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美滴很—《踏歌行》導演張木手記

2021-02-08 新樂府CMH


CCTV-9紀錄片《踏歌行》8月22日起每晚19:03正式播出,第三集講述的是我們的張尕慫,他是西北音樂的收集者,他生在西北,長在西北,彈著西北,唱著西北。

2020年,他數次衝上熱搜,也與許多國內外音樂家、藝術家、紅人跨界合作,碰撞出許多新的火花,但他身上的西北味兒依然沒變,因為···「西北」已經生長在靈魂裡。

我們來看看《踏歌行》導演張木的手記,從他的視角來看看張尕慫

張尕慫有個我記不住的原名,「尕慫」是他後來給自己起的藝名。在西北,「尕慫」是句罵人的話,類似東北話裡的「犢子」,但加在張尕慫身上就恰當無比——他本人就是那麼個四處撒歡搗蛋、想唱就唱、說走就走、永遠長不大的熊孩子。

跟張尕慫聊天有個風險,就是一不小心就會被他帶成結巴。我跟他一起待了幾天,發現自己說話都不利索了。張尕慫的結巴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小時候調皮,學村裡一個結巴的叔叔說話,學著學著就成了結巴。後來叔叔慢慢好了,張尕慫卻再沒改過來。在大理的時候,尕慫養過一條狗,給它起名叫「社火」。尕慫叫起來就變成了「社社社社……社火」。後來狗長大了,別人叫「社火」根本不答應,必須叫「社社社社……社火」才肯跑過來。「社火」後來被尕慫送給了朋友,不知道那位朋友的舌頭是否安好。尕慫雖然說話結巴,但唱起歌來一點兒都不結巴,各種婉轉曲折的小曲小調拿捏得韻味十足。

十年前,他還在長沙上大學的時候,偶然從網上聽到了西北的民歌小調,從此入迷,退學跑遍西北,搜集採風。直到今天,儘管那些曲調他早已經耳熟能詳,但仍然每年都要回到西北跑上幾個月。他把這種採風叫做「充電」——仿佛他是一塊電池,只有把兩腳插進西北的黃土裡,才能連接正負極、積蓄能量、通透發光。

拍攝時正趕上年關,我們跟著張尕慫一路採風回老家過年。火車一進天水,尕慫馬上興奮起來。再走到村裡,坐到老藝人家的院子裡,他的眼睛簡直開始放光。我問尕慫究竟從這些民歌小調裡聽到了什麼,他結巴了半天也說不清楚,扔下一句:我就覺得好!不想聊了。

後來我們開車去他的老家山頭村,一路上人車越來越少,直到一片荒涼寂靜。車子開過一座座莊嚴肅穆的雪塬,像扯動了一架巨大的低音大提琴,那聲音悠長綿遠,直到時空深處。尕慫說,他一看到這些西北的荒山就有想哭的衝動。我知道那衝動的來源是什麼,但是我也說不清楚,一代代的西北人都能感受到那種莫名的衝動,於是留下了那些讓人胸口直撞,喉頭髮緊的民歌小調。

那天我們最終也沒能走到山頭村。大雪封路,車子即使加了防滑鏈也爬不上去。而實際上,即使我們到了山頭村也只能看到一片廢墟。十年前的一場大旱,山頭村整體搬遷,塬上的村莊也一個個地荒蕪。我們停在中途的一個空村裡,尕慫拎著他的三弦爬上土梁吼了首歌。歌聲熱烈,四野冷寂,我看著取景器裡他的背影,腦子裡閃現出悲壯這個詞,仿佛他唱的是一首故鄉的輓歌,那個老家只能活在他的歌裡。

紀錄片《踏歌行》

CCTV-9

8月22日起 每晚19:03

紀錄頻道 敬請期待

【民謠在路上十周年·張尕慫專場】加場啦!!本次巡演張尕慫首次呈現樂隊化的演出現場,走過南京、上海、青島、阿那亞,前三場演出前預售票統統售罄!於是我們決定增加場次,不僅加場還要帶給你更好的體驗!我們走!進!劇!場!

9月12日甘肅大劇院

9月13日北京MAOlive

9月19日西安音樂廳

「甘肅老家,我們來啦!」

購買享8.5折優惠價

¥136/221/306元

你和「SAO」的距離就差這一掃!

「北京,我們來啦!」

掃了這個碼,騷過一整夏

¥預售100/現場120元/土潮套票250元

「西安,我們來啦!」

現享 早鳥折扣 

8月14日~8月20日

可享85折優惠(最低票價100元不參與)

8月21日起恢復原價

你和「SAO」的距離就差這一掃!

更多場次

即將公布···

「限量款周邊88折」

本次巡演特別推出限量款「土潮限量周邊」

1張尕慫限量miniCD:防疫三部曲+僅在此碟有的特別版《談戀愛》

6款網紅單品:口罩、sao襪、酒壺、防蚊貼、飲料背帶、帆布包

掃描二維碼購搶購

穿土潮、賽土豪!

重點到變紅的消息

**一定要看**

🗣民謠在路上招募志願者啦!!

🗣想不想深入臺前幕後參與張尕慫滴巡演?

【民謠在路上十周年·張尕慫專場巡演】

志願者招募開始啦!我們需要你搭把手~!

增長奇妙(guài)的技能,

收穫溫(sāo)情的體驗!

9月12日 甘肅大劇院

9月13日 北京MaoLive

9月19日 西安音樂廳

(你怎麼能拒絕這麼可愛的他)

每場次需3-4名志願者

小哥哥小姐姐都闊以!

(老闆說,重點信息字一定要大)

報名截止時間為每場演出前3天,擇優錄取,木有潛規則!

【報名方式】

Step1:添加民謠在路上官方微信(備註:志願者+招募場次),微信帳號:nolabj

Step2:將你的:

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外語、特長、電話、微信、志願者經歷

以及,可以參加志願者工作的場次。【如:9月12日 甘肅】

提交給官方微信~!

Step3:等著尕哥哥的召喚吧!

聽說長得可愛的人都會給我「一鍵三連」

相關焦點

  • ...在唱這樣的歌,在過這樣的生活」——音樂紀錄片《踏歌行》導演...
    對著導演張木的鏡頭,馬飛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這個魚的顏色就是生命的意義。大家都是魚,可能就是顏色上有點差別,這是唯一可以追求的。別的都沒意義。」這也成了《踏歌行》最令人心動的場景之一。——今年8月,七集音樂紀錄片《踏歌行》在央視9套播出,每集15分鐘,講述了國內七組民謠音樂人的故事。馬飛與樂隊是其中之一。
  • 《踏歌行》第三集:張尕慫(大山 美滴很)
    《踏歌行》導演張木手記
  • 大地的回聲——《踏歌行》導演張木手記
  • 《踏歌行》第一集:岜農(哎喲 我的土地 我的身體)
    35歲那年,岜農終於下定決心,回到老家廣西南丹縣的大山裡,安心做回了一個農民。岜農的房子建在群山腳下,離村子和鎮上都有些距離。拍攝的那幾天我們就住在他的房子裡,自己燒火做飯,白天跟他一起下田幹活,晚上圍著火塘聽取蛙聲一片。那是一種奢侈的安靜,連時間都變得悠長。岜農說,月亮好的時候他會坐在院子裡吹一吹壯蕭,有時候感覺壯蕭都是打擾,就那麼安靜地坐著,看著。那是他在城裡絕對體會不到的安寧。
  • 導演手記:王雨甜
    導演手記:王雨甜 時間:2020.02.01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導演手記:盧奇
    導演手記:盧奇 時間:2020.08.02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導演手記:馮波
    導演手記:馮波 時間:2020.11.14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導演手記:董春輝
    導演手記:董春輝 時間:2020.09.20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導演手記:張峻寧
    導演手記:張峻寧 時間:2020.07.10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微電影《大山裡的聲音》首發預告片 導演張揚操刀
    微電影《大山裡的聲音》首發預告片 導演張揚操刀 2014-09-15 15:31: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羅攀   返璞歸真 西藏芒康最美風光  微電影《大山裡的聲音》由國內知名導演張揚操刀、山人樂隊民樂樂手小不點主演。  憑藉《開往春天的地鐵》、《葉落歸根》、《無人駕駛》、《飛躍老人院》等優秀影片,導演張揚享譽國內外。主演小不點所在的山人樂隊則長期關注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
  • 導演手記:李金銘
    導演手記:李金銘 時間:2020.08.15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導演手記:馮文娟
    導演手記:馮文娟 時間:2020.09.25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導演手記:崔彬斌
    導演手記:崔彬斌 時間:2020.05.02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導演手記:張鑫
    導演手記:張鑫 時間:2020.10.10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導演手記:童蕾
    導演手記:童蕾 時間:2020.11.28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導演手記:哈妮克孜
    導演手記:哈妮克孜 時間:2020.12.19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導演手記:吳健
    導演手記:吳健 時間:2020.07.06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導演手記:季肖冰
    導演手記:季肖冰 時間:2020.06.22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導演手記:龔俊
    導演手記:龔俊 時間:2020.06.13 來源:光影星播客 分享到:
  • 【老廣的味道導演手記】逆行的冰室
    【老廣的味道導演手記】逆行的冰室 2020-01-26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