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就在臺灣的民進黨當局不斷操弄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之際,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USCC)發布報告,聲稱世衛組織(WHO)因政治因素排除臺灣「損害全球衛生,造成人命喪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3日批評該委員會發表的報告一貫歪曲事實、充滿偏見,再度重申陸方的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在臺灣參與世衛組織活動問題上,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來處理。他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民進黨當局利用疫情大搞政治操弄,其目的是挾洋自重、「以疫謀獨」,陸方對此堅決反對,民進黨的圖謀也絕不會得逞。
世界衛生大會將在本月18日舉行。美國國會授權成立的美國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12日以「北京的致命遊戲:疫情期間將臺灣排除在世衛之外的後果」為題發布報告稱,臺灣通過積極對策似乎已成功抑制新冠肺炎,但「北京對WHO施壓和發揮影響力,排除臺灣,當臺灣試圖進行信息交流和經驗分享時,也遭WHO的官員無視」。與此同時,北京通過一系列軍事演練「加大對臺灣恫嚇力道」,包括在年初派遣軍機飛越臺灣「海峽中線」多達3次(2019年只有一次),解放軍部隊2月參與海空聯合演習,航母4月在臺灣附近航行等。報告稱,隨著病毒傳播,北京持續針對臺灣剩餘的「邦交國」施加影響,包括要求非洲的史瓦帝尼與臺灣「斷交」。
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是美國政府於2000年10月通過國會授權設立的,是負責監督和調查美中之間國家安全和貿易問題的機構;成員由兩黨國會議員任命,每年發布年度報告,被認為是美國國會、白宮決定美中政策的重要指南。今年這份報告甩鍋稱,「世衛在疫情期間排除臺灣,對國際社會及臺灣2300萬人都帶來後果……如今國際社會確診總數超過400萬例並造成近29萬人死亡,這就是中國對世衛影響力給國際社會疫情應對所帶來的致命後果」。
此前在11日,美國聯邦參議院通過一項法案,要求美國務卿擬定策略,協助臺灣重獲世衛觀察員身份;如果臺灣仍未能獲邀出席,國務卿須提交報告說明。親綠的《自由時報》13日稱,這項法案是由美國參議院「臺灣聯機」共同主席殷霍夫於去年1月29日提出的,之後獲得21名跨黨派參議員聯署支持。去年6月3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這項法案。
面對疫情在本土持續蔓延,美國急於甩鍋,加大了打「臺灣牌」的力度。3月30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聲稱國務院將充分遵循剛通過的「臺北法案」,全力協助臺灣在WHA「扮演適當角色」;4月6日,蓬佩奧向WHO總幹事譚德塞喊話,呼籲他發邀請函給臺北。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黃清龍13日撰文直言,從美國婉拒幫臺灣在世衛大會提案來看,「美國打臺灣牌還是有節制的,不會貿然出手」。《中國時報》13日評論稱,美國官員的力挺讓民進黨當局信心大振,認為世界老大登高一呼,其他國家焉有不從的道理,「可惜事與願違,美國只會出一張嘴,到了要提案的時候開始裝聾作啞。可悲的是,我外交部不忘自我催眠,還稱『美國透過多種方式支持臺灣,提案只是其中一種』」。WHO迄今接到十幾個會員國邀請臺灣參與WHA的提案。仔細看這些國家包括尼加拉瓜、帛琉和史瓦帝尼等,「全都是臺灣的友邦。相較於之前美國官方表態力挺,美方缺席聯署提案,還真有些令人尷尬」。文章說,另一方面大陸持續買美國大豆、發布對美排除關稅清單、陸美貿易代表日前才通了電話,說明陸美在檯面上雖然刀光劍影,但實際上仍在執行貿易協議,「可見美國政府支持臺灣參加WHA並非出自真心」,「當美國說要給臺灣糖吃,往往都是準備打臺灣牌向大陸施壓的時候。當臺灣信了美國那張嘴,但又期待落空時,要怪美國奸巧,還是怪自己太天真?」
「世衛大會美掀波 打臺灣牌藏禍心」,香港《星島日報》以此為題發表社論稱,川普政府大力推動臺灣出席世衛大會,一方面希望用臺灣牌打擊大陸,為加力製造「兩個中國」鋪路,同時企圖以此鞏固在亞洲圍堵大陸的陣營,「抗疫只是藉口,可謂居心叵測」。面對美國來勢洶洶,大陸也有其優勢:一來是近年與世衛關係良好;二來川普早前揚言暫停支持世衛,令美國在世衛的領導角色進一步減弱。文章說,只要大陸以耐心和智慧好好利用上述優勢,美國要在世衛戰線上挫敗中國,恐怕是在啃硬骨頭,不容易啃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