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路遙文學獎面臨難產 許多名家名作"不夠資格"

2021-01-17 人民網

原標題:首屆路遙文學獎面臨難產 許多名家名作"不夠資格"

在路遙文學獎初評中,著名作家王蒙的新作《悶與狂》遭到冷遇。

  本報訊(記者陳夢溪)今天是著名作家路遙逝世22周年紀念日,以路遙名字命名的民間文學獎「路遙文學獎」將於下月3日路遙生日時公布最終結果,但北京晚報記者了解到,這一文學獎初評並不順利,對於許多名家名作給出的結果竟然是「不夠資格」,路遙文學獎秘書長蕭夏林給出的解釋是今年「缺少像樣的好作品」,路獎首次評獎就將面臨難產。

  路遙文學獎的「首個」之路一開始就走得不順利,從路遙女兒反對對路遙名字的使用,到評選最初獎金和獎項的一再變更,再加上肖鷹等學者的強烈抗議,都讓人對這個民間文學獎的純潔性和權威性產生了質疑。雖然政府對民間文學獎並無禁止,但面對目前官方壟斷文學獎的現狀,想要「突圍」似乎不是件易事。

  文壇熱捧、媒體盛讚的王蒙晚年長篇新作《悶與狂》,在路遙文學獎的評委中卻遭遇了冷遇,與之相似,不少近期出版的名家新作都不能入評委會的名單。評委會給出的意見中,「王蒙聊發少年狂,弄出所謂半自傳的癲癇化的《悶與狂》是個四不像,說這是小說就是在侮辱小說。」甚至毫不客氣地直接評價這位元老:「王蒙這部小說的茅盾文學獎之夢和商業之夢應該是白日夢。一個失去了小說情懷寫不了小說的人不要再追逐魯獎和茅獎,丟人現眼了。」

  路遙文學獎評委會還在初評中表達了對現有文學現狀的態度,認為近期出版的長篇小說很多,開研討會的也不少,「其中大多是官方主導的主旋律作品,或者是自己出錢炒作的作品。」蕭夏林介紹,評委們一致認為,從這三個月初評來看,「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沒有一部作品可以達到路遙文學獎初評水準的作品。」

  據了解,在四名初評委中,兩位評委一部作品都不推薦,一位評委勉強推薦盛可以的《野蠻生長》,一位評委則勉強推薦了王躍文的《愛曆元年》和杜宏娟的《理想青年》。「大家一致認為這三部作品的原創性、文學性和思想性皆嚴重不足。」蕭夏林說,評委們對這些作品的評價也很苛刻,認為70後女作家盛可以的作品「過時」、「做作」、「缺少力量」、「空空蕩蕩」,而作家王躍文被熱議的小說《愛曆元年》,則「從年初就開始炒作,是一部非常庸俗且毫無創意的通俗小說,非常無聊,是典型的電視劇商業寫作套路」。

  蕭夏林告訴北京晚報記者,目前初評有三部作品入圍,分別是葉兆言《很久以前》、程小瑩《女工》和劉慶邦的《黃泥地》,最後要在12月進行終評,從這幾部作品中選出獲獎作品,獎金10萬元。

  「只有一本能得獎,我們準備在12月3號(路遙生日)準備公布最終的評選結果。」而蕭夏林稱,就目前情況看,「如果沒有達到標準的作品,這個獎項就空缺。」蕭夏林透露,擔任評委的是北大、清華和南大等高校研究現當代文學的學者,但不便透露姓名。J226

  評論

  民間文學獎

  為何冷熱大不同

  目前國內官方機構壟斷的上百種文學獎中,並沒有任何涉及類型文學的文學獎,這也給了民間機構一個機會。上月底,首個民間主辦的類型文學獎頒獎,並宣布將每年一屆辦下去。與路遙文學獎的「難產」相比,這個名為「這篇小說超好看」的民間文學獎的評選卻皆大歡喜。獲獎的小說都是暢銷書,如流瀲紫的後宮言情小說《甄嬛傳》、懸疑小說第一人蔡駿的《生死河》、本土科幻小說鼻祖、66歲的王晉康《上帝之手》等,而年度類型小說大獎給了微博紅人、暢銷書作家馬伯庸的《古董局中局》。

  這一個評選,一邊由內容出版方和終端電商推薦100多篇出版了的作品,共有20篇作品入圍,從中評出年度八強大獎。另一邊由磨鐵中文網上的大眾評審評選出700多篇作品,共有10篇作品入圍,從中評出年度新人大獎。獲獎作品中科幻和懸疑推理是最大的兩類。

  主辦方之一磨鐵圖書創始人沈浩波介紹,評選的唯一標準就是「好看」,「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要求」。這個文學獎獎金並不多,只有8000元,作為一本民間雜誌聯合出版公司舉辦文學獎,獎金不多,重在鼓勵類型文學創作。

  目前的民間文學獎只有這兩個,但從冷熱對比不難看出,走傳統文學評獎之路似乎壓力和爭議不小,而「另闢蹊徑」,在官方評獎之外為類型文學辦獎,卻頗受歡迎。在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遲遲不給類型文學一個席位的當下,為類型文學創作者頒獎顯得有些「自娛自樂」,這樣一個並不權威的獎項,從誕生起就自帶鼓勵和並不嚴肅的氣質,也無怪乎從評委到獲獎作家們都「樂見其成」了。 本報記者 陳夢溪 J226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首屆路遙文學獎在爭議中揭曉 閻真得獎後大呼"太意外了"
    閻真獲首屆路遙文學獎 (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  (陳苑)12月3日是著名作家路遙誕辰65周年,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以路遙名字命名的民間文學獎「路遙文學獎」終於公布了首屆獲獎名單。「太意外了!」
  • 路遙文學獎獎金或增加到20萬 增加終審評委數量
    昨日上午10點,路遙文學獎獲獎作家閻真到西北大學文學院講座,據悉這也是首屆路遙文學獎文學周陝北行的壓軸活動。從4月4日起路遙文學獎組委會和獲獎作家閻真、著名文學批評家李建軍等一行到延安文匯山為路遙獻花掃墓,參觀路遙文學館,到路遙家鄉清澗參觀路遙故居等。  閻真:我和路遙一樣,寫的小說與生活沒什麼距離  著名作家閻真是首屆路遙文學獎獲獎者、中南大學文學院的副院長,昨天他在西北大學文學院以《活著之上與中國大學》為題發表了演講。
  • 路遙文學獎遭質疑 發起者:不會停下來
    路遙文學獎:未完的爭議  近日,在爭議聲中,由高玉濤、高為華聯合發起的「路遙文學獎」在北京正式宣布開評。兩天後,路遙女兒路茗茗委託律師向高玉濤、高為華發送了律師函,公開表示「不同意目前設立此獎項」。對此,高玉濤對記者表示,路遙文學獎不會因為一封律師函就停下來,「我們還是正常應對,照常進行」。
  • 「路遙文學獎」爭議聲中開評 獎金為99900元
    此前一直呼籲停辦該獎的路遙之女路茗茗,並未出現在昨天的活動現場。據高玉濤介紹,路遙文學獎由路遙文學獎研究中心主辦,評選對象為長篇現實主義作品,由專家評委組成的評委會將每兩個月進行一次小評,年終進行終評,以此推舉出當年的獲獎作品。他強調,「為了保證評獎的公正性,評委獨立寫評語,投票也是無記名進行。」去年1月8日,「路遙文學獎」在京宣告啟動,引起了路遙女兒路茗茗的質疑。
  • 路遙文學獎再度引發質疑
    原標題:路遙文學獎再度引發質疑  又到了年末盤點時段。回顧2014年中國文壇,可以留下聲名的作品寥寥,紛紛擾擾的文學獎爭議卻幾乎貫穿全年。陷入「跑獎」傳聞的魯迅文學獎、因技術環節差錯險被撤銷的老舍文學獎、遭遇信任危機的路遙文學獎……多個因獎而起的紛爭見諸報端。本該鼓勵作家觸摸生活、探索靈魂的文學獎評選,文學本身的力量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獲獎作品又有多沉的分量?作家與讀者心中的問號不解,名聲再大的文學獎都難以維繫公信力。
  • 「路遙文學獎」遭質疑 學者肖鷹:實際目的是斂財
    據悉, 「路遙文學獎」於2013年1月8日在京宣告啟動,該獎由路遙生前好友高玉濤和收藏家高為華發起,但並未獲得路遙家人的同意和中國文聯的批准。路遙之女路茗茗當時曾公開表態不同意目前設立此獎項,也希望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要為這個活動捐款捐物。
  • 路遙文學獎遭批「文壇鬧劇」 回應:評選絕對公正
    中新網北京12月5日電(上官雲) 3日,曾一直飽受質疑的「路遙文學獎」在北京揭曉,作家閻真的《活著之上》獲獎。這一結果一時引得一片譁然,更有消息曝出《活著之上》是該獎秘書長蕭夏林在「最後一刻」(11月18日前後)發現並推薦給其他評委的。曾痛批「路遙文學獎」的著名學者肖鷹則拒絕對記者再談此事,只稱其為「醜態畢露的文壇鬧劇」。
  • 推進中國當代作家作品有聲化 懶人聽書上線路遙人生短篇集
    7月24日,知名茅盾文學獎得主路遙的短篇小說合集《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有聲書在懶人聽書上線。自7月24日起,廣大用戶登錄懶人聽書APP,搜索關鍵詞,即可聆聽一代文學巨匠心中起伏的人生風景。  文學巨匠 刻寫心中的起伏風景  《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為路遙唯一中短篇小說合集,該書與路遙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人生》一脈相承,以真摯而深情的筆觸
  • 路遙:我們不能小看「諾貝爾文學獎」,不能得不到就說不好
    路遙在陝北的窯洞地暗暗發誓:我要在以後寫出更大的作品,真正地向諾貝爾文學獎進軍。看來,諾貝爾文學獎一直是文人心中的殿堂。諾貝爾文學獎儘管是世界上文學領域最高的獎項,也備受全球推崇,但因為大家的見解不同,諾貝爾文學獎也一直備受爭議,但不可置疑的是,諾貝爾文學獎始終是文人們最終的追求目標。
  • 路遙臨終前離婚,女兒叫停路遙文學獎把母親告上法庭,她怎麼了?
    這句話出自文學家路遙創作的《平凡的世界》,縱觀路遙先生一生,這也許是他的真情實感。《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公認的好作品,還被翻拍成電視劇。路遙也因為傑出的文學成就被人們認可,後來成立了一個獎項為「路遙文學獎」。這個獎項,觸及了路遙女兒的內心,令路遙女兒將媽媽和兩個出版社告上法庭,叫停「路遙文學獎」。
  • 路遙《平凡的世界》——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巨著。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上,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讀來令人盪氣迴腸,不忍釋卷;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
  • 方方長篇小說《軟埋》獲第三屆「路遙文學獎」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白瀛)第三屆「路遙文學獎」23日在京揭曉。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方方的長篇小說《軟埋》獲獎。  《軟埋》講述了一個女人命運的故事。四五十年之間,主人公從一個鄉紳的兒媳成為一個勤勉慈愛的保姆,從一個失憶的女人變成一個沉溺於往事卻沒有了知覺的植物人。
  • 情感「小白」路遙,把工人資格讓給初戀,自己卻含淚成為偉大作家
    在遇到林虹之前,路遙的感情履歷是一片空白。作為初戀,路遙給了林虹自己當時可以給的一切。禮尚往來,林虹的一個決定,也成就了偉大作家路遙,成就了《平凡的世界》。路遙的初戀1969年,路遙認識了北京青年林虹。
  • 三段戀情成就路遙人生,獲獎後路遙感嘆:「沒錢別搞文學!」
    路遙是一代文學巨匠,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然而天妒英才,42歲便英年早逝,他的離世讓人深感痛惜,他的《人生》是不平凡的,然而在他的筆下,卻用自己堅韌不拔的毅力譜寫了《平凡的世界》這樣獲得矛盾文學獎的名作。
  • 呈現路遙一生,《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遙年譜》出版
    近日,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領讀文化策劃的《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遙年譜》一書與讀者見面。《我渴望投入沉重:路遙年譜》一書以年代為主線,採用大量一手資料,詳細記載了路遙一生的生活與創作軌跡,將新中國文壇、陝西文壇的重要事件與重要人物穿插其間,將路遙及其作品置於整個新中國文藝發展的脈絡中思考,為讀者提供了路遙及其作品得以生成的文藝環境與地理條件,進而為重新審視路遙及其作品在文學史上的位置打開了新的空間。
  • 《平凡的世界》路遙
    今天介紹的是一本長篇時代巨作,《平凡的世界》路遙。 路遙的書想必大家是非常喜歡的,在他短暫的一生,留下了很多經典名作。我介紹的第一本書,就是路遙的《人生》。 然而路遙的傳世作品中,屬《平凡的世界》影響最大也最深遠,此書1986年12月發行後便獲得矛盾文學獎。它所煥發的時代精神與人物形象,滋潤了一代代的青年人。
  • 「三正杯」東莞首屆青年文學獎初評結果出爐
    3月28日上午,「三正杯」東莞首屆青年文學獎初評在東莞南城舉行,鄭小瓊、譚軍波、胡磊、田根勝、彭爭武數位初評委經過嚴格討論,從30多份來稿中選出14份優質稿件進入終評名單。「三正杯」東莞首屆青年文學獎由東莞市青年產業工人作家協會、民建東莞市文化工作委員會主辦,三正集團冠名,旨在挖掘、鼓勵東莞本土年輕作家多創作、優創作。該文學獎自2019年起,每年舉辦一屆,力圖打造成為東莞最具公信力、影響力和傳播力的文學獎項之一,為東莞這座城市帶來新鮮的氣息與文化的活力。
  • 「千百成峰」河北文藝名家名作「雙推」宣傳工作展示 | 叩問時光...
    &nbsp&nbsp&nbsp&nbsp導讀&nbsp&nbsp&nbsp&nbsp為更好推介河北省文藝精品、文藝名家,河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河北新聞網,推出「千百成峰」——河北文藝名家名作「雙推」宣傳工作, 向省內外展示、宣傳、推介河北文藝名家創作的
  • 首屆汩羅江文學獎出爐,秭歸三人獲獎!!
    首屆汩羅江文學獎出爐,秭歸三人獲獎!!首屆汨羅江文學獎組委會評獎辦公室公告(第2號)首屆汨羅江文學獎終評委員會經過認真評審,並經監督組全程監督,公證部門現場公證,終評工作於2020年11月19日全面完成。
  • 無錫舉辦首屆長三角名人名家藝術精品展
    >begin--> 11月20日,「千年詩書韻 繪美長三角」首屆長三角名人名家藝術精品展在無錫市惠山古鎮拉開帷幕。此次活動在無錫真賞齋藝術館和惠山古鎮繡嶂街35號、無錫美術館陸續開展。真賞齋藝術館主要展出薛春梅、汪德海、張錦飛等大師的玉雕精品;展出紫砂壺泰鬥顧景舟、蔣蓉、朱可心、周桂珍、徐漢棠、汪寅仙、呂堯臣、何道洪等妙品;展示享譽書畫界的徐悲鴻、潘天壽、李可染、錢松巖、亞明、宋文治、魏紫熙、薛亮、林散之、啟功、趙樸初、沈鵬、馮其庸等名作;還將展示金絲楠木、黃花梨、老紅木、黃楊木、紫檀、沉香等各類名貴木料製作的筆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