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已經迎來爆發式的增長,這一點從2017年全球電動車的銷量就可以明顯看出,根據國際能源署下屬的電動汽車倡議組織統計結果顯示,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首次超過一百萬輛,同比增長54.3%,而另外根據國際汽車製造商聯合會的數據表明,2017年全球汽車銷量9680.439萬輛,其中電動汽車銷量佔比1.19%,首次實現在全球範圍內整體邁過1%的門檻。
從200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的0.189萬輛到2017年的100萬輛,這其中不過短短12年的時間,而這樣迅速發展的背後,中國市場有著非常突出的貢獻,以2017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數據為例,中國電動汽車銷量高達57.9萬輛,比排在第二位的美國銷量上高出38萬輛之多。
生產決定消費是基本的經濟學常識,中國汽車市場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電動汽車消費能力自然是得益許多自主和合資汽車廠商強大的新能源電動汽車研發和製造能力,而這其中江淮就是突出的代表車企之一。
國內最早進入新能源研究領域車企 十一年新能源技術研究換來豐碩成果
新能源汽車領域,印象中很多人都認為比亞迪是自主車企中最早的一個,然而比亞迪2003年才開始進入汽車行業,而2002年的時候,江淮就已經開始了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並且2007年的時候,江淮成立了新能源研究院,開始緊密圍繞新能源汽車從造型、續航、充電等一系列領域的研發製造。
關注汽車行業的人一定記得,2009年江淮提出純電動驅動路線,堅持迭代研發和構建五層次的研發體系成為江淮新能源的亮點。因為很早就開始籌劃,所以純電驅動路線提出的第二年,江淮就有少量新能源產品投入市場,這是經驗的積澱,同時也是江淮汽車高效執行力和研發力的表現。
在經過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之後,江淮在新能源領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進展,其中「液冷電池管控技術」是最為值得稱讚的成績之一,也可以說是江淮在新能源領域取得的最新核心科技成果。該項技術能確保電池包不受外界氣候條件的影響,溫度始終保持在10-35度。
這項科技成果的實際意義體現在很多層面,首先,它是國內首次突破的科技難點,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可以說提升了國家形象。其次很多人之所以對新能源車型還處於觀望態度除了續航問題之外,對電池包的安全和壽命也非常的關注,而「液冷電池管控技術」則基本解決了消費者的這兩個顧慮,並且這也使得新能源車型突破了寒暑環境的限制,獲得更大的可活動範圍。
當然還有獨創的從電芯、簡易模塊、多串模組、電池包、整車五個方面強制觸發單體熱失控,實現電池包不起火、不爆炸的五層次安全保障;從被動安全方面突破的動力系統系齒隙、起步諧振、扭矩波動、動態擾動四大類「雙饋」防駕駛衝擊電驅動技術,以及電動汽車上實現的單踏板操縱和能量回收系統應用都是江淮從成立新能源研究院到現在十一年時間內的技術成果,這些技術結晶如今已經應用在iEV7S、iEVA50以及iEV6E運動版等車型上。
厚積薄髮帶來大跨步式發展 服務與營銷多重到位
十多年的技術積累之後,江淮新能源開始了爆發之旅,據江淮汽車發布的產銷快報數據顯示,僅2018年前三季度,江淮新能源累計銷量達37800輛,同比增長115.87%,截止到10月份,其新能源車型的累計銷量已經突破十萬輛。江淮新能源車型銷量的暴增說明厚積薄發確實是真理。
而這些除了江淮多年深耕新能源領域,使得新能源產品在質量和技術上都走在市場前列之外,江淮汽車還建立了一套全方位的四層次服務體系。實際上在很早之前江淮就有一個「JAC一家親」的口號,並且2008年江淮汽車推出「JAC一家親」服務技能大賽,為的就是讓各大經銷商的服務人員相互促進,在競賽中提高為消費者服務的水平和能力,無論售前還是售後,而2016年開始,江淮新能源方面的競賽也被加入其中。
同時為了強化江淮新能源的品牌認知度,江淮汽車對新能源產品的營銷也更顯得更加上心。比如在11月11日舉行的橫跨北京、途經上海的「江淮iEV7S黑科技解密活動」在深圳正式啟動,在此次活動中,江淮汽車詳細的講解了什麼是五層次安全保障技術以及其具體的內容,用一場深入消費者的講解會讓消費者真正明白其核心技術的強大之處,不僅強化了品牌認知度,更加打消了消費者對新能源車型的很多顧慮,不僅在壯大自己的發展,更是在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
實力強悍獲多方合作 產品對標德系品控
作為自主品牌中最早開始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研究的車企,江淮新能源用十一年的時間沉澱自己後不僅迎來了大跨步的發展,更讓同行認可了自己的實力。2016年9月,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籤署了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公告,次年5月,江淮汽車則正式發布了與大眾汽車合資生產純電動汽車項目的獲批公告,並在同年的12月22日宣布江淮大眾合資公司正式成立。
江淮大眾主攻新能源市場,並且同時擔任著拓展全球市場的任務,毋庸置疑的是,江淮汽車集團與大眾中國對江淮大眾的發展一定會傾注非常多心力,而江淮新能源產品將與江淮大眾實現共線生產,所有產品的質量檢測也將與大眾對標,實現真正的德系品控。
此外,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在無法獲得生產資質的情況下選擇與江淮汽車合作,代工生產其ES8車型,蔚來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斌曾表示,保時捷的生產線不一定有江淮的生產線好,李斌的這句話表達出了對江淮汽車的高度認可,同時也表明了就是因為江淮的實力,所以在眾多車企中,蔚來汽車選擇了與江淮合作。
而其實江淮汽車的新能源體系是早就得到了國家相關政府部門認可的。2006年江淮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被國家五部委聯合認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並且在當時就已經形成了以國家級技術中心為核心,以義大利、日本海外研發中心,國內產學研合作機構,國內外策略夥伴為外部支撐的四層次研發體系框架,而江淮在不久後就基本完成了新能源汽車規劃建議工作。
產品即將全面覆蓋 發展姿態更加開放
如今的江淮新能源不僅產品累計銷量超過十萬輛,在產品型譜中也越來越豐富,當下在售的車型中有微型車iEV6E,小型轎車iEV,緊湊型轎車iEVA50以及小型SUViEV7S,就目前來看A0級和A級市場已經有產品,根據江淮的發展規劃,未來在B級車型中還將有iEVA60車型,純電SUV明星產品iEVS4和大家見面的時間也不會太長,屆時,江淮新能源車型的覆蓋率會越來越高,市場細分也將會更加緊湊全面。
江淮汽車其實才是中國自主車企中有資歷的老牌車企之一,其前身是創建於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車製造廠,如此這般算下來,江淮汽車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造車歷史,新的時代中,江淮汽車正在努力迎接更加開放的發展姿態,同時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它不能算是抓住了機會,而是一直在和機會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