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腦+驚悚+時空扭曲的題材!
「燒腦」這個詞,最近出現頻率特別高。
為了看懂《信條》,有人去影院二刷三刷;
有人在家看遍了全網的解析。
這哪是看電影,簡直就是大型智力競賽。
諾蘭再一次刷新了難度。
而與此同時,網飛上線了一部新片。
燒腦程度不輸《信條》,但卻有完全不同的觀影體驗。
原來燒腦片也可以如此小清新;
原來談戀愛也可以如此細思恐極……
《我想結束這一切》
這部新片來頭不小,導演是大名鼎鼎的鬼才查理·考夫曼。
做編劇,他憑《暖暖內含光》拿下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
做導演,頭兩部作品先後入圍坎城和威尼斯主競賽單元。
《紐約提喻法》至今都被很多影迷奉為神作。
甚至有人認為,考夫曼有望成為下一個大衛·林奇。
在腦洞泛濫的電影界,他仍然能持續創造出驚喜。
從最日常化的生活中,發掘出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
他和諾蘭一樣著迷於「時間」,但不動用大場面。
而是聚焦普通人經歷的尋常小事。
看似一切正常,卻在神不知鬼不覺中給你下了蠱。
等你終於反應過來,一定會佩服得五體投地
「上天給我們的東西,永遠不會超過我們的承受能力。」
「一直靜止不動的是我們,時間穿過我們,讓一切風化。
然後又只剩下了風。」
「有自己的行為,是人生中最難的部分。因為大部分人不是自己,是他人。他們的思想是他人的觀點,他們的生活是對他人的模仿,他們的熱情是一句引言。」
理想和現實,殘酷反差的人性寓言——任性到像一場隨心所欲傷心欲絕的大夢——竟然有種奇怪的治癒感:既然庸碌人生,每個人都免不了成為一隻被滿身蛆蟲緩慢蠶食的豬玀。那麼,世上的種種孤獨、落魄、傷心、絕望、悔恨、遺憾、蒼老、疾病、死去,有什麼不可以接受呢?
這就是每個人的生命出口,這就是每個人的終身成就,這就是一切的結束。
危險地活著吧,Accept it all.
本周五電影《我想結束這一切》
影片:《我想結束這一切》
時間:2020年9月18日(周五)19:00-21:00(格桑花有簡餐)
地點:毓賢街東首格桑花(82888486)
不收費,並提供茶水。
讓更多喜歡老電影的朋友聚集在一起,為熱愛高原和熱愛電影、為追求內心遼闊與寧靜的你而準備。
發表的影評,格桑花將再給予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