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0日,由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承制的紀錄電影《黃河尕謠》,將走進全國院線正式上映。
該電影經歷長達4年的拍攝、製作,記錄了民謠歌手張尕慫的音樂故事,總時長91分鐘。我校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擔任該片監製,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擔任聯合製片人,中心教師李寧擔任協同製片人,中心教師趙曦、黃衍華等師生參與本片的製作與宣傳,我校電視學院畢業生張楠擔任本片導演。
紀錄片《黃河尕謠》主人公張尕慫是西北民謠代表音樂人,他所生活的甘肅黃河岸邊,在30年前有十萬農民離鄉遷居進入城鎮,世代傳唱的黃河歌謠也逐漸消失。張尕慫自幼喜歡民歌,用最質樸的西北口音唱歌,長期在西北大山收集民間小調。2012年,張尕慫從家鄉到城市闖蕩並走上演藝道路,奔波於全國各地巡演。此後,爺爺的意外離世讓張尕慫陷入對故土和家園的思考。
《黃河尕謠》自創作伊始便廣受關注,成功入圍2014年Asian Side of Doc亞洲陽光紀錄片大會中國提案單元與2015印度Doc Edge紀錄片論壇,併入選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IDFA Round Table提案單元。2018年,曾獲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金絲路傳媒榮譽最佳紀錄片、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長紀錄片獎,提名鹿特丹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評審團獎、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最佳新人獎和青年電影季評委會長片獎,入圍洛杉磯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韓國EBS國際紀錄片節、韓國堤川國際音樂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金紅棉」評優單元終評環節等。
近年來,由我校校友、紀錄片創作團隊完成的現實類題材紀錄片獲得學界業界的關注,同時走入全國院線上映並獲得廣大觀眾的肯定與讚許。本片是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六大品牌「CDRC創作」的成果之一,中心於2015年立項,從創作實踐、設備提供、資金支持、內容宣傳等多個方面深入參與電影製作。該片通過紀實影像記錄時代背景中的個體人物和精神價值,發揮我校師生和團隊的專業創作水準和主流價值觀念,彰顯了我校紀實影像創作實踐的獨特優勢。留言點讚數前5名每人將獲得《黃河尕謠》電影票一張!(截止時間:2021年1月30日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