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結束這一切》碌碌無為一生,你想結束這一切嗎

2020-10-07 孤影

一直是電影愛好者,從來沒寫過影評,但是看完本片後,感覺有太多話想說,沒看過原著,在我的理解裡,其實電影通篇只有清潔工是真實的人類,其餘的不過都是他的分身,也不能說是幻想,父母是真實存在的,男主是他自己,女友是完全幻想,所以女友的名字身份一直在變,因為她不是真實的人,她是最危險的分身,整個電影就是清潔工想結束這一切,但是其他分身不斷阻止他的過程。

其實從影片裡的人物以及對話,可以拼湊出清潔工本人的一生,家庭來說,他的父母關係並不好,廚房曾閃過吵架的畫面,母親年輕時的控制欲相當強,會很兇的跟他講話,父親從來不理解他,地下室的畫是他少年時的作品,但是由女主這個分身拿給他父親看,他父親一直說不理解,不明白藝術裡面沒有人臉,為什麼能表達出悲傷,這大概代表著自己從前的愛好並不為人所理解,所以最終這些畫出現在了地下室,地下室代表著他根本不願去回憶的東西,比如這些被否定、被打擊的藝術,比如清潔工的身份(衣服)。最終父母老去,死去,他只剩下了自己,孤獨的活著。

從他自己來說,他並不聰明,小時候努力學習,最終拿到的是勤奮勳章,而不是聰明勳章,所以有一段對話說,人們總是說上帝關上了一扇門,給你打開了一扇窗之類的,其實不過都是你不夠聰明,沒有基因彩票的安慰獎。在學校裡跟別人格格不入,所以男主在改道去中學的時候,說在學校的每一天都他媽的那麼漫長,應該是被校園霸凌了,還有說他見過的那些格格不入的孩子最終出現在小鎮的超市裡打工,其實冰激凌店裡的那個手上有紅疹的女生應該也是他的分身,男主在拿冰激凌的時候,手上閃過同樣的紅疹,很可能他也輟學了,然後去打工,打工時還有別的漂亮張揚的女生排擠他、嘲笑他但是他對她們又有著奇怪的幻想,所以他並不想再去面對她們。

還有人生的伴侶,女主是他想像的女朋友,也是他最危險的分身,他在通過日常生活裡看到的浪漫電視劇去豐富自己戀愛相識的過程,還有他少年時的房間,裡面有大量的書籍,其實他也很聰明,也很文藝,對物理、藝術、電影都有了解,情感豐富,涉獵廣泛,但是可惜無人理解,他將他們賦予女主,讓女主充滿智慧,充滿人格魅力,變換職業和名字,醫生、物理家,這些都是足夠聰明、優秀的人才能去做的職業,他母親在餐桌上也提到過優秀的物理學夫妻,但是這些最終都是幻想,並不存在,他並沒有找到伴侶,一直孤獨的活著。

在最後的那個舞蹈和他在舞臺上的獨唱,我有兩個自己的理解,第一:在舞蹈裡,兩個人陷入愛情,結婚,是否也代表著他年輕時是曾經有過婚姻的呢,後來一個清潔工出來殺死了男舞者,是不是說,在他們婚後男主越來越無趣,後來做了清潔工,殺死了原來有趣的自己,然後女舞者(妻子)離自己而去。第二:他幻想自己最終得了諾貝爾獎,在舞臺上發表演講,他的父母,女朋友以及曾經霸凌他,視他為空氣的人坐在臺下為他鼓掌,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和讚揚,終於不再孤獨了。

為什麼說女主是他最危險的分身呢,因為女主一直在說我想結束這一切,女主在畫外音時,男主永遠在打斷她,她幾乎沒有完整說過一大段自己想表達的話,這也是整個電影的不適感,特別的不適和尷尬,在冰激凌店,那個女分身在阻攔她往前走,告訴她前方十分危險,女主可以留下來,所有分身都在阻攔女主走下去、想下去、說下去。這是因為女主的想法很危險啊,她在想著結束這一切!最終所有的阻攔沒有成功,清潔工自殺了,在車裡活活凍死,死前誘發了低溫症,看到了童年時冰激凌女王(這也許是他並不多的快樂回憶),赤裸的跟著幻想中的那隻腐爛的豬,穿過雪地、穿過校園死去,結束了這一切。為什麼我覺得他自殺成功了呢,因為最終的畫面裡不是清潔工的卡車,而是男主的轎車,被皚皚白雪覆蓋,那是他自己的思想裡,男女主都消失了,沒能走出那個校園,沒有人再回來了。

這是一個驚悚電影,很多人在觀影過程中一直在問高能在哪裡,為什麼不驚悚,因為真正的驚悚不是鬼神,而是自己,男主屬於芸芸眾生的大多數,沒有中基因彩票,勤奮而不聰明,讀很多書,了解很多知識,繪畫,餐桌談話裡物理、經濟都聊過,但是從來沒有人能理解自己,也沒有朋友,沒有愛人,孤獨的活著,送走了父母,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年復一年的做著清潔工,是學生眼中偶爾被嘲笑,大多數時候是被忽略的人,就像一個透明的東西,人們的視線不是看見你,而是穿過你,也許有過年少的夢想,也許以為自己會是不普通的人,但是最終只是孤獨的,碌碌無為的度過這一生,無時無刻的不想著結束這一切,但是其他分身又在攔著你,告訴你這人生值得,你還有很多美好,最終結束這一切的想法戰勝了一切。

這就像我們自己,人最難的是承認自己的普通,承認自己會平凡的度過一生,沒錯,你也許很有趣,也許天文地理無所不知,但是這真的是你嗎?就像地下室的畫外音,我們真的是自己嗎,還是只是被這個世界的信息塞滿的人,我們說的話是自己的嗎?不過都是別的人話,別人的思想從我們這裡傳播出去而已,曾經有句話很火,說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最後都會成為你身體和思想的一部分,真的是你的一部分嗎?還是說是他們湊成了一個你?當然這種高深的本我與自我的話題就不是一句兩句能解釋的了。

誰年少時不認為自己的不一樣的煙火呢,誰不嚮往被人關注,成功的生活呢,誰會想到你現在的夢想就是一套房,或者別中年危機失業呢,誰會知道你的一生就是在格子間裡辦公室裡平常又普通的度過呢,你甘心嗎,你接受嗎,你內心沒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你這他媽有什麼意義,我一直在想結束這一切嗎?但是你不會結束這一切,因為你還有其他的責任,其他的羈絆告訴你要留下,生活很值得,如果最後不值得呢,失去父母、失去伴侶,毫無建樹,你會結束這一切嗎?

這個電影帶給我的不只是觀影過程中的尷尬和不適,全程憋著一口氣想大喊想發洩,還有看完以後心理的驚悚,越想越難過,都說真正的勇士敢於面對慘澹的人生,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仍然熱愛生活,我想我現在不是,我想總有一部分人的心裡有那個小小的聲音,我想結束這一切,我想結束這一切·······別讓她戰勝你,別讓她真的結束這一切。

相關焦點

  • 《我想結束這一切》我也想結束這一切
    非常感謝這個電影讓我記住了「我想結束這一切」的一個英語說法。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好讓我能夠在想使用這句話,又覺得用中文說出來太尷尬的時候有一個洋氣的緩衝。
  • 《我想結束這一切》:我是真的想結束這一切
    本來一直覺得這場乏味、沉悶、幾近崩潰的鬧劇毫無邏輯可言,但是看了別人的分析以後,這次覺得豁然開朗,原來一個人臨死前所想到的並非小說裡寫的人生走馬燈依次閃現,而是充斥著雜亂無章,理想與現實,各個年齡段,各個場景下,自己一生的亂七八糟。
  • 《我想結束這一切》我被動地結束這一切
    我被動地結束這一切我夢想年輕時候自己意氣風發,中年低谷時期碰到了有獨立思想並且能理解我的伴侶,老年時候我是風度不輸當年的研究者,得到了社會的認可沉浮一生,似乎什麼都經歷過,鋒芒畢露的年少時光,沉穩成熟,能屈能伸的中年研究時期,出世入世都只是過眼煙雲,瀟灑地進退來回
  • 《我想結束這一切》結束是因為想解脫,而不是後悔
    雖然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看了幾篇影評,有些人的腦洞還是讓我不能理解,所以不得不再廢話一些吧。雖然我覺得講述一部導演完全展現在你眼前的電影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因為它就在那裡呀! 如果男主是一個失智的老人,他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後,坐在汽車上卻忘了自己家在哪裡?
  • 《我想結束這一切》我想結束這一切
    查理·考夫曼可能不是現今影壇上最具知名度的作者型導演,但他一定是最能狠狠抓住你心中最敏感最脆弱最無力的那一塊地方然後反覆揉捏讓你哭天搶地的作者型導演。原來我們每個人都只是時間洪流中的一顆小小的釘子,那秒針滴滴答答的浪潮從我們身體中呼嘯而過,我們看著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痛哭流涕卻又不可動彈,我們也想結束這一切啊,可我們最終發現自己早就陷在最深的泥淖裡,任憑時間把我們全部風化完畢。
  • 《我想結束這一切》穿越一生與自己相遇
    考夫曼的新片《我想結束這一切》(英文名「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豆瓣評分並不高,7.3分,但我很喜歡。有介紹說這是一部意識流式的驚悚片,其實也確實夠「驚悚」,在看的過程中,你知道你不是在看別人的故事,而是在與自己作最後面對面的對峙。。
  • 《我想結束這一切》我想結束這一切,那就今天吧
    我想結束這一切,那就今天吧。 太陽又出來了,昨天沒有下雪,門前的鞦韆和昨天一個樣,只是比昨天舊了一些。啊~又是稀鬆平常的一天吶。早餐、收拾收拾、開車去學校,和平常一樣。打開收音機,聖經總能讓我平靜。到了學校,開始一天的工作。如果今天能開車回家,那肯定又是無所事事吃喝拉撒睡的一天,不然呢,這76年不都這樣過了嗎?了無生趣,悲傷沉悶,周而復始。
  • 《我想結束這一切》你想要結束的這一切不過是自我桎梏
    查理考夫曼的怪氣陸離是影界出了名的,新作《我想結束這一切》更是將這一暗黑,奇詭,心理懸疑的特質發揮到了極致。有人說,電影無非就是再現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再無其他。在這部兩小時十四分鐘的影片裡,作者深度探討了人類個體自身與時間的關係,時間不是一個實體,卻是自然界實實在在存在的。一切事物,一切情感,一旦脫離了時間,就不復存在。
  • 《驚魂記》+《搏擊俱樂部》=《我想結束這一切》
    來自查理·考夫曼導演的新片《我想結束這一切》於9月4日低調到近乎悄然無息的登錄Netflix。如果你對本片導演查理·考夫曼這個名字不甚了解,但偏愛較為小眾且腦洞清奇、邏輯結構巧妙的電影,就一定看過他導演的作品一二。比如《傀儡人生》(此片他是編劇)、《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人性》、《危險思想的自白》等。當這位被譽為「電影鬼才」的奧斯卡最佳導演獲得者遇上著名新銳先鋒作家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我想結束這一切》就是答卷。
  • 《我想結束這一切》我想結束這一切:一場孤僻中年男人的絕望幻想
    《我想結束這一切》並未有機會展現她的歌喉,但是在漫長的公路旅程中,卻能以聲音、表情、與肢體,創造與男友對話同時在內心思忖的衝突與張力,《我想結束這一切》對演員來說,絕對是演技極大的考驗。《我想結束這一切》的確也是如此,如果由故事的結尾往前看,或許就比較清楚。 ———以下有雷——— 先直接說結論。簡單地說,故事的主線幾乎都是發生在一個老年男性的腦內,是他的幻想、期待、與最後的行動——自殺(也就是」我想要結束這一切「)。
  • 《我想結束這一切》人生不值得嗎?
    電影的題目《我想結束這一切》開宗明義,男主想結束這一切。孤獨的老年清潔工Jack在結束這一切之前,幻想有個女友以另一個人的角度陪他檢視自己的一生。很多時候女主就是清潔工想像的完美版的自己,高學歷、詩人、畫家、研究老年學……如果你能熬過兩人一路上近半個小時的嘮叨堅持下來不切掉,後面的劇情還是挺精彩的。
  • 《我想結束這一切》有點催眠
    《我想結束這一切》這部電影的故事看上去有點詭異,不錯的電影氛圍,還有情節上並沒有那麼複雜,故事上主要就是講述女主和認識只有6周的男友一切去男友老家探望他的父母,而故事開始變得詭異也是從到達男友老家為節點,這部電影最大的一個令人可能有些不爽的地方就是影片充斥了很多讓人費解的細節以及不好理解的對話,有些晦澀難懂,雖然電影裡很多地方難懂,且信息量很大,但是主題方向明確,如果你能看懂女主和老清潔工的身份
  • 雪的葬禮——有關影片《我想結束這一切》
    雪的葬禮——有關影片《我想結束這一切》
  • 《我想結束這一切》一生回憶,一刷筆記
    凝視的背影,紅色外套,藍色外套,Lucy, Louisa, Yvonne, Lucia, Ames,我寫了首詩,凍僵的羊,爬滿蛆的死豬,父親的不關心,唱片和雙人舞,空無一人的屋子,滿桌的食物,90歲,40歲的父母,遺傳厄運晚餐,刀叉未動,漢堡,童年照片,狂犬病毒,女招待,量子通靈,物理學家couple,風景畫,詩人,詞語混淆,父母期望,失望,為把妹不懂裝懂,地下室,
  • 《我想結束這一切》書
    黑洞一般的劇情發酵,結局和真相始料未及……---我正在開往傑克家的車上,去見他的父母,像是給我們的關係一個儀式性的冊封。然而,「我想結束這一切」的念頭始終縈繞在我腦海。一路前行,一路隱憂。可當我真的要果斷結束的時候,事態早已脫離 掌控—— 傑克失蹤於荒野校舍,所有的跡象都表明,他已喪命。
  • 《我想結束這一切》這是一部需要被劇透的電影
    《我想結束這一切》太上頭了,本來只是想簡單寫一個與《信條》的對比,結果越分析越受觸動,都有點剎不住車了。第一遍糊裡糊塗,第二遍淚流滿面。女友望著窗外,自言自語道「我想結束這一切」。奇怪的是,男主似乎能夠聽到她的自言自語。
  • 文科式「燒腦」新片:《我想結束這一切》
    《我想結束這一切》太上頭了,本來只是想簡單寫一個與《信條》的對比,結果越分析越受觸動,都有點剎不住車了。第一遍糊裡糊塗,第二遍淚流滿面。女友望著窗外,自言自語道「我想結束這一切」。奇怪的是,男主似乎能夠聽到她的自言自語。
  • 藝術電影沙龍第二期:查理考夫曼《我想結束這一切》
    …………………♫…………………我想結束與你的一切,我的腦海中總吵鬧著這個聲音,可後來我才發現我真正想結束的是我自己我全部的人生、經歷和關係。 人總是傾向於在戀情保質期結束後繼續留在其中,這是牛頓第一情感定律。在無數的清晨傍晚和黎明,看著旁邊那個與你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人說著日復一日的瑣言碎語,大家都曾有過想結束這一切的衝動,親密關係裡,恐懼感披著厭倦和危險的外衣裹挾著人的一生,你是那麼完美那麼浪漫,所以請你務必所想所念皆是逃離。
  • 格桑花電影|| 《我想結束這一切》
    《我想結束這一切》這部新片來頭不小,導演是大名鼎鼎的鬼才查理·考夫曼。做編劇,他憑《暖暖內含光》拿下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從最日常化的生活中,發掘出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他和諾蘭一樣著迷於「時間」,但不動用大場面。而是聚焦普通人經歷的尋常小事。看似一切正常,卻在神不知鬼不覺中給你下了蠱。等你終於反應過來,一定會佩服得五體投地
  • 《我想結束這一切》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我想結束這一切》。編劇之王查理.考夫曼是不會交出平庸的作品的。燒腦+懸疑+情感+恐怖。誰沒有做過白日夢呢,而如果是一個走到人生盡頭的loser老頭的白日夢呢?考夫曼一定是個經常做白日夢的人,才能把這種狀態刻畫得如此冷靜、精準而深情。漫長的意識流對話包含著巨大的信息量,包含著考夫曼對於文學、藝術、科學、哲學和物理學的理解,過於碎片化的對話信息幾次讓我幾乎要沉浸到意識流的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