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河西
歲月如歌,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隨著閱歷的增長,聽的歌多了,你有沒有發現,原來我們耳熟能詳的很多金曲都是翻唱,不是原唱。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流行音樂,在全亞洲都處於領先地位,因而成為華語歌曲模仿的對象。許多經典,比如陳慧嫻的《千千闕歌》、王菲的《容易受傷的女人》、張學友的《李香蘭》、周華健的《花心》等等都翻唱自日語歌曲。這也不算什麼冷知識,一般歌迷都知道,但是,知道《送別》《甜蜜蜜》《梨花又開放》這樣傳唱幾十年的經典也都是翻唱的朋友,恐怕就少了。
今天,我們就來聽一聽,這些歌的原唱原曲到底是誰,來顛覆你對華語音樂的傳統認識。
《送別》
原曲:《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日語原唱:《旅愁》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John P. Ordway - 最新熱歌慢搖64
旅愁タンポポ児童合唱団 - 歌は時代をこえて
1915年,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18世紀下半葉美國作曲家約翰·P.奧德威(John P. Ordway)作曲的《夢見家和母親》(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於是,李叔同就在犬童球溪《旅愁》的基礎上,填寫了中文詞。很多人以為這是李叔同作曲的歌曲,其實根本不是。真是很難想像,這麼有中國古典意境的一首歌,居然是一首200多年前的美國歌曲。
《甜蜜蜜》
原曲:印尼民歌《Dayung Sampan》
Dayung SampanMario Lan - 14 Tembang Jawa (Explicit)
《甜蜜蜜》,鄧麗君最重要的歌曲,其實翻唱自印度尼西亞民謠《Dayung Sampan》。「Dayung Sampan」是印尼語「劃舢板」的意思。此民謠上世紀50年代先後被改編成多首華語歌曲,如黃源伊演唱的《划船歌》和巫美玲演唱的《可憐阿伯大》等。70年代中期,鄧麗君為答謝印度尼西亞等地歌迷的愛護,籤約印度尼西亞Indra Records公司,錄製了28首印度尼西亞語歌曲。這些歌曲多數是以鄧麗君的代表作品重新填寫印尼語歌詞,另外幾首則為她演唱的印尼本地歌曲。其中便有她1977年錄製的印尼民謠《Dayung Sampan》。
就鄧麗君來說,她也是先唱了印尼語版的《Dayung Sampan》之後,才演唱國語版《甜蜜蜜》的。上世紀70年代末,香港寶麗金公司唱片製作人在與鄧麗君籌備國語唱片之際,決定選用《Dayung Sampan》的曲調製作國語歌曲。最終曲譜被寶麗金員工交由莊奴填詞。而給鄧麗君寫了《甜蜜蜜》《小城故事》《原鄉人》《又見炊煙》等眾多經典作品的莊奴,和鄧麗君根本就不認識,一次面都沒見過,所以他完全是根據自己對鄧麗君的想像填的詞,結果卻意外成就了鄧麗君。
而在1980年推出的粵語專輯《勢不兩立》中,鄧麗君還演唱了《甜蜜蜜》的粵語版《結識你那一天》,由盧國沾填寫粵語詞。
《冬天裡的一把火》
原唱:(愛爾蘭)The Nolans《Sexy Music》
國語版原唱:高凌風
Sexy MusicThe Nolans - I'm In The Mood For Dancing
事實就是,費翔在央視春晚演唱《冬天裡的一把火》之前,他在中國臺灣地區並不很出名,這就是為什麼他並沒有什麼自己的代表作,而要以翻唱的方式上春晚。
《冬天裡的一把火》原版是1980年由The Nolans樂隊演唱的歌曲《sexy music》,The Nolans是一支愛爾蘭家庭樂隊,是1970年代中期湧現出的一大批DISCO舞曲組合的佼佼者之一。這首歌先由高凌風翻唱成國語版,收錄在高凌風1982年的經典專輯《燃燒吧,火鳥》中,即費翔翻唱的5年之前。
費翔演唱的《惱人的秋天》原唱亦是高凌風,而《故鄉的雲》的原唱是文章。
《阿里巴巴》
原唱:(德國)Pappy『ion《1001 Nights (Ali Baba)》
國語版原唱:陳彼得
1000 Nights (Ali Baba)Pappyion - 1001 Nights (Ali Baba)
很奇怪,上世紀70年代,有一些歐洲的迪斯科舞曲樂隊都喜歡東方的異域風情,比如成吉思汗樂隊和來自西德的Pappy『ion樂隊演唱的《一千零一夜(阿里巴巴)》,他們演唱這首歌是在1979年。
1981年,臺灣歌手陳彼得發行了專輯《也是情歌》,收錄了他翻唱並作詞的《阿里巴巴》,後來則有高凌風的翻唱,在中國大陸最紅的則是吳滌清翻唱的版本,他的嗓音非常特別,也讓《阿里巴巴》成為1980年代中國最火的迪斯科舞曲之一。粵語版則是香港唱將林子祥翻唱的《亞裡巴巴》。
馬雲的阿里巴巴集團之所以取名阿里巴巴,是因為他想像阿里巴巴一樣找到一個藏寶洞,事實上他確實找到了,而酷愛音樂的馬雲,年少時對這首《阿里巴巴》亦情有獨鍾。
《再回首》
原唱:蘇芮《憑著愛》(粵語)
憑著愛蘇芮 - 搖擺心窩演唱會
1988年,後來寫了《一生所愛》的盧冠廷為蘇芮創作了歌曲《憑著愛》,作為洪金寶電影《群龍戲鳳》的插曲。隨後,臺灣飛碟唱片又請陳樂融填上國語詞,蘇芮演唱為《再回首》,收錄在蘇芮1988年的專輯《一切為明天》中。
這首歌,旋律優美,歌詞意境深遠,正契合當時經濟發展之後流動人口的思鄉之情,打動了無數遊子的心,因而廣受好評。蘇芮富有金屬感的金嗓子,演繹《酒幹倘賣無》《是不是這樣》這樣激烈的搖滾風手到擒來,拿捏《再回首》《是否》這樣舒緩的抒情歌同樣精彩絕倫,不愧是鄧麗君之後最偉大的女歌手之一。
原本以為蘇芮的演唱已是無法超越的高峰,沒想到冒出來一個韓國旅臺歌手姜育恆。姜育恆,祖上是中國山東榮成人,出生在韓國首爾,1982年,姜育恆孤身從韓國首爾赴中國臺灣發展,1984年推出首張專輯,走的是遊子漂泊曲風。1987年的專輯《驛動的心》,已經讓他在臺灣站住了腳跟。
1988年,當姜育恆聽到蘇芮的《再回首》時,無數往事湧上心頭,於是在1989年6月推出的《多年以後・再回首》專輯中,他以翻唱《再回首》作為主打歌,以姜氏獨特的滄桑歌喉演繹,果然別具一格,甚至比蘇芮原唱更有辨識度,因而風靡一時,成為姜育恆最重要的代表作。
而一個月後同樣翻唱《再回首》的李翊君就沒那麼幸運了,有姜育恆珠玉在前,僅僅晚了一個月的李翊君推出唱片後惡評如潮,讓李翊君一度懷疑人生。幸好,1990她推出的《這樣的我》銷售量超過100萬張,其中《千千闕歌》的國語版《風中的承諾》成為至今都是KTV中點播率極高的歌曲,李翊君才扳回一局。
《一生何求》
原唱:王傑《惦記這一些》
惦記這一些王傑 - 2014 Live In Beijing 王者歸來
1987年,從香港來到臺灣發展的王傑在飛碟唱片李壽全的幫助下,推出了自己的首張專輯《一場遊戲一場夢》,立即在華語樂壇掀起一股王傑的旋風,王傑因此成為華語樂壇最熱的巨星之一。在這張經典專輯中,王傑演唱了一首王文清作詞作曲的《惦記這一些》,後來被香港華納唱片選中,由潘偉源填寫粵語詞,交由陳百強演唱,作為1990年TVB大戲《義不容情》的主題曲。藉由電視劇的熱播,《一生何求》也成為陳百強的巔峰之作。而《義不容情》的片尾曲,正是王傑《一場遊戲一場夢》的粵語版《幾分傷心幾分痴》。
和莊奴與鄧麗君的關係一樣,儘管王文清為王傑寫了《一場遊戲一場夢》《惦記這一些》《忘了你,忘了我》等眾多佳作,但王傑和王文清一次面也沒見過,根本就不認識。
《青蘋果樂園》
原唱:(日本)少年隊《What's your name?》
What's your name?少年隊 - 歌曲合輯
姜育恆的《跟往事乾杯》翻唱自日本歌手長渕剛的《乾杯》、田震的《好大一棵樹》翻唱自日本歌手鬆山千春的《大空と大地の中で 》(天地之間),周峰的《梨花又開放》(譚詠麟粵語版為《遲來的春天》)翻唱自日本歌手因幡晃的《夏にありがとう》(感謝夏天)……數量多達幾百首的華語歌曲都翻唱自日語歌,大多都擁有極高的傳唱度。
而一個殘酷的事實就是,紅極一時的小虎隊,就是完全模仿日本少男偶像團體少年隊出道的。這就是為什麼小虎隊有三名成員,因為少年隊成員也是三名!而且,小虎隊成名的《青蘋果樂園》,正翻唱自少年隊的《What's your name?》,歌詞中連這句「What's your name」都沒有改,直接拿來。後來,小虎隊還翻唱了長渕剛《とんぼ》,即著名的《紅蜻蜓》,而「とんぼ」正是蜻蜓的意思。
《光陰的故事》
原唱:張艾嘉
光陰的故事張艾嘉 - 童年
《光陰的故事》和《童年》都是羅大佑寫的,但不等於他是原唱。就像《像風一樣自由》是許巍寫的,但原唱是謝東,《東方之珠》是羅大佑寫的,但原唱是關正杰1985年的粵語版一樣。
年輕時的張艾嘉美得不可方物,羅大佑和李宗盛都為之心動也是順理成章的事。1983年,羅大佑推出了第二張專輯《未來的主人翁》,其中有一首叫《小妹》,羅大佑親口承認這首歌就是寫給張艾嘉的。1982年,張艾嘉推出《童年》專輯,與張艾嘉已經是第二次合作的羅大佑使出渾身解數,為張艾嘉寫了《童年》《光陰的故事》《是否》等多首重要歌曲,所以,《是否》的原唱不是蘇芮,而是張艾嘉。
不過這也是兩人的最後一次合作,接手的是李宗盛,李宗盛為張艾嘉製作《忙與盲》《愛的代價》等多張專輯,所以《忙與盲》這首歌的原唱,也是張艾嘉。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原唱:黃仲昆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黃仲昆 - 悲情咖啡屋4
迪克牛仔,本名林進璋,25歲開始登臺表演,熬到40歲才在圈內走紅,可謂大器晚成。
他最重要的成名曲《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其實並不是他原唱的。這首歌最早收錄在臺灣歌手黃仲昆1994年7月14日發行的一張專輯《愛與承諾》當中。1994年12月,王菲在《討好自己》專輯中翻唱了這首歌,粵語版名為《愛與痛的邊緣》,而迪克牛仔翻唱這首歌,遲至1999年他的專輯《別港》。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