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影《奪冠》還在院線持續刷新票房的時候,時長兩個半小時的幕後紀錄片《我們——<奪冠>幕後紀實》也在嗶哩嗶哩和歡喜首映重磅上線。本片真實記錄了《奪冠》遇見中國女排的故事,見證主創們在拍攝過程中對女排精神的探索與分享,臺前幕後精彩故事在這裡逐一揭秘。
與影院觀影的體驗感有所不同,網友們在欣賞《我們》的同時,也以彈幕的方式對紀錄片中的鏡頭進行各種點評。尤其是在電影和紀錄片中見到熟悉的女排球員們,網友們也獲得了全新的感受。
《我們》的第一波「彈幕潮」發生在開篇第5分鐘,畫面從去年鞏俐現身寧波觀戰中國女排比賽的片段切換至電影場景,身穿紅色運動服的她背對鏡頭,緩緩走進球場。隨著鏡頭推進,滿屏的彈幕如潮水般湧來,網友清一色感嘆:這也太像郎導了吧!
最終,無論是身形體態、說話走路,還是握筆、推眼鏡,鞏俐對郎導的神還原可以說是全方位的。網友在彈幕中紛紛表示:「鞏俐郎平我傻傻分不清。」「看電影的時候,真的已經忘記她是鞏俐了!」
電影中,在裡約奧運會中巴之戰前夜,郎導在姑娘們面前吐露心聲。說到自己對女排的情感時,她的聲音略帶哽咽,面前的張常寧、龔翔宇等隊員已經被感動得紅了眼眶。
紀錄片顯示,這是一段長達三頁紙的臺詞,鞏俐在片場居然一次拍攝成功。更讓人意外的是,大家本以為這是一段只有與女排姑娘們面對面才會動真情的情感戲,實際上卻是鞏俐面對空蕩蕩的球場,獨自一人抒情完成的!看到這裡,網友們紛紛感嘆:「居然是對空氣演的,鞏皇牛!」「暴風演技!」「神似的最高境界,長得明明不一樣,卻感覺是一個人。」
「要演像郎平這樣一個英雄人物,我覺得找鞏俐演,是最沒話的。」導演陳可辛說,「我不擔心鞏俐,是她自己擔心。你要給人覺得你像郎平,還要忘了你是鞏俐,這個是最難的。」
當現役中國女排球員們進劇組時,陳可辛說,「她們根本像巨人一樣,每個人進來都發光。」網友們也樂了,有人表示:「因為都好白。」
球員中戲份最多的是隊長朱婷,她說,「我從來沒熬過夜,我的作息時間可能到十點半、十一點我就要休息了。結果第一天就要熬夜,凌晨三點已經垮了。」網友們有些心疼,在彈幕上表示:「不能睡覺,是睡神最大的障礙。」
中巴大戰,片子裡將場上球員和場外觀眾輪流切換,巴西隊主帥吉馬良斯的外孫淚流滿面的真實鏡頭,也被無縫剪切到鏡頭中。網友們在彈幕中紛紛表示:「我怎麼看花絮都看哭了?」「最關鍵的是真實。」
中巴大戰勝利後的那場哭戲,丁霞為了醞釀情緒,對陳可辛導演說:「我在想我們家去世的那條狗!」說著聲音不禁哽咽了起來,陳可辛急忙安慰:「還沒死,等一下哭!」
丁霞在屏幕裡哭,網友卻笑翻在屏幕外,一片「海膽霞不愧是你!」「海膽你要笑死我啊!」「海膽霞戲精附體」的彈幕刷屏而過。
郎平在醫院看望病重的老隊友,以及八寶山殯儀館集體送別這兩段戲,紀錄片中也有詳細呈現。不少網友們在在彈幕中稱,這是最催淚的一幕:「看到這裡真的炸淚。」還有細心的網友發現,陳可辛導演在現場竟然也哭了。
陳衝的女兒Audrey在電影中飾演白浪,在紀錄片中,網友發現她的身份後表示:「白浪演郎平,陳衝的女兒演白浪,這樣套娃很好玩。」
漳州基地那面斑駁的牆壁上,為了讓牆面的球印看起來更真實,工作人員需要對牆面進行簡單挖鑿,鞏俐在休息時間也舉起榔頭鑿起了球印。網友見了紛紛表示,「這可是真正的鐵榔頭啊。」而電影中有一個鏡頭,黃渤指著一個較大的球印告訴姑娘們「這個球印是當年郎平留下的」,網友又來勁了,在彈幕中寫道:「哈哈是鞏俐用榔頭鑿的嗎?」
在一個畫面中,攝像組躲在透明牆面後面拍攝扣球,幾位工作人員只能側身擠在一起,再用兩塊木板擋在身前,防止被姑娘們的扣球砸中。此時屏幕上方飛過一條「我當時害怕極了」的彈幕,配合著工作人員的肢體動作,也是應景極了~
從10月7日上架至今,短短三天裡,這部紀錄片在B站已經累計獲得228萬播放量,評分高達9.8分。這個秋天,《奪冠》和《我們》一起帶你夢回那個記憶中的時代,和中國女排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