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動梁塵,與眾不同|《殺馬特我愛你》《黃河尕謠》雙片放映

2020-12-27 深焦DeepFocus

【放映時間】

2020年12月20日(周日)

【放映影片】

《殺馬特我愛你》

《黃河尕謠》

【場次安排】

13:00開始第一場籤到

13:30-15:35

放映《殺馬特我愛你》

15:45開始第二場籤到

16:15-17:45

放映《黃河尕謠》

17:50-18:30 張楠導演映後

【放映地點】

深影國際影城(學院南路店)

海澱區學院南路50號哇沃生活廣場3樓

【票價安排】

65元/張

兩場聯票特惠120元/張

每位觀眾可獲得相應場次獨家定製票根一份

掃碼購票

殺馬特我愛你

We Were Smart

中國大陸|2020|李一凡|125分鐘|紀錄片

劇情簡介:殺馬特音譯自英語「smart」一詞,泛指一種中國城市年輕工人中曾經風靡一時的亞文化潮流,以誇張而廉價的服飾、髮型著稱。藝術家、紀錄片導演李一凡花費數年時間實地接觸和研究「殺馬特」群體,最終用訪談和工廠場景創作出一部長片,並在展覽現場用數百部二手手機播放購買自工人自拍的生產場景。

2017年,李一凡開始拍攝殺馬特。他從深圳開始,在深圳、廣州、中山、惠州、重慶、貴陽、黔東南州、黔西南州、畢節、安順、昆明、大理、玉溪、曲靖,以及紅河州,共計完成殺馬特採訪67個,網絡採訪11個。在拍攝期間,李一凡又從殺馬特和其他工人手中,通過直接購買手機視頻等方式,收集了工廠流水線及工人生活錄像915段。

這是一次詳實且殘酷的調查梳理行動。五顏六色的頭髮下面,李一凡重新檢討了城鄉關係裡,關於社會底層工人的生存代價和權利困境的根源。當越來越多的殺馬特消失在人們視線裡,而曾經或依舊是流水線工人的他們,和今天仍然不斷湧入城市的打工者一樣,依然面臨著實質上的權利不平等,依舊籠罩在制度性排斥的陰影裡。

導演介紹:李一凡,1966年出生於湖北武漢,1991年畢業於北京中央戲劇學院。現任教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其紀錄片作品《淹沒》、《鄉村檔案:龍王村2006影像文件》獲得包括柏林電影節青年論壇沃爾夫岡·斯道特獎、法國真實電影節國際多媒體作者聯合獎、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弗拉哈迪獎、香港國際電影節紀錄片人道獎在內的數項國際大獎,並獲荷蘭IDFA Jan Vrijman Fund電影基金獎、瑞士Vision sud est電影基金獎。

黃河尕謠

Stammering Ballad

中國大陸 | 2018 | 張楠 | 90分鐘 | 紀錄片

影片介紹:《黃河尕謠》,一首滿載西北鄉愁的民謠、一個結巴的民謠歌手、一片終年塵土飛揚的土地、一條情感深重的母親河、場有關西北情懷的鄉音苦旅。三十年前,世代傳唱的黃河歌謠消失在黃土高原。出生於白銀鄉間的牧羊少年張尕慫從小患有口吃,卻受到父輩薰陶,自幼喜歡民歌。

2012年,尕慫來到城市闖蕩,陰差陽錯走上演藝道路。他醉心於西北民歌,四處尋訪學藝,也因「泥土味」的特色而受邀參加電視選秀節目,成為廣受歡迎的「民謠歌手」。正在此時,爺爺的意外離世讓尕慫發現,自己正在失去身上的「農村味兒」,而遠方的故土和家園也漸告崩裂。未來尚未到來,等待成名的尕慫逐漸感到失落,能夠慰籍其心靈的只有麥穗泥土的深沉味道。而過去的已經過去,當下他能做的唯有聆聽家園故土的遙遠回音。

獲獎記錄:

2018鹿特丹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評審團獎提名

2018上海國際電影節入圍展映

2018入圍韓國堤川音樂國際電影節主競賽

2018入圍韓國EBS國際紀錄片節

2018年入圍洛杉磯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

2018年入圍華盛頓華語電影節

2018絲路國際電影節金絲路傳媒榮譽最佳紀錄片

2018入圍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金紅棉」評優單元

2018光影新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紀錄長片

導演簡介:早年生活於中國西部小城甘肅慶陽。2011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導演專業,並進入中央新影集團影視劇中心任紀錄片導演,承擔多部央視紀錄片的導演和製作,並有多部紀錄短片作品在國內外獲獎。2014年,張楠導演離開中央新影集團,開始獨立創作其中《黃河尕謠》由CNEX出品及多家機構聯合出品,目前他的第二部長片《我的生命線》在後期製作中。

合作支持

CNEX 作為一個非營利性質的民間文創組織,創立於2006年,由兩岸三地熱愛紀錄片的人士組成。目前由北京國際交流協會、臺灣蔣見美教授文教基金會、香港CNEX基金會共同推動。期望以十年拍攝一百部華人紀錄片,通過年度主題徵案、華人紀錄片影展、校園巡迴放映、籌備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等計劃,在支持創作和人才培訓之外,為下一代的太平盛世書寫備忘錄。已出品包括《音樂人生》、《不老騎士》、《1428》、《大同》、《大路朝天》等近百部紀錄片。

觀影須知

為了在疫情尚未結束這一特殊時期保障大家的健康和維護良好的觀影環境,請各位影迷朋友協助我們做到以下注意事項:

1.請自備口罩,進入放映空間後請勿隨意摘下。

2.活動入場前請準備好您的健康寶,綠碼掃描通過+測量體溫無異常+無其他疑似新冠症狀或身體不適者方可進入。

3.觀影過程中嚴禁飲食,請您在進入影廳前吃好喝好。

4.文明觀影,切勿遲到、切勿在觀影過程中盜攝、使用手機、接打電話。請您在放映開始前將手機調至靜音或關機狀態。一經發現不文明行為,工作人員會將您請出影廳。

5.購票成功後不予退款,如因個人原因無法觀看,請自行轉票。

6.遲到半小時不得入場。

其他說明:

如遇不可抗力造成活動無法如期進行,主辦方將統一安排退款;

本平臺所有放映影片均已獲得版權方合法授權並支付版權費用。

相關焦點

  • 紀錄電影《黃河尕謠》放映通知
    福利來啦!
  • 【快報】中傳師生承制的紀錄電影《黃河尕謠》今日上映
    黃河尕謠》,將走進全國院線正式上映。紀錄片《黃河尕謠》主人公張尕慫是西北民謠代表音樂人,他所生活的甘肅黃河岸邊,在30年前有十萬農民離鄉遷居進入城鎮,世代傳唱的黃河歌謠也逐漸消失。張尕慫自幼喜歡民歌,用最質樸的西北口音唱歌,長期在西北大山收集民間小調。2012年,張尕慫從家鄉到城市闖蕩並走上演藝道路,奔波於全國各地巡演。此後,爺爺的意外離世讓張尕慫陷入對故土和家園的思考。
  • 誤解,獵奇,共情:《殺馬特,我愛你》放映與對談
    2月6-7號48小時的時間裡,蒙太奇平臺將免費展映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
  • LA Stories 019期 誤解,獵奇,共情:《殺馬特,我愛你》放映與對談
    殺馬特,我愛你》。也是這種平淡,讓人更加難以料到《殺馬特,我愛你》的讚譽和走紅:尚未正式上映,僅靠各處零星的放映會,這部紀錄片在豆瓣上已經有了一萬多評價,接近9分的高分,眾多自媒體爭相報導。而在十年前,網絡上能看到的只有對殺馬特群體的嘲諷、抹黑和語言暴力。
  • 「聲動黃河·樂享乾坤」音樂會在永和乾坤灣精彩上演
    (原標題:「聲動黃河·樂享乾坤」音樂會在永和乾坤灣精彩上演) 10
  • 殺馬特我愛你
    於是,就有了現在這樣的《殺馬特我愛你》——殺馬特自述的個人史、精神史。01 當「殺馬特」的那一刻,他們很快樂起初,很多人抱著獵奇的心態去看《殺馬特我愛你》,但看到最後都沉默了。或多或少,殺馬特的某些話也打動了他們。是時候,我們也該放下有色眼鏡,去重新認識殺馬特。
  • 《民謠在路上十周年·張尕慫專場》在蘭州開唱
    中國甘肅網9月12日訊(本網記者 楊瑞)留著大鬍子,戴著圓片墨鏡,拿著一張銀行卡和一把三弦,張尕慫走上了舞臺。「早知道在家待這麼久,我也不會只買兩包紅蘭州。早知道在家待這麼久,我就應該多拉拉妹妹的手」。12日晚,《民謠在路上十周年·張尕慫專場》在蘭州開唱。
  • 「殺馬特,我愛你」
    直到後來拍了殺馬特,我才明白殺馬特的群是很難進的。他們的群分兩種,一個審核群,一個正式群。審核群我們就進不去,你需要有殺馬特的髮型,還要有殺馬特的審美,你QQ空間裡還得有火星文等殺馬特的各種裝備。我拜託三教九流的各種朋友幫我找殺馬特,大概四五年都沒找到,沒有任何回應。
  • 蘭州老牌樂隊「野孩子」一首黃河謠唱哭周迅
    本周六晚《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進行了第一賽段第二場分組挑戰賽從十支樂隊中選出觀眾最喜愛的五支樂隊晉級其中位列第二的就是來自蘭州老牌樂隊——野孩子樂隊五人脫離樂器伴奏純人聲合唱用阿卡貝拉的方式唱完了整首《黃河謠
  • 原唱/龍屋姐妹情,美女聲動梁塵,陳秋迪演唱《龍屋姐妹聚會情誼永在》,作詞:陳勝!
    但25個律韻對於初學者來說,是有一點難度的,但目前這麼多平臺發布的原創雷歌都是經過寫詞老師審核過的,律韻是很少出現錯誤,只要你有心,多聽多跟著學,幾個月的修練肯定也能成為一個出色的佼佼者。有的人喜歡唱k歌,但又不懂得律韻,好的喉子白白浪費了,為什麼不先在各個平臺裡找一下原唱,聽一下,練一下,熟悉律韻再唱呢?
  • 我是民謠歌手張尕慫,關於西北民歌的魅力,問我吧!
    HTML5 video 我叫張尕慫
  • ...扎尕那-花湖-西部牧場-繪唐卡-黃河第一灣-蓮寶葉則-米拉日巴佛...
    沿著青藏高原向東而去在黃土高原和川西高原之間順著黃河的方向走進著一片被旅行者長期忽略的獨特藏域Where immortals yearn for「甘南」我們用7天、168小時、走過甘南的每1公裡深度體驗這裡的美景、人文和你的旅行信仰除了高海拔
  • 甘肅戶外,除了扎尕那,還有什麼?
    包羅萬象的甘肅,不僅只有扎尕那。當山友們提起西部戶外,談論更多的是川西、新疆、西藏的山區,但如果你認真審視甘肅這軸畫卷,你會驚異於這裡路線之多樣、地貌之豐富。在這片狹長的土地上,喜馬拉雅造山運動讓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延伸交匯,祁連山、北山、烏鞘嶺、隴山等在甘肅地界「擺局布陣」,將甘肅分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區域。
  • 殺馬特我愛你,一部應該在人民大會堂循環播放的電影
    殺馬特群體為何被絞殺,深層次原因是什麼?屌絲群體和殺馬特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中國知識分子該如何建立平民立場的主體性?……本 期 嘉 賓李一凡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導演他從深圳開始,在深圳、廣州、中山、惠州、重慶、貴陽、黔東南州、黔西南州、畢節、安順、昆明、大理、玉溪、曲靖,以及紅河州,共計完成殺馬特採訪67個。在拍攝期間,李一凡又從殺馬特和其他工人手中,通過直接購買手機視頻等方式,收集了工廠流水線及工人生活錄像915段。五顏六色的頭髮之下,李一凡重新檢討了城鄉關係中關於社會底層工人的生存代價和權利困境的根源。
  • 殺馬特與NINE PERCENT,我都愛
    我並不是葬愛家族,但我,是與葬愛家族在同一個時間軌上的人。只是,葬愛家族這個名稱,我卻是在兩三年之前才知道。那時,葬愛家族已經沒落了好幾個年頭。剩下的,不過是有一些人依靠著使用葬愛家族的造型在網絡上博眾人一笑。而在他們真正興盛的那些年,我更喜歡與別人一道稱呼他們為「殺馬特」,帶著點點居高臨下看傻逼的優越感。
  • 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比996更殘酷的工廠青春物語
    如果說人們心中對殺馬特的成見是一座大山,通過拍攝《殺馬特,我愛你》,這一次,李一凡做了那個移山的人直至最近,因《一席》的演講,李一凡帶著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成功破圈。被誤解多時的殺馬特,迎來了遲到的正名。
  • 海珠數字影像周 | 《殺馬特,我愛你》《家庭會議》等紀錄片展映
    03殺馬特自述史:獵奇與人文關懷,遊客與紀錄者——「城鄉故事」與邊緣群體紀錄片創作談主題闡述:2020年,《殺馬特,我愛你》重新將「殺馬特」這個將要被人遺忘的群體帶入到大眾視野,重新燃起公眾對這一群體的好奇心
  • 點燃本土音樂激情 「野谷謠」把蘭州唱給你聽
    安肖,甘肅野谷藝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野谷謠」廠牌的主理人,更是致力於打造蘭州本土音樂的行動者。「樂動金城·聲醉蘭州」2020年黃河之濱音樂展演上,安肖特邀著名本土音樂人張囂,繼續帶領著「野谷謠」音樂團隊,執著於「把蘭州唱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