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喜歡意淫世界末日?

2020-12-23 天下網商

文丨(苦笑)

眾所周知,人類有一個奇怪的癖好:意淫世界末日,以及末日後的世界。

在眾多的末日世界裡,有隻剩人類苟延殘喘的,有人類和機器人一起苟延殘喘的,以及機器人代替人類苟延殘喘的。

「世界末日」這事兒歷史上還真發生過,且不止一次。

人類歷史上的「末日時刻」

比如,大家都經歷過的2012。

瑪雅文明預言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那一年,放棄地表的美國資本家不惜花上一年5萬美元的高額入住費,也要搬進羅伯特·維希諾的末日地堡裡。

▲末日地堡概念圖

堅信地表仍有希望的中國農民劉起元,自己動手製造了可載14人海上漂泊5個月的「2012諾亞方舟」。

▲劉起元和他的「2012諾亞方舟」

末日恐慌下,有人瘋搶蠟燭,有人捐光家產,有人大肆揮霍,有人走上犯罪道路。都亂成這樣了,網上卻流傳著「2012人類進化」的言論,不愧是人類。

所謂的「2012世界末日」,不過是瑪雅曆法中一個大循環的結束,與世界毀不毀滅沒有半毛錢關係。

有趣的是,早在1999年人類就因為類似的問題,引發過同樣的末日危機。史稱,「千年蟲」事件。

60年代的程序猿為了節省計算機儲存空間,選擇了用兩位數表示年份,這一習慣一直被延續到用「99」表示「1999」的千禧年前夜。

這就導致了系統無法正確辨識「00」所代表的年份,既可以是2000年,也可以是1000年。

在一些比較老的系統中,「99」或「99/99"等代碼則表示了文件結束、永久性過期或刪除等一系列不可逆的自動操作。

那些在日期裡剛好有幾個「9」的文件,很容易引發錯誤操作,從而導致系統混亂甚至崩潰等問題。

於是,就出現了105歲的挪威老太太喜提幼兒園錄取通知書,罐頭剛出廠就過期80年的離譜事件。

▲路透社關於105歲老太太被幼兒園錄取的報導

這一切似乎都預示著,人類文明無法從1999年邁入2000年。

原本代表2000年的「Y2K」,也成為一種末日的象徵符號。人們相信,系統裡的時間錯亂會影響現實世界。

您猜怎麼著?還真會。

舉個例子,假如你在1999年購買了某平臺2000年的年費會員,系統可能判定你購買的是1000年的會員。如果你剛好勾選了「自動續費」,那麼恭喜你,你將收到一份從1000年到1999年的年費帳單。

在非洲國家甘比亞,則出現了多地電力供應中斷,財政部、稅局和海關無法運作,甚至海空交通、金融和政府服務局部癱瘓的問題。

儘管世界範圍內的程序猿們,都在加班加點解決這個問題。但絲毫不影響,把Y2K看作世界末日的人們瘋狂囤貨。

▲NEW YORK DAILY NEWS

2000年1月1日,無事發生。

曾經的迷惑行為,成為部分人難以言說的痛。後來的中國網友,把魔幻的1999渲染成了人類聯合軍抵抗薩比星人的地球保衛戰。

真正的末日,不會留給人囤貨的時間。

公元79年8月24日,突然爆發的維蘇威火山直接抹去了歐洲大陸上的龐貝城。那些被火山灰包裹住的屍體告訴我們,末日不過一瞬,人類甚至來不及掙扎。

▲龐貝遺蹟發現的人體化石

公元1626年,明朝天啟大爆炸。爆炸範圍半徑大約750 米,面積達到2.23平方公裡,共造成約2萬餘人死傷,威力相當於廣島原子彈。

關於這次大爆炸的記載有很多,比如人突然消失,所有人的衣服被颳走,卻完好無損地掛在幾十裡外的樹上。

▲《天變邸抄》

有人說這是地震,卻難以解釋將屍體碎片吹上半空的大風;有人說這是隕石撞擊,古籍之中卻找不到任何相關記載。

最廣為流傳的原因是王恭廠的火藥庫爆炸,但火藥爆炸不可能「不焚寸木,無焚燒之跡」。

由於過於離奇,後世甚至把天啟大爆炸歸結為外星人造訪,以及傳說中的特斯拉「死光」武器。

▲傳說中的特斯拉「死光」

亦真亦假的世界末日沒有摧毀人類文明,反倒是人類在自己的想像中「滅亡」了好幾次。

這就是末世情結。

那些電影和遊戲裡的世界末日

幾乎每年,人類都會在電影和遊戲裡花式毀滅世界好幾次,完全不考慮地球的感受。

有因為自然災害導致世界毀滅的。比如,《後天》裡的後天,《2012》裡的2012,以及《末日崩塌》裡的崩塌。

▲電影《後天》海嘯
▲電影《2012》大地震

前一秒還風和日麗,歲月靜好,後一秒就地震、海嘯、氣溫驟降,世界知名地標瞬間被毀,自由女神立馬變成冰封王座。

還有機器人毀滅世界的。電影《終結者2》裡,人工智慧在1997年8月29日發動了對人類的「審判日」,機械大軍的履帶碾過地上無數屍骨。

▲電影《終結者2》審判日

遊戲《守望先鋒》的背景設定,就是智械危機爆發後,人類與機器人構成的世界。

以及近幾年最火的「喪屍」世界末日。被「喪屍病毒」感染後,人類變成了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怪物。

▲電影《末日之戰》裡的喪屍

「核平世界」一直是末日廢土的主打題材,而且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在充斥著自由、瘋狂、暴力的新世界裡,必然有新人類誕生,或是出現像從克蘇魯神話中走出來的神奇動物,除了狗。

▲電影《愛與怪物》裡的怪物和狗

文明衰敗,伴隨著電影或是遊戲主角對廢土的不斷探索,一定會出現失去科技的原始部落,以及還擁有一部分科技的石油朋克、賽博朋克,各種朋克所構建的末日要塞。

對資源的掌控永遠是紛爭的開端和權力的象徵,比如《瘋狂的麥克斯》水就是掌控廢土的權力密碼。

▲電影《瘋狂的麥克斯》取水畫面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主角想要活下去,就必須掌握把垃圾變廢為寶的能力。

這些不同的末日設定,都表達了同一個核心思想:我們是真的不想死。

不管環境多麼慘烈,資源多麼稀缺,人類總是能想盡辦法活下去,哪怕是為了單純的存在而活著。

在電影《雪國列車》中,人類為了活命甘願委身在列車車廂內,過著監獄般的生活,高層機械性地統治,中層機械性地享樂,底層機械性地勞作。

他們都是延續基因的工具人。

在遊戲《地鐵2033》中,世界在2013年毀於核戰爭,人們龜縮在一個個地鐵站臺,建立了一個個形態迥異的小社會,有紅軍也有納粹。

▲《地鐵2033》

他們的頭頂,是已成廢墟、變異怪物橫行的莫斯科。子彈在地下世界裡成了硬通貨,向不同的落難者施捨子彈,能夠獲取道德點。

玩家在崩壞世界中,還能保留多少屬於文明世界的人性,將會影響遊戲最終的結局。

是的,天災、喪屍、核戰爭,從來都不是末世的主題,人性的泯滅,才是末世裡最令人絕望的現實。

人性,才是末世情結的主題

為了在末世下求生,人們往往會拋棄和平環境下的善。想做個好人卻不可得,這就是末世的困境。

就比如《釜山行》裡為「我為人人」的馬東錫,為了營救倖存者在喪屍車廂殺出一條血路,最後卻因為被大部隊反鎖在安全區外命喪屍口。

▲《釜山行》

在不確定的人性面前,喪屍反而沒有那麼可怕。比起被喪屍撕咬的那一刻,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同伴推進喪屍堆裡才是真正的恐懼。

溫情抵擋不了末日,人類必須在生存和人性之間做出選擇。

在遊戲《冰汽時代》裡,作為統治者,為了在零下100度的嚴寒中,延續人類的火種,玩家可以選擇濫用童工、強迫加班、驅逐難民、安插秘密警察、大搞個人崇拜,把「刁民」們送進刑場,燒掉詩歌和書籍,把自己塑造成「神」。

▲《冰汽時代》

在末日世界,最大的衝突從來不是人類和不可抗力間的矛盾,而是在法律和道德失去約束力的背景下,究竟該多大限度地去保留人性。

當文明不復存在時,善良和同情便成了奢侈品。

遊戲《最後生還者2》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在末世後出生,成長在爾虞我詐、同類相殘環境下的艾莉,在16歲生日那天坐進了博物館裡阿波羅11號的指令艙。

▲《最後生還者2》

當她閉上眼睛,聽著當年的升空倒計時,仿佛也隨著搖晃的火箭一起進入了太空。而在荒廢的博物館之外,依舊是那個喪屍橫行、人吃人的世界。

比起文明出現斷層,人類道德體系的徹底崩塌才是真正的末日時刻。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一生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希特勒上臺後,他從奧地利逃亡到英國,然後再逃亡到巴西。

▲茨威格

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見證了理性遭到最可怕的失敗,而野蠻獲取最大的勝利。過去從來沒有過像我們這一代人的經歷,道德從如此的精神高度,墜落到如此低下的地步。」

在此之前三百多年,中國思想家顧炎武也曾有過相似的描述:「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顧炎武

可見中西方對文明的下限,都有著共同的判斷,那就是人類品性和底線的淪喪。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前夜,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留下了那句著名的話:「整個歐洲的燈光都要熄滅了,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不會看到它們再亮起來了。」

正是因為如此,在暴虐的末世之中,偶爾顯露的溫情,恰如黑夜中燭光般耀眼。

末日題材的影視劇和遊戲,無不在提醒著我們,一個能隨便和陌生人攀談、交易、建立信任的世界,是多麼脆弱。而遇到陌生人就先掏出槍的世界,隨時可能到來。

那些永遠回不去的昨日世界,卻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當下。

幸好,這只是遊戲和電影。

1、沒有20年前的末日恐慌,就沒有今天最野的穿衣大賞。——公路商店

2、世界末日傳言引亂象:捐家產砍人吸毒搶蠟燭。——人民網 李楠楠

3、Fearing the effects of the Y2K bug, families stock up on supplies before the New Year.——NEW YORK DAILY NEWS

4、對世界末日的想像,是不是人類最奇怪的癖好?——局部觀察 bilibili

相關焦點

  • 人為什麼喜歡想像「世界末日」?
    文丨(苦笑)眾所周知,人類有一個奇怪的癖好:想像世界末日,以及末日後的世界。在眾多的末日世界裡,有隻剩人類苟延殘喘的,有人類和機器人一起苟延殘喘的,以及機器人代替人類苟延殘喘的。「世界末日」這事兒歷史上還真發生過,且不止一次。人類歷史上的「末日時刻」比如,大家都經歷過的2012。瑪雅文明預言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
  • 《世界末日》:22年過去了,為什麼我們還是喜歡美式英雄主義?
    而在他手下的眾多電影中,能排在前三位的,絕對不能少了這部1998年上映的《世界末日》。,炫酷特效,人類命運,兒女情長,還有異想天開的腦洞,都成為它賣好又賣座的必備元素。影片以世界末日為主題,講述了一顆龐大的隕石即將撞上地球,於是美國太空總署派出了太空人和世界頂尖的鑽油工人,乘坐宇宙飛船到隕石中心埋下核彈,將隕石炸成兩半才能拯救地球。
  • 人類對於世界末日,總有一種欲罷還休的感覺
    導語:人類對於世界末日,總有一種欲罷還休的感覺 人類對於世界末日總有一種特殊的癖好,一邊十分抗拒世界末日的到來,一邊卻總是去幻想世界末日到來的場景,對於世界末日的到來,人類到底是抱有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呢?
  • 每代人,都認為自己見證了世界末日
    按照《啟示錄》的說法,在世界終結之時,將有羔羊解開書卷的七個封印,喚來分別騎著白、紅、黑、綠四匹馬的騎士,將戰爭、饑荒、瘟疫和死亡帶給接受最終審判的人類,屆時天地萬象失調,日月為之變色,之後一切歸寂……歷史的浪漫主義早已決定,『末日』作為一個被世人不斷意淫的時間符號,帶著源自神話的神秘主義色彩,終成為立足現實的超現實主義記憶。
  • 2012世界末日是謠言?有人說,其實人類已經「死」了!
    2012世界末日是謠言?有人說,其實人類已經「死」了!
  • 電影、文學、騙局——「世界末日」或許是人類最好玩的遊戲
    抱歉你們的回覆我看不過來全部而且按理來講這是個非常老土的問題這一幕似乎以我們生命的尺度永遠不會發生但永遠有人問2.末日面前,道德是否仍然有意義?[ 智慧與情感的極度宣張,是我們對末日的興趣根源 ]應當承認,末日題材中,我們會有一種剝離感仿佛在任何宏大敘事中,我們都扮演著無關角色
  • 我們為什麼喜歡看末日動漫?
    主要分為以《2012》為代表的自然災害題材、人工智慧或外星人入侵的非人類入侵題材,還有一種就是時下非常火的病毒感染題材。這種流行也感染到了動漫行業中。近年來,歐美和日本都有不少病毒感染題材的動漫。如日本的《皇家國教騎士團》、《這個是殭屍嗎?》。作為現象級的影視類型,這類動漫可不是我們看著痛快那麼簡單。
  • 世界末日對人類最大的考驗是什麼?公元前2800年的預言說的很到位
    導語:人類對於世界末日,總有一種欲罷還休的感覺人類對於世界末日總有一種特殊的癖好,一邊十分抗拒世界末日的到來,一邊卻總是去幻想世界末日到來的場景,對於世界末日的到來,人類到底是抱有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呢?你別說,人類還真近距離接觸過所謂的「世界末日」,但是並沒有出現影視劇中,人類苟延殘喘,只能龜縮在偏遠小鎮等等的情節。2012,太陽照常升起在2012年12月21日,是瑪雅文明預言的世界末日,但是事實證明,這不過就是一個笑話。
  • 末日世界動漫系列:《狼雨》,最可怕的末日是失去勇氣
    導語:說到廢土,世界末日這些題材不僅僅在遊戲中流行,更是有相當多的動漫作品也描述了末日場景。而和《輻射》系列中的對於政治,宗教的描寫不同。日本的末日相關作品表現的更加壓抑,更加絕望。人類文明已經變得荒廢,巨大的都市廢墟中殘存的人們依附於壟斷了高科技的貴族生活著。在已經麻木的人中間,傳說中已經絕跡的狼迷惑了人們的眼睛,以人類的形象出現。它們在尋找著失落的「樂園」,那是一個完全由狼所統治的世界,傳說中滿月之夜,「月之花」的少女會打開通往「樂園」的大門。
  • 什麼是世界末日鍾?
    期追劇,在藍皮書(Project Blue Book)第二季的最後一集中,兩個船員曾經提到過一個世界末日鍾(Doomsday clock)。這並非編劇的奇思妙想,它的確存在。那麼世界末日鍾到底是個什麼鍾呢?世界末日鍾起源於1947年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其核心成員都曾經參與美國著名的「曼哈頓計劃」。
  • 好萊塢電影 為何鍾愛「世界末日」?(圖)
    ☆機器人叛變   人類創造出來為自身服務的機器人,逃脫了人類的掌控,反而統治人類。《終結者》中演到,2029年,地球被機器人全面主宰,並進一步處心積慮要趕盡殺絕全人類,而未來世界的人類領袖也派出了一個鋼鐵戰士凱爾拯救人類。
  • 末日世界動漫系列:《末日》,我不要在世界末日時孤獨一人
    導語:說到廢土,世界末日這些題材不僅僅在遊戲中流行,更是有相當多的動漫作品也描述了末日場景。而和《輻射》系列中的對於政治,宗教的描寫不同。日本的末日相關作品表現的更加壓抑,更加絕望。男主角青木照醒後和另外兩名倖存者瀨戶憧子和高橋信雄,不斷地探索生路,想要逃出隧道,然而當他們出來的時候看到的卻是已經毀滅的人類文明。作為望月峰太郎的恐怖作品,這個漫畫並沒有任何色情和特別血腥的場景,然而此作品的評級卻是18禁,這也是因為這部漫畫實在太過於壓抑。
  • 世界十大世界末日電影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3.瘋狂麥克斯  瘋狂麥克斯是一部系列電影作品,這裡的地球已經非常不適合人類生存,只有很少的人活下去,他們最大的敵人的就是人類自己。4.人類滅絕報告書  這裡充滿了危機,人類已經到了被滅絕的邊緣,一切都是為了活下去。
  • 人類離世界末日最近的一年
    瑪雅預言,一個曾經讓人類害怕畏懼的預言。它預言了瑪雅人自己的滅亡,預言了飛機汽車這些高科技產物的出現,甚至預言了要出一個希特勒這樣的人,並且預測了他的出生與死亡日期。2012年世界末日,是瑪雅預言中的最後一個。雖然預言並未實現,但這一年的「末日論」成為全世界最受關注的話題:專家忙著出來闢謠,百姓忙著奔走相告。電影《2012》也「借勢」成為全球最火的電影。
  • 世界末日了,我該怎麼辦?
    而器世界指的是地球,太陽系,銀河系這些賴以生存的外部環境。也就是說,在佛經裡,世界是有末日的,但是世界末日要等到所有世界的有情眾生都毀滅完了,器世界才會開始毀壞。地球是個星體,太陽也是星體,火星也是星體,祂們都是器世界,要被毀滅,是極其難的。
  • 這些世界即將滅亡的末日動漫!人類奮起反擊,看了讓人熱血沸騰!
    動漫種類千千萬,不知道你們都喜歡哪些類型的動漫呢?近年來,穿越番大幅熱播,深受《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影響,今年上映的第二季又加了幾個角色,各種股蹭蹭漲,現在幾乎每個季度都有一部穿越番。當然後宮番也是一個狗大戶,開後宮套路雖老但是並不過時。
  • 世界上最震撼的世界末日電影《末日逃生》
    這部電影與以前的以世界末日為主題的電影大致相同,但震撼感不強,不能很好地呈現世界末日災難片,並且大多數都反映了人類社會的道德規範。首先:作為世界末日的災難片,它更多地反映了世界末日,但是這部電影使用演員來表達世界末日的到來,但是演員表現不佳,編輯是 不能說演員的表演技巧不好就是指揮演員和編劇; 接下來的事情是現場並沒有很好地表現出世界末日的景象,沒有視覺衝擊,不能說是平淡但有些淡定。 讓我們再談一談現場。
  • 動漫:末日世界唯一倖存的人類和精靈戀愛,結局卻催人淚下
    末日時在做什麼?有沒有空?可以來拯救嗎?是一部末日題材的動漫。在這部動漫裡,人類唯一的倖存者威廉·克梅修和黃金妖精族少女珂朵莉演繹了一段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500多年前,怪物「十七獸」席捲大地,地面世界被摧毀。倖存者移居到由極星大術師史旺和黑燭公創造的浮空島。
  • 末日之中,何為人類,末日類電影推薦
    1、《末日孤艦》是麥可·貝導演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末日題材科幻電視劇,講述了一個全球性的災難事件導致陸地人口滅絕,這迫使一艘海軍驅逐艦上的官兵重新適應新的生存環境,和面對其餘的生存者。目前這部電視劇已經完結,一共出了五季。
  • 淺談生存遊戲:我們為什麼期待「末日」來臨
    來襲,於是可以像小說、電影裡那樣,克服種種困難,途中遇上最好的夥伴,一起打怪成為英雄,末日文化或許早已潛移默化的植入了人們的幻想中,從人類對於生存和滅亡有了一定認知後,末日文化就再也沒有離開過,早在公元前的「瑪雅預言」;接著北歐神話裡的「諸神黃昏」;《聖經》裡保佑世人安全的「諾亞方舟」無一不說明人們對末日天馬行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