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急診室亂成一鍋粥,成排病人積壓醫生崩潰:誰病的最重治誰

2020-12-24 英國英鳥

據《每日郵報》3月28日報導,美國紐約急診室人滿為患,混亂不堪,醫護人員不得不直接詢問「誰病的最嚴重」,挑選病人進行診治。

近日,一段視頻在Facebook上流傳。在視頻中,在紐約市一間人滿為患的急診室裡,一名醫生被迫問道,誰病得最重?從而為病重的患者優先診治。這段視頻顯示了皇后區牙買加醫院醫療中心急診室的混亂場景。

視頻顯示,病人們肩並著肩,挨著坐在病床上等待,還有的患者坐在椅子上等待。而視頻中的醫生已明顯已經忙懵圈了,手忙腳亂,只能挑重病患者來急診。

據悉,美國目前被確認為世界上新冠肺炎病例最多的國家,感染人數超過9.2萬人。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默(Andrew Cuomo)周五透露,該州目前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為519人,僅一天內就增加了134人。

紐約目前有超過4.4萬例新冠肺炎病例。目前有6481人住院,1583人在ICU。庫默預計,當新冠肺炎大流行高峰到來時,紐約州總共需要14萬張床位,還需要3萬臺呼吸機,但目前該州只有8000臺呼吸機。

而皇后區的病例數量居全市之首,超過8200例,死亡人數最多,超過120人。隨著新冠肺炎病例數量的攀升,皇后區的一名急診室醫生周五呼籲其他醫院收治該區的患者。

這名醫生表示:「情況真是糟糕透頂。」

相關焦點

  • 紐約在哭泣,破6W+,911被打爆,急診室或抽籤決定救誰
    近日,一名美國醫生實拍疫情下紐約醫院的真實情況。她表示:一切都糟糕透了,而視頻內容觸目驚心!物資缺乏,屍體車來了急診室裡人滿為患,醫療物資嚴重缺乏,醫院裡等待做新冠病毒檢測的病人。作為紐約市10家檢測新冠病毒的醫院之一,被紐約市長德布拉西奧稱為「震中的震中」。拍攝視頻的急診室醫生叫裡基·萊恩(Rikki Lane)。她表示,現在病人要等上6個小時才能看病,擔架上的人則要等50、60個小時才能輪到一個床位。
  • 紐約日記!美國病死數達三萬,一線醫生血淚記錄美國慘烈實況……
    ……Helen Ouyang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Irvin醫療中心的一位急症室醫生,處於抗擊新冠的最前線。在業餘時間,她也是一位作家,在很多媒體上都有撰文。(圖:Helen工作前在臉上貼創可貼,圖源:NYT)在重災區紐約的急症室裡面,Helen目睹了一個一個病人的死亡,看到了滿臉勒痕崩潰在地上的同事。急診室到處都是正在吸氧的患者,空氣異常安靜,只有氧氣嘶嘶嘶的聲音。
  • 疫情在紐約大爆發, 醫生表示紐約醫院的情況比911時更崩潰!
    相關部門不得不出來強烈呼籲紐約人,如果不是例如心臟或呼吸問題等緊急情況,不要隨便撥打911,「請讓我們的急救人員去協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需要緊急救援的人,才能打911。」而紐約市的醫院,此時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就是聖經裡說的地獄。我沒有開玩笑。人們進來,插管,然而死去。這個循環不斷重複。」 來自Mount Sinai Queens醫院的醫生Dr Steve Kassapidis在接受採訪時這樣描述醫院的如今狀況。「911跟現在根本不能比,當時是醫院開著等病人,但很多病人已經無法到達醫院。
  • 紐約「零號病人」感染途徑成謎,信川普的美國人怒了
    文 | 海上客 50歲的美國律師勞倫斯·加布茲被稱為紐約「零號病人」。他今年2月確診新冠肺炎,先後感染28名親友,引爆社區疫情。 第一次就診時,醫生也完全沒有提到他的病與新冠肺炎有關。三無,對於自己是如何感染新冠病毒的,特別是感染過程,毫無線索。加布茲生病好幾天後就診,在醫院急診室昏迷,進入重症監護室,直到3月2日才確診是新冠肺炎。
  • 《紐約醫生日記 第一季》豆瓣9.1,今年最佳紀錄片,它必須擁有姓名
    兩位腦外科醫生、一位急診室醫生、一位住院婦產科主任醫生。,急診室就是前線。而馬克裡認為,能用同情和同理心,包容病中或需要幫助的人,是她成為醫生最重要的原因。「為什麼這個人會痛?為什麼這個人有這樣的感覺?」在與病人相處過程中,她總是努力理解病人的感受。
  • 《紐約醫生日記 第一季》豆瓣9.1,今年最佳紀錄片,它必須擁有姓名
    兩位腦外科醫生、一位急診室醫生、一位住院婦產科主任醫生。,急診室就是前線。而馬克裡認為,能用同情和同理心,包容病中或需要幫助的人,是她成為醫生最重要的原因。「為什麼這個人會痛?為什麼這個人有這樣的感覺?」在與病人相處過程中,她總是努力理解病人的感受。
  • 好影推薦|《夜班醫生》:都說急診室是看遍人間真實的地方
    不過說起劇情,真的是急診室看遍人間冷暖,在這裡有數不盡的悲歡離合,也有道不完的神奇囧事。看的不僅是病人,還有醫生。話回正傳,這部劇講述了一群主要由退伍老兵組成的夜班急診室工作人員的故事,在這裡有醫生有護士,還有外勤救援和來自各地的病人,對於醫者來說,即使家庭再不順心,也要在任何時刻隨時救人,哪怕病人並非好人,哪怕病人是前一分鐘開槍打死自己同事的犯人,也要第一時間克制住所有情緒,立即救人;對於病人來說,他們也必須放下一切戒備,信任醫者,否則也許就會失去生的希望。
  • 盲選亂成一鍋粥,三組配對歌手貌合神離
    但縱觀整場節目,重要的盲選環節,卻亂成了一鍋粥,三組配對成功歌手,也給人貌合神離、並未選得最心儀搭檔之感。只是自稱「永遠二十五歲」的譚詠麟,竟以新聲歌手身份出現,率先與李健組成超強戰隊,成為了整場節目最震撼人心的時刻。
  • 驚到川普的紐約醫院有多慘?防護物資沒到,停屍集卡倒來了85輛……
    由於求救的病人太多,救護車來不及調度,急救人員不得不做出選擇,以決定誰有資格被趕緊送去人滿為患的急診室,誰看起來還可以等一等。曼哈頓護士在輪班結束時拍到的照片顯示屍體被暫存於冷藏拖車裡。「心臟驟停的情況太多,我得馬上處理,以至於除顫器的電量都耗盡了。」
  • 兒科醫生:許秉澤跳槽,童馨普外亂成一鍋粥,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記得第四集-第五集裡,許秉澤帶著焦佳人出門診的時候,曾經交代過童馨普外一個醫生,每天平均大約需要看40~50個病人。但許秉澤一離職,童馨普外剩餘的醫生每天就要看100多個病人,甚至吃飯連湯都不敢喝,因為擔心沒時間上廁所,匆匆忙忙地跑了兩口飯,就趕緊去給病人做手術。
  • 《青年醫生》成急診室版「北青」:切換至90後模式
    趙寶剛看上去挺喜歡鋌而走險,但又總能化腐朽為神奇,不得不說,這與趙寶剛挑選演員的眼光關係巨大,他能充分挖掘這些演員身上最閃光的特質,並藉助電視劇本身的關注度、話題性為他們加分。趙寶剛的劇一直在試圖解構當下的年輕人,《奮鬥》在解構年輕人的創業觀、《我的青春誰做主》在解構年輕人價值觀。而《北京青年》是在解構年輕人的人生觀,《青年醫生》則換成了解構年輕人的職業觀。趙寶剛的故事,永遠都是在通過不同的角度,刻畫一群奮鬥著的年輕人的群像,職業、身份無非只是一個外殼。
  • 《我是誰: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是病人裝沒病,還是沒病的人裝病?
    只是有幾個邏輯上必須認定這是一個人:1、來自醫生的判斷。要把班傑明所說的全部進行真偽鑑別,毫無疑問,只有不在他故事裡的人最可靠。而整個故事裡,其實醫生和女警官的這段對話,是完全在班傑明的構思之外的。不管班傑明在之前的訴說裡怎麼故意製造矛盾和混淆視聽,醫生這個角色是他的故事裡沒有的,而且他也沒有能力來左右醫生。
  • 外科醫生的私生活是不是很亂?
    回想起來,外科醫生的工作很多時候都是自作孽,不忍看著病人承受疾病的痛苦折磨,非要憑一己之力當救世的菩薩,但是卻不懂,神和人還是有天壤之別的!菩薩不管救世成不成,都會有人供奉,外科醫生成功了別人會認為是理所應當,失敗了只能自己獨自面對。試問,這種每天都在風險和挑戰中掙扎的生活,每天都毫無規律可言的作息叫不叫亂?
  • 美國亂成一鍋粥,美專家給拜登指了條明路,果然和中國有關
    美國亂成一鍋粥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了2017萬,死亡人數已經快要將近35萬,不同於其它國家,美國的疫情幾乎沒有出現過拐點,在很早之前美國的疫情就已經失去了控制。據了解,美國11月的失業率為6.7%,每周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基本上都在80萬左右,同時美聯儲表示今年美國的經濟將會萎縮近2.4%,同時目前美國北部的暴風雪也在持續,種族矛盾不斷激化,當前的美國可謂是已經亂成一鍋粥。
  • Mini影院:紐約醫生日記
    簡介     這兩天看完了網飛高分紀錄片<紐約醫生日記> (Lenox Hill),看完我真的是意難平。這部紀錄片很真實很近距離地追蹤了紐約著名的勒諾克斯山醫院 (Lenox Hill)的四位醫生以及他們的同事。
  • 紐約華人醫生:5個急救呼叫病人1個都沒搶救回來,我們大哭了一場
    印象中最難熬的一天裡,姜醫生在12個小時的白班裡,經歷了15次「快速反應小組」(RRT)呼叫和5次急救呼叫(code blue),前者意味著有人突然病情惡化或暈倒,而廣播裡喊出「code blue」則意味著患者沒有脈搏跳動、心臟驟停。那天病房裡的廣播幾乎一直沒停過,呼叫了code blue的5個病人最終一個都沒能搶救回來。
  • 網易雲熱評:急診室醫生因搶救無效幫病人收拾遺物,發現他手機……
    網易雲熱評:急診室醫生因搶救無效幫病人收拾遺物,發現他手機……一個醫生朋友說的。晚上九點多急診科推來一個發生嚴重車禍的病人,半個小時後因失血過多搶救無效死亡,幫他整理遺物的時候,他褲袋裡的手機傳來一條簡訊,「對不起,回來吧,親愛的」——網易雲熱評在樓道角落偷偷練習表白時,突然聽見他同意的聲音,我匆忙的慌了神,立馬振作精神,可卻發現他在樓下接受了另一個女孩的表白,可能暗戀就是這樣吧……——網易雲熱評喜歡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是能忍住不找他
  • 《以家人之名》好好一部親情劇,關係卻亂成一鍋粥,你怎麼看?
    親情變淡,愛情升級,劇中這麼多人竟然沒有互相喜歡的兩人個,簡直亂成一鍋粥!劇情太亂,雖然知道凌霄最終和尖尖在一起,為什麼不是一向懂事乖巧小哥賀子秋呢?你有沒有心疼小哥?
  • 一個在急診室值班的醫生會經歷些什麼?
    原創: 虹兒 三明治 一個在深夜急診室值班的醫生會經歷什麼?本文作者虹兒是一名醫生,也是每日書的老朋友,深夜值班對她來說是家常便飯,很多時候她的每日書就是在值班時寫下的。
  • 《急診室故事》:一劇兩星時代的行業劇先鋒
    《急診室故事》病例交錯、節奏快、情節密度大,信息量足,可能部分觀眾接受有困難。劉德凱飾演的駱一禾、劉鈞飾演的關紀洲兩任急診室主任,都要在醫患關係、醫療資源、以藥養醫、醫護人員微妙關係、醫藥代表、紅包問題、窮人醫藥費、職場鬥爭、外地病漂、走後門、上級指示等問題上(本劇似乎沒有對器官移植做出展示,大約是太過敏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