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大多數的中國人就十分信仰佛教,所以大多數的翡翠也雕刻成佛像,他們的形象都較為單一,都是端端正正的,有板有眼的來表達人們的敬意和崇拜之情。但是卻有一個特殊的存在,神情儀態沒有具體的要求,造型也可以多種多樣,超越了一般的供奉崇拜具有很強的藝術性,極其受到追求藝術的雕刻師的歡迎,那就是羅漢。
羅漢又稱為「應真」,它是佛祖的弟子,聽從佛祖安排守護在世間保護眾生。佩戴羅漢有著可以逢兇化吉,保佑平安的寓意,所以十分受歡迎。
在雕刻這個行業裡,好像常常聽到雕刻觀音彌勒佛等等,卻很少聽到有人雕刻羅漢,但雕刻羅漢的雕刻者也是大量存在的。羅漢的造型多樣,形象也不同,就像我們常常提到的十八羅漢,他們的神態不一,有的微笑,有的沉思,有的慈眉善目等等,每一種形態表示者一個人物的形象,雕刻完之後的羅漢,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
由於現在玉料的珍貴以及雕刻的工藝的限制,很少能夠看到規模較大的羅漢群像,基本上都是單個出現,最為流行的是「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只要是這方面的玉雕師,應該說沒有不會雕刻這兩個羅漢的形象的。
降龍羅漢的身形一般大都十分精瘦,上半身是裸著的,骨骼分明,手臂上纏繞著衣帶,典型的胡貌梵相。腳下踩著一條巨龍,可見對其的臣服和尊敬,看起來更加磅礴大氣。
降龍羅漢在雕刻中是最為常見的,濃厚的眉毛,高高的鼻子,大大的耳朵,將五官都強化凸顯出來,十分的誇張,看起來有點嚇人,這似乎與我們追求的佛像的端莊相違背,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羅漢並不是都是這樣的形象,也有看起來十分端莊高雅的羅漢像,比如高僧像等。但現如今的大都是胡貌梵相,這是因為這種外貌剛好表達了當代追求的一種美學思想:無聊人的相貌是否醜陋,只要心靈美就是真的美。胡貌梵相的羅漢與其精神寓意形成強烈的反差,符合了在這喧囂繁華之後人們追求的平靜之心。
雖然羅漢的形象不同,也沒有固定的具體的樣式,但這恰恰給了玉雕師傅很大的發揮空間,可以塑造出更具特色的羅漢形象。不管怎樣,佛家和玉雕文化的相結合都顯得別具匠心,十分難得,如果遇到合適的一定要抓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