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劇選角困局:流量演不了,戲骨超齡了

2021-02-09 金牌創作人

 

日前,萬眾矚目的《上陽賦》開播。但章子怡的人生小螢屏首秀,卻被絆在了「少女感」上。

 

劇集豆瓣開分僅有6.0,當時以38歲「高齡」扮演15歲小郡主王儇的章子怡,被豆瓣網友毒舌「像一個苦大仇深的太后。」

 

 

爭議之大,引得章子怡本人發微博回應。她稱自己年齡認知清醒,但既然接到了劇本,就要與阿嫵(王儇)一起成長變化。本人的回應並未被觀眾買帳。網友評論道:「我感覺少女時代換人演更好。」

 

看著氣場宛如女皇登基的章子怡作嬌憨少女態,還不是最令人不適的——為了匹配大女主章子怡,劇組啟用大量40左右的成熟演員,他們也紛紛從角色少年階段演起。

 

43歲的左小青演待嫁少女,38歲的劉芸演小丫鬟,同為82年的周一圍袁弘楊祐寧集體化身「弱冠少年」。這些演員都大名鼎鼎,有的人演技不俗,但與角色年齡懸殊,違和感讓觀眾難以入戲。

 

(《上陽賦》男性主角)

 

不只《上陽賦》,中生代演員「扮嫩」翻車是近來的高發現象。

 

《情深緣起》(新版《半生緣》)裡,劉嘉玲蔣欣尬演顧曼璐、顧曼楨姐妹;《燕雲臺》中,僅比章子怡小4歲的唐嫣懷孕中出演少女;《大秦賦》裡,滄桑的張魯一說出無法令觀眾相信的臺詞:「寡人剛及弱冠之年」。

 

如果說電視劇濫用零演技流量演主角只是讓觀眾憤怒,那麼成熟戲骨扎堆演不合適的少年角色,則叫觀眾痛心。

 

痛心的觀眾還往往心存兩個疑問:大劇選角何時從用濫用流量的極端,走向了亂用戲骨的極端?年齡跨度大的角色,少年戲份為何不用小演員出演,非要大咖們親自扮演超齡少年?

 

《大秦賦》豆瓣熱評:

「張魯一演少年嬴政是窮得請不起小演員嗎?」

 

 

事實上,一部劇可稱為「大劇」,就意味著必須包含高昂的投資、豪華的陣容班底,以及「大IP」等基本要素。

 

平臺要流量,品牌認明星,只有「大IP+一線明星」的組合能夠吸引足夠的招商,撐起大劇的製作成本。相對應的,原創劇本、非一線明星擔任主角,都會讓項目的商業價值充滿變數,從而影響到招商引資。

 

如此一來,大劇選角的範圍就極為有限,過去的選角公式可拆解為「大IP+流量」,以當年的《盜墓筆記》為標誌性作品。這部小鮮肉+大IP的網劇豆瓣評分5.1,卻為愛奇藝拉新會員260萬,幾乎付費會員裡程碑事件。

 

此後幾年,小鮮肉演遍了《盜墓筆記》衍生IP,又紛紛開始當起點男主;流量小花們人手幾個晉江大女主,穿越宮鬥仙俠宅鬥無所不有。但這一公式下量產的劇集口碑往往堪憂,數年下來,觀眾已經對流量演大劇產生了天然免疫。

 

觀眾的流失,迫使平臺和劇方思考新的選角方式。而戲骨和電影演員此時成了救命良方,劇方力邀主攻電影圈的大花重返小螢屏、出演「大女主」IP劇成了新的「公式」。

相比靠粉絲吆喝的鮮肉偶像,有國民度和話題度的大花們,是另一種維度上的「頂級流量」。何況從理論上講,大花演技應該比流量們強得多,在口碑上具備優勢。選擇啟用戲骨的劇方,可以說是立刻佔領了輿論制高點。

 

但誰也沒想到,當初在演技綜藝裡批評鄭爽沒有信念感的章子怡,親身上陣演大女主卻呈現出另外一種違和。

 

不只章子怡,《如懿傳》裡的周迅同樣被嫌臉僵,《大明風華》裡的湯唯則是從顏值、演技到臺詞被全面質疑。公允地說,大花領銜的大劇創作班底豪華,製作精良,《如懿傳》服化道之精良,也是觀眾所公認。

 

《大明風華》

 

但從結果而言,這些「大IP+大花」劇集並未收穫高口碑,反而因觀眾的高期待值而產生落差,性價比並不高。

 

 

章子怡辯解自己要與角色共同成長的微博下,熱評第一是來自網友的靈魂拷問:「那為啥接這個角色?」在很多觀眾看來,既然對角色來說年齡已經不合適,不如不演,愛惜羽毛才是藝術家之道。

 

某種程度上,部分戲骨們確實沒有章子怡自詡的那樣清醒。

 

出演顧曼璐的劉嘉玲接受愛奇藝採訪時說:「我真的沒有一點糾結過我的年齡問題,我老是覺得顧曼璐就是我來演的。」不僅如此,劉嘉玲更表示,她幾乎在張愛玲每一部小說裡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色,比如《金鎖記》的曹七巧、《第一爐香》的梁太太。

 

 

另一方面,導演們的判斷顯然也給了演員不必要的信心。《大秦賦》導演顧其銘堅信找一個20歲的年輕演員演嬴政效果不會比張魯一好。

 

他在某採訪裡表示:「誰都知道張魯一演一個十二、三歲的人不合適,但是前面已經有兩個嬴政了,再換第三個,再出來第四個,人物就會跳躍得太快,如果真的再找一個20多歲的演員去演十幾歲的嬴政,可能大家也不認可,因為演員能不能駕馭這些戲,真的很難說。」

 

 

從效果來看,創作班底不僅低估了張魯一演13歲嬴政這件事的荒誕性,也過高地預判了張魯一的角色駕馭能力。不僅讓該劇口碑成為全系列最低,也讓素有好評的戲骨張魯一遭遇觀眾緣的滑鐵盧。

 

主創的選角判斷失誤還能歸結為個例,而大製作影視項目裡缺少真正適合戲骨的故事文本,則是一個長期現象了。依託大IP改編生產的大劇,絕大部分都在改編青少年向的網文大IP作品,在這些故事裡找到中年主角本身就是極為困難的。

女頻大IP主題集中於種田文、宅鬥、宮鬥等大女主成長故事;男頻大IP則是玄幻架空升級流,主角也要從少年成長起來。加上網文能夠成為大IP,也必須遵循流量法則,更新頻率高,篇幅動輒百萬,更加需要從主角的青少年時代說起。

早在流量鮮肉時代來臨之前,言情大IP《泡沫之夏》的影視化也曾慘變「中年偶像劇」。30+的黃曉明練就一身腱子肉,卻要飾演有脆弱感的未成年男孩洛熙,他被女主家棄養後說出「我可以自己搭公交車去孤兒院」的臺詞,荒誕感十足。

 

到了大女主瑪麗蘇時代,則上至大花下至流量化,女演員們都在強撐少女感。33歲的趙麗穎頂著疲憊的深眼窩出演《有翡》裡14歲的周翡;28歲的楊紫則要在《青簪行》裡演12歲的女神探。

 

流量邏輯下,上遊創作生態也已經失衡,資本集中在低齡的IP改編劇,嚴肅文本被擠壓至中小成本,即便能夠被拍成大劇的,也多為男性群像故事。如此一來,男戲骨尚且有男性群像角色充分的歷史劇正劇可拍,屬於成熟女性的故事卻實在匱乏。

 

演員陶虹就曾說過:「不僅僅是中國,亞洲文化裡面其實都是偏少女文化,到了我這個年齡,能找來的比較有得演的角色也是少之又少。」2019年女演員海清首次在FIRST影展上呼籲給中年女演員機會,而這樣的呼聲正在越來越多。

 

當然,對於大花們來說,選擇權已經比非當紅演員大得多,實在不必趟進大女主IP劇的渾水裡。比如同樣是「下凡」,趙薇每次觸電都選擇現實題材,《虎媽貓爸》六年後,趙薇又接演新劇《學區房》,搭檔秦昊,賣相透著靠譜。秦昊同是電影咖「下凡」,無論是彼時的《無證之罪》還是大爆的《隱秘的角落》,小螢屏之作可謂步步到位,選劇的精準值得稱道。

 

退一萬步講,戲骨們出演年齡跨度大的角色時,為什麼不把少年戲份交給更年輕的小演員完成?

 

「孟大明白」對此給出了一種答案:「我曾經問過一個導演,他說平臺要求前兩集就要出現明星,他們根據大數據相信明星是不用花錢的最好宣傳,所以《慶餘年》把童年階段極致壓縮,讓張若昀最短時間內出場。」

 

《上陽賦》中,開篇即是章子怡念旁白,小演員出場不足數分鐘,第7分鐘章子怡本尊便出現在及笄之禮上。網劇《棋魂》中,為了讓男主演胡先煦儘早上線,劇方將原漫畫設定的時間推後6年,讓時光在15歲高齡開始學圍棋。

 

平臺的流量法則不一定奏效,反而是大演員過早上線更引起觀眾不適應。

 

典型例子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中少年顧廷燁的戲份頗為動人,當畫面猝不及防切換到40歲的馮紹峰時,成熟大叔強行演叛逆少年,反而令觀眾無法接受,其實馮紹峰將後期的顧廷燁塑造得很豐滿,但上線過早反而丟分。

 

精彩的少年戲份往往能成為觀眾心中的白月光,但如今敢讓小演員多飄一會兒、讓大咖晚出現一會兒的電視劇不多了。

 

事實上,一些精良的製作班底倘若能夠發掘出優秀小演員,就可以為行業輸送優質的新生力量:《隱秘的角落》三人組、《清平樂》裡的任敏、《小歡喜》中的李庚希,如今都在更大製作的劇集裡挑起大梁。

 

 

給年輕演員機會積累知名度和流量,日後就有人氣演技俱佳的青年演員可用,實乃良性循環。

 

 

從「唯流量」到「唯大咖」,一旦極端選角邏輯壓倒了「合適」本身,對作品口碑都是一種傷害,唯有劇方不盲從,從角色契合度入手才,是科學的選角思路。

 

當然,啟用合適的非一線演員,也是對班底能力、平臺勇氣的巨大考驗。未來如何找尋一個平衡點,在新的組盤過程中真正做到角色與人物契合,是製作方和平臺都應該思考的。

 

至於「下凡」的電影演員們,此番「渡劫」過後,也該對自己有更清晰的認知。轉型和挑戰必不可少,但也應理性面對,否則帶來的就不是事業新階段,而是對觀眾緣和自身口碑的消耗。

 

另一方面,千篇一律的網文「大IP」是否還有量產的必要?大女主瑪麗蘇已經走向衰落,在現實題材中更多地聚焦女性,從上遊改變中年演員無戲可拍的困局,才是解決當下超齡IP劇尷尬的根本方法。

 

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生代女演員迎來了更多現實題材機會。孫儷主演的《安家》、女性群像爆款劇《三十而已》,都是讓成熟女演員發光發熱的合適項目。而未來,這樣的機會應該越來越多。

 

相關焦點

  • 30歲譚松韻演高中生不算啥,這些明星超齡演高中生也不違和
    明星演戲時超齡出演角色很常見,特別是一些明星本身就比同齡人顯小且保養得當,即使演高中生也不違和。就像最近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女主角譚松韻今年30歲了,可她在戲裡的角色一開始卻是個高中生。準確來講,譚松韻拍這部劇時29歲,比起真正的高一學生大了十一歲,挑戰還是挺大的。可天生就有一張「娃娃臉」的譚松韻,當然輕鬆hold住了這個高中生校服造型。
  • 適合演校園劇的4位超齡女星,鄭爽還好,39歲的她仍像高中生
    適合演「校園劇」的4位超齡女星,鄭爽還好,39歲的她仍像高中生第1位:鄭爽鄭爽的演技,或許不算很好,但她的「少女感」一直保持得很不錯,從一開始出道,就在演青春校園劇,後來又搭檔過楊洋、馬天宇等男神,演了《夏至未至》、《流淌的美好時光》,雖然現在已經29歲了,但看上去,還是很適合繼續演同類型的劇,但再怎麼說,鄭爽也還沒到30歲,所以說,她來演校園劇其實還好。
  • 反差太大 ! 黃曉明演周總理,網友:正劇也敗給流量?
    青年演員選角大膽,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更追求神似。對此,觀眾的評論褒貶不一,有人說眼前一亮,但也有人批評正劇最終輸給了流量。官宣其中有演過多次偉人的特型演員,也有當紅的流量明星前幾年黃曉明無論如何都擺脫不了油膩,甚至成為觀眾最不喜愛的男演員之一,演什麼劇都被觀眾排斥,這和他後期接的爛片太多不無關係。
  • 戲骨與流量流星
    戲骨與流量流星 老戲骨,真正的大演員讓觀眾銘記,熟悉的是所塑造的一個或幾個所飾演的經典的角色,提起角色無人不知,角色遠遠大過姓名,老戲骨也樂意於讓觀眾記住角色記不住自己。提起李向陽,方鴻漸,李冬保,江姐,吳敬中、高育良、「我奶奶」九兒這些經久流傳,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的影視人物,然後才想起,或不怎麼想得起:哦,是郭振清、陳道明、葛優、於藍、馮恩鶴、張志堅、鞏俐這些人演的啊。著名作家錢鍾書對此有過精闢論述:你們吃了雞蛋記得雞蛋就行,何必非要去記住是哪只母雞暱。
  • 《在劫難逃》:無論是流量還是戲骨,好演技,就是你們最大的底氣
    轉型流量鹿晗搭檔穩健戲骨王千源,一起為我們帶來的這部超級帶感的燒腦懸疑劇——《在劫難逃》已經在愛奇藝上開播了。這部劇一經開播,便好評如潮,豆瓣評分更是高達7分以上。白夜追兇》和電影《大人物》等爆款國產懸疑劇。
  • 劇版《三體》官宣!張魯一出演男主,兩版「葉文潔」選角眾望所歸
    劇版《三體》的官宣,也代表著接棒《流浪地球》的科幻大作終於來襲了,相信有很多喜歡科幻的小夥伴都很期待吧,這部原著遠銷國外的科幻小說被改編成劇,大家不知道會被改成什麼樣子,劇本已經寫了好幾年,拍攝也用了大半年,如今終於來襲了,看著這張頗具科幻色彩的大幅海報,大家是不是對劇版十分期待了呢?
  • 選角風波塵埃落定,陣容不輸都挺好
    正午陽光出品的電視劇一直是許多演員嚮往加盟的,即便是演一兩個小角色也有走紅的可能。的確,正午陽光打造了太多的優質好劇,就譬如《都挺好》這部都市劇,火了之後連配角也獲得了很高的人氣,這也難怪大家都想去演正午陽光的劇了。
  • 流量領天價背數字,用替身還要摳圖,老戲骨卻無戲可拍
    小生小花們都不需要從科班出身的底子,也不需要在演戲上有任何經驗,只要有話題有關注,就能在劇裡拿個主角做做,同時配上好幾個實力派的戲骨來搭戲,讓整部劇看上去仿佛很有格調,殊不知戲骨們自身也很難受。然而這些流量演員們往往就是得到的跟付出的不成正比,才會招來那麼多批判。別說演好戲了,可能就不小心擦破點皮、摔了個跟頭,都被粉絲誇大成為演戲獻身的感覺。
  • 戲骨+流量,又一部高分懸疑燒腦劇,反派鹿晗演技飆升
    我們對偶像的定義標準是什麼,是只會唱歌,跳舞,還是既能唱歌又會演戲,但是有的人很不看idol轉型成演員,在觀眾的眼裡,idol只是能小鮮肉,轉不了型,演不了戲,吃不了苦。>《在劫難逃》這部電視劇相信都有所耳聞,曾有一段時間經常霸佔熱搜前十榜,因為這部劇大家也改變了大家對「鹿晗」的看法,許多人都在誇讚鹿晗的演技,戲骨+流量,這搭配簡直沒誰了!
  • 《天官賜福》開始選角?都是人氣流量愛豆,熱度夠了但書粉很難受
    《天官賜福》開始選角,面試的都是流量愛豆《天官賜福》是著名作者墨香銅臭的小說,它的火爆程度真的非常高,小說的粉絲的基礎也很大,特別是小說中的雙男主設定,也是近年來小說設定的大火之一。最特別的是,墨香銅臭也是《魔道祖師》的作者。
  • 製片人選角秘訣大公開:到底要演得好還是長得好?
    在演員薪酬方面,限薪令推出後,演員片酬市場逐步走向規範,片酬不再成為掣肘製片人選角的決定性因素。今年2月出臺的《通知》明確提倡不超過40集,鼓勵30集以內的劇集創作,而根據各大平臺和製作公司推出的聯合聲明,單個演員單集片酬不得超過100萬,因此整體來看,頂級演員的片酬也基本在4000萬左右,不會再出現上億這樣的天價。
  • 當年是流量王!熬成戲骨作品卻不受關注,四大流量王也只有他下滑
    說起當年的流量王,就是楊洋了吧。楊洋當初被稱為「撕漫男」,可是萬千少女的夢,而且接的很多資源都是偶像劇男主。一般偶像劇要是有楊洋在的話,那收視率就會得到保障。那部《微微一笑很傾城》就是楊洋扛起了大旗。當年的四大流量小生裡面,也只有鹿晗跟吳亦凡一直扛到了現在。而還有一個明星,他當年是流量王!後來熬成戲骨作品卻不受關注,四大流量王也只有他下滑最厲害。
  • 工人日報:戲骨何止解眼癮
    原標題:【藝評】戲骨何止解眼癮   立秋的那天深夜,工閒的片刻,一位同事拿眼盯著電腦追劇。看著滿屏的一男一女倆人物在那裡絮叨,我問:這倆演員叫啥啊。同事回答不知道。我說:你連人家叫啥都不知道,看個啥勁?同事來了句:後面還有郭德綱呢。   郭德綱?
  • 演員:果親王被演成搞笑氣氛組,粉絲:陳宥維不靠流量也能贏曹駿
    ,估計在陳宥維閉上眼睛的那一刻,他心裡想的是:「終於把這場戲給演完了,幸好沒忘臺詞。」這是陳宥維第2次在舞臺上表演,每一次表演結束之後都會遭到批評,大家都覺得陳宥維不適合演古裝戲,古裝扮相在他的身上會毀掉角色。
  • 渡咖選角工作室何泓瑋:選角團隊應當成為影視項目的核心戰隊
    花絮和導演採訪讓觀眾了解了選角背後的故事,每一個角色都由導演團隊親自參與挑選,精準的選角也是請回答系列成功的原因。一部劇所有的演員都由導演來選,在當前的影視環境背景下並不現實。隨著一些精品好劇的熱播,選角專業化、標準化已成為新的行業趨勢,「選角工作室」逐漸走入觀眾視野。相較於單槍匹馬汙名化較重的「選角副導演」,以團隊形象出現的「選角工作室」更讓觀眾願意用專業的字眼來形容這個行業。
  • 那些超齡明白裝嫩演高中生,那家強?
    以最近比較火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來講,這部劇的女主角名叫,譚松韻,今年芳齡為30,其實譚松韻拍這部劇的時候只有29歲的年齡,但好在戲裡的角色是一名高中生,譚松韻的年齡為29歲與高中生的差別大概在十到十一歲之間,這部戲對譚松韻來講挑戰也是挺大的了,不過天生是一張娃娃臉的譚松韻,也是能夠輕鬆架的住時這個角色的。
  • 《天官賜福》和《默讀》陷入選角難,鹿晗呼聲高,費渡無人能演?
    今日,有關《默讀》和《天官賜福》拍攝真人版的消息被推上了熱門,這兩部小說都是大ip,擁有眾多粉絲。《天官賜福》更是被製作成動畫,正在當下熱播,其劇情隨著不斷推進總會被熱議,所以今天大家看到官方放出要將它影視化的時候,自然引起了大量探討。一個好ip真人化最重要的一環無疑就是選角。
  • 填補湖南衛視天坑收視,豆瓣開分8.6,沒大咖無流量也能這麼強?
    填補湖南衛視天坑收視,豆瓣開分8.6,沒大咖無流量也能這麼強?譚松韻,張新成,宋威龍主演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開播就拯救了湖南衛視持續大半年的低迷收視,開播兩天豆瓣評分達到8.6的高分,每天也不缺熱搜,可謂是收視口碑都不缺,沒有大咖流量加持,《以家人之名》憑什麼叫好又叫座?
  • 流量明星戲約不斷,老戲骨已經無戲可選
    搜羅娛圈千萬事,豬叔帶你漲知識最近大家都被電影《八佰》吸引了目光,可能並不知道,在9月12日,有一部叫做《如劇如戲》的電影在各大平臺上映,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兩代人為越劇而努力奮鬥的故事,而在這部電影之中,最讓人關注的還是其中的一位參演者
  • 《功勳》新增鍾南山單元,總製片曝出選角標準,圈中戲骨誰能勝任
    這些角色都塑造得入木三分,完美詮釋了演什麼像什麼。所以,從專業性和資歷的角度來講,張國立老師演鍾南山是完全夠格的。但從形象上來說,不太合適,再好的演技,也有形神兼備作為前提條件,就有些不妥了,畢竟只有合適,才能有近乎完美的角色塑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