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五百羅漢、濟公

2020-11-18 歷史國學教堂

在佛教的諸多代表人物之中,人們往往對羅漢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十八羅漢」,那是因為在我國因「十八羅漢」流傳下來的民間故事頗多,但其實不然,在佛教的諸多羅漢之中,遠不止十八位,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佛教:五百羅漢、濟公。

五百羅漢

五百羅漢是佛經中經常可見的群體。《十誦律》稱,釋尊出生時,就有五百弟子隨侍聽法。釋尊涅槃之後,迦葉率領五百比丘在王舍城結集三藏,即追記與整理釋尊生前所說的佛法,在此期間,富樓那亦率領五百比丘來會。

《法華經》中有《五百弟子授記品》。《舍利弗問經》記載了弗沙密多羅王毀滅佛法後,有五百羅漢重新使佛教得以興盛。

《涅槃經》與《佛五百弟子本起經》中,都有五百弟子各述自身的因緣。《大唐西域記》稱,佛滅後四百年,有五百比丘前往迦溼彌羅國結集佛藏。

從上面講到的諸經籍中的五百弟子、五百比丘、五百羅漢,明顯是各有所指,並不是指同一群體。五百羅漢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在中國的呢?

根據《高僧傳》卷十二,他們最初在天台山出現,那是東晉時代的事情。及至五代,人們對羅漢的崇拜日益興盛。顯德元年(954年)道潛禪師獲得吳越錢忠懿王的允許,把雷峰塔下的十六大士像遷移到淨慈寺,首創五百羅漢堂。

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造羅漢像516尊(十六羅漢與五百羅漢),供奉在天台山壽昌寺。在此期間,全國各地寺院也大多興建羅漢堂或羅漢閣。名畫家李公麟等畫有五百羅漢圖像。

在中國,五代以降,供奉羅漢的風氣大盛,各地名山大剎大多興建有五百羅漢堂,規模宏大,耗資很多。現保存完整的有北京碧雲寺、昆明筇竹寺、漢陽歸元寺、上海龍華寺等。

雖然佛經中提到關於五百羅漢的地方有很多,卻無一處列出他們各自的尊姓大名。就像劇本裡的人物似的,主要的有戲可做的角色才用得上名字,扮演群眾者都為無名氏,至多給他們粗略編上號碼,姑且稱之為甲乙丙丁。

五百羅漢人數眾多,連編號都編不過來,只能夠籠統稱之,簡直是一筆帶過。可是,這五百人全部進入羅漢堂,比肩對坐,主次不分,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們全部可以稱為主角,又全部能夠稱作群眾,是沒有群眾的主角,也是沒有主角的群眾。

禮拜者或觀賞者到了他們面前,自然會產生想要了解他們的衝動,要是連其姓名都說不出,不僅使禮拜者沒有辦法默禱其尊號,也使觀賞者感到索然無味。因而,為之一一命名,便成了佛徒們的迫切需要。

濟公

在近代的一些羅漢堂中,除去五百羅漢外,經常伴有濟公的出現。濟公在歷史上的確有記載,他是南宋僧人(公元1148-1209年),本名李心遠,台州(今浙江省臨海)人,出家後獲得法名道濟。

他確實在杭州靈隱寺出家,後遷移到淨慈寺。據傳說,他不守清規戒律,嗜好酒肉,尤其是狗肉蘸大蒜,舉止癲狂,被稱作「濟癲僧」。他後來被人們神化,認為他是降龍羅漢轉世,一度被尊作為「濟公」。

這是個土生土長且塑造得非常有個性的中國羅漢。他具備勞動人民所喜歡的詼諧幽默的個性,可以做些出人意表的大快人心之事,因而,他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是個很得人心的羅漢。

可惜,根據民間傳聞,他去羅漢堂報到太遲,只可以站在過道裡(像是江南某些大寺),或蹲在房梁上。他的面相也極為特殊,經常塑成半邊臉哭半邊臉笑,所謂「半瞋半喜」、「哭笑不得」,像是蘇州西園戒幢律寺羅漢堂過道裡站著的濟公,便是個中典型。

遊玩羅漢堂的眾人,對這唯一的例外安排合面貌特徵印象總是非常深刻,就是將那五百羅漢全忘記了都會下意識地記住他。他是中國人,是土生土長的中國羅漢。

好了,《佛教:五百羅漢、濟公》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到此,若有不同意見歡迎補充!未來還會繼續為大家分享更多的佛道內容,還請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佛學:降龍羅漢、伏虎羅漢、濟公活佛,皆為最為熟知的佛教三羅漢
    佛教的眾多人物中,雖然觀音大士和佛祖最為被大家熟知,但在佛教歷史的發展中,也曾出現過無數以身證道,救苦救難的代表人物,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人物:降龍羅漢、伏虎羅漢、濟公活佛:降龍羅漢降龍羅漢又稱「慶友尊者」,降龍羅漢即是「迦葉尊者」,傳說曾降伏惡龍。
  • 南昌方言「羅漢」是什麼意思?
    在南昌方言中,「羅漢」一詞常有人使用,是南昌方言中比較常見的一個詞彙。小編曾聽到和在網上看到過這個詞彙 ,與許多初次見到的人一樣,小編也不了解其含義,後來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後 ,了解到它有兩個意思。據悉,南昌方言中的「羅漢」一詞指沒有老婆的男子和社會上不務正業的混混等人,一般特指第二種意思,大家可能看到過關於某地「最大羅漢」的報導,其中的「羅漢」即指第二種意思。說到羅漢,人們更多想到其原意,即佛教名詞,南昌方言中的「羅漢」與佛教中的羅漢有無關係呢?羅漢,在佛教中為阿羅漢的簡稱,在大乘佛教中的地位低於佛和菩薩。
  • 佛門羅漢,塵世濟公!
    濟公一位「非傳統」的和尚,傳說中他是佛家的降龍羅漢轉世,他俗名叫做李修緣,一個頗具佛緣的名字,就說是他父親五十歲的時候才有的孩子,名字是請當地一個寺廟的主持起的。他算是一位公子哥,他的父親是當地的一個員外,家中有良田,官府有人脈。而且,李修緣從小就異常的聰慧,由於家人的關係,詩文,醫術,佛經很小的時候便有了很高的造詣。
  • 佛教中第十七位降龍羅漢是迦葉尊者,他並不是乾隆皇帝欽定的
    如今,在中國寺院中一般常供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和五百羅漢。唐代譯本《法住記》記載,佛陀臨近涅盤之時,曾囑咐十六大阿羅漢,自延壽量,常住世間,遊化說法,作眾生福田,所以佛寺叢林中常雕塑羅漢像,供養者眾。十八羅漢是世人對十六羅漢外另加降龍、伏虎二羅漢的總稱。而五百羅漢,則是指佛陀在世時常隨教化的大比丘眾五百阿羅漢,另一說法是,佛滅後,結集佛教經典的五百阿羅漢。
  • 佛教20集電視劇:《濟公遊記》全集
    敬請關注《佛教電影在線》敬請分享《濟公遊記》怎樣才能看到這部電影?《濟公遊記》是遊本昌、張小秋執導的古裝神話喜劇劇情片,遊本昌、張寄蝶、石仁全等主演。該劇仍由因主演《濟公》走紅的遊本昌飾演濟公,講述活佛濟公(遊本昌)在寺內禪定已十年後,重新出現在了香客們面前。
  • 杭州靈隱寺十八幅最新壁畫 講述濟公傳奇一生
    十八幅畫可以看濟公的一生濟公殿就在靈隱寺藥師殿的右側,進了濟公殿,中央是供奉著的濟公塑像,左右四面牆上就是十八幅壁畫了。進門左右為東西兩壁,各有四塊牆面,分別為西湖山水和錢江潮汐的景觀,北面六塊是密林中的古剎靈隱寺和飛來峰,南面四塊是天台國清寺和石樑五百羅漢道場。
  • 【佛教電視劇】《濟公》(共12集)
    十二集佛教電視連續劇--《 濟公 》--禪   者   的   腳   步👉【佛教電視劇】《濟公》第01集👉【佛教電視劇】《濟公》第02集👉【佛教電視劇】《濟公》第03集👉【佛教電視劇】《濟公》第04集👉【佛教電視劇】《濟公》第05集👉【佛教電視劇】《濟公》第06集👉【佛教電視劇】《濟公》第07集👉【佛教電視劇】《濟公》第08集👉【佛教電視劇】《濟公》第09集👉【佛教電視劇】《濟公》第10集👉【佛教電視劇】《濟公》第11集
  • 活佛濟公的故居,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景點,卻因30元門票備受爭議
    天台縣歷史悠久,物產豐富,風景秀麗,是浙江省著名的旅遊勝地,曾被評為 "最受歐洲人歡迎的中國十大景區 "之一,天台山以 "佛道之源,山水之神秀 "著稱,是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和道教南宗的發源地。是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也是道教南宗的創立的,這裡有千年古剎國清寺、石樑風景區、華頂風景區、瓊臺仙谷、濟公故居、寒山湖、龍頂峽風景區等。
  • 濟公俗稱活佛,二郎神天庭顯赫,他們二位比較,誰的地位更高
    活佛濟公的原型是十八羅漢之中排名首位的降龍羅漢,真身是俗人出家的李修緣,降龍羅漢又是西天如來佛祖的坐下弟子,所以才有之「活佛」之稱;二郎神是「九重天外,凌霄寶殿」統治神界的玉皇大帝的親外甥,大鬧天宮的孫猴子都得讓二郎神三分,那麼這一佛一神,一者為如來佛的弟子、一者為玉皇大帝的外甥,此二人的地位究竟誰更勝一籌呢?那我們從濟公的原型降龍羅漢說起,看看降龍羅漢的地位如何。
  • 降龍羅漢為何要下凡投胎,他是如何降世成為濟公活佛的?且聽說來
    》或《濟公後傳》、《再續濟公活佛傳》等;除了書籍還有評書《濟公全傳》 、民間文學《濟公傳說》;電視劇《濟公》、《濟公遊記》、《濟公外傳》、《濟公新傳》、《活佛濟公》等等。濟公雕塑(圖)在這些諸多關於濟公活佛的書籍之中,對活佛濟公的降世大底相同,皆是言其為羅漢降世,唯有區別就是有的說是降龍羅漢轉世,又有的說其是紫腳羅漢轉世,但不管如何,皆言明其來歷不凡,以及其降世的經過大抵相同。
  • 中國佛教文化常識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中國佛教的起源,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佛教諸神的由來,佛教的教義和經典,佛教寺院格局和僧眾的生活;作者在參考眾多史料和專家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求真務實的態度、簡明易懂的語言來敘述中國佛教的基本知識(如教義、教派、經典以及中國佛教寺院僧眾的儀軌與日常生活),佛教對中國文化(如語言、書畫、文學、戲劇、音樂等)的影響,中國佛教名勝古蹟的來由與傳說等
  • 臺前幕後:呂丹居士,桐柏五百羅漢堂的落成始末
    作為河南佛教學院重要文化看點——坐落在淮河源頭的桐柏五百羅漢堂一直傳承著佛教文化的精髓,五百羅漢的新面貌重新闡釋著佛教的理論,讓我們產生著無限的遐想。據了解,五百羅漢堂,坐落於佛教聖地,淮河源頭——河南省桐柏縣河南佛教學院。
  • 承德外八廟之一的羅漢堂,丟失了三百多個羅漢,他們跑哪裡去了?
    這座羅漢堂裡面也有五百羅漢,蘇東坡在這裡看見他曾經夢見的德雲羅漢。蘇東坡經常夢到他,蘇東坡見到這尊羅漢非常歡喜,他認為自己就是德雲羅漢的轉世,自己就在這五百羅漢當中。就答應了祖堂禪師的要求,回家就醞釀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廣州東莞縣資福禪寺羅漢閣記》。
  • 是濟公活佛的出家地,也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和中國十大古剎之一
    靈隱寺是濟公活佛的出家地,因此也很有名,靈隱寺在飛來峰景區裡面,毗鄰西湖,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和中國十大古剎之一,留存著各朝代眾多精美文物。天王殿上懸「雲林禪寺」匾額,為清康熙帝所題,寺內寶物匯集。主殿背後雕刻著栩栩如生的幾百尊神態舉止各異的佛像,偏殿還有八百羅漢的銅像,每個佛殿都值得流連忘返。山上有許多奇幻多變的洞壑,遍布五代以來的佛教石窟造像,是我國江南少見的古代石窟藝術瑰寶。要進入靈隱寺,除了需要買靈隱飛來峰的門票,還需要單獨購買靈隱寺的門票。進入寺內之後,可以領三柱香,用以供奉。據說求願很靈驗,每天來禮佛祈福的香客絡繹不絕。
  • 「濟公活佛」並非神仙,歷史上真正的濟公其實只是一位高僧!
    比如濟公,被多個導演翻拍過,演員也由過去的普通老頭,換成了流量小哥。濟公給人們的印象都是表面上瘋瘋癲顛,實際上卻是無所不能。所以在人們眼裡,濟公可以和菩薩相提並論。那麼歷史上是否真的有濟公其人?真實的濟公又是怎麼樣的呢?據史料記載,歷史上確有濟公其人。濟公俗家姓李,叫李修緣,是現在浙江一帶人士,是南宋時期的高僧。李家在當時也算是皇親國戚,因為祖父娶的是當朝的公主。
  • 佛教正宗是如何評價濟公這一類酒肉和尚的?
    3很多佛教人士講戒律的時候會提到濟公的例子,「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但都要加上後面兩句。4民國時期高僧印光法師談濟公「道濟禪師,乃大神通聖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顯不思議事。其飲酒食肉者,乃遮掩其聖人之德,欲令愚人見其癲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則彼便不能在世間住矣。凡佛菩薩現身,若是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絕不顯神通。」
  • 「佛、菩薩、羅漢」五百羅漢系列二十
    蘇軾認為慶友應是十八羅漢中之第十七降龍羅漢。 磐在其所著《佛祖統計》卷三十三中提出。慶友是《法住記》作者,不應在住世之列。十八羅漢之第十七應是伽葉尊者。清朝幹隆年間,皇帝和章嘉呼圖克圖認為第十七位應是降龍羅漢即嘎沙鴉巴尊者(伽葉尊者)。降龍的傳說源於中國北宋以後。由此皇帝御定之後,迦葉即降龍羅漢就是以皇帝欽定的為準了。
  • 銅鎏金十八羅漢造像(一套)
    是一套不可多得的佛教題材的藝術珍品!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前,中國是沒有塔,故特造「塔」字,佛教中的塔,是載佛骨的東西。由於塔是載佛骨的器具,於是塔也成為佛的象徵。託塔羅漢不是託塔天王,託塔天王是菩薩,菩薩和羅漢有分別:菩薩是「大乘」修成的果,而羅漢則是「小乘」修成的果。這羅漢名蘇頻陀,是佛祖釋迦牟尼所收的最後的一位弟子。他修到五神通,又修得非非想及非想定。
  • 濟公和沙僧都被封為羅漢,哪個更強呢?是降龍羅漢,還是金身羅漢
    濟公和沙僧都被封為羅漢,哪個更強呢?是降龍羅漢,還是金身羅漢西遊記中,有很多厲害的人物,但是沒有細分他們的實力等級,就拿孫悟空來說,雖然鬧過天宮,打過凌霄寶殿,但是孫悟空強嗎?其實很多人都清楚,也沒那麼強。在西遊路上,孫悟空也不被打的滿頭是包嘛!
  • 歷史上真的有濟公這個人嗎?原型是誰?
    他法術高強,嫉惡如仇,又詼諧幽默,這個人就是濟公。在故事中濟公是天上十八羅漢中的降龍羅漢轉世,正常來說天上神仙無數,小小羅漢只是一個低等神仙而已,那為什麼濟公那麼受歡迎呢?一是濟公的表現不像其他神佛一樣,高高在上俯視眾生,而是混跡於市井之間,嬉笑怒罵,喝酒吃肉,就像平凡人一樣。第二自然是濟公愛打抱不平,不畏懼權貴,還和江湖人士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