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喪屍】人類已經意淫了一百年

2021-02-16 烈鬼蜮

Part 1 謎 誕生

巫毒殭屍(Voodoo Zombie)

和人類一樣,殭屍們的故鄉也是非洲。巫毒教本來是我們非洲的原始宗教,就是一種特別普通的自然信仰,只不過祖先們玩得比較大,經常召喚邪靈啥的,有時還用活生生的人來獻祭。

扎小人兒也是從巫毒教來的,不然幹嘛叫巫毒娃娃呢

到了17世紀時,我們忙著被白人綁去當黑奴,每天劈柴搬磚壓力山大,只好把這種信仰也帶去文明社會,閒暇時就通個靈減減壓。加上那時瘋牛瘋狗病特別多,於是白人世界裡關於巫術的傳說也越來越逼真可怕,1932年,巫毒殭屍終於被獵奇的美國佬們搬上了大銀幕。 

《白魔鬼》(White Zombie)

作為被公認的屎上第一部殭屍片兒,《白魔鬼》的主角卻胸無大志。手握能讓人變痴呆的殭屍止咳糖漿不去統治全世界,偏要用這些不明液體去徵服別人的老婆。反而是一位農場主知道用殭屍糖漿去操控他的種植園工人。

30年代的殭屍形象

其實這種設定也是來自於巫毒教。雖然那時民風淳樸,但仍然有居心不良的人為了讓大家聽令於他,拿河豚毒液給人喝讓人假死,再裝模作樣把那些根本沒死的人救活。較《白魔鬼》晚的電影《與殭屍同行》(I Walked With A Zombie)、《殭屍反叛》(Revolt of the Zombies)等也都有藥劑與奴隸的設定。 

Part 2 熒幕真 · 鼻祖

活死人(Living Dead)

到了60年代,巫毒殭屍就過氣了。取而代之的是只比他們厲害一丟丟的活死人。活死人首次出現在1968年的電影《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說是一群死人由於地獄滿員而復活……逗我?

事實證明有的人就算再活一次也屁用沒有。這些好不容易復活的人根本不去海邊遊泳曬太陽享受生活,還是想在陰森森的墓地裡吃人肉。

雖然場景感覺可怕,《活死人之夜》在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卻給殭屍電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噴湧而出的殭屍片兒甚至開始形成了莫名其妙的『殭屍文化』。這時候的殭屍不再依靠什麼迷幻藥劑,也不再是完全被壓迫的對象,它們可以通過感染人類發展壯大。 

60年代的殭屍形象

動圖

Part 3 遊戲初 · 體驗

病毒殭屍(Viral Zombie)

上世紀末,全世界的老中青年都迷上了電子遊戲機,殭屍也緊跟潮流從大屏幕轉戰小霸王。1996年的遊戲《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就為新一代病毒殭屍開闢了新天地。後來還被改編成了電影,一拍就是五六部。

《生化危機》遊戲

改編的電影裡有兩個香豔又能打的女主

還有好多好多喪屍

雖然現在看起來遊戲裡的殭屍是糙了點兒,但要知道在那之前,殭屍們在掌機上都是這樣的: 

1985年的遊戲《魔界村》

在一群蠢萌的像素風殭屍中,《生化危機》裡的病毒殭屍輕鬆突圍,也重新塑造了殭屍的地位和形象。

以《生化危機》為代表的遊戲是如此迷人,根本不用撲上來咬我們,就直接讓人心甘情願變成了對著電腦拿著手機的殭屍。 

Part 4 喪屍的時代已經到來

狂暴殭屍(Rabid Zombie)、撕咬者(Biter)

進入新世紀後,喪屍們也發展迅猛、形態各異。可以說現在的殭屍們都生在一個好時代,不僅不再是邪教的象徵,還成了科學的產物。在眾多災難電影中,殭屍們迎來了一波一波又一波高潮。

他們不僅飛上了天

還TM變成了羊

電影《驚變28天》(28 Days Later)中,他們眼睛紅、跑得快,就像小白兔,但是脾氣不太好:

《驚變28天》的成功也影響了後來的喪屍形象

終於,在神劇《行屍走肉》(the Walking Dead)裡,他們走上了屍生巔峰,每周幾千萬人等著看他們碾壓主角,簡直紅遍全球。

有人說現如今殭屍文化這麼流行,不僅因為公知們對生化科技發展有憂慮,也因為殭屍是為數不多的僅憑想像就能創造和毀滅的事物——在這些沒有思考能力的生物面前,人類仿佛成了更高一等的上帝。這種末世情結與絕對的操控力狠狠戳中了對現實頗為無奈的人的G點,就算是假high也根本不想停。 

Part 5 人類還有未來嗎?

Z型殭屍(Z Zombie)、變種(Volatile)

當然,只有更好的性能才配得上喪屍們這麼百變這麼美的身軀,所以它們正變得更加智能、智慧,有的甚至有情感。在被禁的電影《殭屍世界大戰》(World War Z)中,喪屍們不再是為了爽而襲擊人類,他們的目標是傳播病毒、進行繁殖、沒有蛀牙。

而在另一部電影《溫暖的屍體》(Warm Bodies)中,已經變成喪屍的男主居然狗血地愛上了人類女主,女主還能跟他日久生情!難道這部片講的不是喪屍,是喪失? 

雖然剛才說對殭屍的意淫是人類的假high,但大溼們都說了,我們需要以這種方式來安全地體驗死亡帶來的恐懼感,所以我忍不住想像,如果一覺醒來發現世界真的已經被喪屍佔領,我們這些沒有主角光環的弱雞該有多絕望?

說得好像現在每天醒來不絕望似的。:)

相關焦點

  • 百年喪屍進化論,越來越費血漿了...
    吃飯必備美劇《行屍走肉》又雙叒叕更新番了,但它開播快六年,我還是不知道裡面的喪屍是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不過上周,遊戲Dying Light的特效團隊拍攝製作了一個『百年流行文化中殭屍的進化歷程』(100 Years of  Zombie Evolution in Pop Culture ),不僅讓我一勞永逸地解決了腎上腺素過低的問題,還能在喪屍迷面前愉快地裝逼。
  • 人類為什麼喜歡意淫世界末日?
    文丨(苦笑)眾所周知,人類有一個奇怪的癖好:意淫世界末日,以及末日後的世界。在眾多的末日世界裡,有隻剩人類苟延殘喘的,有人類和機器人一起苟延殘喘的,以及機器人代替人類苟延殘喘的。60年代的程序猿為了節省計算機儲存空間,選擇了用兩位數表示年份,這一習慣一直被延續到用「99」表示「1999」的千禧年前夜。這就導致了系統無法正確辨識「00」所代表的年份,既可以是2000年,也可以是1000年。
  • 喪屍爆發後,人類拿核彈轟炸,滅屍過程全程直播
    →選「設為星標★」把影視新番設為置頂,每天精彩推薦不錯過 嘿,大家好,我是警長,今天給大家講部小眾喪屍片《活屍特工隊》,電影以直播的形式,向民眾展示軍隊滅殺喪屍的過程,故事是這樣似,5年前,美國舊金山爆發喪屍危機,舊金山民眾死傷慘重,事態已經控制不住,當局為了阻止病毒擴散,投下核彈核平舊金山,雖然大部分喪屍被消滅,但仍有一部分存活下來,政府一面呼籲民眾保衛家園
  • 關於黑鏡第四季第五集:機器頭的人類末日
    狗屁,如果真是這樣,那這一集不僅沒有某些網友意淫的那麼牛逼,反而落於俗套。為啥?這就涉及到一個讓很多人都費解的問題「為什麼他們三個人會為了一個玩具熊去做這件90%會丟掉性命的事?」因為這樣的回答為他們三人的「絕命行動」生硬的套上了一個牽強的理由,原本是為人類而戰結果變成了為親情而戰。我們用另一種推理方式想想他們三人如此「荒謬」的行動到底是為了啥?剛開始黑白色調,老舊的車,空無一人的公路,廢棄的倉庫,給人的感覺是「不知道從哪個角落裡要竄出來一隻喪屍」,沒錯之所有有人覺得這集不好是因為市面上的喪屍片太多了,這裡不過是將喪屍變成了機器狗而已。
  • 喪屍出籠 第五章 喪屍已經出籠
    他們沿著道路向前走去,卻發現了一處可疑的工廠,經過了解之後,一宗也許關乎全人類安危的喪屍危機,就在M先生的面前爆發。 在生死的抉擇中,一次次地突破自身極限,拯救人類,拯救世界,將危情扼殺於襁褓之中。 喪屍現已出籠,做好一路狂奔的準備了嗎?
  • 當一隻永遠不會死的喪屍是種怎樣的體驗?
    最近韓國的喪屍電影《釜山行》大熱,網上一片叫好之聲。自1932年喪屍被搬入螢屏起,人類就開始愛上觀賞自己被喪屍追殺的血腥場面。恐怖故事讓我們感到刺激且欲罷不能,喪屍又有何獨特之處?當一隻喪屍的感覺又會是怎麼樣?編譯◈暮夏中秋節刷過《釜山行》的小夥伴給小南舉個手?儘管橋段、人設都是套路,但豆瓣評分達到8.3分,人性刻畫、喪屍群演,都是亮點。
  • 4本「非俗套」喪屍的末世文,人類與喪屍鬥智鬥勇,比看電影還爽
    相信我們也看過很多末日的電影,感觸都會很深,雖然在目前的情況下,世界末日似乎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但許多人對世界末日有強烈的好奇心,相比於末日電影來說,末日小說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今天就給大家推薦4本「非俗套」喪屍的末世文,人類與喪屍鬥智鬥勇,比看電影還爽!
  • 假如廣州爆發喪屍危機
    所以在無聊的時候意淫一下、幻想幾分倒也無傷大雅。一我是一個資深喪屍電影迷,看了無數的喪屍片。 無論是你知道的還是他知道的、外國的還是中國的、熱門的還是冷門的、好的還是爛的——我都看過。 浸淫喪屍題材多年,潛移默化中生出了些微的末日情結。
  • 集合人類最深恐懼的喪屍原型.
    在這之後,以喪屍為主題的電影與電視劇數量已經超過了500部;有以《殭屍肖恩》為首的輕喜劇,也有《活死人黎明》之類的硬核恐怖片。當然,還有時下已經進行到第九季的電視劇《行屍走肉》。自古希臘起就有對喪屍的恐懼,考古學家在古老的墓穴中發現了許多被石塊壓住的骷髏,這一行為是為了防止死者重生,並重返人間。但喪屍一詞的來源要追溯到17至18世紀的海地。
  • 喪屍動畫才是男人的浪漫,人類的讚歌是勇氣與愛!
    每個人心裡都有陰暗的一面,而關於末世喪屍類的黑暗動畫缺少之又少,喪屍這個題材在美劇中可以說是用爛了的梗。
  • 喪屍到底能不能毀滅人類?|新知
    在電影《生化危機》終結篇中,人類只剩下四千多倖存者,可以說在這場生化危機中一敗塗地。類似這樣的情節,已經在多部殭屍電影中出現,《殭屍的世界大戰》、《我是傳奇》、《行屍走肉》等經典喪屍影片中,人類似乎都無法抵擋殭屍的全面進攻,世界末日會因為喪屍病毒出現而降臨。那麼現實中,如果真的發生類似生化危機電影中的喪屍病毒,人類又是否確實無法抵抗呢?從大部分殭屍電影的設定來看,健康人在被感染T病毒的病人咬破皮膚後,會變成一種無意識且具有攻擊性的行屍不斷撕咬他人傳播病毒。
  • 五本必看的喪屍小說,末日來臨,喪屍圍城,人類的未來在哪裡
    ,他的人生軌跡就已經朝著完全不受控制的方向狂奔而去了。第二本:冬至日 作者:穆成簡介:當一種超出人類能力範疇的隕石大量落入地球後,從北美洲的超級大國開始,各國相繼報告出現一種怪異的病毒現象。第三本重啟家園 作家 九頭怪貓簡介:該小說講述了楚翔醒來後發覺世界已經末日的故事。
  • 馮鋼喪屍類文化迷20年?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這個喪屍題材(大眾文)
    這篇文章主要針對於大眾(非深度文),了解或者熟悉此題材的影迷可以略過或者大概閱覽,下一篇關於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喪屍類題材,小編會寫一篇深度一些的,提供深度影迷了解。喪屍類題材劇,是歐美發達地區非常流行的一個題材。
  • 《天賜之女》高能喪屍團滅人類最深度的喪屍電影
    這是一群喪屍的後代被圈養在人類的基地裡,她叫梅蘭尼。她是這群孩子裡的一個,早上起來她穿好衣服坐上輪椅,自己把腳扣綁緊,有人舉著槍推門進來,女孩向他們打招呼。外面都是穿著同樣紅衣服的喪屍二代。他們在上課學習人類的知識,被化學元素周期表聽歷史故事上完課後,他們又被送回房間。房間很小,梅蘭妮唯一的樂趣就是觀賞私藏的兩張照片和丙烯數數,再把照片小心的貼在床頭。晚餐來了是蟲子,梅蘭妮用手抓著吃起來,這是梅蘭尼最喜歡的老師。
  • 一節更比六節強?喪屍、災難類電影的最終Boss竟是人類?
    越過重重喪屍,衝過一次次的危險,最後卻被「自己人擋住去路」。人性在災難面前是否真的「不堪一擊」?我想說:是!這部電影完美的詮釋什麼叫「一節更比六節強」六節喪屍都闖過去了,卻在「自己人」那一節被擋住「寸步難行」。少數貪生怕死,不顧他人安危的人,他們比恐怖兇殘的喪屍更加可怕。
  • 《殭屍偵探》崔振赫變成搞笑的呆萌喪屍,努力練習融入人類社會
    韓國的影視劇中關於喪屍題材的作品有很多,大多有些恐怖,像《釜山行》,這裡面的喪屍都是歪著脖子要咬人的,但是最近新出的一部《喪屍偵探》就打破了這種刻板印象,從名字能看出來,這裡的喪屍做著人類的工作,還是個厲害的偵探。
  • 推薦2部末日喪屍小說,不YY,不意淫,不系統,也不重生
    但國內的末日喪屍題材小說往往跟變異掛鈎。要麼是病毒變異導致人類跟著變異,然後各種玄幻技能,印象最深的就是《末日土行者》呵呵,可以在地下開闢地下空間,感覺作者或許是缺乏安全感,只要在給人淳厚的土地下面才能找到安全感。二就是重生流,在末日掙扎幾年的人莫名其妙的回到災難爆發前,然後各種開掛福利讓主角活得有生有色,這種小說就比較多了。
  • 喪屍戰勝了人類,這部「反烏託邦」電影,比《釜山行》還要深刻
    回顧喪屍類電影,《我是傳奇》以個人英雄主義為題材,展現了人類孤軍奮戰的歷程;《生化危機》系列則是傳統對抗類型,以人類抗擊喪屍為核心主題;《溫暖的屍體》則是以喪屍為主視角,展現了變回人類後的情感;而《釜山行》則是末世追殺類型的喪屍題材。儘管喪屍類題材的電影層出不窮,但是都逃離不開以上幾個核心劇情設定。
  • 喪屍竟學會發起偷襲,人類將如何繼續生存?
    最近,關於馬保國大師的視頻在可以說是火遍全網,一句「年輕人不講武德」瞬間成為時下熱梗。不曾想,小編竟然也在遊戲中體驗了一把馬大師的無奈感受。近期明日之後第三季更新後,小編自信滿滿地拿起小步槍,騎上小摩託正打算去探索新世界,結果,在半路上就遭遇了大批野生屍潮的偷襲。
  • 《喪屍樂園2》喪屍競走十年了
    後者崇尚武力,喜歡花式虐喪屍,極度鄙視廂式旅行車。兩人決定暫時結成旅伴。接下來他們又遇到了精於騙術的石頭姐妹。兩個大老爺們兒被兩個小姑娘兩次騙得毛幹爪淨,終於甘拜下風,被她們收為小弟。石頭姐妹的目的地是一處主題樂園,她們相信那裡是沒有喪屍的淨土——其實也不是真的相信,只是在絕望的世界裡給自己找一點希望罷了。一行四人途徑好萊塢,決定去名人故居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