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聽過媽媽和我們說過的很多句話:「肚子餓不餓?」、「別玩了,快去寫作業!」、「天氣這麼冷,你多穿一點」。在我們的印象中,媽媽一直都是很能幹的存在。但你有想像過嗎,有一天媽媽會對你說:「我變笨了,給你添麻煩了。」
在日本,就有個媽媽在年老時,鄭重其事地給女兒說:「因為我變笨了,請多關照。」
去年年底,一部小成本紀錄片拿下了日本文化廳的「文化記錄電影大賞。沒有巨大的投資和吸人眼球的宣傳,也沒有人們耳熟能詳的有名團隊支撐,整部片子的素材,都出於從事影視工作的信友直子一人之手。這部紀錄片就是《我痴呆了,請多關照!》,又名《我變笨了,請多多指教》。
整部影片講述的是導演直子的父母結婚60多年,依然非常的相愛。可是母親近年卻患上了認知障礙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痴呆,漸漸失去了照顧自己的能力。年過95的父親唯有擔起打理家庭細務的責任。還在東京的信友直子放下了電視臺的導演工作,回到老家廣島吳市,用攝像機記錄下兩老掙扎的日常。為期三年的拍攝過程,導演直子通過鏡頭,記錄了罹患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的母親生理和心理上發生的變化,沒有矯情做作,只有讓人心酸的真實。
「因為我變笨了,請多關照。」說這句話的人,是信友直子的媽媽。
因為在電視臺工作,所以直子養成了給父母拍生活視頻的習慣,但拍著拍著,她的媽媽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
直子用三年的時間,拍下了母親慢慢變痴呆的過程。
她的紀錄片播出後,惹哭不少網友:「眼裡可能是進了土方車,怎麼這麼多沙子?」
媽媽出鏡時,已經是78歲高齡,雖然身子佝僂,但在外形上依然保持著最體面的樣子,穿戴整齊,搭配得當,連白頭髮都找不到。她年輕時,就是一個能力出眾,極具審美能力的女人。
她年輕時,就是一個能力出眾,極具審美能力的女人。
沒結婚前,媽媽就是獨當一面的職業女性
結婚後,家裡的一切她都處理得面面俱到,就連家裡人穿的衣服,都是她親手縫製,而且設計新潮,毫不過時。
但除了照顧家庭,媽媽還發展了自己的愛好:攝影。她有幾臺不同的照相機,專門捕捉家人的生活瞬間。
76歲這一年,媽媽迷上書法,憑著自己的一股勁,從半路出家的人,寫成了一個能獲得全國書法獎的專業人士。
媽媽的獲獎作品
媽媽的強大,還在於面對生活的刁難時,總能雲淡風輕地面對。
45歲這一年,直子得了乳腺癌。這一年,直子媽媽78歲,身體還算硬朗的她,二話不說就跑到東京來照顧直子。儘管直子已經45歲了,但在媽媽面前,她依然會像小孩子一樣,變成一個愛哭鬼。
女兒得了乳腺癌,媽媽倒是不慌張,女兒哭時,她就旁邊勸慰:「再怎麼哭,病情也不會好轉,你要努力撐過才行。」
紀錄片中,有一段令居裡特別感動。直子化療後期,中間的頭髮都掉光了,周圍只掛著幾縷頭髮。 直子問媽媽:「我看起來怎麼樣?」媽媽說:「很可愛。」
說實話,直子的模樣並不是世俗意義中的可愛模樣。但在媽媽眼中,那個微笑著的,努力和癌症鬥爭的女兒,真的很可愛。
直子的媽媽,獨立了大半輩子,強大了大半輩子,體面了大半輩子,卻始終沒能逃過阿爾茨海默症。
起初,只是一些小細節。
在屋子裡徘徊,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要幹什麼。
拿著一個盤子問:「這是什麼?怎麼會有這個?」但這個盤子,是她剛用來放生魚片時用的。
家裡堆滿了她買的水果,因為她總是忘記自己買了水果,於是不停地往家裡塞。
媽媽給直子說:「我這顆腦袋呀,越來越不管用了。」
去醫院檢查,結果是:阿爾茨海默症。
在聽完醫生的診斷後,媽媽沒有太難過,這不是因為她看得開,而是她把看病的整個經過,都忘了。媽媽的反應,讓直子更加深信,她真的生病了。
阿爾茨海默症,是一個特別殘忍的疾病,因為一旦患上,只能吃藥延緩,沒有治癒的希望。直子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那些鮮活的記憶被慢慢抹掉。越到後期,直子媽媽的病情越嚴重。總是忘記洗衣服,洗衣機裡堆滿了髒衣服,都發臭了。
被發現後,媽媽也會找藉口:「這幾天天氣不好」、「我只是不想浪費水電費」。
洗衣服時,把衣服堆在地上,然後就在衣服上睡過去了。
不僅僅是記憶的丟失,直子媽媽的身體也越來越不受控制。她在屋裡,經常隨處一趟,就開始睡覺。
早上起床時,媽媽沒辦法自己起床,看見大家都起床了,她有些著急。甚至在床上失聲大哭,這是媽媽第一次在鏡頭面前失態。
有時候,她還會忘記自己摔倒的事,等直子回來才發現媽媽眼睛和頭皮上都是一片瘀傷。
在初期,即便什麼都不記得,媽媽也要保持著最後的體面,會客時,衣服要穿戴好,頭髮也得好好梳一梳。
但到後面,媽媽連最後的體面都無法保持了,因為腿部的骨頭變得脆弱無力,有時候她站不起來,得爬著進屋。
其實,媽媽都明白,她曾經的驕傲和獨立,都在隨著記憶和生活能力的喪失而喪失。
但又有什麼辦法呢?
媽媽說:「偏偏是女兒回家的時候,我是這副德性,為什麼會這樣?」
她還說:「我變成一個大笨蛋了,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每一次,面對媽媽的發問,直子沒辦法回答。
其實,這個問題沒人能回答,也沒人能說清楚,這種不可逆的疾病到底怎麼解決。
得不到答案時,媽媽會悻悻地說:「感覺好難過,開心不起來又無能為力。」
某天早晨,老太太因為護工要來,想要早點起床。可是她感覺到沒有力氣控制身體了,起床好幾次都沒有成功。一直自尊心強的她情緒完全崩潰了。「我不想活了,讓我死一死吧「「快去給我拿一把刀」
從全能的家庭主婦到不能照顧別人的落差感,還有一直追求的體面和尊嚴感,這些在老太太的人生中都沒有了。什麼撐著她走下去?愛!
老太太因為氣力不支,會下意識地向被窩外伸出手「求助」,老爺子會在這時自然而然地搭上老太太的手。
老太太幹不動了,老爺子就承擔了家庭所有的家務,悉心地花3個小時洗衣服。
還學著煮簡單的麵食給老太太吃。把面丟進沸水裡隨後怕濺到自己趕忙逃開的樣子簡直不要太笨拙。
因為老太太要防止腦子退化每天散步,老爺子會防著老太太孤單,陪著老太太一起。
97歲的父親,88歲的母親,走在街上的父母,邁出短短的一步,仿佛都要花上好多好多年。
直子想到,在很多年前自己的鏡頭下,父母也是像這樣走在那條熟悉的街道上。
不需要直面失去與死亡,沒有生命與尊嚴的碰撞。那時,一家人歡聲笑語,兩人精神矍鑠,健步如飛...
在阿爾茨海默症的折磨下,媽媽的脾氣越來越差,動不動就大吼大叫,失聲痛哭。直子知道,以前那個溫柔、體面、照顧周全的媽媽已經被封存在記憶中了。
這部豆瓣評分9·2分的紀錄片,看哭了無數網友!
@麗麗啊呀:
我們東方人常常用「長命百歲」作為祝福語,可是長命百歲是一件很累的事啊,「健康到百歲才是最好的吧」,伴隨著阿爾茲海默的老年人,生命已走向不可逆的衰退,漸漸的失去記憶,智力衰減,行為怪異,情緒敏感,不知道還能用什麼支撐著向前的生命。
直子想要辭去東京電視臺的導演工作,回家幫助爸爸照顧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媽媽,95歲的爸爸回答說,沒關係,你有你的路要走啊,我還能行,有什麼事給你打電話,直子說可是東京回廣島也要半天時間啊,那我們請長顧人員(日本一種老年福利照看制度吧)來幫忙吧,被媽媽果斷拒絕,她不想自己成為無用之人(雖然事實如此),更不想麻煩到別人。年輕時候她是職場女性,包攬了家務,會做很多美食,60多歲開始學書法,還拿到比較有名氣的獎項,也曾經驕傲過、光芒萬丈過;他喜歡讀書看報,曾經夢想成為文學家,可惜沒能如願,所以他支持直子去做任何自己喜歡的事,這直接影響了直子後來的事業。鏡頭很克制,儘可能的平靜敘事,但仍然可以看出「直子媽媽」生病後狼狽的變化。
這種反差訴說著人生的跌宕,家庭成員之間力量的此起彼伏,小時候父母是家庭支柱,一直到他們年老到不能照顧自我,我們很自然地成為他們的依靠。也許這就是生命的延續,生命的生生不息吧。
@不懂不舒服斯基:
導演在45歲時患癌,在母親的照料、鼓勵中抗癌成功,絕不會想到二十年後的母親會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可她相對克制的用鏡頭記錄下了父母的晚年生活——母親照顧父親、父母相互扶持、母親患病後父親照顧母親~欣慰、開心、壓抑、絕望,這是你通過影片中的一個正常的老人一步步的非正常的邁向那個若隱若現的終點所能感受到的。
我想,如果你患感冒了一周半個月就可痊癒,不小心傷筋動骨了兩三個月便可恢復,即便得了絕症,興許憑著年輕和心態通過放療、化療還有一線生機,因為你心中有希望。老年人患了阿爾茨海默病了?片中的她,時而暴躁、時而自責、時而苦惱,因為腦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消亡,病人能感覺到不對,卻總是不知哪裡不對,強烈的自尊心相對低的記憶力、理解力讓人十分暴躁,想到了死亡~年輕如此有尊嚴的一個人,一個鼓勵女兒好好活著的好母親,一個每天照顧配偶飲食起居的好妻子,終於在阿爾茨海默病前喪失掉兢兢業業累積的尊嚴,九十五歲的配偶開始照顧起來她了~
知道自己不會再好了,會不會惶恐、焦慮了?身體每一天都在衰退,照顧的親人心力交瘁,收拾心情要繼續照顧患病的家人~已經不那麼體面的家人就這一天天中,把生命之光慢慢暗淡下去~
@仙仙 :
這算是一部偏冷門的紀錄片《我痴呆了,請多關照!》三年的日常記錄,真實呈現了普通人家在阿茲海默症面前的模樣,殘酷卻又倍感溫暖。
疾病帶走了記憶還有曾經的驕傲,卻變不了困境中家人相互扶持的心。以最直接的角度講述人生的酸甜苦辣,沒有刻意煽情,卻讓人真實淚目。。。
人生裡有很多的無可奈何,也有很多的現實把人壓垮,在無助絕望時,生命裡給你一點光亮的人就是支撐你全部精神的世界。。。。
寫在最後的話:在片中,直子作為女兒,想盡一切辦法去安慰母親,她還搬出了自己的故事:直子之前罹患乳腺癌,雙乳需要切除,是不離不棄的母親給了她生的希望。母愛偉大,母親曾有個夢想:能把自己的雙乳給女兒就好了。但是卻被女兒嫌棄太下垂了,母親開玩笑地說是她小時候吸奶吸太大力了。
家人的意義也正在此,彼此扶持,彼此鼓勵,攜手共渡難關。歲月無情,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學會珍惜活著的每一天。第一次變老,第一次失憶,請多多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