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8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0月26日青島一灘涂驚現鯊魚!怎麼回事?快來看看~
10月26日上午8時50分許,青島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海口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環灣路西側、膠州灣白泥地公園附近的灘涂上,有一條鯊魚擱淺。
民警迅速趕到,發現這條鯊魚身長約兩米,露出尖尖的牙齒,它的右側腮和魚鰭擱淺時被劃破。儘管如此,鯊魚的腮仍然在不斷抽動,民警判斷,鯊魚還有生命跡象。
據報警人介紹,他早晨6時許過來趕海,發現海邊有鯊魚擱淺。他找來一個小桶,不斷往鯊魚身上潑水,隨後報警。
民警立刻聯繫了漁船,並找來繩子先捆住了鯊魚的大嘴,隨後找來兩個棍子,和繩子一起把鯊魚抬上漁船。
「我們在船上也不斷往鯊魚身上潑水。」漁民老張表示,漁船行駛到離岸大約10海裡的地方,他們將鯊魚放生。據老張回憶,鯊魚先在海裡撲稜了幾下,起先遊得比較慢,隨後迅速遊走。
可能還有一條更大的鯊魚
漁民老張告訴記者,他在膠州灣內駕船10多年來,這是第一次見到鯊魚。這些年來陸續見到過鯨魚、海狗等海洋動物。「將這條鯊魚放生回來後,聽同行們說,就近兩天,也有開釣魚船的同行在膠州灣裡見到了鯊魚,他們說是一大一小兩條鯊魚,小的看起來2米多,大的看起來得有四五米長。」老張說,據說這兩條鯊魚出現的地點就在膠州灣跨海大橋附近。
全國頂尖鯊魚研究專家「遠程」確認其身份
那麼,這隻鯊魚的具體「身份」是什麼,它又是因何「擱淺」在膠州灣白泥地公園附近的灘涂上?
對此,記者輾轉聯繫到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以及上海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戴小傑教授和世界自然保護同盟鯊魚專家組委員、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海洋學院的王亞民博士,經過專家們網上「遠程」辨認,一致認為這隻鯊魚的身份是——鯖鯊。
「鯊魚主要在熱帶亞熱帶分布比較多,這個季節有的隨海流來到,這個鯊魚的體型流線型,一般生活在海洋的中上層水域,快速移動,是兇猛性魚類。」戴小傑教授說,經過圖片辨認,這隻鯊魚的腮孔受到傷害,可能是受到丟棄的漁網,或者船槳碰撞有關,但具體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浩瀚的海洋裡,被稱為「海中霸王」的鯊魚遍布世界各大洋。鯊魚的種類很多,世界海洋中至少有350多種。大部分鯊魚對人類有利而無害,鯊魚的確有吃人的惡名,但並非所有的鯊魚都吃人,只有30多種鯊魚會無緣無故地襲擊人類和船隻。
中國海區主要位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所以分布較廣,適應力較強的真鯊科和貓鯊科在我國各大海域裡都處於優勢地位。「黃海海區記錄了軟骨魚類24科49種。鯊類中以真鯊科種類最多,佔24%,皺唇鯊佔14%,角鯊科次之,為10%。」王亞民博士說,黃海海域其實一直有鯊魚的存在,只是他們生活在深水,很少有人能看到,鯊魚不存在擱淺一說,他們應該是受人類活動影響或者受傷才會到岸上。
記者了解到,國內目前已經把姥鯊、鯨鯊、噬人鯊3種鯊魚核准為國家保護動物。
對於鯊魚
你了解多少呢?
趕緊戳下圖漲姿勢咯!
繼鯨魚、海獅之後,
鯊魚也出現在青島的近海啦!
你在海邊見到過大型海洋動物的身影嗎?
小編提醒大家,
如果碰到海洋動物擱淺,
必要時可報警處理,
注意自身安全。
- End -
來源:青島新聞網、觀海新聞客戶端、青島早報、青島晚報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身長兩米!青島這裡驚現擱淺鯊魚,海裡可能還有更大的同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