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質發展描繪全面小康最亮底色

2020-12-23 新華日報

這一年,決戰決勝是主基調。連雲港開發區始終緊扣決戰決勝年工作定位,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主要經濟指標逆勢攀升,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昂揚向上。

這一年,高質發展是主旋律。連雲港開發區抓住國家級開發區、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三區疊加」歷史機遇,「三新一高」產業加快集聚,重大項目加速突破,創新能力持續增強,讓機遇優勢轉變為產業發展勝勢。

這一年,收穫滿滿,力量滿滿。連雲港開發區用高質發展的豐碩成果,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描繪了最閃亮的底色……

「三新一高」賦能硬核實力

11月5-6日,以「聚力醫藥創新·揚帆中華藥港」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連雲港)國際醫藥技術大會如約而至,大會期間,共梳理涵蓋產業、技術等項目60餘項,新籤約入駐「中華藥港」產業項目6個,成立產業基金、獎助學基金2支,海內外醫藥創新高端要素加速匯聚,為建設千億級「中華藥港」注入強勁動力。

近年來,連雲港開發區以建設「港城特色、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中華藥港」為目標,在「三區疊加」的最優區域、最佳位置,科學規劃布局了總投資90億元、面積6平方公裡的「中華藥港」核心區項目。目前,核心區25萬平方米孵化器、加速器竣工投用,入駐項目53個,入駐率達80%。被工信部評定為五星級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千億級中華藥港」加速呈現。

與此同時,新材料產業厚積薄發,產值增長26.6%,總投資百億級的光電新材料產業園全面鋪開;新業態產業全新突破, 「一帶一路」供應鏈、方正證券、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等新業態項目紛紛落地;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加速攀升,產值實現40%的高位增長,中科院燃氣輪機產業園、路友重工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實施。

產業發展的背後是服務。今年以來,連雲港開發區成立企業、項目「兩大服務中心」,深入實施企業培育「三大行動計劃」,持續開展「三優三滿意」服務。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全面推行聯防聯控聯包模式,第一時間推出穩增長保運營「12條新政」,實現了疫情防控零確診、零疑似「雙零」目標,得到了國務院復工復產聯絡員工作組充分肯定。

數據顯示:2020年,連雲港開發區累計為企業減稅降費10億元,減免社保費4.5億元,解決用工8300餘人。預計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00家,新增數量創歷年之最。

一手抓產出,一手抓投入。連雲港開發區始終把項目作為園區發展的生命線,大力推行「項目第一、一事一策、一人為主、一桿到底」「四個一」工作法。在招商引資上,建立「12345」招商新架構,創新推行「三個70%」招商工作法,即區、街道70%的班子成員投入招商,招商主體70%的時間精力在外招商,非招商部門70%的人財物投向招商,按下快進鍵,幹出加速度。在項目建設上,創新推行項目推進「紅黃藍」機制,全面鋪開「三百勞動競賽」活動,實現了「籤約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的滾動發展格局。

新籤約產業項目50個,其中過10億元20個;總投資40億元的「一帶一路」供應鏈基地、30億元的高馳覆銅板、20億元的超高水氧阻隔膜等60個億元以上項目進展迅速,總投資40億元的慧智光學材料、12億元的中遠海運LNG壓力容器等重大產業項目即將投產……「三新一高」產業加速攀升,築起了全面小康的「脊梁」。

改革開放激發創新動能

2019年8月,連雲港成功獲批中國(江蘇)自貿試驗區,港城人民萬眾矚目。獲批至今,自貿試驗區累計上報省級層面創新經驗和案例68項,其中60%具有省級以上首創性;新增市場主體近5700家。片區以全市2.7‰的面積,貢獻了25%的實際利用外資、18%的外貿進出口、16%的新增市場主體,自貿試驗區最高平臺效應全面彰顯。

自貿試驗區的獲批,展現了巨大的「蝴蝶效應」。綜保區加速與自貿試驗區的「區區聯動」,成功獲批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1210網購保稅進口業務首單落地,省內首單韓國免稅店跨境電商商品通關入駐,出口加工製造、保稅物流分撥、銷售服務三大中心加快建設。

改革效能加速彰顯。在全省率先開展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企業集群註冊、「一照多址」登記、拿地即開工、市場監管領域容錯免罰等改革辦法紛紛出臺,簡化涉企經營許可審批事項1480項,投資項目施工許可審批環節減少35%、承諾辦結時限縮減55%,新註冊企業數同比增長320%。

科技創新領域亮點頻現。11月11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在大連隆重揭曉。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專利權人的發明專利「含有銀杏內酯的製劑及其製備工藝」躋身金獎行列。

這是連雲港開發區科技創新領域的又一碩果。2020年,連雲港開發區完成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123家,淨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花果山醫學科學中心實質運行;恆瑞醫藥入選全球醫藥創新指數排行榜第13位,是唯一上榜的中國製藥企業。全社會研發投入佔比達5.97%,科技貢獻率達58.7%,萬人發明擁有量達130件,均位居國家級開發區前列。

產城融合構築美好生活

雖已冬至,但深秋的顏色尚掛在開發區的枝頭。花果山大道川流不息,銀杏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光華;創智綠園,泛黃的水杉與濱水的垂柳互相映襯;臨洪河溼地,溫柔的白色蘆葦蔓生;娘娘廟、興國寺、太白澗、張學翰故居等文化傳承的載體,讓朝陽這座古鎮在演繹現代生活中交織著歷史文化的延續;花果山北大門,西遊文化和山水文化兼容並蓄……依山面海環水的連雲港開發區,好景正精彩。

按照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理念,連雲港開發區科學規劃「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園、自貿試驗區核心區等「六大特色功能組團」,加速「產、城、人」協調發展、宜業宜商宜居「三宜一體」、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

自貿試驗區醫院、奧特萊斯商業街區、融盛雙語學校、猴嘴鹽韻生活廣場……城建項目如火如荼,城市發展日新月異。2020年實施城建項目155個,計劃總投資297.54億元,年內完成投資73億元左右。

「為高質發展而創、為城市進步而創、為人民幸福而創」。圍繞高水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連雲港開發區累計投入專項資金5億元,高標準完成55個居民小區、48條背街小巷、3個農貿市場等各類點位精準對標創建,精心打造20條文明示範路、20個文明示範小區等12類文明創建示範點位,以滿分成績連續打贏了模擬國測、正式國測、年度省測「三次大考」。文明,已成為開發區人最引以為傲的品質。

全面小康繪就民生畫卷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連雲港開發區紮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圍繞「一大四好」,著力辦好民生實事。

環境是最大的民生。連雲港開發區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著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國省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全區PM2.5、空氣優良天數比率等指標不斷優化,全區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優化「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監督網」推進機制,紮實抓好森林防火、安全生產等工作,土地「雙清」、安全生產「五化合一」精準工作法等經驗在全省推廣。

與此同時,連雲港開發區年均民生投入超10億元,著力為群眾創造「好收入、好教育、好保障、好民風」。

圍繞「收入好」,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朝陽電商直播文旅小鎮建設,培育出韓李村黃桃、尹宋村樁基、劉巷村盆景、魏庵小櫻桃、焦莊油光桃等「一村一品」特色產業,黃桃出口量全省鄉鎮第一。產業做大了,村民收入也在不斷增加。朝陽街道韓李村村民李傳利拿自家的黃桃園算了一筆帳,「最好的年景,一年可以收入20萬至30萬元」。如今,開發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4萬元,錢袋子變得越來越沉甸甸。

圍繞「教育好」,該區一手抓義務教育資源布局,義務教育學校省標準化建設達標率100%;一手抓優質教育資源引進,以產城融合為契機,市場化引進融盛雙語學校來區辦學,以一流的教育培育一流的人才。

圍繞「保障好」,全面落實低保人員、三無人員等各類群體救助政策,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重點群體就業穩定在90%以上;建立精準防貧、社會保障兜底等3項長效機制,脫貧鞏固率達到100%。強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汙水管網覆蓋率達90%,自來水入戶率、戶廁無害化改造率均達100%。

圍繞「民風好」,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載體,大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深化移風易俗,完成平墳7673座,遷墳9213座,新建墓穴11000餘座。積極弘揚「好人文化」,評選各類好人典型55人,持續擦亮「孝德園區」品牌。

本版撰稿:嵇榮生 賀成東

本版圖片提供:王健民 胡衛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我國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作出了應對變局、開闢新局的頂層設計。帶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的滿滿收穫,連雲港開發區將以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引領,聚焦「高質發展、後發先至」主題主線,大力弘揚「崇德向善、堅韌奮鬥、務實創新、勇立潮頭」的新時代連雲港精神,積極搶抓「三區疊加」最佳機遇,全力主攻大項目,強推大產業,提升大環境,實現大發展,奮力打造全市產業發展主力軍、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創業新高地和美麗港城建設示範區。

相關焦點

  • 「讀懂我們的全面小康」綠色,全面小康的鮮明底色
    訪談專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潘家華採訪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顧陽綠色,是全面小康的鮮明底色。向世界展現綠色繁榮的中國範式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進展,其中「綠色小康」建設成效顯著。在推進全面小康建設過程中,為什麼要格外強調「綠色小康」的建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高質發展、後發先至」東海即刻啟程!
    縣委書記朱國兵向與會人員傳達學習貫徹全市「高質發展、後發先至」動員大會精神,明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縣推動高質發展、加快實現後發先至的總體要求和工作重點。他強調,全縣上下要把思想和意志統一到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我縣加壓奮進的行動上來,迅速掀起我縣「高質發展、後發先至」的工作熱潮,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東海而努力奮鬥。
  • 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高質量發展」 2020第十五屆中國全面小康...
    論壇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中山經驗等為樣本,聚焦總結縣市全面小康理論與實踐,匯聚各界精英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中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賴澤華在致辭中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山樣本,就是以人民為中心、共同富裕為目標,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登至山高處,又見山外山。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在魚米之鄉江蘇,長江流淌出河網密布、孕育著繁華興盛。作為經濟大省,江蘇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以此為牽引,統籌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讓綠色成為全面小康的底色。
  • 聽浙江青少年講全面小康——全省中小學生「全面小康 我們來了...
    本次演講賽總決賽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教育廳、浙江出版聯合集團主辦,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天目新聞客戶端承辦,旨在引導廣大青少年通過講述小康事,感受小康路,了解全國上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巨大成就,從而激發愛國情,增進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磅礴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青少年力量。
  • 描繪小康生活的美好畫卷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文藝局、中央文明辦一局、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啟動「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美術創作徵集展示活動,鼓勵人民群眾拿起畫筆描繪新生活,號召專業美術工作者深入基層感受新變化,為以年畫為代表的民間美術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時代情感、時代審美特徵,使其煥發活力。
  • 美好生活圓夢小康 「全面小康百家談」走進溧水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從身邊故事,看全面小康」。為了展現和總結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程和經驗,9月25日,由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南京報業傳媒集團主辦,溧水區委宣傳部、溧水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協辦,龍虎網承辦的「全面小康百家談」活動來到了溧水。
  • 「天眼時評」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亮底色
    依託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貴安新區著力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走出一條生態文明發展新路。貴安有多綠?綠色已成為貴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最亮底色。  貴安有多美?  從萬畝櫻花園,到雲漫湖風景區;從月亮湖公園,到禪茶觀光園……一個個網紅打卡地不斷湧現。其中,萬畝櫻花園還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櫻花基地。據統計,貴安新區及其周邊擁有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有22處。
  • 「學術研究」全面小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與夢想
    我們黨使用深得民心的「小康」概念確立當代中國現代化發展戰略目標,既符合中國發展實際,也容易得到最廣大人民理解和支持。黨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標,描繪了從現在到21世紀中葉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戰略視野、高遠眼光與科學謀劃,再一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而生、靠人民而興、因人民而強的不變初心和堅定信念。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啟動高質發展改版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啟動高質發展改版 央視供圖    中新網北京9月16日電 (記者 高凱)1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高質量發展改版推介會在北京舉行,節目中心當日宣布
  • 老人的燦爛笑容為全面小康塗溫暖底色
    面對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湖南各級各地加大政策供給、激發市場活力、創新發展模式,聚焦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從供給側強化各層次養老服務的協調性、有效性,為「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積蓄了勢能、積累了經驗。本期專題,聚焦湖南的養老服務的創新做法,展示養老服務經驗,供參考借鑑。
  • 逐夢全面小康 點讚幸福台州——臨海篇
    由此,台州發布推出「逐夢全面小康 點讚幸福台州」專欄。小布帶您一起,去看,去聽,去感受,共同見證台州各縣(市、區)在小康路上的幸福變遷。和「國家園林城市」這也是一座全國首個獲得「中國宜居城市」稱號的縣級市這是臨海——有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兩張金名片的城市大美、大愛、大雅是這座城市小康生活最美的底色
  • 現代化教育——全面小康的根本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為了響應學校「全面小康,青春有我」的社會實踐主題號召,十一位來自中國計量大學光學與電子科技學院的同學組成了「循光篤行」社會實踐隊伍,希望能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更深刻理解全面小康的建成對人民和國家的意義。
  • 《天邊最亮的星》
    開山島如一葉小船,王繼才一家堅定地守衛著廣闊的海疆……最近,《天邊最亮的星》系列主題繪本正式對外發行。該系列繪本精選「首屆東方娃娃原創繪本獎」獲獎主題作品,由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出版。用孩子熟悉的文字與繪畫語言,展現傑出的時代人物,在他們的事跡中提取偉大的人格力量,助力孩子的成長,是這套「主題繪本」的出版初衷。
  • 小康催人舞 幸福入夢來——嶽陽經開區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紀實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年夢想觸手可及;越是接近目標,越是奮力爭上遊。「小康先行者」嶽陽經開區定位新時代謀劃,對照新要求精準落子,在決戰決勝階段蹄疾步穩,奮力書寫高質量全面小康的喜人答卷:今年三季度,該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程度達97.1%,在嶽陽市一類縣(市、區)中繼續名列前茅。
  •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原標題: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重要論斷,鮮明貫穿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從實現民族復興、增進人民福祉的高度,深化了對民生建設中人民健康事業發展的認識,豐富了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安排的理解。
  • 聚焦決勝全面小康——京津冀「慶小康·展宏圖」網絡書畫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文藝的形式熱情謳歌發展成就,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京津冀三區、市文聯聯合舉辦了此次書畫展。展覽共徵集展出書、畫、篆刻作品130餘幅。這些傾力之作風格各異、形式多樣,或灑脫淋漓、大氣磅礴,或舒緩細膩、精雕細琢。
  • 群策群力衝刺全面小康
    晚報訊 12月18日、21日,崇川區一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三次會議,聽取區政府關於國有資產管理、安全生產、汙染防治情況,全面深入了解政府推動全面建成小康所取得的成績與成效,進一步凝聚力量、落實責任,群策群力衝刺全面小康
  • 騰訊新聞全面小康系列報導啟動 五大欄目聚焦「中國向上」
    日前,騰訊新聞全面小康系列報導「中國向上」正式啟動。這是繼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力全開」大型報導後,騰訊新聞推出的又一重量級項目。作為2020年最核心的主題策劃,「中國向上」將圍繞全面小康,聚焦國人艱苦奮鬥、努力拼搏的向上足跡,見證全面小康路上的「最後一公裡」,以多角度切入、多元化呈現、多平臺覆蓋的報導手法,進行有人情味的敘事和充滿時代感的描繪,立體化呈現決勝全面小康的精神風貌和背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