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早在公元1762年,英國的學校為了幫助孩子們認識世界地圖,掌握地理方位,就把地圖分割成許多不規則的小塊,讓孩子們通過拼組正確的地圖,學習地理知識。後來拼圖也就成為歐美各國非常流行的教育性玩具。拼圖是許多智力玩具中的一種,它的設計簡單,沒有什麼複雜的構造,且價格便宜,玩法方便。然而,要孩子在一定的時間裡,將一堆十分混亂、毫無頭緒的圖塊,拼組成固定的、一塊都不能錯的美麗圖案,確實是一項需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相當的耐心才能完成的工作。在相互無關的畫片中,尋找能夠連接的結合點,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是非常好的鍛鍊活動。所以有人把拼圖玩具比做是補腦的維生素。
教孩子玩拼圖的2個方法
剛開始玩拼圖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在旁邊引導、幫助他學會怎樣玩。因為孩子年紀小,觀察分析能力弱,還沒有太大的耐心,父母在一旁做他的玩伴,及時提醒他觀察圖案特徵,把圖塊轉到合適的角度,使他容易發現圖塊之間的關聯,或者悄悄把正確的圖塊遞到寶寶手中,激勵他大膽動手,爭取成功。
剛開始孩子玩的速度很慢,經常是老半天也拼不對一塊圖片。這時父母一定不能急躁,要耐心對待寶寶在拼圖中出現的差錯,鼓勵他樹立自信心,絕不能說「你沒長眼呢」、「你真笨」之類的話來傷害他。如果孩子一時拼不成完整的拼圖,也沒有關係,父母可以協助他完成餘下部分,一方面讓孩子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另一方面教育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終,不可半途而廢。這樣寶孩子才會感到拼圖遊戲很好玩,下次還會高高興興地主動要求玩拼圖,逐步提高玩的水平。直到他可以獨立玩拼圖,不再依賴大人當「幫手」,並有興趣向更難的拼圖挑戰。
方法1:由易到難的引導
對於沒玩過拼圖的孩子,你最好先向他演示將四片拼圖拼成一幅完整圖畫的過程,並讓他仔細觀察最終拼出的圖案。接著,你試著將其中的1片拼圖移開,放在旁邊,這樣拼圖就少了一片,然後讓他觀察移走的那片拼圖的上下左右的邊線和顏色特徵、並讓孩子嘗試將這塊拼圖放回原來的位置,形成一幅完整的圖畫。當孩子已經能將移走的1片拼圖放回相應的位置時,你則可以試著取走2片拼圖,讓他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你可逐漸增加難度,由移走2片到移走3片,甚至將四片拼圖完全打亂,讓孩子去拼。
方法2:啟發式的引導
在玩拼圖時,你需要時時啟發孩子思考和觀察,而不是幫孩子代勞。比如,你可以在遊戲中提醒孩子:這片拼圖的線條和那片拼圖的線條能連在一起嗎?這兩片拼圖的顏色相同嗎?可以放在一起嗎?找找每片拼圖的四條邊和四個角,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呢?
在親親袋鼠國際早教寧波中心
我們沒有轟轟烈烈商業化的廣告宣傳
我們沒有花裡胡哨娛樂性的活動造勢
我們有的是歡快溫馨的中心環境
我們有的是明快有趣的專業課程
我們有的是熱情開朗的工作人員
我們有的是一顆真正愛孩子的心
我們用專業的方式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