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會有屬於它的英雄。
他們身上都帶著不可磨滅的"勳章",被世人敬仰。
鍾南山博士,便是其中之一。
在特殊的2020,他毅然出徵,一身醫者風骨,救多少人於水火之中。
這般以身奉獻之人,他們的事跡,都值得被拍成傳記讓所有人銘記。
《功勳》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萌芽,這部年代人物傳記巨作策劃已久,由著名導演鄭曉龍、楊文軍等人著手拍攝。
這部電視劇名和主題也非常貼切,因為劇中每一個單元的主角都是拿過"共和功勳章"之人,都為國家做出了卓越貢獻,但一開始是沒有鍾南山博士一角的。
是在10月20日的電視製片大會暨第三屆影視基地峰會上,總製片曹平才曝出新增鍾南山院士的單元。
但由於是新增板塊,鍾南山一角的演員還未敲定,不過總導演鄭曉龍給出了選角標準:德藝雙馨,形神兼備,表演精湛。
三個詞的標準,看似簡約,卻不簡單,如此要求,非圈中老戲骨、藝術家不能勝任。
這則消息一出,也瞬間勾起了網友們的好奇心,都非常期待鍾南山院士一角的演員到底會是誰。
其實,真要按這個標準去找,符合標準的老戲骨還真不多。
張國立老師應該算一個。
國家一級演員,實力影帝,三十幾年的表演經驗,而且演員導演雙重身份加身,論演技和經驗,圈中能比擬的人應該不多,妥妥的藝術家。
而且張國立老師的人物塑造能力也非常強。
雖然早期是"皇帝專業戶",靠演古裝讓大眾熟知,但後期很快就靠其他角色甩脫了這個標籤。
比如《建國大業》中專橫獨裁的霸氣蔣介石,《一九四二》中因饑荒由一老東家轉變為逃荒難民的範殿元,一路上看透了人性冷漠,內心飽受折磨,帶著小女兒一路波折,看得人潸然淚下。
這些角色都塑造得入木三分,完美詮釋了演什麼像什麼。
所以,從專業性和資歷的角度來講,張國立老師演鍾南山是完全夠格的。
但從形象上來說,不太合適,再好的演技,也有形神兼備作為前提條件,就有些不妥了,畢竟只有合適,才能有近乎完美的角色塑造嘛。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李雪健老師,同樣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被無數演員敬仰。
資歷也就不過多介紹了,比張國立老師只強不弱。
可李雪健老師同樣不適合演鍾南山,還是那句話,形象不夠貼合。
鍾南山,肩負抗下如大山般的責任,形象高大偉岸,而李雪健老師更加擅長一些比較內斂含蓄的角色,他同樣可以演出這樣的偉岸,但是袁隆平背後默默耕耘那種形象。
我的友誼戰我做主,新功能關閉機器人上線
如果讓他來演袁隆平爺爺,絕對一百個合適,可鍾南山院士,不一定能撐得起來,並非演技不好,只是外在因素罷了。
當然,這都屬於雞蛋裡面挑骨頭了,真要演,兩位老藝術家都是能演的,但這種極具紀念意義的大製作影視,本身追求的就是吹毛求疵,選角上自然馬虎不得。
當真要挑,那陳道明、張豐毅、陳寶國三位老師應該是最合適的人選。
無論是形象氣質還是演技上,三人都能勝任鍾南山院士一角色。
都是一身正氣,能凸顯鍾南山院士的正派。
特別是陳道明,早在拍攝《在一起》系列時,他在網友那裡就呼聲極高,說要是有鍾南山的角色,他最為適合。
的確,陳道明老師無論是從表演上,德藝上,形神上都幾乎沒得挑剔。
但其他兩位也絲毫不差。
陳寶國,不相貌怒自威,身姿挺拔,還兩次獲得過"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稱號,完全符合要求。
而張豐毅,六十幾歲練得一身肌肉,把身材保持得如此之好,在形體和相貌上,和鍾南山院士是最為貼切的。
不少人都覺得他是最合適的人選,但一定要從這三位老戲骨中作出選擇的話,張豐毅老師應該會被叉掉。
因為有鄭曉龍的"德藝雙馨"四字擋在前面。
如此嚴肅的角色,如此具有紀念意義的電視劇,自然要嚴控風評,不能讓觀眾對演員的一些客觀看法影響到角色。
陳寶國和陳道明都是出道起就零黑料、零緋聞的演員,而張豐毅老師在這一點上就要差點了,之前有過一些不好的傳聞,所以在德藝雙馨四字上要大打折扣。
如此看下來,鍾南山院士的選角,的確難以抉擇。
只怪他形象氣質太佳,都八十四歲高齡,依舊壯碩如年輕人,依舊中氣十足。
無論哪位老戲骨來演他,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當然,最後的選擇權還是掌握在總製片手中,以上所說也僅為猜測。
只因這一角太過特殊,所以讓所有人滿懷期待。
相信無論最後選到哪一名演員,都不會讓觀眾失望
假如張豐毅、張國立、陳寶國三選一,你認為誰更合適?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