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至上,這句話哪裡都用得上。
比如在書店挑書的時候,有時也忍不住多看幾眼那些高顏值的書籍,這裡的高顏值,主要指的是書名起的好聽,封面也做的好看的書。
這些書,不僅書名好聽,內容也夠特別,而且我還發現一個規律,一本書若是書名取得好,內容大概率也差不到哪裡去。
尤其是有些本身個人風格很強烈的作家,書名也起的很有特點。
比如硬漢柔情的海明威,代表作《老人與海》,《太陽照常升起》,《吉力馬札羅的雪》,《喪鐘為誰而鳴》,《流動的盛宴》,真的很有感覺,那種堅硬中偶然的細膩,會讓人想哭。
而另一位我很喜歡的作家史蒂芬·茨威格,也是取書名的高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心靈的焦灼》,《昨日的世界》,《人類群星閃耀時》,《情感的迷惘》,每個書名都能戳中我;
還有文青們最愛的兩位男作家,卡爾維諾和村上春樹,書名都起都賊性感啊,還是文藝風的那種性感。
比如卡爾維諾的《樹上的男爵》,《命運交叉的城堡》,《不存在的騎士》,有些深沉的雅痞感。
而相比較村上春樹就輕鬆很多,像西裝下面配運動褲的男人,你說他流氓,他立馬正經給你看,正經中還有一點小俏皮,每本書的名字我都愛的不行。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挪威的森林》,《奇鳥行狀錄》,《海邊的卡夫卡》,《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神的孩子全跳舞》,《海邊的卡夫卡》,《國境以南太陽以西》,《且聽風吟》......
前幾天,讀他的隨筆《大蘿蔔和難挑的鱷梨》,很多地方都既感性又俏皮,細膩又幽默,看他文字的全過程,就好像聽一個男人說情話,漫不經心又無比熨貼,但他就是放心縱火犯,所以你就算被撩到,也不好意思找人家負責。
當然,村上春樹所有作品中,我最愛的是《1Q84》,冷冽又清奇,最主要的是,玻璃渣裡偶爾能嗑到一些糖。
很多人說,讀文學作品容易憂鬱,但也有很多文學作品糖分含量之恰如其分,能讓人回味好多天啊!
不過,中國作家中書名取得好聽的,大多都是擅長寫散文的,比如木老是畫家不錯,但是散文寫得也很好,代表作《西班牙三棵樹》,《素履之往》,《哥倫比亞的倒影》,《雲雀叫了一整天》,《我紛紛的情慾》,都是以散文和詩為主;
汪老的散文集《家人閒坐,燈火可親》,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等,書名樸素中有詩意,平淡中有暖意,內容也是如此。
但是這些書名好聽,內容又好看的書籍,大多已經人盡皆知了,所以今天推薦幾本小眾的高顏值書籍,看完不會後悔系列,喜歡記得點讚轉發哦!
1.《肉桂色鋪子及其他故事》
「炫目的陽光下,我們沉迷於那本宏偉的假日之書,其紙頁如燒如焚,淌著金黃梨子的甜美果漿。」
不得不說,我對意象豐富,詞藻細膩的作家沒有抵抗力,波蘭作家布魯諾·舒爾茨,在我看來是遣詞造句的高手,非常懂得如何用文字營造氛圍感,傳遞情緒和表達思想。而他奇詭的想像,晦澀的隱喻,清新而黏膩的文筆,每每讓我驚嘆於有些作家,就是老天爺賞飯,不得不服氣的那一類人。
國內很多讀者不太熟悉舒爾茨,但往往都聽說過卡夫卡,事實上,在歐洲,舒爾茨一直被視為與卡夫卡並肩都天才作家。
開頭我引用了一段他描繪夏天的比喻,你可以再感受一下他如何描繪冬天:時日在寒冷和無聊之中變硬,堪比大塊都陳年麵包。我們用鈍刀子把它切開,卻食慾全無,懶洋洋直犯瞌睡。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另外一本書《沙漏做招牌的療養院》,也很不錯哦,推薦閱讀!
2.《布魯克林有棵樹》
「活著,奮鬥著,愛著我們的生活,愛著生活饋贈的一切悲歡,那就是,一種實現。生活的充實常在,人人皆可獲得」
這是一個女人的成長史,雖然生活不幸,飽嘗困苦,但人生中也有很多美好的事情,比如書籍,陽光,天堂樹......
我是在情緒狀態很差的情況下,偶然找到的這本書,讀完觸動很大,它讓我意識到,越是艱難的時候,越是要咬著牙,拼命向更深的地下紮根,因為活下去,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抵禦風雨,享受到清晨的第一縷光。
3.《耕種 食物 愛情》
「我想要一個家,有一間房子,有青草的氣味,有晾在繩子上的床單,有一個在噴灑的水中跑過的孩子。」
詩意的田園生活一直讓人心動不已,但這本書呈現的角度有點不同,女作家克裡斯汀本人,曾經是一位環遊世界的旅行作家,一次採訪中遇到了帥氣的農夫馬克,她被馬克以及馬克的生活方式所吸引,從而決定放棄城市生活,與心愛之人紮根於農場之上。
很多人以為以後的日子,就是李子柒式的歲月靜好,但其實農場生活遠比我們想像中要艱難,種植的蔬菜要在寒凍來臨前及時收割,曾經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年輕女孩,需要脫掉高跟鞋,漂亮的晚禮服,每天和泥土打交道,手掌變得粗糲,皮膚變得蒼老。
很多人可能會問,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去做這樣的事情呢?
以為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想要的生活而不需要付出代價,是很多人的異想天開,即便那些我們最熱衷的夢想,往往也充滿著無數個難以忍受的痛苦,那麼為何執念於此呢,大約想要痛苦更值得。
總有一天,人們會明白即便是感到疲憊和痛苦,也遠比空虛來得踏實。
4.《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
「和每一種樹一樣,橡樹具有多重意義,永遠在起伏,生長,凋零,交錯......」
這是一本純植物學的書,描寫了17種常見的樹木,作者的文筆很優美,結合民間傳說,自然科學,文學,歷史學,藝術,宗教等方方面面,用富有感染力的文字介紹每一種樹的前塵往事,日常用途,以及個人的所觀所感,非常值得閒暇時品茗細讀。
從去年開始特別喜歡養花養草,沒有經驗最開始總是養死,後來看一些相關的植物類書籍,最重要的是每死一盆花,我就再養兩盆,迄今家裡居然活下來了二十多盆植物。
每次看到這些花草樹木豐沛成長,就能體味到一絲歲月靜好的愉悅感。對我來說,養花和看書,堪稱最具性價比的娛樂方式了。
5.《每個人都會死,但我總以為自己不會》
「你有沒有過一種感覺,你想走,但是你又想留,但是你又想走?」
何謂生,何謂死,一直是哲學永恆的母題,而由於哲學作品大多晦澀難懂,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望而卻步,這部作品是個例外,兩位哲學家從哲學,神學,心理學,乃至很多文學作品中,多角度的去談論生與死。
文筆詼諧幽默,內容翔實,讀完真的太有收穫感了。
但如果你問我究竟收穫了什麼,我會告訴你,正如全書最後總結的一樣:活過,是一種榮幸。
生而為人,我很幸運,可以有能力感知一切,體驗一切,哪怕有過痛苦,亦心懷感恩之心。因為萬物生滅有時,我來過,看過,經歷過,就夠了!
活在當下吧,宇宙很深邃,星空很美好,世界充滿未知,每一天,都可以在平凡中體驗不一樣的快樂!
本次推薦的五本書,都是我的心頭好,喜歡的朋友,點讚+評論+轉發哦~
文 | 巴黎夜玫瑰
圖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