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市民購買了6萬多個紙杯 送往泉州愛心奉茶站

2020-12-25 閩南網

天氣炎熱,街邊路旁的愛心奉茶站熱鬧起來,前來喝茶的路人逐漸增多。昨日下午,泉州一元公益團隊受熱心市民葉永宏的委託,將1000個紙杯送到晉江和平路的一座「愛心奉茶亭」。據悉,葉先生捐出6000元購買了6萬多個紙杯,分發給全市的愛心奉茶站。

今年60多歲的葉先生是晉江人,談起捐贈紙杯的原因,他說,小時候住在晉江溝頭村,房子位於公路邊,房前有個羊棚。夏天的時候,外出的挑夫、行人、農民經常停在羊棚下歇息,母親會主動上前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喝水,後來,不時有人主動討水喝。上個世紀90年代,全家搬離老房子後,母親經常念叨著,挑夫等路人沒地方喝水了。後來,母親留下遺願,希望他能幫忙做點關於奉茶的公益事業。

不久前,葉永宏與泉州一元公益團隊負責人蘇友情說起母親的遺願,了解到夏季奉茶站紙杯使用量大,他主動提出捐贈6000元用於購買紙杯。

「目前全市有愛心奉茶站350多個,多數是沿街商家及單位。」蘇友情介紹,6萬多個紙杯將陸續分發到愛心奉茶站。(記者 王麗虹)

相關焦點

  • 泉州視野|奉茶解暑,奉獻「泉」城,泉州幾十年公益行動廣受好評
    在中心市區,遍地開花的奉茶點就為這炎炎夏日帶來了一絲清涼。走在中心市區的大街小巷,每隔一段距離,就會看到一個不鏽鋼保溫桶,它們或擺在商鋪門口,或放在小區入口處,上面貼著「免費飲用」「愛心奉茶」等紅色字條。愛心奉茶是泉州覆蓋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公益行動之一,展現了這座城市文明有愛的一面。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數個奉茶點,探尋這「小城大愛」背後的感人故事。
  • 西街免費奉茶23年的阿婆走了 臨終交代家人繼續奉茶
    15萬粉絲關注 官方認證微信這兩天,泉州西街的老街坊們都在哀悼一位名叫許水治的老人。許阿婆生前為人低調,堅持默默奉茶20多年,曾被評為「首屆感動泉州十大人物」;臨終時,她囑託家人將奉茶進行下去。□早報記者 陳小芬 郭曉冰 王柏峰 文/圖許阿婆的孫女龔小姐告訴記者,去年八九月時,家人發現許阿婆飯量少了,人也漸漸消瘦,要帶她去看醫生,她拒絕了。許阿婆雖然知道自己不舒服,但沒有告訴家人。
  • 泉州街邊的免費愛心茶,一擺就是23年,溫暖了一座城市
    接著分享我的泉州行。本日遊玩了西街開元寺、狀元街,從承天寺的西門出來,就來到了南俊街上,一個小小的愛心茶攤吸引了我的目光。當年,泉州市區南俊路珍豪呷飲品店老闆陳建國,注意到店門外的環衛工人冒著酷暑工作,工人們想要喝口水都是奢望。陳老闆看在眼裡,急中生智,不如在店門口擺放了一大桶茶水,方便環衛工人以及路過的行人免費飲用。這就是陳老闆的南俊路珍豪呷飲品店。
  • 泉州街頭設立愛心茶的,是泉州一代名醫的後人,土筍凍一絕
    接著分享我的泉州行。泉州又稱鯉城、刺桐城,是我國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這裡是「世界宗教博覽會」,各種寺、觀、院、堂等古建古蹟遍布古城。從承天寺的西門出來,街邊一處小小的愛心茶攤吸引了我。說起這個愛心茶攤,還要追溯到1996年。當年,泉州市區南俊路珍豪呷飲品店老闆陳建國,注意到店門外的環衛工人冒著酷暑工作,工人們想要喝口水都不容易。陳老闆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就想出了在店門口設一個免費供應茶水的辦法,方便環衛工人以和行人免費飲用。這個愛心奉茶點已經23歲了。
  • 三伏天,泉州到處可見的「奉茶」,用的是什麼茶?
    但在泉州,「奉茶」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免費提供茶飲」,也就是「奉獻茶飲」。泉州人「奉茶」的歷史由來已久,每到三伏天,一個個保溫桶端出門口,煮上茶餅,一大桶的茶水,專供頂著大毒日行走的人們防暑降溫。這是泉州人的善心,大抵在太陽下幹活的人們都是些苦力,當行走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有一口茶喝,便能救人一命,也是莫大的功德。一口茶便能積德,對於古道熱腸的泉州人來說,這是最簡單的修行,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奉茶」的行列,我們小區在大門口「奉茶」的時間,掐指一算,也有八年光景了。
  • 愛心企業和熱心市民紛紛捐獻物資 網友直問「可以跟你們一起去嗎」
    多家愛心企業致電本報「清涼物資站」熱線,更有不少熱心市民紛紛來電錶示,願意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如果你也想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可以撥打本報「清涼物資站」熱線15070985791。本報收到的愛心企業和市民捐贈的部分物資    愛心企業報名踴躍 熱心市民紛紛加入    「我們往年也會關注高溫下的工作者,他們作為城市的運營者,為城市建設揮灑汗水,付出努力,值得大家尊敬。」南昌佳美美容醫院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看到本報「夏日送清涼」行動後,也想接力獻愛心,向高溫下的工作者致敬。
  • 愛心捐助進社區|今日起,愛心物資將送往受助村莊
    燕趙都市報與河北省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聯合舉辦的「愛心捐助進社區」活動自11月6日啟動以來,得到了眾多愛心單位和社區居民的熱情支持。目前本報已收到石家莊市各社區居民捐贈的300多件禦寒衣物和書籍、文具等愛心物品。
  • 送油送菜包水餃 濟南市民力挺愛心水餃店
    熱心市民在水餃店幫忙包餃子 新時報記者陳元昊 攝近日,濟南「最美房東」楊福美開起愛心水餃店,為身患白血病的6歲小租客籌集善款一事感動了許多市民。小租客君乾的父親聶天建表示,在濟南時報·新時報等多家媒體報導以來,許多好心市民來小店義務幫忙包水餃,有的熱心人還送來了糧油蛋菜等物品。
  • 長沙妹子在韓國愛心出手,12000個口罩馳援醫院
    今日,當最後一批500個口罩發往嶽陽市一人民醫院,在韓國連續忙碌了多個日夜的易採薇總算喘了口氣。春節前,當獲悉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導致口罩貨源一時趨緊,遠在韓國學習的她趕緊通過朋友圈等途徑呼朋引伴,發起了一場韓國連線國內湖南等地的愛心口罩捐贈行動。
  • 老人突然暈厥倒地,熱心市民暖心救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藝飛7月8日6時30分左右,東營區北二路與西一路交叉口測井衛生院西門球場附近,一位老人突然倒地,幸得熱心市民救助,才沒出意外。7月8日早上,油城義工愛心協會的王玉紅跟往常一樣在測井衛生院為今天來查體的老人做志願服務,她正在室內擺放凳子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急促的敲著窗戶並喊道「有人嗎?」,王玉紅循聲望去,看到窗戶外面站著一位老人,神色慌張的說,他在附近遛彎時,看到有一個人暈倒在地上,問能不能過去看下,此時還不到上班時間,衛生院的大夫都不在。
  • 「對不起,讓大家久等了」:連平縣百香雞基地致歉深圳愛心市民
    我們不僅要感謝所有伸出援手的愛心市民,同時也要向大家表示歉意。」3月17日上午,河源市連平縣田西村養殖基地的黃子平一邊忙碌,一邊感動地說,基地受疫情影響百香雞積壓的遭遇經媒體報導以後,深圳市民紛紛伸出援手,導致基地訂單大增,不能及時發貨,希望通過媒體向愛心市民表示歉意。
  • 蒙牛伊利等試吃小紙杯被測出螢光物 倒水後變形
    5 專家用蘸取乙醇溶劑的棉籤擦拭紙杯。  試吃小紙杯被測出螢光物  記者對市場上10多個紙杯樣本進行測試,部分紙杯倒水後嚴重變形  一次性紙杯已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常用品,又與健康息息相關。紙杯新國標6月1日起實施,本報記者為此隨機從超市、市場、餐飲店等購買或領取了10多個紙杯樣品,請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食品包裝專家董金獅為大家做了5個關於紙杯的小實驗。  結果發現,10個被實驗的紙杯按照新標準印刷距離要求,都「不達標」。批發市場的部分紙杯容易變形,個別有滲水現象。更值得消費者警惕的是,經常在超市裡被用來免費盛放飲料、食物的試吃小紙杯,被發現含有較多的螢光物質。
  • 每人3萬!這8位老闆給泉州首批支援武漢醫療人員發「獎金」!
    福建宇源輕工有限公司老闆王天助,為泉州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的醫務人員「逆向前行」的背影所感動,發動豐澤區7家企業,共捐款39萬元,為他們送去慰問。王天助今年67歲,曾是豐澤區政協委員、泉州市包袋同業商會常務副會長。對去往武漢的醫務人員,他很心疼,也很感動。「他們真的很辛苦,是真正的逆行者!是最可敬的人!感謝他們!」
  • 「小黃人」300元押金可退 泉州取消公共自行車押金
    「小黃人」入泉以來 市民普遍關注與歡迎  泉州公共自行車項目自2016年6月30日啟用以來,受到了泉州市民的普遍關注和熱烈歡迎。  截至2018年12月25日,共啟用956個租賃站點,投入29400輛公共自行車,會員數高達31萬多(含微信和卡片會員),總騎行次數達到6600萬人次,騎行裡程數加起來可繞地球3000圈,在節能減排的功效相當於種植120萬棵樹,響應了國際社會綠色出行、低碳環保的理念,有效地緩解了泉州市區交通擁擠現象、提高道路資源利用率、促進節能減排,解決了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的難題。
  • 藏在你身邊的溫暖空間 溫州福彩助力愛心驛站歡迎更多市民免費體驗
    為弘揚福利彩票「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發行宗旨,今年,溫州市福利彩票管理服務中心在各縣市區增添160家「福彩助力 愛心驛站」,每家驛站內配備桌椅、儲物櫃、電茶壺、微波爐、醫藥箱、充電插座、雨傘等設施和物品,給購彩者、戶外勞動者和普通市民遊客提供了一個「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累可歇腳」的溫暖空間,免費享受「一杯有福的茶」帶來的公益服務。
  • 再見了,泉州汽車站!
    ■早報記者 陳小芬 王柏峰 吳嘉曉 文/圖「再見了,泉州汽車站!」昨日19時,伴隨著汽車的喇叭聲,在場的人們輕輕揮手,泉州新-南安(快運)、泉州新-水頭、泉州新-安溪、泉州新-安溪(快運)四個車次的最後一班車出站,三名乘客見證了泉州汽車站最後的運營。
  • 廈漳泉愛心人士伸出援手
    7月28日,導報刊登了廈門最大民間流浪狗救助站———玉米地小動物救助站,由於場地合同到期,無法續租,300隻狗面臨再次流浪困境的消息(詳見當日6版)。這一新聞見報後,引起了廈漳泉三地眾多愛心市民的關注,28日當天即有四位熱心市民聯繫導報,表示可提供場地給救助站建新址,讓狗狗不再流浪。  還有一名泉州流浪貓狗互助中心的蘇小姐,幫助發起網絡眾籌,目前已籌集資金10萬餘元。
  • 市慈善總會·阿福哥工作室丨千名熱心市民捐書八千餘冊
    千名熱心市民捐書8000餘冊已成立2個愛心圖書角,目前仍在接受捐贈「是阿福哥工作室嗎?我有一些書籍和雜誌想要捐給你們……」近日,不少熱心市民聯繫市慈善總會阿福哥工作室,積極參與「書循環 善循環」項目。阿福哥工作室負責人俞福宏介紹,我市各志願者團隊在幫扶活動中了解到,許多困難學子的微心願是書籍;同時,不少市民家中有閒置的書籍、雜誌。為此,阿福哥工作室在去年12月20日啟動了「書循環·善循環」項目,通過讓閒置書刊循環,把愛心傳遞給困難學生。項目開展近一年來,有1000位左右熱心市民愛心圖書8032冊。
  • 雙節同慶 贛州市民捐熱血獻愛心
    客家新聞網訊 周思 記者歐豔芬報導:10月1日,許多熱心市民來到贛州市南門文化廣場西園的獻血車前排隊等候獻血,他們以這種獨特的方式為中秋國慶雙節同慶送上祝福。市民在志願者的指導下,填寫健康徵詢表。在這個雙喜臨門的日子裡,許多贛州大學生和志願者通過無償獻血、奉獻愛心表達對祖國的祝福。大學生曾萍秀參與無償獻血。  記者從贛州市中心血站獲悉,10月2日起,贛州市啟動以「血源·人緣·月圓」為主題的無償獻血公益文化周活動。
  • 「新年新衣」延續至元旦 愛心市民捐衣300多件
    「新年新衣」愛心活動近日掀起高潮,到目前為止,愛心市民捐贈了價值4萬多元的衣物。自活動開展以來,記者每天都會接到熱心市民的電話,有想要捐衣服的,還有想要捐玩具或捐款的。為了讓更多愛心人的溫暖在這個冬天延續下去,我們將繼續徵集愛心衣物,將愛心活動持續到元旦。如果您願意獻出一份愛心,請儘快聯繫我們。 專門去超市花2000多買棉衣 12月24日下午,市民李先生跟表弟開車到了報社。倆人從車上拎下兩大包嶄新的棉衣,記者打開一看,裡面的棉衣都是從大型超市採購的,質量上乘,做工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