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誠:婁燁導演看了我的一部電視劇,找到了我。為這部電影光等待就等了半年。期間推掉了很多其他電視劇、電影工作。我跟秦昊一樣,都覺得雖然當時這部電影前途叵測,不知道會發展到什麼方向。完全出於對婁燁的信任。
秦昊:和婁燁導演合作是因為看了《蘇州河》覺得他是非常優秀的導演。接他的(這部)片子是兩年前,那時他在國內處於比較尷尬的境地,不能拍電影。我覺得作為那麼有才華的導演,在那個時期還想拍這麼優秀的電影,我非常感動。所以我義無反顧地要和他合作怕電影。
秦昊:看劇本時發現有同性戀題材的橋段,我本身是異性戀,(看到這些戲份安排)我的內心會有一些抗拒。中國和日本作為亞洲文化也比較相似,我的父母也會顧忌我為什麼會拍這麼一部電影,會不會是一部色情電影?我和婁燁見了一面,他說你去看看我拍的《頤和園》。你看了那部電影後再去判斷我是一個色情導演還是藝術導演(笑)。我看了那部電影,我告訴我的父母說,我要合作的導演是一個藝術電影導演,不是色情電影導演。在同性戀方面,婁燁給了我很多文字、影像資料。拍攝過程中會有兩個人性愛的問題。這是在接戲前、拍攝中都會困擾我自己的問題。
陳思誠:首先我跟秦昊比較相近的是,我們性取向一樣,我也是異性戀者。同志電影在中國大陸,我們應該算是比較……而且最重要的是婁燁導演當時是被禁忌的,四年不讓拍電影的階段。本身這部電影就方向未卜。婁燁當時和我談,說「你要做好(心理)準備,這個電影可能拍完了就不見了。」當時我們在南京接觸了很多同性戀人群,試圖和他們走近。我覺得這部電影給我帶來最大的改變是,通過兩個多月的創作,我拓寬了自己的人生體驗。我通過對同性戀族群的認知,覺得自己更接受這個世界的多元化、世界的廣泛。我越來越明白要接受各式各樣的人群。這給我帶來是最大的改變。
秦昊:變了嗎那現在?(笑)
陳思誠:沒沒,謝謝啊!(笑)
秦昊:作為電影的基礎,我們有個劇本。在人物關係方面完全按照劇本走的。成片到劇本基本沒有變化。在單個個人的塑造方面,我們加了很多,刪減了很多。比如我演的姜成的角色,在拍了幾天的時候,婁燁有一次找我,說「秦昊,我覺得姜成這個角色,你現在的人物大概的感覺、氣質方面都是對的。但是我特別想讓這個角色有一點疼痛感的東西。我希望大家覺得這個人很心痛,很可憐這個人。」他說了這些話後,我們加了成片中姜成的女裝、唱歌,在女裝的時候聽到男朋友去世在哭,這些都是和婁燁聊「加疼痛感的東西」後,後加上來的。加了這些東西我覺得都是為了角色個人魅力、性格服務的。但對於整個電影來說,沒有脫離之前劇本的框架。基本還是忠於原劇本的。
陳思誠:我在國內拍電視劇比較多,我覺得電視劇的表演跟電影還是不一樣的。通過這部電影的表演,我自己真正在表演上又有了一個進步。我跟秦昊我們倆都是一個學校,都是中央戲劇學院的。我們都是話劇演員。我覺得話劇到電視劇,電視劇再到電影,都是不一樣的。表演上有些東西還是不同的。跟婁燁這次合作,對自己表演技巧真的有很大的幫助。
秦昊:這方面困難肯定是有的。我們整個劇組規模不是很大,隨機性要很強。在街上如果碰到好的地方我們要馬上進入狀態去拍。這一點也是婁燁到現在為止見到我們都會說「哇塞,真的不知道當時我們是怎麼拍出來的,你們做得太好了!」(笑)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是創造了一個奇蹟。自己想可能我要再進入到那種狀態都不是很容易的。
陳思誠:我覺得天性「Natural」這事兒,就是我生下來是一個異性戀,去嘗試同性之間的情感。確實這對我是巨大的障礙。我需要去跨越這道障礙。我跟他們講,我體會到了最深切的一種感覺,那天我和秦昊拍完一場激情戲,一場吻戲以後,我那天特別失落。那天忽然南京下起了小雨,我在南京那個車窗前雨刷器在不停地搖擺,那個鏡頭畫面我至今難忘。我覺得有一種巨大的失落感。那種感覺可能就像……
秦昊:就因為我親了你?(笑)
陳思誠:(大笑)是我親了你!(就像)女孩失去了第一次,但第一次又是那種不情願失去的那種感覺,巨大的失落感。所以我在影片裡的那種狀態我自己看都也挺奇怪的。這種感覺我和秦昊是一樣的,我也是不想再去看那個東西。怎麼說呢……整個影片塑造的氛圍其實是挺擰巴的。我覺得「擰巴」這個詞你可能翻譯不過來。你能翻譯過來嗎?就挺……挺不舒服的這樣一種感覺。
秦昊:糾結。
陳思誠:糾結,對對對。
陳思誠:印象最深的是婁燁的工作方法。他在用鏡頭,用這個Camera不是在拍攝,而是在捕捉。我覺得「拍攝」和「捕捉」是兩個不同的動詞。他儘量讓我們演員也好,生活的環境也好,儘量做到最真實的還原。我覺得這樣是有違於戲劇的「戲劇構成」的。
秦昊:首先從演員角度來說,讓我發現婁燁導演是一個給演員很大的創作自由、創作空間的導演。作為演員能夠和他合作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以至於他可能會給演員養成一種毛病,再跟別人合作的時候會有一些不適應。這是他很寵演員最後可能對演員不好的地方。通過這次《春風》電影和他的合作,我的人生觀有一些改變。比如說我會變得更加寬容,在拍攝過程中、劇本遇到問題的時候,婁燁都會跟我說「你要給別人犯錯的自由」。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每個人對待事情都有他的權利和自由。這樣就讓我覺得,我會對待身邊的很多人、工作碰到的很多事情會變得很寬容。我也允許別人去犯錯。另外一點就是藝術創作上面,我在婁燁身上看到了「純粹」,這是讓我非常非常感動的地方,也是我今後想要去追求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