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的炮聲:有多少三線迫擊炮廠?川冀黑陝這4省,3家廢棄成遺址

2020-12-23 三線備忘

每次想起那些大山裡的兵工廠遺址,總想起俄國作家果戈裡的這句話

建築是世界的年鑑,當歌曲和傳說已經緘默,它依舊還在訴說。」#尋找三線廠#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大三線建設至今已經半個多世紀,當年的軍工廠已經完成自己的使命,搬出了大山,走向了城市。三線廠留給大山的,只剩下那些充滿那個時代特色的建築;靶場隆隆的炮聲也漸漸成為遠去的傳說。

遠去的炮聲·三線迫擊炮廠

時光催人老,多少三線人與三線子弟回憶起在山裡的一切,都不由感嘆:「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今天我們將帶您走進大山,在林海雪原、巴山蜀水間,來一次兵工之旅,去尋找那些消失在大山中的三線兵工迫擊炮廠遺址,去尋找那些遠去的炮聲的記憶。

四川重慶·167陵川廠遺址

巴山蜀水間·代號167:坐標重慶清平鎮,華鎣山下陵川廠

代號167廠,對外廠名國營陵川機械廠,通訊地址「重慶6501信箱」。籌建於1965年1月,位於重慶市華鎣山腳下的合川縣清平鎮。

為什麼這是我們第一家要說的三線迫擊炮廠呢?

首先,167陵川廠並非屬於省屬小三線廠,而是直屬五機部的嫡系大三線迫擊炮廠,這點相信熟悉三線朋友從三位數代號上也能看出些許端倪。

還有就是當年五機部常規武器入駐四川的第一家企業,167陵川廠的三線子弟朋友很是有趣告訴我,他們常稱自己廠為「四川三線第一炮」。(編者閒話:現在這個社會啊,把一些文字都搞亂了,也不知是發展太快,還是傳統文字需要變革)。

還有就是,167陵川廠並非是援建廠,而是由南京307廠把老廠的迫擊炮廠整建制的搬遷而來。(編者註:關於307廠可參看遠去的炮聲:南京307,自己停產轉航天,援建一堆三線迫擊炮廠 )

據《南京工業志》記載:1965年1月,晨光機器廠的迫擊炮生產線西遷重慶,工廠劃歸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工廠開始從事航天產品的研製生產。

並且是167陵川廠當年即完成了設計、基建、搬遷、生產並出產品,這就是至今陵川廠人津津樂道的「五個當年」。

重慶陵川167廠·依山而建的家屬樓

2000年,167陵川廠整體搬遷至成都龍泉驛區,工廠更名為「成都陵川機械廠」,原廠址整體出售。

由於167陵川廠搬遷時間比較晚,加上距離重慶城區距離較近,所以至今原址並沒有像其他三線企業搬遷後廢棄,大部分廠房與宿舍都有人在使用、居住,也算是給陵川廠的後人留下個尋根懷舊之地了。

河北蔚縣飛狐口·北京小三線遺址

太行飛狐·代號317:坐標河北蔚縣,千夫鑄劍

第二家是代號為317的北京小三線炮擊炮廠,建於1966年,對外廠名:國營曙光機器廠。地址位於現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宋家莊鄉北口村,通訊地址為:河北蔚縣200號信箱。

這個廠子位置極為險要,位於太行山八徑之一的飛狐口。明崇兵部尚書楊嗣昌《飛狐口記》中有:「千夫拔劍,露立星攢」之句,我們這裡不妨借用一下,317廠的三線兵工們在這裡「千夫鑄劍」。

1977年底北京三線人開始撤離,317廠交給了河北省,到了90年代廠子徹底走出大山。

現遺址由於飛狐峪旅遊產業做的比較好,眾多建築為當地使用,因此遺址大部分建築都保存完好。

黑龍江·林海雪原間327廠遺址

林海雪原·代號327:坐標黑龍江尚志,三炷香山腳向陽廠

「327廠」為林海雪原的黑龍江小三線迫擊炮廠,對外廠名:國營向陽林業機械廠,創建於1965年。位於黑龍江省尚志市珍珠山鄉最南端,長白山山脈張廣才嶺南麓「三炷香」山腳下。通訊地址為「尚志縣50號信箱」。

此廠除黑龍江牡丹江人員外,有南京307廠三線援建技術人員約30名左右。此廠具體情況我們三線備忘曾經發布過與327廠子弟王金平共同寫的紀實文章兩篇,因此這裡不再贅述。(尚志故事:代號327,三炷香山下,葦河林區向陽廠紀實(上篇) 尚志故事:代號327,三炷香山下,葦河林區向陽廠紀實(下篇) ),在此僅就三線遺址情況簡述一下。

黑龍江327廠因為地處林海深處,極為偏遠的山谷中,因此遺址基本處於廢棄狀況,現留有學校、糧店等少量建築。

陝西銅川·337廠舊址

三秦腹地·代號337:坐標陝西銅川,漆水河畔東風廠

「337廠」為陝西省小三線迫擊炮廠,對外廠名「國營東風機械廠」,籌建於1965年。位於山西省銅川市東風公社(現名王家河)的漆水河畔,通訊地址為二號郵箱。

陝西銅川337東風廠的規模在小三線廠中應該算是比較大的,除了生產60毫米、82毫米迫擊炮,還生產130毫米和152毫米的炮彈頭螺等產品。到了軍改民後,生產過「驪山」牌麵包車,與其它工廠合作生產過「玉兔」牌自行車等等,也算是小三線企業中的明星企業了。

如今銅川337東風廠的舊址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遺址,直至2012年3月東風廠才搬離小鎮,很多的廠房、家屬樓依然在使用。

南京307廠·迫擊炮

三線備忘寄語:雖然炮聲已遠,三線將延續

本文算是繼南京307晨光廠之後,寫的第二篇關於三線迫擊炮廠的往事了。

一共寫了四家三線炮廠:其一為南京307晨光廠的嫡系——四川陵川167廠,地處西南常規武器重鎮重慶。另外三個廠子分別是:北京小三線317廠、黑龍江小三線327廠、陝西小三線337廠。

也許大家會很奇怪為什麼本文167廠佔如此大篇幅,而其他三個廠卻寥寥數語。因為這四個三線迫擊炮廠,除四川167廠因其現在依然在兵器序列外,其他三個廠已經再也沒有迫擊炮聲相伴。

仍在生產兵工企業,為了安全考慮自然不宜連篇累牘,而其他三個廠由於已經脫離了兵工序列,自然大可以在後續文章繼續延伸。

三線備忘·沉思錄·一起記錄父輩的歷史

另外告訴大家的是除了本文的四家三線廠,我們將在下面的文章中對安徽大別山9307江南廠、江西宜黃9327利群廠、山東蒙陰9347光明廠、湖南道縣9607東升廠、河南南召9617長江廠、雲南曲靖9807雲機五廠,這總計6家廠再做一些備忘記錄,加起來總計有10家三線迫擊炮廠,這是三線備忘編者所能搜集到的關於三線迫擊炮廠總數量,如有遺漏還希望能取得三線人與三線子弟關注與指正。

三線備忘·永不磨滅的記憶

最後說一句,三線迫擊炮廠雖然很多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轉向了民品生產,甚至解散、破產,當年靶場那隆隆的炮聲也漸漸淡出很多人的記憶,但「三線」在我們身上的烙印,卻永遠不可磨滅。

揭秘三線·代號307:改行的迫擊炮廠,自己不生產,援建全國數個廠

相關焦點

  • 代號9307備忘:憶江南,大別山佔地三百多畝,三線迫擊炮廠
    01楔子:蒼蒼大別山,古今人老盡小三線的迫擊炮廠,至今已經寫完了黑龍江尚志327向陽廠《尚志故事:代號327,三炷香山下,葦河林區向陽廠紀實(上篇)》、北京三線河北蔚縣317廠《遠去炮聲:建設到撤離僅11年,蔚縣飛狐峪,古道上的迫擊炮廠遺址》、陝西銅川
  • 遠去炮聲:建設到撤離僅11年,蔚縣飛狐峪,古道上的迫擊炮廠遺址
    楔子:北京小三線飛地,蔚縣飛狐峪三線建設是上個世紀60年代發生的一段父輩的歷史,當年全國各地在「省自為戰」紛紛建立小三線工程,這裡邊就包含了十家三線迫擊炮廠(詳見三線備忘所發表:#,第一家是位於河北蔚縣飛狐峪的北京小三線「飛地」中,代號為317的迫擊炮廠的建廠歷史與兵工地理。
  • 廣安「三線」記憶之代市永光廠,日漸遺忘失落的故鄉
    本文,小編帶你去追憶那些夕陽落山的最後一瞬前,正在消失的廠,正在老去的人,和他們日漸遺忘失落的故鄉。1964至1978年,中國中西部的十三個省、自治區進行了一場以「備戰」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建設,稱為「三線建設」。
  • 代號9103:太行淶源,抗戰迫擊炮擊斃日軍中將,三線再東方炮彈廠
    楔子:太行山裡的炮彈廠,寫在「九一八」前三線迫擊炮炮彈廠作為一個小專輯——《曲線彈道》,之前寫過安徽霍山皖西廠(代號:990廠)、新疆和靜勝利廠(代號992廠)、黑龍江五常東風廠(代號:9203廠)。今天是我們要記錄的第4家三線迫擊炮彈廠,是河北省小三線迫擊炮彈廠——9103廠。
  • 【今日三線】王尚義--銅川地區的三線建設
    西北三線微信公眾號於2017年3月25日由762廠子弟正式開通感謝關注本公眾號敬請弟兄姊妹多多幫忙推廣宣傳(上圖:陝西銅川市委前辦公室副主任、市委前副秘書長王尚義)       三線建設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家在國防戰略上的一個重大部署。其工程項目主要分布在陝、甘、川等西部省份。
  • 老成都的記憶:生產迫擊炮瞄準鏡和象限儀的398廠
    曾經在郫縣東大街上有一家華西光學儀器廠,人們喜歡叫它398廠。1970年投產,主要生產60、82、100毫米迫擊炮瞄準鏡及照明光具、炮用象限儀等多個軍品;後兼產照相機及定、變焦鏡頭等民用產品。曾經為中國的輕型武器生產立下過汗馬功勞。曾經在廣安縣的398廠,除了龐大的廠區外,所有生活設施配套齊全。
  • 河北紅色軍工遺址保護現狀調查
    通過查閱相關歷史文獻、資料,發現幾處非常有價值、有代表性的兵工廠舊址和遺蹟,如,於邯鄲武安市的八路軍總部軍工部梁溝兵工廠;位於保定唐縣的晉察冀軍區大岸溝化學廠;位於邯鄲磁縣的八路軍一二九師花駝村兵工廠;位於石家莊平山縣的晉察冀軍工烈士紀念塔等等紅色軍工遺址。為此課題組對具有典型意義的4處軍工遺址開展了實地調查。基本情況如下:(一)梁溝兵工廠。
  • 三線廠故事|逝去的榮光(中航人莫名被戳中淚點有木有)
    一個國家決策的背後是無數個個體,五十幾年前開始的三線建設將千千萬萬年輕人召喚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如今功過是非各有評論,但一些人的命運從此被決定。三線廠中蘇交惡,中美關係尚未解凍,東南又有蔣介石「反攻大陸」的試探,毛澤東將目光投向地勢險峻的西南三線。
  • 川陝蘇區首府巴中的脫貧攻堅:貧困戶不摘帽,幫扶幹部不升職
    川陝蘇區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 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陳竹沁 圖「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晚唐詩人李商隱的名篇《夜雨寄北》,是許多人對巴中的第一印象。上世紀30年代中國革命血與火的洗禮,又為這片土地平添多少壯烈激懷。
  • 不到20分鐘,蔣軍4門化學迫擊炮易主,康澤直接跑路
    據6縱老兵回憶,刺耳的炮聲過後,大家只覺得耳朵內好似有一群瘋狗在不停亂叫,根本無法戰鬥。因此在6縱中,這化學迫擊炮也被稱為「狗咬炮」。除了化學彈外,這炮打出的燃燒彈就算落在乾燥的泥土上也能燒起來。因此,王近山在戰前就將毀炮、捉康澤同時定為「全勝目標」。16旅46團突破襄陽城防,就讓全團最精幹的3連組成尋炮隊,不停尋找著化學迫擊炮的下落。
  • 湖南深山廢棄軍工廠,有7個山洞,生產56式步槍,如今十分悽涼
    三線建設是發生在上世紀1965年至1980年,短短的十五年間的一段歷史往事。那是一段特殊時期,在特殊情況下,一場絕無僅有的「靠山近水扎大營」的工業建設。由於歷史原因,「三線軍工廠」曾經是個神秘的詞彙,直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才公開見諸報端。
  • 行遊漢中|探訪群峰機械廠,感受三線企業的變遷
    順著一條主馬路來到群峰機械廠,看到在廠門口有一個菜市場和幾個商店,有東西兩條馬路分別通向山裡,東邊的馬路可以到東梁,西邊的馬路通向西梁,在東梁和西梁之間的延伸地帶是廠區的車間,在東梁和西梁上分別建有家屬樓,還有附屬設施。這棟房子已經徹底廢棄。這是男單身樓,這是每個三線企業都有的。
  • 漣源安平鎮,當年三線建設熱火朝天
    1980年,作者三口之家在國營湘中機械廠留影。國營湘中機械廠原來是一個廢棄的安平鐵廠舊址。工廠周圍的山不算太高,但綠樹成蔭,一眼望去山上雲霧繚繞;而山下有天然的山洞,洞深彎曲延伸,當時室外烈日炎炎,洞裡卻冷氣襲人;山溝下的溪流不算太寬,但清澈見底,流水潺潺,不時還看見小魚在溪中遊來遊去。 小三線的軍工廠選址是根據「靠山、分散、隱蔽」的原則,國營湘中機械廠廠房分散在山溝裡,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十分的隱蔽。
  • 一代人的青春之歌——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唐寧講述三線建設的故事
    西南鋁加工廠3萬噸水壓機、國營780廠電視機生產線、攀枝花鋼鐵廠出鐵……成就展現場,一張張的珍貴老照片將人們的記憶拉回到半個多世紀前那熱火朝天的勞動現場。三線建設,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對於許多人來說,它已經面目模糊。
  • 迫擊炮:抗戰中屢創傳奇
    一戰爆發後,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展開了長時期的陣地拉鋸戰,雙方皆挖掘了大量戰壕,這一背景下催生了迫擊炮這種新式武器的誕生。1915年,英國發明家溫弗雷德·斯託克斯爵士發明了「斯託克斯式」戰壕迫擊炮,相比笨重的臼炮而言,戰壕迫擊炮有重量輕、可拆解、便攜帶等優勢。可以說,「斯託克斯式」的問世,也被認為是迫擊炮這一新式武器的開端。 2.
  • 迫各國迫擊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法國人的迫擊炮很有發言權
    於是一種老式的47mm海軍臼炮和帶有輪子的炮架便被尼古拉耶維奇用來製造成了一種新式武器,一種長尾形炮彈被以開口極大且方向向上的角度發射了出去,成功的對戰壕內的日軍進行了打擊,讓日軍難以推進陣地。這門炮使用的是在近戰中極具優勢的長型超口徑炮彈,11.5kg為這顆炮彈的全部重量,這種炮彈的有效射程為50~400m,射擊的角度範圍是45 °~65°。
  • 首次較量被山炮迫擊炮擊敗,集中整訓3個月,打造4個重炮團
    為了奪佔重工業發達的東北地區,蔣介石不惜下了血本,將抗戰時期徵戰滇緬戰場的的新1軍、新6軍等20餘萬精銳直接海運至山海關、錦州一線,炮聲隆隆的一路向北開進。 4個直屬重炮團,即炮兵第1、2、3、4團,由於缺乏裝備,只能集中能用的野炮和榴彈炮先整訓第1、2團這兩支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