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戰「疫」工作照首次曝光,張定宇回憶父兄分享從醫初心。2020年,有一種青春的誓言叫「健康所系,性命相託」,《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第七期播出《戰「疫」中的青春》,這也是繼第四期《鍾南山》之後,節目對戰「疫」英雄和戰「疫」精神的再度致敬。丁禹兮、王鷗、李東學等聯袂演繹青春群像,動人演繹讓觀眾數次落淚。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聯合央視創造傳媒、中國國家話劇院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正在熱播。節目運用「戲劇+影視+綜藝」的綜合表達方式,明方向、正導向、樹新風,出精品,在正本清源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走心演繹新中國經典作品的高潮片段,著力講好新時代動人心弦的中國故事,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在融媒體語境下爆款連連,連續上熱搜,成為正向輿論熱點的觸發機,不僅收割流量,更收割熱贊和好評。
一、觸摸傳承密碼,原創和詮釋當代故事和經典,在家國情懷宏大敘事中,立精神之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努力創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大膽用原創的方式去打造屬於新時代的經典文藝,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自信與自覺,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提振精氣神。
如節目表現了鍾南山院士面對疫情說出「國家需要我們,我們必須去!」舞臺再現逆行出徵武漢,串聯了他在高鐵餐車上小憩、在武漢作出存在「人傳人」的論斷,以及領誓戰「疫」一線火線入黨宣誓儀式等場景。首創的「戲劇+影視+綜藝」的綜合藝術沉浸運用,以原創的當代最鮮活藝術形象,厚植現實生活沃土,有力融合藝術前沿時空駕馭和情感表現的立體解構,完成了用「藝術真實」傳遞「時代觀照」的美學升華。
從《十八洞村》到《扶貧路上》,從《英雄兒女》到《鍾南山》《戰「疫」中的青春》,從《國家的孩子》到《父母愛情》,節目把一批膾炙人口的當代故事和經典史詩或原創或重新詮釋,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定宇、張伯禮,「時代楷模」黃文秀、「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草原「額吉」(母親)都貴瑪、親歷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四位長者、駐守海島二十年的原長山要塞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劉佐將軍和他的妻子翟作峰女士等等,他們的家國情懷在節目中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如《父母愛情》中的守島老夫妻和《英雄兒女》裡97歲高齡的英雄團長,節目中他們都表示無怨無悔自己的選擇,從而立起來時代的精神之柱,是一代人奉獻精神的縮影。再如草原母親都貴瑪是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的代表,主動收養28名孤兒,用半個世紀的真情付出,詮釋了人間大愛。又如《扶貧路上》通過生動講述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感人事跡,站在2020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的關鍵節點,致敬為這一壯麗的人類事業付出熱血、青春甚至是生命的廣大基層奮鬥者。節目沒有說教、不喊口號,從莊重的戲劇舞臺再現場景,從平實的訪談講述,從同事、村民、親人和朋友們展示的這些真實人物的故事中,讓使命和擔當翩然飛到觀眾的內心,煽起了一場關於家國情懷的心靈風暴。
二、賦予理想價值的當代認同,聆聽青春澎湃聲音,構建多元視角觀照、平衡藝術與真實。
首先多元視角使英雄人物更加立體鮮活,節目以一個個「首度揭秘」「一手曝光」,加上多角度拼圖還原和沉浸式場景重現,呈現出真實、立體、生動的藝術的形象。如話劇舞臺剛好藉由蘇越明秘書的視角,通過演繹他跟隨鍾院士趕赴武漢的所見所感,講述鍾院士兩次逆行出徵的英雄壯舉和熱血人生。當頗有年代感的照片報紙、密密麻麻的行程表,以及從未面世過的視頻相繼出現在熒幕上,加上創新舞臺的逼真演繹,觀眾們看到了一個更加立體的鐘南山院士。
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是《故事裡的中國》努力履行的神聖職責。但是如何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戰「疫」中的青春》的戲劇舞臺完整呈現了年輕的抗疫隊員們從茫然地進入,到無畏地向前,再到堅定地取得勝利的戰「疫」史和成長史。為了讓表演更趨真實,細節更為嚴謹,節目邀請了多位來自北京大學三家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的年輕醫護人員進行專業指導。「語速再快點!」「眼神要堅毅!」 戲劇總導演田沁鑫表示一遍又一遍要求演員詮釋出精氣神。從而每一期節目都以獨特的美學演繹再度感動觀眾。力透人心的理想價值內核,成就藝術高潮,如《扶貧路上》中黃文秀的父親一句「錢是珍貴的,但是價值不高,人的生命價值用得好,高於一切」也成了無數人回到黃文秀人生抉擇關鍵瞬間的明燈。
節目組邀請了電影《英雄兒女》編劇之一毛烽先生的女兒毛白鴿女士,親歷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四位長者,以及「王成式的戰鬥英雄」趙先有烈士的孫子趙新民先生一起講述「英雄女兒」的故事。通過同一主題的不同故事勾勒一代又一代中國軍人的集體形象,同時與老一輩的奉獻精神楷模形成跨時空的對話與聯動。如三對相守半個多世紀的守島夫妻,通過大屏幕向兩個年輕的新人送上美好祝福:「我們這些老海島非常榮幸,為你們這一對新人見證婚禮。島再小也是國土,家未立也要國先安,願你們守好島,建好家,譜寫父母愛情新的篇章。」
其次,平衡藝術與真實,這些作品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 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紮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關曉彤用情詮釋了最美草原「額吉」(母親)的心路歷程,一個19歲的姑娘,從起初的害怕緊張,到成為他們最貼心的「額吉」,從給孩子細心換洗尿布到抱著生病的孩子深夜在草原去找醫生,遇到野狼時,挺身護住孩子,告訴孩子「有阿姨在,除非它先吃了我!」 她用槍打倒一隻狼,之後她站在馬車上,揮舞著槍枝與狼群搏鬥,拼命也要守護「國家的孩子」。她偉大的母性的愛,如草原寬闊。當「國家的孩子」被領養與她分別時,孩子們集體圍擁戀戀不捨叫她「額吉」,她熱淚滾滾而下。一位偉大慈愛母親的形象,深深感動所有觀眾。
戰火紛飛,炮聲轟隆,長達八分鐘的戰爭戲僅僅在一個舞臺上便一氣呵成地完成,場景調度、美術置景都一樣不少。在《英雄兒女》這一期節目中,飾演王成的於毅從頭到尾情緒飽滿。84歲的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曹家麟被請到現場指導,並點讚了演員們排練時略帶沙啞的嗓音:「就是那種在戰壕裡面堅持戰鬥了很長時間之後的感覺,喝不上水,休息不好,這是那種狀態!」在真實與藝術的相互糅合下,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才得以呈現。讓創作回歸到人的本質,讓人物善意的力量打動觀眾。賦予理想價值的當代認同,把新時代的嶄新風貌和巨大進步納入視野,深入生活找靈感,取得豐碩成果,推出一批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
三、在融媒體語境下,舉重若輕,遊刃有餘,屢創現象級傳播熱點。
在新媒體傳播方面也針對網際網路用戶的收看特點,充分開發本片視頻資源,全方位、多角度進行碎片化視頻生產,既有幾分鐘精編版短視頻,還有伴隨每集播出的精切預告等短視頻,豐富多彩,長短結合,強化新媒體傳播。幾乎每一集的看點視頻都成為「爆款」收割億萬流量。如舞臺將用布景將人們帶到半個多世紀前的遼闊草原,甚至有兩匹真馬出現。孩子們的一聲聲「額吉」勝似天籟,觀眾感動的不光是田沁鑫導演——從節目特邀到排練現場的「國家的孩子」溫都蘇,到正式演出時完全沉浸其中的各位嘉賓,無不是眼眶溼潤。
單單一期《鍾南山》便製造了全網近40個熱搜,重返歷史現場,深入故事背後的挖掘讓一個從未見過的「鍾南山」成功激發了大眾興趣。節目用見證者的直觀視角,結合照片、視頻、38年前的老報紙、密密麻麻的行程表,帶來一個個「首度揭秘」「一手曝光」。幾天時間裡,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增長超過22億,微信10萬+的爆款文章達到23篇……《故事裡的中國》善於營造的多元討論讓許多母題重新在螢屏上煥發價值。如「什麼是愛」這樣最普通的問題,劉軍眼中父母之間不動聲色卻異常厚重的深情,都貴瑪19歲開始主動養育28名上海孤兒,響應周總理和烏蘭夫的號召,「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不同的故事點綴著不同的記憶,涓涓細流最終流向國人精神的大海,成為我們在任何情況都能共克時艱的勇氣和胸懷。
《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以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經典作品清晰呈現了中國文藝界勇攀高峰的時代刻度。是努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精品力作,潛移默化間涵養民族氣質、築牢文化自信。
因時而興,乘勢而變,與時代同步伐,這是古今中外優秀作品誕生的一條基本規律。《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不辜負時代召喚,不辜負人民期待,把故事的通俗性和想像力發揮到了極致,在體現出藝術創作的新格局時,也展現了總臺奮力開創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新局面,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凝聚起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