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觀賞魚是趴缸、害怕,還是感冒、睡覺?這裡有答案

2020-12-23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除了失漂和觀賞魚的遊姿不正以外,我們經常性地會看到,有些觀賞魚時常會待在魚缸的底部一動不動。

事實上,觀賞魚在魚缸底部的這種一動不動,牽扯到的原因會很多,我們比如說類似於清道夫類的,還有吸鰍類的原生魚,它們也會經常性的趴在魚缸某個角落裡一動也不動,這些都是比較正常的現象,那是它們的天性。

別說是新魚友們,有時候養魚老道看到上述情況,也會拿起漁網來把它們給撥動一下,然後它們就會迅速逃走,我們心裡的負擔一下就減輕了,哦,原來它還沒死啊。如果是自己的魚這種情況見多了,我們也就逐漸習以為常了。

不過有些觀賞魚出現這種問題,我們就要去仔細分析,比如說害怕了、感冒了、水黴了、蒙眼了、挨打了、就是懶得遊動了或者是在睡覺,細想起來,牽扯到的情況還很多呢。

觀賞魚害怕,必定會有一個害怕的樣子,也會有害怕的對象,比如人或者魚

很多魚友對於觀賞魚出現的害怕問題,觀察得很不仔細,為什麼這麼說呢?

那是因為觀賞魚只要是出現害怕的症狀,在眼神上一定會有所表現。

我們這裡所說的只是純粹害怕而已,並沒有其他的疾病。那麼它們的體色一般不會出現什麼問題,最多就是色澤相對淡上一點,比如說剛入魚缸的鸚鵡魚、燕魚、黑裙、紅綠燈之類的,一旦它們熟悉環境之後,體色就會立刻恢復,如果是水質、溫度合適,不是什麼疾病的話,它們的體色有的可能會恢復很快,比如燕魚、黑裙、紅綠燈等。

而趴缸的觀賞魚,它們雖然害怕,但是眼神一定是清澈的,並且眼球會在那裡不斷轉動,包括了龍魚、虎魚都是如此,它們正是因為害怕,所以需要不斷多角度的觀察水中的情況,因此眼睛不會無神,它也不會閒著,更不會蒙眼了,假設入缸一兩天以後,它們的體色也有可能正常。

再者就是觀賞魚的害怕是有對象的,怕燈光強烈,它們就會避開燈光躲到暗處,怕見到主人,主人來到魚缸前它們才會趴缸,主人一走,它們比誰都活躍,我們需要在遠處觀察,第一天可能不會,以後就會活動的時候越來越多,這是害怕出現的趴缸。

還有就是受到了其他觀賞魚的欺負,它們可能會體色發暗,並且有意去避開其他的欺負它的觀賞魚,表現出來的狀態是東躲西藏,但是看到主人未必害怕,這就要靠我們自己的觀察了。

感冒、水黴、蒙眼水質必定不好,感冒、水黴、白點可能水溫差異過大

如果觀賞魚是因為疾病趴缸,那麼首先體色必定是灰暗的,眼睛必定是無神的,甚至於連眼球都不會轉動一下,它們之間也不會有什麼打鬥現象,給人的感覺,那就是一副生無可戀的狀態,體表可能出現黏液大幅度脫落或者紅血絲,蒙眼那就更不用說了。

這個時候,大部分魚缸的水質一定是渾濁的,絕對不會一清見底,如果是感冒、水黴、白點等症狀,還會與我們的飼養溫度波動過大有關係,或者是中途運輸溫度波動過大,當然也不排除觀賞魚身上會有嚴重的外傷等。

再嚴重點,觀賞魚就不是趴缸那麼簡單了,可能會側躺,但是這個側躺,同樣也會有害怕的時候,如果是害怕的話,它們會哪隻眼睛看見你,身體就往另一邊倒,其實就是在下意識地躲避我們,這和疾病引起的趴缸的側躺又不一樣了,疾病嚴重的側躺是觀賞魚根本無力控制住自己的平衡。

也就是說,最終的落腳點我們應該從觀賞魚的眼神中,看出來它是有意還是無力,以此來判斷觀賞魚是不是患病。

另外還有一些魚鰭過長或者身形不正的觀賞魚,它們也會側躺或者趴缸,比如說肚子過大的金魚,魚鰭過長的龍鳳錦鯉,有的只是懶遊而已,我們也要去仔細觀察。

很多的新魚友只會看到觀賞魚的表象問題,根本不去在意觀賞魚的狀態、打鬥、情趣和眼神,所以才會出現判斷失誤,再一個就是需要結合我們自己地操作程序,依據水質的渾濁度和水溫計去觀察了。

一般的觀賞魚在關燈後都會沉底,少量漂浮水面,開燈15分鐘左右即可恢復正常,那就是在睡覺

還要一些新魚友經常會問到,為什麼我的觀賞魚在我一開燈的時候,體色都沒有了?或者是一開燈就看到觀賞魚全部沉底,是不是它們全部患病了?

事實上這都是觀賞魚的比較正常的狀態,它們只是在進行正常的睡覺、休息而已,我們無需多慮,只要靜待15分鐘左右,該正常遊動的也就正常遊動了,它們的體色也會在極短的時間內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這其中我們比較應該注意的就是提前給它們一個信號,我也早就說過了,在此不去囉嗦了,至於如何提前給信號,大家自己去琢磨吧。

換而言之,其實觀賞魚在夜間也是需要休息的,有些夜行魚愛白天它們也會自動休息,所以說,我們的魚缸燈也應該按照正常的作息時間關閉,沒有必要去把魚缸燈一夜開到亮,這會嚴重影響到所有觀賞魚的休息,打亂它們的作息規律,從而有可能使它們抵抗力下降而患病。

比如說我的那缸小蝶尾魚苗,因為水質一直不太好掌控,我想要培養青苔水,需要開啟爆藻燈,但是介於它們還是太小,休息不好也不行,所以到了晚上我還是選擇關閉,如果培養不出來,我寧可慢點,或者擦去青苔直接通過抽底換水調理水質。

另外還要一點就是過濾器開啟的問題,因為它們太小,如果夜間趴缸休息,被過濾器的水流衝來衝去,尾巴和身形也就完蛋了,因此過濾器晚上也不能開啟。

青苔也沒有培養好,魚食又不太充足,過濾器還不能常開,爆藻燈又要關閉,唯一的方法就是別費那勁了,全缸大換水直接古法養殖吧,基於這些因素的考慮,最終只能選擇如此了。

這就是說,我們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去仔細觀察,多動腦、多分析,總能夠找到一個合理解決問題的方法,哪有什麼拿來就用的合理經驗?

好的經驗都是人家的,所謂的理論知識都是寫給新手看的,唯獨我們自勤於觀察,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才是最牢靠的。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某些觀賞魚,根本不適合在強水流魚缸內飼養
    在去除掉壓抑、害怕、體質過差等原因以外,還有一個新魚友們經常忽略的因素,那就是魚缸內的觀賞魚一直在頂著水流,費勁的、吃力的遊動,一刻也不停歇,最終有一天,或者某些時候,累了、倦了,就會在缸底趴下,或者呈現各種姿態。觀賞魚的假寐和睡覺情況,也會經常性出現還有一些新魚友,觀察不可謂不仔細,為什麼每天到了傍晚時候,錦鯉就開始趴缸了?
  • 如何判斷觀賞魚外傷、炸鱗、敗血病還是有蟲?簡單問題偏要複雜化
    精神狀態是判斷觀賞魚是否外傷的基礎,飼養觀賞魚只觀察體表外傷,不觀察魚兒的狀態純屬胡扯我們先來說說觀賞魚的外傷,觀賞魚的外傷一般來源於驚缸、跳缸、撈取過程中的擦碰傷,被魚缸裡的陳設物劃傷,以及打鬥傷、發情追逐傷等等。
  • 養水之前加入魚樂寶之類的化學物質,對於觀賞魚有無危害?
    可以啊,如此細心的魚友養魚老道當然支持,但是在養水期,他也是照樣在使用魚樂寶,而且最終導致了整缸觀賞魚趴缸不起,當然我這裡所說的只是中間的一段故事,這其中肯定會有前言後語,我就不多去囉嗦了,最終的結果就是自來水的氯氣根本沒有徹底清除掉而已。
  • 只要給觀賞魚換水,就一定會出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這其中的原因,已經很難找尋了,有可能我們當時還是應該,測試一下水質為好,看看是否因為某些原因導致水體指標有變,再者,就是一個心理問題了。這裡的意思是說,對於某些高檔觀賞魚,我們在換水或者倒缸的問題上,一定要謹慎。
  • 觀賞魚說,我還沒死呢為什麼給我整缸換水,嫌我死得慢啦?
    一般都是魚缸水質調理不明白了,或者觀賞魚部分還是患病了,整缸水發白了、發黃了、雜質柳絮亂飛了,等等,諸如這些問題,我們才會想到給觀賞魚整缸換水。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我們自己實在是沒招了,要麼就是魚主人無能的表現,要麼就是我們自己太性急了。
  • 觀賞魚需要睡覺的嗎?很多人都誤解了,這裡有正確的答案!
    我們經常會見到魚,不管是人類吃的魚還是觀賞的魚,都一直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共存著。相信很多人對魚的構造,和了解都是很少。特別是很多人對魚兒需不需要睡覺的問題特別是迷惑,小編經常會看到評論區有人說:魚是不用睡覺的。其實這個說法是錯的,魚兒也是需要睡眠休息的。以下是介紹魚兒的基本常識!
  • 常見的各種觀賞魚藥物,它們主要針對的,有哪些觀賞魚病?
    好吧,即使國外的藥物這個效果就是好,如今的正品也已經不多了,再說了,這其中還有一個魚友自我選擇的問題,誰也不能使用正宗的英國大白片給自己飼養的草金魚治病吧,這不糾結了?大致上,各種觀賞魚藥物主治的魚病有哪些?
  • 觀賞魚睡覺時會做夢麼?
    可是養魚的水族玩家們,你們有想過自己家中魚缸裡的愛魚,它們睡覺的方式是怎樣呢?它們睡覺也會做夢麼?要回答這個問題,咱們得先來說說魚的生理結構的組織發育情況。動物學界有一個普遍的共識,那就是幾乎所有的脊椎動物都有睡眠行為。
  • 魚友們在觀賞魚入缸之後最容易把這件事給忘了!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現在的很多魚友在購買觀賞魚之前,都會在網上學習一些有關觀賞魚飼養的知識,大體上也學會了觀賞魚的一些飼養套路,比如裝水入缸,困水三天後開啟氧氣、過濾、加溫設備開始養水,然後買魚、過溫過水等步驟一應俱全的操作完畢。
  • 什麼是治療各種觀賞魚病的特效藥?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昨天,由於養魚老道自己的折騰和嘚瑟導致了感冒、發燒,聲明一點是我感冒啊,不是觀賞魚。我也不知道如今的自媒體為何如此強大,它也能迅速知道我感冒啦?
  • 為什麼大型魚養水,可以使用闖缸魚,小型觀賞魚就沒有必要?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不是說所有的觀賞魚飼養,都需要使用闖缸魚來養水,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本來就是一個誤區。因為人家飼養龍魚等大型魚的,都用闖缸魚,所以我也要用第一、龍魚等大型魚,是肉食性觀賞魚類,對於它們所攝食的小魚,本身就有很大程度的免疫,不管這些小魚有什麼疾病,除非是新入龍魚本身體質太差,否則極難被感染。第二、大型魚缸多是底濾系統,生化濾材較多,開缸時間較慢,因此培菌時間很長,可以適度使用草金魚等觀賞魚,作為闖缸魚。
  • 新魚入缸有一點很容易被忽略,你做的了嗎?
    在很多時候,新魚入缸後會出現趴缸、縮鰭、側遊、躲在角落或者拒食的現象。出現這些情況一般由以下幾種情況造成:過水在新魚入缸時沒有進行過溫過水或者過水時間太多,一般過水時間掌握在20-30分鐘左右(經長途運輸或者特殊魚類除外),會導致觀賞魚身體不適,那我們解決的辦法就是升溫,讓觀賞魚逐漸適應水溫後,在降至所需的溫度。
  • 中大型觀賞魚數量問題,是養多還是養少好?
    ,然後前兩天這些卵莫名其妙的就沒了,因為這個事,這其中也不知發生了些什麼,另外一隻鸚鵡就一直追著這隻懷過卵未孵化「成功」的母鸚鵡啄咬,然後我見事情不妙趕緊給它們分了缸並把這隻母鸚鵡單獨拿到這個小缸裡面治療,可惜還是沒能救活最後也死掉了,至此一個月前買的四條鸚鵡魚去了三條,僅一條暫存。
  • 為什麼有的魚缸,都看不見魚在哪裡了,觀賞魚它也不死呢?
    而輪到我們自己這裡,又是硝化細菌,又是上濾下濾,又是滴流盒加反氣舉的,哪怕是自己的魚缸水質已經呈現了空氣缸的狀態,這個觀賞魚它還是照死不誤,這不是瞎子點燈白費蠟嗎,早知道這樣,那還不如學學人家渾水養魚呢。其實,很多情況下,我們看到的只是表象而已。
  • 魚缸裡有幾條魚都看不清楚,還在詢問,觀賞魚到底患了什麼疾病?
    經常有魚友發來圖片,連魚缸裡有幾條魚我都看不清楚了,還在那裡不斷詢問,我的觀賞魚到底患了什麼疾病?並不是魚友們的手機像素不好,而是因為水質極近渾濁,所以,魚缸裡有幾條魚根本就看不清楚,我很懷疑某些魚友,是怎麼看清自己的觀賞魚有病的呢?
  • 觀賞魚暴斃的原因,魚缸裡有沒有忽然掛掉的魚?找到原因了
    還有的入缸的時候好好的,到了睡覺前關燈的時候看了一眼也依舊是好好的,安然無恙,結果半夜那條魚直接在睡夢中死去,然後第二天早上起來就看見那條魚躺在魚缸底部,結果可想而知。為什麼觀賞魚總是在入缸的時候直接就死掉了?而且沒有任何的前兆,讓很多人措不及防?大多數觀賞魚還是非常皮實的,就算是一些生命力非常頑強的鱧科魚或者鯉科魚也經常會出現暴斃的現象,這究竟是為什麼?
  • 新買來的觀賞魚該怎麼入缸?這麼做魚兒才不容易患病
    養過魚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大多數觀賞魚生命比較脆弱,稍有不慎,很容易導致魚患病,或者直接死亡。 因此,養魚過程中,很多操作步驟都要格外小心謹慎,尤其是新魚入缸的時候,更是要慎之又慎。
  • 被一個一米五的魚缸愁壞了,到底養什麼觀賞魚好呢?
    給大家講講我最近的心路歷程,看看家中有閒置魚缸的魚友,我們的想法和做法是否都一樣呢?帝王虎斑菠蘿魚,長大了也很漂亮今天購買的品種什麼來著?名字我都忘了,哦對了,叫做帝王虎斑菠蘿魚,十條小魚苗已經到貨了。它們確實很小,只有四五釐米吧,現在還是處在壓抑期了,有一條東倒西歪著,還有一條黑體趴缸,暫時不去管它們,謝絕拍照,正在關燈靜養著呢。
  • 為什麼某些觀賞魚的魚缸裡要加入陪伴魚,這會有什麼好處呢?
    而有些鸚鵡魚和羅漢魚身形差不多,羅漢魚的個性又很溫順,結果二位爺倒成了好朋友,自從鸚鵡魚入缸,羅漢魚也不孤單了,也不害怕了,鸚鵡魚就成為了陪伴魚,大致上就是這麼回事。但是,如果我們往魚缸裡扔上幾條更小的地圖魚或者小雜鯛、飼料魚等,個頭並不是太大的,虎魚還是能夠欺負了的,那麼它們就會追著其他魚兒滿缸跑,體色立馬開始明亮,也不害怕了,也不挖煤了,基本上就是這麼個道理。
  • 飼養觀賞魚,到底有沒有可以免換水的魚缸?
    上述是一位魚友的問題,其實,但凡是看過養魚老道之前文章、視頻的,都應該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而這位魚友,並不是我的新粉絲,估計之所以提出來這個問題,是為了幫我尋找素材吧,謝謝!在我們看起來水質還不錯的魚缸,不進行水質監測的話,這個魚缸是可以長期不換水的,前提是,只看水不看魚,只要它不臭咱也不必說什麼底濾、上濾還是側濾,道理都一樣,只要是裸缸飼養,沒有其他綠植輔助,包括了沼澤過濾等等,那些過濾形式,確實可以延長我們的魚缸換水時間,其他的,但凡想要養好觀賞魚的,它就沒有不換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