買農機的這些補貼都是已經享受到了;良種補貼,種優質小麥,種子可以補貼,種子補貼是直接打款。
怎麼有效地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口糧絕對安全,穀物基本自給
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是我們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從糧食生產能力的角度來講,通常包括有幾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個就是自然資源環境的因素,例如水土資源;第二個因素就是社會經濟因素,主要包括有勞動力的投入、機械、農藥化肥這些投入的因素;第三個方面就是政策和科技因素,包括良種、機械。
具體來說這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是這幾個方面因素的一個匹配,只有這幾個因素進行一個很好的匹配和耦合,才能保障糧食安全,才能保障綜合生產能力在一定時期內,在一定地域內能夠很好的有一個糧食的產能。
節約是一種美德
從節約糧食的角度,應該要從教育的方式抓起,從小學生,或者是兒童就開始建立起這種節約的意識來。將來就是能發揮他們這種節約的約束,實際上現在很多地方,包括日本等等一些國家,它都是從教育上對這種糧食的節約都有著非常好的傳承。
糧食安全,包含方方面面,從最初的生產端,到加強高標準農田的建設,保護耕地,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一直到我們每一個個人,都可以為節約糧食身體力行地去做一些事情,這些其實都是我們為糧食安全出的一份力做的一份貢獻。
完整版視頻:
節目介紹
全新融媒體訪談節目《三農三人談》由中國農影新聞中心出品,「中國三農發布(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指導)」、「農視網」、「聚焦三農」平臺,以及多媒體矩陣號全線登陸!權威解讀國家三農政策,答疑解惑農民身邊需求!
三農專家、農民群眾、媒體大咖、線上網友,多方聯動,聊得透、說得實,好看有用不端著,原來,你關心的政策熱點也可以這樣說!《三農三人談》依熱點話題系列,季播解渴放送,我們在這裡,等著你!
原標題:《三農三人談: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