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燦爛笑容為全面小康塗溫暖底色

2020-12-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編者按

湖南是農業大省,亦是人口老齡化大省。面對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湖南各級各地加大政策供給、激發市場活力、創新發展模式,聚焦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從供給側強化各層次養老服務的協調性、有效性,為「十四五」時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積蓄了勢能、積累了經驗。本期專題,聚焦湖南的養老服務的創新做法,展示養老服務經驗,供參考借鑑。

本報記者 王 銘

全面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緊迫任務。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圍繞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錨定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部署,加快推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通過建機制、補短板、兜底線、提質量、促發展等綜合施策、系統發力、真抓實幹,為全省1288.8萬老年人帶來了更加幸福的晚年。

制度保障夯基 行動落實有力

11月14日上午11點30分,在攸縣丫江橋鎮仙石村日間照料中心,一輛送餐車從中心出發,正將30份分裝好的飯菜送到留守、高齡等老年群體手中。說起助餐服務,76歲的王麥英老人笑容可掬,「我們老兩口腿腳不便,子女都在外務工,村裡從去年3月啟動的助餐服務真是解決了大問題。這一頓飯,我們只花了8元。」

將養老服務送到家的還有常德市打造的「雲看護」平臺。家住桃源縣漳江鎮漁父祠社區72歲的覃桂玉老人,通過穿戴設備緊急預警,在摔傷後及時獲得了平臺連結的醫院診療、康復服務。如今,隨著「雲看護」的廣泛運用,老人家中不僅多了一位「監護人」,還有了訂製特色醫養服務的多種選擇。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無論是在農村開展暖胃暖心的助餐服務,還是在城市快速推進的「網際網路+養老」,都是湖南奮力推動養老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湖南省委、省政府從源頭上強保障順機制,將社會養老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評價指標體系、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真抓實幹督查激勵機制、鄉村振興戰略考核等範圍;省人大、省政協將其列為年度重點建議提案,整合各部門政策資源共同推進;各市(州)黨委、政府強化真抓實幹,納入縣(市、區)班子年度考核,推動各地在產業立市、產業強縣中,優先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形成了黨政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齊抓共管的發展格局。

湖南省民政廳副廳長蔣建華說,正是靠著統籌城鄉養老服務發展的系統思維,湖南在精準掌握區域養老服務需求的基礎上,強化政策落實、優化供給結構、細化服務標準,釐清政府、市場、社會、家庭的責任邊界,重塑養老服務的內涵與形式,讓「人民至上」成為「幸福夕陽」的生動註腳。

實幹回應關切 創新激發活力

民生所盼,是發展之基。最新數據顯示,湖南6918.4萬人中,有60歲以上老年人1288.8萬人,佔比18.63%,比「十二五」中期的15.56%增加了3個百分點。面對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養老服務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等現實問題,湖南注重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結合,通過實幹創新、積極行動回應社會關切。

用延伸到家門口的服務承載需求,讓每位老人安心靜心舒心,是湖南省12個被納入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的共同目標。長沙市按照「政府推市場運作、機構向社區延伸、運營由品牌連鎖」的工作思路,已經促進多種養老服務形態聚集、融合、創新發展,讓老人養老變「享」老。資興市採取「政府引導、民建公助、社會運營」的方式,通過「專業養老服務機構+村(社區)」的運營管理模式,上門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實現社區養老服務專業化、品牌化。

推進公辦機構改革與支持民辦機構發展雙向發力激發創新活力。湖南探索推進「敬老院職業院長」制度,鼓勵64所公辦養老機構實行公建民營,指導全省所有鄉鎮敬老院完成事業單位法人登記,保障運轉工作經費,解決長效發展問題。同時,通過成立全省社會養老、公辦養老機構建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社區文化養老等四大孵化基地,建立養老機構建設補貼、運營補貼、機構責任險補貼、消防補貼等四大補貼制度,探索通過銀行流水、預期收益等作為信用抵押物獲得信貸支持,多渠道解決「融資難」「信貸難」等問題。還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為全省民辦機構發放疫情防控補貼2400萬元,減免76家機構房租、稅費等1000多萬元。

為了探索符合農村實際的養老服務模式,湖南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機制,依託管理服務平臺,建立信息臺帳,對留守老年人定期巡查率達100%。還在31個縣(市)開展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試點,石門縣「助急、助餐、助醫、助潔、助購、助樂」的「六助養老」服務,湘潭縣「農村居家養老、鄰裡互助養老、鄉鎮敬老院集中照料護理、縣級福利中心兜底養老」的「蓮湘頤老」模式,正在全省鋪開。

完善質量體系 保持發展定力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湖南注重基礎建設和服務質量雙向提升,通過把信息化、智能化技術以及人文關懷充分融入到養老工作中,形成一條有溫度、有精度、有速度的養老服務主線。

在永州,各地強化融合發展理念,打造養老服務聯合體,讓有限空間中蘊含無限服務。通過在市、縣(區)福利中心分別建立1個養老服務信息指導中心,引進品牌機構負責運營,利用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可穿戴設備等信息技術手段,充分融合本地醫療、家政、物業、文化等各方面資源,構建起線上線下服務體系。

擁抱新技術也釋放出產業發展乘數效應。株洲市開展「網際網路+」行動,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通過建立網際網路養老服務超市,將生活照料、助餐、助浴、助潔、助行、代辦等基本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心理諮詢、志願服務、社會工作等公共服務裝進信息平臺,實現「網上下單、網上查詢、網上對接、網上結算」。

發展的過程也是補短板的過程。近年來,湖南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分級分層開展機構等級評定,投入6億多元提升機構服務質量;成立湖南養老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出臺養老服務標準13項,系統規範能力評估、生活照料、安全生產等管理範圍制度20多項;為補上人才缺口,還建立了省、市、縣、機構四級培訓體系,每年舉辦全省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年均現場培訓超過萬人。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27)


相關焦點

  • 「讀懂我們的全面小康」綠色,全面小康的鮮明底色
    訪談專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潘家華採訪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顧陽綠色,是全面小康的鮮明底色。向世界展現綠色繁榮的中國範式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進展,其中「綠色小康」建設成效顯著。在推進全面小康建設過程中,為什麼要格外強調「綠色小康」的建設?
  • 全面小康 為民「打底」——辰谿縣2020年民政工作回眸
    曾經「灰頭土臉」的城區,如今「天藍水碧」;曾經「溫飽不足」的農村,如今「小康富裕」;窮溝溝裡,百姓也能「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辰溪大地,一派和諧幸福新圖景。幸福生活,民政「打底」。
  • 以高質發展描繪全面小康最亮底色
    連雲港開發區用高質發展的豐碩成果,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描繪了最閃亮的底色…… 「三新一高」賦能硬核實力 11月5-6日,以「聚力醫藥創新·揚帆中華藥港」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連雲港)國際醫藥技術大會如約而至,大會期間,共梳理涵蓋產業、技術等項目60餘項,新籤約入駐「中華藥港」產業項目6個,成立產業基金、獎助學基金2支,海內外醫藥創新高端要素加速匯聚,為建設千億級
  • 逐夢全面小康 點讚幸福台州——臨海篇
    由此,台州發布推出「逐夢全面小康 點讚幸福台州」專欄。小布帶您一起,去看,去聽,去感受,共同見證台州各縣(市、區)在小康路上的幸福變遷。在臨海「愛與溫暖」不是一個符號,而是人們的一舉一動,是城市的一草一木,是每個市民的每一天。從停車扶老人過馬路被全國網友評為「最美女司機」的錢偉劍到急救落水者新臨海人「馬紹林、岑文高、岑文科」;從因為一句承諾接素不相識的人回家照顧的張海林、朱丹丹夫婦到勇救掉入窨井小男孩的外賣小哥……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在魚米之鄉江蘇,長江流淌出河網密布、孕育著繁華興盛。作為經濟大省,江蘇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以此為牽引,統籌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讓綠色成為全面小康的底色。
  • 定格最美笑容,洛南楊底村130名老人免費領到自己照片
    據了解,為了幫助常年因為身體和條件不便無法拍張照片的老人們完成小小的心願,11月13日商洛市彩虹公益的志願者們來到洛南縣四皓街道辦事處楊底村,上門為老人們免費拍照。為了幫老人們拍出最好看的照片,留下最美的微笑,志願者們為老人們整理衣服,梳理頭髮,將老人們打扮得十分精神。
  • 溫暖萬家燈火 共赴全面小康——酒泉市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
    原標題:溫暖萬家燈火 共赴全面小康——酒泉市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綜述    2013年以來,甘肅省酒泉市新建改建農村公路5750公裡,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56處……改良鹽鹼地14.5萬畝,建成農田防護林1.03萬畝。
  • 小康 我來了|天天都是喜笑顏開 89歲老人還想過30年小康生活
    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今天的中國,更多上升機會,更多保障依靠,更多成功路徑以及更多表達渠道。即日起,紅網時刻推出《小康 我來了》系列報導,走進身邊的「小康」故事。「老有所依,老有所養,這就是小康生活。」「小康生活,我還想過。」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牛角塘社區積極打造全面小康社區,群眾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鏡頭一:餐飲店老闆帶動數十名下崗工人奔小康
  • 馨雅護理院:給老人一個溫暖的家
    在馨雅護理院,有這樣一群年輕的醫護人員,他們把老人當親人,用耐心和愛心,為老人們實行不間斷服務。清晨,老人們在護理人員親切及溫暖的問候聲中醒來,然後經過護工有條有序的打理、收拾,乾淨妥當後,準備進餐。這裡的每一餐都是通過營養師的合理搭配,根據老人的愛好量身定做的,並會根據老人的身體情況隨時調整菜譜,美味可口的飯菜,讓老人吃得放心,吃得安心。為老人洗漱、端屎端尿、擦身洗背、翻身,餵飯,這是護工每天的日常,她們用自己的愛心、耐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老人,老人們在護理院基本沒有發生過壓瘡。
  • 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 題: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開欄的話:「民亦勞止,汔可小康。」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為之奮鬥的夢想終將成真。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
  • 宿遷:小康路上最美的笑容
    有一種笑容是希望,有一種笑容是豐收,有一種笑容是幸福……2020年是宿遷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這些笑臉見證了他們的苦盡甘來,是小康路上最美的風景。腰包鼓起來,笑容掛上來,幸福溢出來。「在家門口就能掙錢,還能照顧家庭。」8月28日,在宿豫區丁嘴鎮丁莊社區桃緣夢桃園務工的村民朱玉珍高興地說。該種植園吸納當地6名低收入戶加入,他們把土地流轉給種植園,每年除了土地流轉費用,還能在種植園務工,年收入近兩萬元。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浙江一張張生動笑臉怎麼來的?
    仔細一想,可不是嘛,全面小康為的就是你我的笑臉。淳安縣下姜村黨總支書記姜麗娟說:「去年,下姜村總接待遊客量達到73.3萬人次,人均可支配收入有39693元。」鄉村振興了,錢包鼓起來了,村民們的笑容越來越多了。
  • 紅色學府大講堂②︱百年逐夢 決勝高水平全面小康
    四十年前,「小康」是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奮發之夢。今天我們之所以說這個時代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因為在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漫長求索當中,我們將第一次見證全面小康真正的實現。那麼換一句話說,這也是中華民族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圓夢的時代!講到全面小康,有人也許會問了,什麼是「小康」呢?
  • 《送你一朵小紅花》溫暖治癒 易烊千璽笑容燦爛
    海報中,韋一航(易烊千璽 飾)和馬小遠(劉浩存 飾)兩家人一起對著鏡頭回眸露出燦爛的微笑,全家福合影的畫面十分溫馨。該片作為韓延導演「生命三部曲」中的第二曲,將以兩個抗癌家庭的故事為半徑,講述一個關於愛和珍惜的生命話題。
  • 劉濤的一抹笑容,堪稱治癒系笑容,給人陽光般的溫暖
    劉濤是個天生愛笑的女子,性格樂觀開朗,無論跟誰說話,臉上都帶著一抹燦爛且迷人的笑容劉濤不管演戲時,還是參加綜藝節目的時候,總是不吝嗇地露出她的燦爛笑容。劉濤的這抹甜甜的笑容,給人陽光般的溫暖,讓人通過這抹笑容,便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這個蘇州小夥接待了鄧小平,知道了小康...
    為保護和照顧小平同志,當地工人群眾為他開闢出了一條小路。三年多時間,小平同志每天往返在這條小路上,觀察和思考中國的道路和民族的未來。這條小路,連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如今,人們把這條小道親切地稱為「小平小道」。
  • 群策群力衝刺全面小康
    晚報訊 12月18日、21日,崇川區一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三次會議,聽取區政府關於國有資產管理、安全生產、汙染防治情況,全面深入了解政府推動全面建成小康所取得的成績與成效,進一步凝聚力量、落實責任,群策群力衝刺全面小康
  • 聽浙江青少年講全面小康——全省中小學生「全面小康 我們來了...
    本次演講賽總決賽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教育廳、浙江出版聯合集團主辦,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天目新聞客戶端承辦,旨在引導廣大青少年通過講述小康事,感受小康路,了解全國上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巨大成就,從而激發愛國情,增進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磅礴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青少年力量。
  • 楊挺:老人下得了樓,才能享到小康的福
    2014年,在新街口街道一次居民代表座談會上,幾位老人拉著我的手說,小區沒有電梯,上下樓極不方便,想到街坊鄰居家串個門、嘮個嗑都很難。腿腳不靈便的,有時在家一呆就是好幾個星期,非常難過。六七年過去了,當時老人們向我「求助」的眼神依然歷歷在目。 隨後,我抽出業餘時間,做了1個月的深入調查,發現這並非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