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動!是不是患有多動症?

2020-12-23 優學雲測評

孩子活潑、調皮、好動,常常做出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讓家長和老師都非常頭痛,孩子為什麼這麼好動?一會兒也坐不住?總是閒不下來?是不是得了多動症呢!!!

「兒童多動症」學術上稱為「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為常見的兒童神經精神發育障礙性疾病之一,己引起世界各國長達一百多年的關注,先後命名為「輕微腦功能障礙」、「兒童多動症」,隨著研究的深入,目前統一命名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表現為與年齡和發育水平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時間短暫、活動過度和衝動,常伴有學習困難、品行障礙和適應不良,明顯影響患者學業、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後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其核心症狀為注意缺陷和多動衝動,可導致明顯的功能損害,如家庭關係不和,夥伴關係不良,社會能力低下,學習成績差,自尊心低,性格抑鬱,警覺性低,嚴重影響兒童青少年的能力發展,約一半以上持續到成人期。

所產生的原因

1、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是ADHD的重要發病因素,平均遺傳度約為76%。也就是說父母有好動的習慣也會影響孩子的患有多動症的原因。

2、家庭因素:

父母關係不和,家庭破裂,教養方式不當,父母性格不良,母親患抑鬱症,父親有衝動、反社會行為或物質成癮,家庭經濟困難,住房擁擠,童年與父母分離、受虐待,學校的教育方法不當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為發病誘因或症狀持續存在的原因。

3、孕期因素:

母親在懷孕期間出現高血壓、貧血、感冒等,或者是母親在懷孕期間或者處於圍產期、生產過程中,由於磕碰,可造成兒童中樞神經受損。產生多動症。

多動症的危害

1、對孩子:

輕微多動症兒童只是在學習上不能專心,不主動去學習,造成學習成績下降,行為上表現為不服管束,被人歧視。重症多動症兒童則學習成績明顯下降,不能跟班,難讀完小學及初中。行為上表現為惹是生非,幹擾他人。隨年齡增長,因無法自控易受不良影響和引誘,可發生打架鬥毆、說謊 偷竊,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對家庭:

多動症兒童不僅成績較差,還厭學、逃學,擾亂課堂秩序,因此常被老師批評,使家長羞愧、惱火,回家後便對孩子進行責罵、棍棒教育。有的家長高價請家庭教師,浪費大量時間和金錢也無濟於事,有的使孩子對家長產生對抗、仇恨情緒,影響家庭和睦。

3、對學校

在學校裡,多動症兒童經常擾亂課堂秩序,打架鬥毆,偷竊破壞,成績低下,即使老師花很大精力也收效甚微。如果一個班多幾個如此的孩子,教學質量必然會受到影響,使老師很惱火,總想讓他們留級,甚至開除。

4、對社會

多動症兒童如果治療不及時,到成人後由於自控力差,衝動,好逸惡勞,貪圖享受,犯罪率較高,並屢教不改成為慣犯,影響社會安定及人民人身和財產安全。

如何治療多動症

1、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是使用興奮劑。興奮劑的藥物主要是興奮大腦某一個區域來控制大腦的另一個區域。這就是治療多動症用興奮劑而不用鎮靜劑的原因。使用興奮劑會一定的副作用,興奮劑在治療兒童多動症之初,個別患兒會出現入睡困難、食慾減低、體重下降,這些副作用是暫時,會隨著用藥時間慢慢消失。藥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因為這些暫時的副作用放棄藥物治療。採用藥物治療需要根據專業醫生的囑咐進行,家長不能隨意買藥或是隨意找不專業人士進行諮詢。

2、心理治療

認知治療:認知治療主要解決兒童患者的衝動性問題,讓兒童患者學習如何去解決問題,識別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選擇恰當的行為方式。行為治療:行為治療利用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原理,及時對兒童患者的行為予以正性或負性強化,使患者學會用新的有效的行為來替代不適當的行為模式。3、家長輔助

對兒童進行行為管理和教育:家長需要針對兒童的特點進行有效的行為管理和心理教育,避免歧視、體罰或其他粗暴的教育方法,恰當運用表揚和鼓勵的方式提高兒童的自信心和自覺性。和孩子一起遊戲:家長可以著眼孩子喜歡的東西和他一起做遊戲。家長和孩子一起遊戲,這樣可以在孩子中途放棄或是無法集中注意力時,引導他回到遊戲上,在孩子沒有興趣時,增加一些有趣環節激發孩子的興趣,加長孩子的注意力時間,進而集中注意力,繼續做遊戲。充實孩子的生活:家長儘量把孩子的生活安排滿,找到孩子興趣愛好,比如畫畫、彈琴、遊泳等,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將孩子安排的豐富多彩,參加適當的運動,比如平衡木、跳床等,讓他有機會宣洩過剩的精力。同時,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的中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學會堅持,不要因為孩子一時做不好就責備他,不要給他過多壓力,讓他輕鬆成長。多注意孩子飲食:不給孩子吃含鉛的食物,比如皮蛋、爆米花、小零食等含鉛多的食品都不要給孩子吃,因為,鉛對多個中樞和外圍神經系統中的特定神經結構有直接的毒害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大腦皮層和小腦是鉛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組織;而在周圍神經系統中,運動神經軸突則是鉛毒害的主要靶組織。給孩子樹立好榜樣: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不要讓他覺得衝動和吵鬧才可以解決問題,要讓孩子學會冷靜、堅持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積極配合醫生:家長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在家長和醫生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多動症會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治癒。多動症對於孩子的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要及時發現和改正。

相關焦點

  • 孩子過於好動究竟是不是多動症惹的禍?5大方法幫你判斷
    姐姐家的孩子今年4歲,特別調皮。在家的時候,只要稍微一沒看住,不是把牛奶倒在床墊上,就是把用水把陽臺淹了,惹得鄰居上門投訴。過年那會兒和親戚聚在一起的時候,大家一起坐在聊天,唯有姐姐得時刻看著孩子,怕一個不小心就又作出什麼么蛾子。於是有親戚便建議姐姐可以帶孩子去醫院,看看是不是孩子有多動症。
  • 孩子好動究竟是不是多動症?育兒專家:首先要滿足這5點!
    看著別人家孩子都乖巧伶俐,自己家孩子卻像上了發條般多動,朋友隱隱擔心孩子是不是患上了多動症,還沒去醫院,內心就開始憂慮起來。 那麼多動症的孩子有哪些較為具體的特徵? 一、注意力障礙: 一般多動症患兒注意力集中困難或者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暫,例如與同齡的孩子相比,多動症患兒上課,寫作業,參加活動,做事情都不能專心一致,並且容易出錯,經常會因為外界的事情而注意力分散。
  • 孩子好動調皮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現在小學生比較常見的困擾,那麼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症嗎?如果不是有如何鑑別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個話題。先來看兩個案例:陽陽,一個五歲的小男孩,讀幼兒園中班。對於不聽話,調皮,有主見的孩子都別貼上多動症的標籤,那就會打擊一大片了,有些愛動的孩子其實是特別聰明,特別有想法的孩子的。前幾天剛剛接了一個6歲男孩的個案,父母帶過來的原因是老師說他上課總是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不停地做小動作;一下課就特別活躍,跟同學各種打鬧,難以安靜。媽媽就懷疑他是不是有多動症。
  • 好動不等於多動症,可能是孩子太調皮!
    當孩子貪玩好動,或者性格很外向,表現得有些調皮,就很容易被貼上「多動症」這樣的標籤。但也有很多佛系媽媽保持著無所謂的態度,會覺得好動不就是孩子的天性嗎,何必擔心那麼多呢? 其實好動和多動症有著本質的區別。多動症,在醫學上稱之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期最常見的行為障礙之一。
  • 調皮好動是多動症嗎?
    您的孩子是否像裝了個小馬達一樣停不下來?是否無法專注地做一件事情?這只是調皮好動,還是沒那麼簡單?那麼,被很多家長「濫用」的多動症是什麼,它和調皮、淘氣有哪些區別。調皮好動≠多動症簡單來說,調皮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是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多動症則是到達了疾病狀態。在這裡,我們必須要劃個重點:不同年齡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不同的。
  • 成都兒童醫院看多動症,小孩子一直清嗓子是不是多動症
    成都兒童醫院看多動症哪裡好 時間:2020-12-22 10:50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多動症是我們比較常聽到的一個多發於小孩的疾病,我們看到小孩子那麼好動,常常會想:孩子是不是患了多動症啊?怎麼會那麼好動呢?
  • 婦幼健康科普 | 寶寶好動,當心是多動症!
    豆你開心 很多寶寶家長認為,孩子性格活潑,調皮好動,是年紀小的緣故,長大了就會好一些的,甚至認為小時候越調皮,長大就越聰明,殊不知調皮好動有可能是一種病
  • 孩子有這些表現,家長有注意到嗎?小心是多動症!|多動症|注意力|...
    今年疫情期間,很多孩子無法去學校上學,大半年的時間孩子都跟家長帶在一塊,平時上學的時候家長並沒有發現孩子身上的一些壞習慣,疫情期間家長要監督孩子在家學習,很多家長來私信我說,發現孩子學習的時候很費勁,有些是注意力不集中,要不然就是做作業拖拉
  • 兒童好動很正常!不是什麼多動症!好動的兒童學習能力更強!
    許多的老師以及家長,特別是老師,看到學生在課堂上動作不斷,就以為孩子有了多動症,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看法。甚至一些父母以為孩子就是多動症,不惜一切代價去給孩子治病。其實,不妨多學習一些兒童心理以及發展方面的知識。
  • 寶寶好動是多動症嗎 可能是小小探索家
    其實,好動是不少寶寶的天性,新手寶爸寶媽們難免會有誤會,直接將好動與多動症或者注意力差劃等號。它們還真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一、好動=注意力不集中,這是一個誤區!一方面年紀較小的寶寶活潑好動是天性;另一方面中國式的家長總是會擔心寶貝兒輸在了起跑線上,從而忽視了寶寶正常的認知發展的過程與特點,本來就愛動的小孩因為無法長時間保持安靜地坐著的狀態,就被懷疑是多動症了。三、好動萌寶,更可能是小小探索家!
  • 寶寶好動不聽話就是多動症?多動症:看文章,解開爸媽對我的誤會
    對有的寶寶來說,作或者皮都是暫時的,偶然的,但是確實有些寶寶發作起來很頻繁也很嚴重,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生活,這些寶寶就是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也就是傳說中"多動症"的寶寶。來自美國兒科學會的數據,有9.4%的美國2-17歲兒童受多動症影響,其中有2.4%的2-5歲兒童和4%-12%的學齡兒童。
  • 「兒科主任說健康」孩子為什麼會多動症?這些原因家長還不知道
    隨著社會發展的迅速和醫療技術的先進,越來越多的多動症兒童被發現,而且多動症兒童的發病率也逐漸在上升,有研究表明兒童多動症大概在百分之五,就是說每100個孩子中就有20個孩子可能患有多動症。兒童多動症是一種容易被家長忽略的病,很多家長可能都會覺得孩子本來就小,活潑好動很正常,等到孩子情況越來越嚴重,家長發現異常,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孩子患有多動症,可能發現的時候孩子情況已經很嚴重了。也有家長說好端端的孩子為什麼會多動症呢?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引起孩子多動症的原因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到家長們。
  • 孩子太活潑,家長分不清頑皮還是多動症,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平常生活有些孩子很活躍,好動坐不住。實際上,他們患有多動症。許多父母仍然不知道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很活躍,伶俐,是孩子聰明伶俐的表現,其實孩子可能患有多動症。什麼是多動症?兒童多動症是常見的行為障礙,在醫學上又稱為在醫學上又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一般表現為不能與正常年齡的兒童一樣注意力不能集中,好動,容易衝動,有學習障礙,男孩發病率要比女孩高。
  • 孩子特別好動怎麼辦?
    有的孩子雖然好動,但是可以靜下心來做作業的,這就說明了孩子並不是多動症,只不過是家長不太了解,給孩子貼上了好動、 注意力不集中的標籤。經過深度的交流,發現孩子好動,主要是因為家庭教養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 孩子太好動?培養自控力是關鍵,但這些調皮信號家長要警惕
    聽朋友說完以後,我下意識地就想這個孩子可能患有多動症吧?因為多動症的孩子就是坐不住,活動過多,不能安靜地坐下來好好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的孩子真的讓人頭疼。老師要帶著40、50個孩子一起上課,真的很不容易,如果孩子突然在上課的時候跑開,真的會中斷整個教學過程,沒法教下去。這個孩子究竟是好動,還是患有多動症呢?
  • 孩子特調皮,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多動症嗎?
    聽到電話裡孩子媽媽激動的一聲聲感謝,高亮主任感到由衷的欣慰,記憶猶如打開的閘水,又回到了半年前的一天。據高亮主任回憶,那天孩子媽媽是帶著孩子和一大摞診斷報告來科室的。神色倉促,滿臉焦急。「孩子在班裡特別好動,上課注意力也不集中,經常跟班裡的小朋友打架。老師經常給我打電話告狀,並建議我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是否是多動症。」
  • 寶寶太活潑,到底是多動還是好動?兒科主任教你如何分辨
    最近,有位家長向我諮詢兒童多動症的問題:由於疫情,孩子只能在家上網課,但最近發現自家的寶寶上課老是走神開小差,調皮好動的很,問我是不是多動症?對於上述問題,相信不少家長都有此疑問?寶寶多動好動,老是傻傻分不清楚。因此,今天就教大家如何分辨?
  • 「不好動」可能也是多動症 最容易被忽視
    多動症已成兒科常見病 就診率卻不足20%「不好動」可能也是多動症 最容易被忽視孩子上課坐不住、愛走神兒、小動作多、寫作業困難……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因孩子過於「好動」而困擾不已。
  •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到底是不是多動症?
    當然,有時不只是孩子那麼問題來了。。今天,來和大家聊聊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怎麼破?媽媽懷疑可可得了兒童多動症。可是,媽媽帶可可到醫院檢查,醫生通過檢查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那麼,可可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呢?怎麼辦?初見可可,感覺他的雙眼炯炯有神,一臉的稚氣,個子比同齡的孩子稍高一些。可可說,在班裡,他也是個子比較高的一個,自己在最後一排。
  • 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
    提及多動症,許多家長的反應都是孩子精力旺盛一天動個不停,調皮又不聽話。殊不知,活潑好動並不等於多動,多動症表現多樣且難以辨別。開學以來,許多家長帶著小孩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問診,詢問自家小孩是否有多動症?看完此文,應該可以為你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