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我一直有危機感

2021-01-15 王育琨頻道


我一直有種存在的危機感,很想找出生命的意義何在、萬物存在的目的是什麼。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我們有辦法讓全世界的知識愈來愈進步,讓人類意識的規模與範疇日益擴展,那麼,我們將更有能力問出對的問題,讓智慧、精神得到更多的啟迪。所以,我決定攻讀物理和商業。因為要達成這樣遠大的目標,就必須了解宇宙如何運行、經濟如何運作,而且還要找到最厲害的人才團隊,一起發明東西。

2. 不能只比通常好出 10%,而是要創造出10倍的價值

你的產品或服務,你不能稍微好一點,而是要好得多。你必須有個創新思維,而不是(創造)更好的同一性。你做事情不是只需要好出 10%,而是要創造出10倍的價值。地球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可持續能源,也就是如何用可持續的方式,生產和消費能源。如果不能在二十一世紀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災難臨頭。而另一個可能影響人類生存的大問題,是如何移居到其他星球。第一個問題,促使我成立了特斯拉和 SolarCity。第二個問題,則讓我創立了太空科技公司 SpaceX。

1 提出一個問題。


2 儘可能收集多的證據。


3 根據證據制定公理,並嘗試為每個公理設定一個可能性的概率值。


4 根據有效性得出結論,以便確定:這些公理是否正確,是否相關,是否必然導5 致這個結論,以及有多大概率?


5 試圖推翻結論。尋求別人的反駁,進一步幫助打破你的結論。


6 如果沒有人可以使你的結論無效,那麼你可能是對的,但你並不一定是對的。


這就是科學的方法,而這對於搞清楚棘手的事情真的很有幫助。但是大多數人不會使用它,他們更願意一廂情願,他們無視反駁,他們根據別人正在做什麼和沒有做出什麼的結果來形成結論。這樣的推理就會導致「這是真的,因為我說的是真的」,但不是因為它客觀上是真實的。


第一,非常努力地工作:每周工作七天,只要是醒著的時候都在工作。


第二,吸引頂尖人才與你共事:企業是一群人集合在一起創造產品或服務。創業的話,更要想盡辦法,找到最厲害的人才。


第三,聚焦在信號,而非雜音:很多企業混淆了焦點,花很多錢去做一些不會讓產品變得更好的事情。每家公司都應該自問,我們所做的這些事情,到底有沒有讓產品或服務更好,如果沒有,就應該喊停了。


第四,不要盲目跟隨潮流:物理學研究的第一條原則,不要以類比方式來推理,應該從最根本的真理開始思考。

要麼死的安然,要麼活得燦爛。我們關注造物之神馬斯克,不應該只關注他做什麼,而是要關注他賦予自己的內在價值觀,關注他一整套高效的科學方法,以及關注與做人做事的持續人格與操守。馬斯克一直很純粹。10歲時讀了特斯拉自傳,馬斯克就開始崇尚造物之神特斯拉了。他不僅要以特斯拉的名字命名他的汽車能源公司,特斯拉未完成的心願,他也要去完成。特斯拉未完成的心願是:

「終有一天,人類將有能力,從宇宙的能量場中,直接攝取能量維生。生命有無數種形式,科學家的責任是在每種形式的物質中找到它們。有三件未竟的事,是必不可少的。我所做的就是尋找他們:第一件事是找到新食物,找到可以灌溉內心所有渴望的酒或能量;第二件事是消滅人類生命中的邪惡和苦難的力量;第三件事是找到宇宙中超量的光,使得宇宙中出生的每一個生命成為基督或佛陀。」

閱讀精選:

馬斯克,還記得特斯拉的遺願嗎?

特斯拉:我為什麼牛?

特斯拉:我是未來

田濤:華為需要一個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成就幾乎是愛因斯坦與愛迪生總和的曠世奇才

馬斯克: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歷史性的

馬斯克給馬雲上了一課!

馬斯克與牛頓:敬畏→敬無畏

馬斯克自性爆發直衝無垠的宇宙

最帥馬斯克!他的自述、他背後的女人

火星人馬斯克:造物者之路的孤獨與艱難



馬斯克在自己的底盤給川普講課



馬斯克自述:我一直有種危機感

作者:馬斯克

來源:粥佐羅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點23分,在全球觀眾的注視下,載著兩名太空人+一隻恐龍玩偶的SpaceX,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臺成功發射。載人航天是航天領域難度最高的任務,在此之前,有能力進行載人發射的僅有蘇聯、美國和中國,這其中無一例外都是以國家力量在推動。發射前,馬斯克接受採訪,他說:如果成功了, 那是 NASA 和 SpaceX 的功勞,如果失敗了,那就是我的問題。火箭發射可能有無數種失敗的方式,但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種。這次,馬斯克成功了,他已經定了下一次的目標:將4個太空人送上空間站。

今天分享的是馬斯克的自述。可讀性還是非常強的,他的夢想很純粹,值得欽佩,雖然我們大多數人無法達到這樣的境界,但他的經歷、思維、視角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品味學習的。看完你會愛上這個男人。

小時候,人們常會問我,長大要做什麼,我其實也不知道。後來我想,搞發明應該會很酷吧,因為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作者)曾說過: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都與魔法無異。想想看,三百年前的人類,如果看到今天我們可以飛行、可以遠距溝通、可以使用網路、可以馬上找到世界各地的資訊,他們一定會說,這是魔法。要是我能夠發明出很先進的科技,不就像是在變魔法嗎?我一直有種存在的危機感,很想找出生命的意義何在、萬物存在的目的是什麼。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我們有辦法讓全世界的知識愈來愈進步,讓人類意識的規模與範疇日益擴展,那麼,我們將更有能力問出對的問題,讓智慧、精神得到更多的啟迪。所以,我決定攻讀物理和商業。因為要達成這樣遠大的目標,就必須了解宇宙如何運行、經濟如何運作,而且還要找到最厲害的人才團隊,一起發明東西。


我不確定是否該上大學。當初我從南非到北美,只是因為覺得很多尖端科技都是在北美誕生發展的,我了解到的每一項新技術,似乎都是從那裡發源的。17歲的時候,我獨自去了北美,也沒有上大學的明確計劃,只是想接近技術的誕生地而已。其實我考慮過兩個選擇:一個是去滑鐵盧大學讀計算機工程,另一個是去皇后大學。我去了滑鐵盧大學後,發現那邊女孩子並不多,就覺得沒那麼有意思。所以我就去了皇后大學,在那裡遇到了我的妻子。我學的科目範圍很廣泛,包括電子商務、工程學和數學。有人從皇后大學轉學去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反映說那邊很不錯。所以我就想申請沃頓,但我沒有錢,要拿到獎學金才能去,我覺得自己拿不到獎學金。不過我還是申請了,而他們居然給了我獎學金。在沃頓,兩年的商學課程,我一年就完成了。因為我沒有綠卡,所以我只能留在學校,不然他們會把我驅逐出境。之所以去讀那個博士學位,是因為我覺得斯坦福有好多頂級實驗室,可以免費使用,這樣我就可以開發電動汽車技術了。我喜歡物理。我畢業後可以去華爾街,也可以從事技術工程工作。最後我決定投身科學事業,所以就多花了一年,拿到了物理學的學位。之後我去了史丹福大學,我想在那裡學習如何研製能用於電動汽車的先進電容器,這也會涉及一些基礎物理學,所以這差不多是一個結合了物理學和材料學的項目。但是後來我退學了,開了自己的公司。

後來,我發現,朋友對我所做的任何事情的批評,和黃金一樣有價值。通常你的朋友知道什麼是錯的,但他們不想告訴你,因為他們不想傷害你,這並不意味著你的朋友是對的,但是很多時候他們的批評卻是最誠懇的。這是真的。當你談到你的想法時,那些最接近你的人通常都想鼓勵你。他們最不想做的事就是讓你失望。但這些人也是一個寶貴的資源:他們可以深入地告訴你,你的弱點在哪裡,你需要改進什麼。當然,當你聽到這些批評,關於你或你創造的東西並不完美時,這是很痛苦的。但是,任何有智慧的人都能明白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反饋——這是一個改善的機會。你必須嘗試那些會錯誤的方法。然後你的目標就是儘量少地犯錯。當你第一次創業的時候,你很可能,一切的事情都很好,你的幸福指數很高,然後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幸福會不斷下降,然後你會經歷整個世界的傷害。如果你進入任何一個現有的市場,面對那些強大的競爭對手,你的產品或服務必須要比他們好得多,它不能只是有一點點的優勢,因為當你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時,你總是會購買值得你信賴的品牌,除非這個產品有很大的差異性。
你必須有個創新思維,而不是(創造)更好的同一性。你做事情不是只需要好出 10%,而是要創造出10倍的價值。想想 iPod 是如何取代隨身聽的,或者iPhone 是如何取代黑莓的,又或者 iPad 是如何取代 Palm Pilot 的?

1995 年,我來到加州(進入史丹福大學念博士),想要找出提高電動車能量密度的方法,例如,有沒有更好的電容器可以當作電池的替代。但那時,網際網路興起,我面臨了兩個抉擇:繼續研究成功機率不大的電容器技術,或者投身網絡事業。最後,我選擇輟學,參與網絡創業,其中一家就是 PayPal。創立 PayPal 最重要的領悟,來自於它的誕生過程。我們原先打算,用 PayPal 來提供整合性的金融服務,這是個很大、很複雜的系統。結果,每次在跟別人介紹這套系統時,大家都沒什麼興趣。等到我們再介紹,系統裡面有個電子郵件付款的小功能,所有人都變得好有興趣。於是,我們決定把重點放在電子郵件付款,PayPal 果然一炮而紅。但是,當初要不是注意到了別人的反應,做出改變,我們或許不會這麼成功。所以,搜集回饋很重要,要用它來修正你先前的假設。PayPal 成功後,我開始想,眼前有哪些問題,最可能影響人類的未來?我認為,地球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可持續能源,也就是如何用可持續的方式,生產和消費能源。如果不能在二十一世紀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災難臨頭。而另一個可能影響人類生存的大問題,是如何移居到其他星球。第一個問題,促使我成立了特斯拉和 SolarCity。第二個問題,則讓我創立了太空科技公司 SpaceX。2002 年,為了解決太空運輸問題,我成立了 SpaceX。當時跟我談過的人,都勸我不要做,有個朋友還特別去找了火箭爆炸的影片給我看。他其實也沒錯,我從來沒做過實體的產品。所以一開始真的很困難,火箭發射連續失敗了三次,非常煎熬。但我們從每次失敗中學習,終於在 2008 年的第四次發射成功,讓獵鷹一號進入地球軌道,那時我已經用光了所有資金,幸好成功了。之後,我們的運輸火箭從獵鷹一號做到了獵鷹九號,又開發出飛龍號太空船。最近,飛龍號在發射升空後,成功與國際太空站連接,再返回地球。我真的捏了一把冷汗,不敢相信我們做到了。但是,想要讓人類移居其他星球,還有更多目標要達成。所以,我希望你們也來加入 SpaceX 或其他太空探索公司。這不是看衰地球,事實上,我對地球的未來還滿樂觀的,我認為有 99% 的機率,人類還可以安居很長一段時間。不過,就算地球只有 1% 的未來風險,也足以刺激我們提早準備,做好「星球備份」。2003 年,為了證明電動車的潛力,我創立特斯拉公司。以往很多人都認為,電動車速度太慢、跑不遠、外型又醜,跟高爾夫球車沒兩樣。
為了改變人們的印象,我們開發出了特斯拉 Roadster,一款速度快、跑得遠、造型拉風的電動跑車。所以,想要開公司,你必須實實在在地做出產品原型。因為,再怎麼精彩的紙上作業、PowerPoint 報告,都比不上拿出實際產品有說服力。Roadster 面世後,又有人說,「就算做得出昂貴的限量跑車,你們有本事做真正的量產汽車嗎?」沒問題,我們就推出四門房車 Model S,證明給大家看。

1 提出一個問題。


2 儘可能收集多的證據。


3 根據證據制定公理,並嘗試為每個公理設定一個可能性的概率值。


4 根據有效性得出結論,以便確定:這些公理是否正確,是否相關,是否必然導5 致這個結論,以及有多大概率?


5 試圖推翻結論。尋求別人的反駁,進一步幫助打破你的結論。


6 如果沒有人可以使你的結論無效,那麼你可能是對的,但你並不一定是對的。


這就是科學的方法,而這對於搞清楚棘手的事情真的很有幫助。但是大多數人不會使用它,他們更願意一廂情願,他們無視反駁,他們根據別人正在做什麼和沒有做出什麼的結果來形成結論。這樣的推理就會導致「這是真的,因為我說的是真的」,但不是因為它客觀上是真實的。

我天生擅長工程學,這是我從父親那裡繼承來的天賦,對別人來說很難的事對我來說很容易。曾有一段時間,我以為事情如此簡單明了,每個人一定都知道這些。比如房子裡的電線是怎麼工作的。以及斷路器的工作原理,什麼是交流電和直流電、安培和伏特是什麼,如何混合燃料和氧化劑以製造炸藥。我以為每個人都知道這些知識,但實際上不是這樣。而對於這些人我的建議是,想要明白事物的本質,應該讀一讀書,偶爾也可以逛逛 Reddit,因為我就是靠書本長大的。

想理解那些反直覺的新事物,我覺得物理學提供了一個最理想的研究框架。比如說,量子力學就是違背直覺的,現實世界似乎並不是那樣運轉,而事實就是,並可以通過實驗高度精確地驗證。物理學之所以能夠在這些反直覺領域取得進展,就是因為它將事物拆分到最基本的實質,再往上推。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方法,事實上也是了解新事物、探索未知領域的唯一有效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非常善用類推方法,我們做別人正在做的事情,做些微小調整。類推提供了捷徑,不需要大量思考,這在日常生活中沒什麼問題。我們不可能萬事都用物理學第一原理,那需要太多計算。但第一原理對於了解新事物極其重要。
現在,物理課的教學方式不對。我們通常讓學生背各種枯燥的公式,卻沒有傳遞公式的基本含義。這些公式在現實中代表什麼呢?一個公式所能描述的美妙現實世界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物理的美妙和神奇沒有通過課堂來傳遞。另外,我覺得我們的教學應該以問題為重點,而不是以工具為重點。比方說,我們想了解內燃機的工作原理,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拆開,把每個零部件都研究一下,然後再組裝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什麼工具呢?我們需要螺絲刀,扳手,以及其他各類工具。當你把內燃機拆開再組裝起來的時候,你就知道這些工具的作用了。但如果反過來,讓你先去上一堂關於螺絲刀和扳手的課,那效果就很差了,你很難記住。我們大腦的進化方式是記住跟我們相關的事物,所以一定要建立相關性,不然記憶的過程會很痛苦,也很困難,因為看上去太抽象而無關緊要。所以必須有相關性和重要性,要理解事物的原因,才能自然而然地吸收知識。我創立 SpaceX 的初衷不是為了創業。2001 年,我跟一個朋友聊天的時候,提到為什麼我們還沒有登陸火星?因為既然在 1969 年就登陸了月球,那現在也應該快登陸火星了。我訪問了 NASA 的官網,想看看有沒有登陸火星的時間表,但什麼也沒找到。後來我了解到,NASA 已經放棄登陸火星了。所以我想搞一個公益性質的項目,將一個小型溫室送上火星表面,起到一個表率作用。如果成功的話,這將是地球生命去過的最遠的地方,也是我們認知範圍內生命首次出現在火星。所以我們就有了把綠色植物送上紅色火星表面的宏偉計劃,我想這應該能激起公眾的興趣,從而促使 NASA 增加預算,那樣我們就能延續阿波羅之夢了。這就是最早的想法。我甚至還去了三趟俄羅斯,我想買一些用過的 ICMB(洲際彈道飛彈),用於火星任務。生意確實談成了。但我這時意識到,之前的想法是錯的。我們之所以沒去火星,不是因為不想去,而是因為認為沒有能力去。大家都覺得沒有成功的可能,於是就放棄了。所以我決心創立一家公司,減少太空旅行的開支,同時改進火箭技術,因為火箭技術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根本沒取得什麼進展。從某種意義上說,火箭技術還退步了,因為將物質送入軌道需要花費的成本更高了。這就是我創立SpaceX的初衷,不過在公司剛創立的時候,我覺得公司的存活機率只有10%。物理學原理就是最有用的,只要好好研究下物理學原理就能發覺它是最有價值的。另外我覺得量子力學也很有趣,量子力學現象總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但卻都是真實的。量子力學很難學,因為量子力學極其違背直覺。你在其他很多領域都可以用直覺,但對於量子力學,你不能用慣常的思維方式來推斷,因為你的直覺是無效的,所以量子力學很難。此外,量子力學還結合了大量高等數學和統計學的內容。我覺得應該儘可能廣泛涉獵各個科目。很多創新發明都是跨學科的成果。我們的知識儲備越來越龐大,所以必須能夠融會貫通。有人精通一個領域,而不了解其他領域,如果你能把不同領域的知識結合在一起,就有機會創造出超常成果,這裡有大把的創新機會。所以我鼓勵大家儘可能廣泛地學習各個科目。對於工科學生,我建議去學一點經濟學,學點文學,或者其他領域。我建議,在有興趣的前提下,大家可以學習每個領域的基礎知識,然後思考一下如何將不同領域的知識融匯貫通。這樣很容易產生奇思妙想。想創業的人,尤其得如此。我跟我弟弟成立第一家公司Zip2的時候,我們租了一間辦公室,直接就睡在沙發上,每天跑到YMCA洗澡,而且兩人只有一臺電腦。我們的網站只能在白天上線,因為晚上我要寫程式。就這樣,每周工作七天,只要是醒著的時候都在工作。
企業是一群人集合在一起創造產品或服務。不論你要創業或進入企業工作,關鍵都在與頂尖人才共事。你應該設法加入一個優秀團隊,跟那些讓你佩服的人一起工作。創業的話,更要想盡辦法,找到最厲害的人才。很多企業混淆了焦點,花很多錢去做一些不會讓產品變得更好的事情。在特斯拉,我們從不做廣告,而是把錢投入研發和生產設計,不斷改進產品。每家公司都應該自問,我們所做的這些事情,到底有沒有讓產品或服務更好,如果沒有,就應該喊停了。物理學研究的第一條原則,不要以類比方式來推理,應該從最根本的真理開始思考。物理學家就是運用這種原則,搞懂一些反直覺的東西,例如量子力學。所以,多利用這個原則來判斷,你做的事情是否真的合理有意義,還是其實你只是在跟隨別人?如果你想開創新事業、開發新產品,這是最好的思考方法。對於發現社會上的需求,如果你發覺這確實是大家所需要的,你可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來研究、解決。我覺得,最適合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是大學時代或大學剛畢業,因為這個時候你身上承擔的責任較輕,不需要養家。隨著時間推移,你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你就需要承擔更大的風險。年紀愈大,要承擔的責任愈多。你要面對可能會失敗的風險時,往往還要考慮到身邊的其他人,變得比較猶豫。


作者:馬斯克;

來源:粥左羅(ID:fangdushe520);




2020全新奉獻,線上線下即將上市

王育琨頻道 商務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953@qq.com


 延伸閱讀 


王育琨:華為以反惰怠為生

2020 打磨深度思考力

2020:向正在發生的未來學習

王育琨:活下去的能力

王育琨:企業度疫智慧

任正非:做強自己先!

馬斯克,還記得特斯拉的遺願嗎?

任正非:斷供把我們逼上梁山

任正非:我是個泥人偶像

如何激發個體創造活力?

世界秩序災難中系統重置

灰度哲學助他走出了抑鬱

貝佐斯的「徘徊」哲學


2020全新奉獻,線上線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獻,線上線下全上市

地頭力=喜愛{目標}×專注{死磕}×做好{絕活}

喜馬拉雅有聲《地頭力》

潛能量表:自性爆發,拿出絕活。

相關焦點

  • 馬斯克:我一直有種存在的危機感
    馬斯克在自己的底盤給川普講課    在所有這些鳳毛麟角的造物者中,馬斯克最年輕。他一直很純粹。10歲時讀了愛因斯坦、愛迪生、牛頓等傳記,感覺平平。馬斯克就開始崇尚造物之神特斯拉,從10歲一直到50歲(1971年6月28日),一直不變。他不僅要以特斯拉的名字命名他的汽車能源公司,特斯拉未完成的心願,他也要去完成。特斯拉未完成的心願是:
  • 看了馬斯克對雷軍說的一句話,我終於明白了馬斯克的成功原因
    當年馬斯克對雷軍說的一番話,至今仍讓雷軍敬佩不已,也間接透露了馬斯克獲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2014年,雷軍前往矽谷拜訪了自己的偶像馬斯克。當時雷軍問他,10年前你決定做特斯拉時,電動車還沒有這麼火,你怎麼看到這個機會的?
  • 《人生由我》:比「鋼鐵俠」馬斯克更酷的硬核母親——梅耶馬斯克
    二、 有時靠挺直腰杆來假裝自信很有必要在這漫長的一生當中,人的自信會被多次擊倒,有時靠挺直腰杆來假裝自信,很有必要。無精打採的姿態,只會讓人看起來悲傷和恐慌。而當昂首闊步時,會顯得既堅強又自信。梅耶馬斯克給出建議,如果希望讓人看起來信心滿滿,請從練習更好的體態開始。
  • 《人生由我》:比「鋼鐵俠」馬斯克更酷的硬核母親——梅耶馬斯克
    梅耶馬斯克的成功,源於良好的教育和自身的堅持。成功,不止是外表,更源於內在。一、 如何變得有吸引力?如何讓自己變得著迷,是她很有趣,並不是她很漂亮。梅耶馬斯克所給出的建議是,「善待他人,學會傾聽,時刻保持樂觀,並避免談論你的悲慘故事。」只要能夠表現出來你的自信,對他人的尊重、好奇心,再加上笑容,就可以成為一個很有吸引力的人。
  • 沒有特斯拉,我不認識馬斯克。今天斯拉強,我卻覺得馬斯克更強
    你們光知道特斯拉,知道特斯拉背後的男人——馬斯克嗎?可能你們知道他是從2020年3月27日,他被爆出與《海王》「海後媚拉」角色扮演者——艾梅柏·希爾德電梯內親熱圖片,而那時候梅柏·希爾德屬於婚內出軌。而梅柏·希爾德的老公是約翰尼·德普,好萊塢頂級影星傑克船長。
  • 馬斯克:比特幣不是我的「安全詞」
    在比特幣表現強勢之際,美國電動車公司Tesla(美股代號:T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在Twitter連番出帖文,指比特幣是他的「安全詞」(safe word),更詢問有沒有可能將Tesla資產轉換成比特幣,引起網民熱話。
  • 狂人馬斯克:太有錢,讓我感到壓抑
    馬斯克曾表示,未來的地下隧道網絡可達30層,車速最高時速可達200-250公裡,並且只能允許有自動駕駛能力的電動車,因此可以說解決了城市交通的汙染問題。▼3「巴菲特的工作無聊,太多聰明人從事金融和法律,像他這樣的人應該少一些」一直以來,馬斯克對於美國股神巴菲特「不感冒」,他曾在一次特斯拉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稱巴菲特的標誌性投資策略描述為
  • 馬斯克:我的房子賣給了中國人 未來想葬在火星
    馬斯克:長途運輸汽車對環境也不好。因此,出於效率和環境方面的考慮,在離消費者更近的地方生產汽車是有意義的。所以很明顯,我們在歐洲需要一個工廠。你至少得在那裡有個工廠,我認為這也跟工程和設計有關。我個人更喜歡大柏林地區,因為柏林很有趣。德國肯定有很多人才。我有很多好朋友是德國人。我喜歡去柏林。Dpfner:所以享樂主義動機起了作用?馬斯克:我得選個地方。
  • 《完美關係》佟麗婭演技被批,做人要有危機感
    作為演員,一定要時刻心懷危機感,才能成為一個好演員。作為職場中人,我們要學會居安思危,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做人,一定要有危機感。在接受東方早報的一次採訪中,他提到:「在紐約,我不是跟華人競爭,而是和全世界人競爭。「每次拿出來的新作品,要有價值和創造性,要給社會帶來新的認識,不然馬上就會被遺忘。「直到現在,我還會有創作上的危機感和緊迫感。
  • 馬斯克的平凡一面
    馬斯克喜歡網絡惡作劇,常常和粉絲打成一片。他曾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了一張照片,在自己兒子臉上貼了個紋身濾鏡,並對一位粉絲回應道:「紋身永遠不會顯年輕,哈哈。」49歲的馬斯克一直活躍在地球上最富有人的名單中。日前其接受了一個小時的電話採訪。有那麼一會兒,他甚至請來格萊姆斯客串。
  • 大夢想家馬斯克:我在下一盤驚世駭俗的大棋
    馬斯克的母親70歲時,還當超模,在T臺走秀。還寫了本很酷的傳記,叫《人生由我》,她在書中說:「我父親喜歡冒險,但也明白要為意外做好準備。也正因如此,我這一生都充滿了好奇心。樂於探索未知世界。而且我深知,只要做好了充分準備,那就可以放手一搏!」他們的家訓是:冒險而審慎地生活。
  • 馬斯克的情史
    德普聲稱,在他出國期間,希爾德「深夜」在他們居住的洛杉磯頂層公寓接待了前來造訪的億萬富翁馬斯克。德普和希爾德是在2011年拍攝《萊姆酒日記》(The Rum Diary)時認識的,他們的婚姻從2015年2月持續到了2016年5月。馬斯克的一位發言人堅稱,「馬斯克和希爾德直到2016年5月才開始見面,而且即使在那時也不是經常見面。
  • 星艦炸了,馬斯克為什麼還是如此的高興?中國會有馬斯克嗎?
    在寫新能源的文章時,多次提到特斯拉和馬斯克,其實在馬斯克心裡, 特斯拉最終發展的如何,他不是很在乎,他在乎的是,特斯拉可以給自己多少錢用來燒。在馬斯克心裡,特斯拉就是一個ATM機,SpaceX才是親兒子,SpaceX才是自己的最終夢想。
  • 泰國足球少年被困16天 馬斯克:等著,我來了
    【文/觀察者網 王慧】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超級英雄」。前一秒鐘還在忙著特斯拉量產的馬斯克,現在已經參與到泰國被困足球隊的救援當中,還提出了設計小潛艇營救孩子們的方案。馬斯克6日在推特發布推文稱,他的SpaceX和無聊公司(Boring Company)的工程師團隊7日將前往泰國參與救援。
  • 馬斯克的時間管理法
    「Time Boxing」工作法——凡是醒著狀態,馬斯克會以5分鐘為單位來安排日程,一天時光就切成了幾百個「時間方糖」。【以5分鐘為單位來安排日程,有一個例子:一次馬斯克到中國來,一個著名的中國投資人約見他20分鐘,說有一個動人的投資計劃可以幫助特斯拉建立幾百個充電站。
  • 特斯拉老闆馬斯克: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向時代發起了挑戰
    三次發射的失敗幾乎耗盡了馬斯克所有的資金,一股無力的疲憊從心頭湧出,拉扯著他前進的腳步。當回憶起這段經歷時,面對著主持人「你有想過退出嗎?」的尖銳提問,馬斯克堅定地搖頭否認,「沒有。我從沒想過放棄,我認為,要麼活的黯然,要麼活的絢爛。」
  • 「中國同行讓我有危機感」,日本名導拿下金棕櫚卻這樣說……
    看到中國業界為新生代電影人所做的努力,他更稱自己心裡泛起了一絲「危機感」。是枝裕和摘得金棕櫚最佳影片獎  圖源:雅虎奇摩21日,朝日新聞社旗下、有日本「時代周刊」之稱的《AERA》雜誌對是枝裕和做了一個專訪。在一系列關於電影立意、選角等方面的常規問題後,記者又提出了幾個更有深度的疑問。
  • 回顧馬斯克的2020,
    「今天特斯拉將違抗阿拉米達縣禁令恢復生產,我會和所有人一起在現場,如果有人被逮捕,那個人只會是我。」Elon Musk (@elonmusk) 2020.05.11 (已刪除)這兩條推特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第一條玩笑性的推特使特斯拉股價瞬間暴跌,許多人損失慘重,在推特上怒噴馬斯克。第二條更是引來各方炮火,指責馬斯克只關心公司利益,忽視工人健康安全。
  • 特斯拉CEO馬斯克的傳奇故事
    來源 | 天下雜誌除去「創新領袖」這一殊榮,馬斯克的另一外號更被大眾熟知,那就是「矽谷鋼鐵俠」。毫無疑問,「年輕」的特斯拉CEO馬斯克,就是一個活著的傳奇。那麼他是如何做到創立四家公司,四家都成功?他又有哪些創業心得、成功秘訣和大家分享?在他的大學畢業典禮致詞中,我們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 馬斯克坐上世界首富寶座:賣菜巨頭們要反思什麼?
    計算一下,全球現在有大約76億人。如果大家來均分馬斯克的財富的話,每人可以分到25美元。需要知道的是,根據摩根史坦利公布的估計指出,SpaceX的估值超過了1000億美元,按照胡潤獨角獸排行,spacex估值2500億人民幣,384億美元。馬斯克擁有SpaceX約54%的股份,也就是207億美元。隨著SpaceX的估值增長,馬斯克未來身價還有增長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