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的強盜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快意恩仇,直截了當。一旦發現有與自己志趣相投者,他們很快便能成為朋友並一起落草為寇。一旦發現有更好的去處,他們會毫不掩飾自己的想法,快人快語,以求儘快達到自己的目的。本文介紹的這夥強盜便是如此。他們便是盤踞在飲馬川的鐵面孔目裴宣、火眼狻猊鄧飛和玉幡竿孟康。
火眼狻猊鄧飛是蓋天軍襄陽府人,早年以賭博為業,後來開始行走江湖,期間與錦豹子楊林相識。此後,他又遇到了玉幡竿孟康,兩人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孟康是真定州人,造船工匠出身,後來因將刁難自己的提調官殺死流落江湖。兩人在途經飲馬川時,發現此處非常適合安身,便將盤踞此地的幾個毛賊趕走,自己當上了山大王。
半年後,鄧飛和孟康在下山打劫時救了一位被刺配充軍至沙門島的犯人。此人名叫裴宣,綽號鐵面孔目,京兆府人氏,原本是官府裡的六案孔目,為人正直,因得罪了貪腐的知府遭到陷害,被判處刺配充軍之刑。得知裴宣不但智勇兼備,且年紀也大於自己,鄧飛主動讓賢,將山寨大當家的位子讓給了裴宣,自己甘居次席。
不過,經過半年的努力經營,飲馬川的實力依然非常薄弱,山上僅有二、三百名嘍囉,是實力最弱的山頭之一。正當裴宣等人為此事發愁時,他們突然遇到了兩個人,這兩個人也改變了飲馬川和他們三位頭領的命運。這兩個人分別是梁山的神行太保戴宗和浪跡天涯的錦豹子楊林。
神行太保戴宗奉命下山前往薊州尋找入雲龍公孫勝,在途中巧遇錦豹子楊林。幾個月前,楊林曾與公孫勝在沂水縣的酒肆中相遇相識。公孫勝對楊林非常欣賞,不僅向楊林介紹了梁山的狀況,還親筆為楊林寫了一封推薦信,讓他前往梁山入夥。楊林早就聽說梁山上有一位能夠日行八百裡的神行太保戴宗,自己還沒來得及前往梁山,就在此地遇上了梁山好漢,令他非常高興。聽說戴宗下山是為了尋找公孫勝,楊林便主動提出陪同戴宗一起前往,戴宗一口應允。兩人上路後,很快便來到了飲馬川。
埋伏在飲馬川路口的鄧飛和孟康一看有人經過,立即跳出來,準備動手打劫。誰知楊林與鄧飛本是舊友,早在五年前就已經相識。這場誤會自然煙消雲散。楊林也向鄧飛介紹了戴宗。遇上了梁山好漢,鄧飛非常高興,立刻拉著二人上了飲馬川。
梁山好漢光臨飲馬川,自然令大當家裴宣也非常高興。他立即讓小嘍囉擺上酒肉,熱情招待。戴宗在席間自然會談起梁山的近況。裴宣的反應直截了當。他對戴宗說:「小弟寨中也有三百來人馬,財賦亦有十餘輛車子,糧食草料不算,倘若仁兄不棄微賤時,引薦於大寨入夥,願聽號令效力,未知尊意若何?」他們也成了第一個主動要求入夥梁山的山頭。裴宣這種迫不及待的態度令戴宗非常,當即表示等自己從薊州回來後在飲馬川會合,一起前往梁山。
沒過多久,戴宗又回到了飲馬川,帶著裴宣等人一起離開了飲馬川前往梁山。從此,裴宣、鄧飛和孟康成了梁山好漢,飲馬川再無強盜。數年後,鄧飛和孟康在徵討方臘之戰中陣亡,唯有裴宣倖免於難。他辭去官職,又回到飲馬川。
參考書籍:《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