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港區提前指導抗災減災避免災害

2020-12-22 閃電新聞

7月13日,暴雨過後,東港區農業農村局第一時間組織人員,來到南湖鎮山東錦城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高效果品栽培基地開展受災情況調研及抗風防汛工作。

據了解,今年雨季東港區雨量較常年偏多,在雨季來臨前區農業農村局高度重視,派農業生產管理科工作人員到各個設施大棚、果園和玉米、花生、地瓜等農作物種植面積大的村莊,指導農戶疏通河道,清除一切障礙物,加固小塘壩,防止決堤。對果園採取行間排水暢通,片與片之間排水管道和排水溝暢通,最大限度不發生內澇,整片農用地不發生澇災。對已發生澇災的地塊,要及時排水,水排出後及時鬆土,利於作物呼吸及吸收土壤養分。盡全力保障東港區農民今年安全生產種植,保障農民利益。

「排水溝經過災前預處理已經整體清理完畢,園區內採用新型支架栽培技術,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且內澇可及時排出,對今年的產量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山東錦城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博對記者說道。

據了解,山東錦城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果品栽培基地園區總面積為1160畝,包括果品種植700畝和水庫休閒用地,其中主要農作物蘋果種植面積達500畝,另有桃樹、葡萄、櫻桃等。

據任博介紹,針對今年雨水天氣較多、雨量較大的問題,公司早應對、早預防,對基地排水溝做了災前預處理,避免了長時間降雨使得土地透水性增強,水果吸水後會發生膨脹出現裂果的情況,同時避免了惡劣天氣過後高溫導致樹根受損,造成樹的死亡等情況的發生。

另外園區內採用新型支架栽培技術,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加強了排水建設,果樹內澇可及時排出,使用機械抽水,防止內澇,同時安排專人檢查是否有倒塌危險。目前果園內的積水已經整體清理完畢。

隨後,工作人員來到了西沈馬莊查看大棚抗災能力不足的問題。西沈馬莊經過前期的大棚抗災能力改進,目前大部分農戶已經將大棚牆體改為水泥牆面。據農戶反應,大棚經過改進後,已經基本沒有問題。今年防範及時,措施得當,受災害影響不大。

苑克龍 喬梓

相關焦點

  • 洛陽師範學院及時啟動受災學生資助工作 助力抗災減災
    映象網訊(記者 徐孟國 通訊員 姚怡斐 張丹慧)針對自然災害給學生家庭帶來的不利影響,洛陽師範學院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動作為,實時關注各地災情災況,第一時間排查、聯繫受災地區的師院學生,及時掌握災害對學生基本生活與學習的影響。
  • 湖南舉行防汛抗災工作新聞發布會
    國務委員、國家防總總指揮王勇7月16日抵湘視察指導防汛救災工作,進一步給我們做好防汛救災工作明確方向、加油鼓勁。國家防總工作組7月13日來湘,目前仍在我省檢查指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防汛救災工作,從汛前準備到抗災救災,家毫書記、達哲省長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多次作出指示批示提出具體要求、多次奔赴一線檢查督導,並在汛情緊張時來到省應急指揮中心親自調度、親自指揮。
  • 東北空管局局長到吉林空管分局調研指導冬季防冰雪抗冰凍災害工作...
    東北空管局局長到吉林空管分局調研指導冬季防冰雪抗冰凍災害工作 2020-12-21 16:49:00來源:中國民航網T 大T 小 中國民航網
  • 東北空管局局長到吉林空管分局調研指導冬季防冰雪抗冰凍災害工作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宋宇寧 報導:近日,吉林地區氣溫持續下降,省市各級氣象部門多次發布暴雪、大風、道路結冰、大霧等重大氣象災害的預警信號並調升了應急響應工作等級。吉林空管分局各邊遠導航臺站均在降溫降雪範圍內,面對冬季多變的天氣條件和複雜的安全形勢,提前做好邊遠臺站應急保障措施和物資儲備,加強冬季設備保障維護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此項工作也得到了東北地區民航各級領導的重點關注。
  • 防災減災日是哪天幾月幾日 5月12日是什麼日子
    這幾天,江西萍鄉連連降雨,洪澇災害風險明顯上升。作為該市白竺鄉大豐村的一名災害信息員,蘭海軍的職責之一就是查看災情、及時預警。去年7月9日,該村遭遇暴雨引發洪災,正是他發現國道垮塌並立即設置路障,日夜值守,解除了過往車輛重大安全隱患,避免了人員傷亡和損失。  當前正值汛期,全國70餘萬「蘭海軍們」正奔波在城鄉社區、風雨一線,履行著災害「吹哨人」的職責。
  • 讓災害遠離家園 ——陝西出臺《關於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
    《意見》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綜合減災,統籌抵禦各種自然災害;堅持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廣泛參與;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後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降低災害風險轉變,全面提升全社會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
  • 一箭雙星,我國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星B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昨天11時2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該組衛星將接替在軌超期運行的環境減災一號A、B衛星,可廣泛服務於國土資源、水利、農業、林業、地震等應用用戶,進一步滿足國家在相關領域數據持續供給需求。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中規劃的兩顆16米光學衛星,衛星採用CAST2000平臺,具有高機動能力、高精度控制、高穩定度、載荷適應性較強及長壽命的特點。
  • 夯實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三道防線」丨閃電評論
    今年5月12日是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這個特殊的紀念日旨在順應國民對於我國防災減災工作的訴求,並表達對災害遇難者的追思,同時提醒全體人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增強全民憂患意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從而使全社會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工作,努力減少災難發生,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
  • 「縣區動態」河口區譜好「防抗救」三部曲提升區域防災減災能力
    河口區應急管理局成立以來,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區關於防災減災工作決策部署,始終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全力譜好「三部曲」,在「防」上下功夫,在「抗」上做文章,在「救」上求實效,有力提升全區自然災害綜合防範和應急處置能力。
  • ...廳關於調整成立天津市農業重大有害生物災害應急防控指揮部的通知
    ,決定有關重大事項並監督應急防控工作的實施,研究決定農業重大有害生物災害應急預案啟動等重大決策和指導意見,及時解決應急防控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市發展改革委:負責農業重大有害生物災害防控基礎設施建設的審批工作。市科技局:負責組織對農業重大有害生物控制技術的攻關研究。市公安局:負責防災減災物資及重要設施的安全保衛和災情發生後的社會治安維護。市民政局:組織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救助。
  • 內蒙古自治區防雷減災管理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防雷減災,是指防禦和減輕雷電災害的活動,包括雷電和雷電災害的研究、監測、預警、防護、應急以及雷電災害的調查、鑑定和風險評估等。未設氣象主管機構的區,其防雷減災工作由上一級氣象主管機構負責。公安、安全生產監督、質量技術監督、建設和規劃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防雷減災工作。電力企業負責電力高壓線路和發電、變電、高壓設施的雷電災害防禦工作,並接受當地氣象主管機構監督。
  • 中國地震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
    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和防震減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傳達學習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批示和致信精神,認真落實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部署,總結「十三五」時期和2020年防震減災工作,謀劃「十四五」事業發展,部署2021年重點任務。
  •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
    災害發生後,全國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與堅強。為表達對災害遇難者的追思,增強全民憂患意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 區應急局打好「組合拳」全力推進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
    為全面加強我區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夯實減災救災和救助保障基礎,提高各級災害信息員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區應急局精準施策,打好「組合拳」,大力推進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一、提高思想認識。不斷加強災害信息員學習,提高思想認識,優化隊伍建設,強化主體責任,準確把握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對做好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積極推動我區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成型並發揮積極作用。二、加強人員管理。
  • 葉集區減救辦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工作暨災害信息員培訓會
    近日,葉集區減救辦組織開展了全區防災減災工作暨災害信息員培訓會,區應急局相關股室人員、各鄉鎮街分管領導、安監所長、自然災害災情管理系統操作員、各村(社)災害信息員共計100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為規範災情報送流程,提高災情管理能力和水平,葉集區應急管理局邀請六安市應急管理局救災和物資保障科彭洋洋科長進行授課,彭科長從災情研判、災情統計報送、自然災害損失評估、救災資金的管理等7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讀,並針對災害信息員災情報送的時效性、準確性、規範性做了相關要求。通過此次培訓,進一步增強了基層災害信息員的業務素質,提高了災害信息員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水平。
  • 莊墓鎮:全力做好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範應對工作
    為切實做好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範應對工作,莊墓鎮高度重視,採取多項防範措施積極應對,做到早安排、早部署,確保實現保民生、保生產、保運輸的「三保」目標。加強防範應急措施。及時召開工作部署會,切實統一思想和行動,針對可能出現的雨雪險情,及時做出安排部署,落實各項預防預警措施,把做好低溫雨雪天氣應對工作、努力防範和減少災害損失、確保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 波撼嶽陽:踏平驚濤保安瀾——2020年防汛抗災工作綜述
    當晚8時30分,市委書記王一鷗提前結束在荊州市的考察學習,第一時間趕到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主持召開防汛工作調度會。他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克服麻痺思想,科學精準施策,實現防汛抗災「五個確保」工作目標,奪取今年防汛抗災的全面勝利。
  • 貴陽市提高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三是廣泛動員群眾,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後核查的常態化工作以及群測群防工作。在全市所有社區(村寨)落實專職或兼職地質災害巡查員。二、突出重在「防」,盡力防範隱患。受地殼運動、降水、工程活動等影響,地質災害也在快速動態變化中。「地質災害什麼時候發生?」是我國的難題。但近幾年當地質災害隱患點發生險情時,基本上我們都能提前預知。
  • 地區地震部門赴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 爭取援助
    圖1 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支持阿里地震工作座談交流為進一步爭取地震系統特別是地震災害專業工作力量援助和支持,推進阿里地區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工作,2020年12月30日,中國地震災害防禦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陳華靜主持召開支持阿里地區地震工作座談會。
  • 解鎖自然的力量|海岸帶防災減災
    我國海浪災害是發生最頻繁的災害類型,導致的死亡(含失蹤)人數最多,佔海洋災害死亡人數的90%以上(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2011-2020)。海岸帶生態系統作為海岸帶防護的一種手段,無論是單獨作為防災減災的綠色基礎設施,或是與其他防護措施(如海堤等工程結構)共同構成「灰-綠「複合型的生態海防體系,在減少災害風險方面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加強海岸帶的生態和社會經濟韌性(Lewis,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