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黑科技,尼康大竹炮轉接 A7R2 拍攝紅嘴鷗

2021-03-06 紅雲專業攝影器材

記得好幾年前我有一張尼康D200+50/1.4G在大觀樓拍的紅嘴鷗的片子被尼康官方微博轉載,評論中很多人無法相信等效75mm也能打鳥,其實這在昆明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每當冬季來臨,在翠湖、大觀樓、海埂及盤龍江沿線,人鷗親密接觸的場景比比皆是,器材從來不會是障礙,不信的話可以找一本2016年2月號的《咔啪》雜誌翻到第28頁,看看人家何雄老師用手機是怎麼拍的。

不過這次在盤龍江上的環西橋,我並沒有用標頭或者手機來「為難」自己,而是換成了索尼A7R2+咔萊電子轉接環+尼康70-200/2.8二代(以下簡稱大竹炮)來挑戰一下。前面不是說麼,器材從來不是障礙,但為什麼要用「挑戰」這個詞。

第一,轉接環的開發者@惆悵的gururu,在攝影無忌的訪談中曾經說過,他對70-150mm的對焦效率進行了優化,對於我這種用長期習慣於使用200mm的人(完全不自覺的扭到200mm)來說,有點擔心對焦效率。

第二,家住昆明又玩相機的人幾乎都會去拍紅嘴鷗,而我打鳥的經驗也就僅止於每隔一兩年去拍一次了,技術上沒什麼保障,其實不要說打鳥了,我平時拍片幾乎都是不會動的東西,搖機、AF-C什麼的,完全一窮二白。

第三,眼看著天工的M口自動對焦轉接環就要出來了,再不去實戰一把,這個轉接環的新鮮感也快沒了。總之一句話,用一套配合還不算完美的器材去拍一個對自己而言沒什麼把握的題材,是為一次挑戰。

好了,廢話不多說了,以下是本次拍攝之後總結出來的一些東西,前兩個部分希望能給跟我一樣的菜鳥一點幫助,也希望能有高手指正不足,讓我能有進一步的提高:

第一,關於打鳥的機身設置:


檔位:M檔,雖然我經常口口聲聲對別人說不到極端情況用M檔都是傻X,當我覺得打鳥算是一種極端情況了,以我常用的A檔而言,多雲的天氣加上2.8的光圈,鏡頭還要跟著鳥兒跑,鳥兒還在拼命的動,機身給出的快門我覺得往往是不夠用的。


光圈:2.8


快門:1/2000,這個快門速度完全是我試了幾張以後憑感覺得出來的靠譜的速度,至少今天拍的大部分沒有糊,只是為了保證亮度,必然會在弱光時因為ISO的上升損失畫質,不過自己玩玩嘛,我就不糾結這個了。


ISO:自動


人臉識別:關閉,在水邊拍,岸上很多人晃來晃去,難免人臉識別會造成對焦上的一些幹擾。


對焦模式:AF-C,確保跟蹤拍攝時不丟失焦點。

對焦區域:廣域,對A7R2識別被攝物體的能力我表示很滿意,而對自己快速切換焦點的能力表示質疑,對於鏡頭移動中快速鎖定目標很有用。

拍攝模式:連拍。

防抖:啟動。

第二,關於拍鳥的一點經驗:


集中精神,保持鎮靜和耐心,保證對各種情況做出及時的反應,比如拍攝岸上的鳥兒起飛展翅和離地的瞬間時。


仔細觀察,掌握一般的飛行路線、飛行模式的規律,便於預判,比如紅嘴鷗從岸邊護欄上起飛的時候,經常會像航母艦載機彈射起飛離開甲板後有一個下沉,然後再升起,此時如果鏡頭平移或者抬起往往丟失目標。


注意留出足夠的空間,比如你想拍攝一個展翅的瞬間,如果太近而鳥兒翼展太寬,很容易超出取景範圍,這種轉瞬即逝的瞬間,很難再通過變焦或者移動來或者足夠的取景範圍。

勤加練習,熟能生巧。對於飛行中的鳥兒,要想穩穩的跟住飛行軌跡進行拍攝,除了飛行速度很慢的情況下,必須能夠用一個合理的速度跟住鳥兒,這恐怕除了大量的練習,沒有其他方法了。


最好帶個獨腳架,甚至更專業雲臺和腳架。A7R2相比我之前常用的D800確實輕薄小巧了一些,但是轉接上重量將近1.5KG的大竹炮之後,那點輕薄小巧已經蕩然無存,雖然A7R2相對A7優化了握持感,但個人感覺由於頭重腳輕的重量配置,長時間握鏡頭的左手比用D800+大竹炮組合時更加痛苦,當然即便是原裝組合,在完全手持的條件下,也不會輕鬆多少。

第三,關於轉接環的表現:


對焦速度方面,站著發呆的鳥兒自然沒什麼問題,水中遊動和地面走動的也足以應付,在鏡頭前作橫向飛行的鳥兒,更多的取決於你是否能穩定的跟住飛行軌跡,只要跟上了也沒問題,但是相對鏡頭做縱深運動(對著你飛進或者飛遠)的鳥兒就很難對上了,這大約也是索尼的混合對焦原理造成的,相位對焦只能推進到一個大概的位置,剩下精細的調整還得靠反差對焦,這時可以明顯的聽到鏡頭在咔咔作響,同時還有一定的振動,而且速度並不算快,所以要是對上了,多半就是運氣因素了。

目前發現兩種操作會導致機身死機或者自動對焦失效,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在第一版固件的時候,連拍之後如果機身還在進行寫入操作的時候,千萬不要回放照片,否則很大概率造成死機,此時關機無效,必須拆電池,而機身重啟之後上一次開機進行的設置全部失效,回檔到上次正常關機時的設置。到V02固件時,同樣操作造成死機的概率減小,但是導致過幾次自動對焦失效,具體表現就是半按快門不對焦,此時只要關機再開就可以解決問題,也不會造成設置回檔(如果重啟還是自動對焦失效,那就只能拔電池了),但最好是等寫入操作完成以後再回放,確認寫入操作完成的方法是看機身背部右下角的紅燈,燈閃爍表示在寫入,燈滅表示寫入完成。第二種情況是使用全時手動對焦的鏡頭時,半按快門自動對焦的時候不要扭對焦環來幫助對焦,不然也是很大概率造成死機或者自動對焦失效,此時必須關機拔電池才能恢復自動對焦。

以上,要說的說完了,忍著手酸碼了大半夜的字,以下是今天的成果,獻醜了,請大家欣賞,也請高手指正不足,謝謝。


相關焦點

  • 黑科技轉接環解救佳能黨
    黑科技遇到索大好:原來這麼拍 第45集► 又到了每周一次的
  • 尼康AF-S 尼克爾 70-200mm f/2.8E FL ED VR
    對於尼康用戶來說,尼康已經將大竹炮升級到了電磁炮。目前尼康用戶可以選擇的70-200mm,主要有AF-S 70-200mm f/2.8G ED VR II(大竹炮)、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電磁炮,最新一代70-200mm f/2.8)以及AF-S 70-200mm f/4G ED VR(小小竹炮)。
  • Commlite尼康/索尼FE自動對焦轉接環正式銷售版的體驗報告!
    -行文也不是黑胖穩重的隋老師風格。-這文章是花5毛錢請小編代筆的。-但如此風騷的標題和正文是經過隋老師官方認證的。-樣片也是隋老師親手拍攝的。最重要的,文章觀點也是在隋老師多次拍攝之後逐漸形成並經過總結提煉的。所以…冤有頭,債有主,出門右轉是隋府!究竟好,還是壞,列位看官說了算!
  • 索尼FE卡口鏡頭轉接尼康Z卡口微單相機轉接環TZE-01
    如佳能EF鏡頭轉索尼微單、康泰時G鏡頭轉索尼微單、徠卡M轉索尼微單、佳能EF鏡頭轉富士GFX相機、佳能EF鏡頭轉哈蘇X1D都是首創的電子轉接環,       顯然現在是微單為主流相機的時代,保守地說是微單正在成為主流相機的時代,尤其是2018年開始,當佳能、尼康、松下都正式加入全畫幅微單大家庭,這樣各大廠商幾乎都進入了入門級微單和全畫幅微單的市場。
  • 你看那尼康/索尼混血,真是美得令人沉醉--據說是全球第一篇咔萊Commlite尼康/索尼FE自動對焦轉接環正式銷售版的體驗報告?
    -行文也不是黑胖穩重的隋老師風格。-這文章是花5毛錢請小編代筆的。-但如此風騷的標題和正文是經過隋老師官方認證的。-樣片也是隋老師親手拍攝的。最重要的,文章觀點也是在隋老師多次拍攝之後逐漸形成並經過總結提煉的。所以…冤有頭,債有主,出門右轉是隋府!究竟好,還是壞,列位看官說了算!
  • 尼康創意營上海站&智雲新品會:體驗新微單與穩定器
    換句話說,這一次的活動不僅僅是尼康最新影像黑科技的一次集中亮相,更是將尼康產品優異的視頻性能與智雲穩定器的高效能表現緊密結合。f/1.2 S、Z 14-24mm f/2.8 S在內的眾多尼康影像黑科技外,還可以同時體驗到智雲品牌最新發布的雲鶴2S PRO、雲鶴2S等廣受好評的高性能穩定器產品。
  • 一年之後話轉接—索尼全畫幅微單A7R/A7的轉接應用
    尤其是尼康、佳能、美能達等單反大家,存世鏡頭數量極其龐大,並且「朝代」跨越度也很大,歷代都有一些名鏡存世,並且這裡面不乏一些「極品」,例如Canon獨步135的移軸鏡頭群、Nikon的200macro等優秀的長焦群、美能達的特種頭比如AF500折返和「畫一樣的AF100 SOFT」等等,此前我們是從來不能想像一部全畫幅機身完全擁有所有這些鏡頭的通用性的,如果倒退3年,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 尼康發布Z6、Z7、Z50相機和FTZ轉接環新版升級固件
    7月21日,尼康發布Z6、Z7、Z50相機和FTZ轉接環新版升級固件,新本升級固件主要做出以下更改:
  • 尼康Z 50開箱視頻
    尼康Z 50是Z系統旗下第一款DX格式的微單相機, 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是Z 50最為突出的特點。
  • 尼康轉索尼E卡口自動轉接環測試(附開發者訪談)
    這款機身自動對焦系統有一定變化,而自動對焦恰好又是這款轉接環的核心功能,所以我只能等新機身上市,進行針對性的調整,甚至是要將各種不同年代和型號的鏡頭儘量測試並優化。於是就耗到現在了。GGYY:這個只是新機身造成的延遲上市,那麼為什麼佳能的電子接環去年就遍地都是了,而尼康版到現在才有?
  • Fringer 發售 NF-FX 尼康轉富士轉接環:支持防抖、自動對焦
    IT之家12月19日消息 專注於製作鏡頭轉接環的廠商 Fringer 正式發售了 NF-FX 卡口轉接環,能夠將尼康單反的 F 卡口鏡頭轉接至富士微單相機。該轉接環不僅支持自動光圈、自動對焦等功能,而且內置鏡頭校正數據。
  • 一位攝影師的「尼康不歸路」
    拍著拍著,感覺18-105短了點,但是又沒有錢購買70-200這種高端鏡頭,於是最終選擇了小紙炮70-300D,這也是我購買的第二顆全畫幅鏡頭。當時拍攝一場活動,會帶2-3臺機身過去。2016年,我正式進入體育拍攝領域。
  • 尼康D810還能這樣玩?所有鏡頭秒變移軸頭 (part 1)
    幾年前,我寫了一篇關於使用金寶X2 Pro搭配尼康D800使用的文章,包括了使用這些器材拍攝的案例,我現在剛升級了裝備:金寶微單軌DC。我選擇使用全畫幅尼康D810作為後組使用,並翻出了目前幾乎很少使用的大畫幅和中畫幅鏡頭做測試。金寶微單軌和X2 Pro(關於X2 Pro可自行前往官網查詢www.cambo.com)既存在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同樣的設計原理卻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 歲月如歌 聊聊尼康70-200mm那段編年史
    恍惚間,被愛稱為「小竹炮」的70-200/2.8系列也已經是第三代。而從1978年開始的尼康整個70/80-200/2.8系列則經歷膠片到數碼共九代產品了。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網絡的發達讓我如今還能找到關於過去幾代產品的一些圖文內容,至少略有些零碎。索性,接著這次第三代「小竹炮」的發布將這款鏡頭的發展做一個相對系統的成列也以便於用戶們日後的參考。
  • 適馬發布索尼FE卡口轉接環,大法也能用上黑科技鏡頭了!
    打破卡口束縛,展現適馬鏡頭的強大潛能MOUNT CONVERTER MC-11適馬公司(CEO:山木和人)正式宣布,適馬官方轉接環MC-11正式發布。適馬MC-11轉接環,可以使適馬卡口鏡頭以及適馬所推出的佳能卡口鏡頭,通過轉接換搭載到索尼E卡口機身上進行使用。無論是需要根據拍攝需求經常切換攝影系統的專業攝影師,還是組建了多種攝影系統的器材發燒友,MC-11轉接環讓你在挑選鏡頭時不再糾結,發掘出鏡頭群的真正實用價值。對於使用索尼E卡口機身系統的用戶而言,可以體驗到適馬黑科技鏡頭所帶來的全新攝影樂趣。
  • 索尼A7RII轉接尼康AF鏡頭視頻!與奧友平板電腦抽獎
    我們南法之行視頻組的小夥伴消息我說,# SONY微單「色」南法 #第五集:《轉接的光環》正式上線了!
  • 適馬黑科技轉接環,索尼微單可兼容使用佳能鏡頭咯!
    其實在2016年4月的時候,適馬就已經推出了一款黑科技產品MC-11的轉接環。可以輕鬆將佳能EF卡口鏡頭或者佳能口適馬鏡頭通過轉接環接駁到索尼微單上使用。我們先來看一下產品的外包裝經過小編測試,適馬轉接環是不支持EFS卡口鏡頭轉接的,APS-C畫幅的數碼鏡頭壓根就安裝不上,全幅機器搭配好鏡頭才是理所當然,不支持也沒有啥可惜的。再次強調不支持EFS卡口鏡頭!!!
  • 新技能Get | 索尼微單的轉接環怎麼選
    以及,不考慮價格也不要轉接膠片時代的廣角鏡頭(同樣浪費錢)。- 不建議轉接蔡司有電子觸點的鏡頭(ZE、ZF.2),容易燒毀光圈控制馬達(其實不轉接也有報告光圈不能收縮的案例,這應該是蔡司自己的鍋)。- 需要在拍攝短片時自動追焦的用戶,不建議選擇轉接方案。
  • 最高顏值尼康相機——DF
    一直以來夢想能組合尼康雙機,自己手上有D610,屬於很輕便的機子。正好有35 1.4G和70 200 f2.8(大竹炮),這樣出去可以雙機拍娃,不用換鏡頭,如果遇到拍晚會或者大場景,大竹炮搭配一個廣角也可以不用換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