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入了伏,但是前幾天由於梅雨涼爽,潮溼的餘韻還在,也不覺得真正是在暑期。直到今天烈日當空,志玲才感覺,恩…是這個feel沒錯了。
每年到了這個酷暑關頭,菱角才會在杭州人的餐桌上出現。水煮老菱,肉片炒菱角,菱燒豆腐…每家每戶都有自己最愛的吃法。而這款當季限定的上桌,多多少少也代表了杭州人對於炎熱到來的認同。
志玲也是聽朋友說,最近可是吃菱角的最好時間,志玲自己沒買過,也沒親手做過菱角。於是趁此機會,就去了趟菜市場,準備好好了解一番。
駱家莊農貿市場
駱家莊農貿市場是城西最大的農貿市場,附近周圍近8萬人的菜籃子都是在這裡裝滿的。志玲想著首先來這裡準沒錯。
由於一樓是水果水產以及熟食類的攤位,二樓則是蔬菜、肉類和特產店。因此志玲到了之後,坐著扶梯直奔二樓。蔬菜的攤位很多,但是志玲轉來轉去也只看到了四家有在買菱角,展示出來的菱角不多。都浸在水中,也有剝好的菱肉在旁邊放著。
可是與志玲印象中菱角又黑又硬的外觀不同,這裡的菱角都是青綠色,也有個別是嫩紅色。
聽到志玲的疑惑,一個攤位老闆笑著說:「黑色的是老菱,現在市場裡啊都是嫰菱,老菱不多,不過你要的話也有。」志玲這才明白,於是問起價格,「嫰菱啊,沒剝好的是9塊一斤,剝好的話要貴點,20塊」
說著說著,旁邊的大爺開始挑選起嫰菱來,一抓一大把。老闆忙著稱分量算價錢的時候還和志玲說,雖然市場裡賣的人還不多,但是買的人不少,剛才就有人一買就買五斤的。
至於為什麼現在賣菱角的還不多,對面的老闆倒是插了一句:「之前不是雨多嘛,好多菱角還沒有採出來,現在天熱起來了,後面就多起來了,到時候嘛,價格還會降。」
鳳起農貿市場
鳳起農貿市場也是城區老牌農貿市場了,重新開業後,這裡每天都是熱熱鬧鬧的。志玲離開了城西,便來到了這裡逛逛。
與駱家莊的情況相似,賣的人不多,買的人卻不少。只是這裡的價格倒是貴了一點,沒剝好的嫩菱要12塊一斤。
志玲逛的時候很好奇,市場裡的菱都是從哪裡來的,一個攤主說:「都是本地的菱,我這邊是老餘杭那裡採來的,新鮮的很。」
不知道老闆是不是看出來了志玲是第一次買菱,還提醒志玲說,「別相信那些說是早上剛拿來的,本地基本上都是早上摘,上午進貨,哪有一大早就有貨的道理。」
採荷農貿市場
採荷農貿市場也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了,志玲最後逛的就是這裡,不知道是不是有了前兩家菜市場的經驗,在這裡逛起來,倒是和老闆嘮家常多了起來。
一個攤位老闆娘和志玲聊到,現在的菱角的確比往年要貴一些,往年老菱最多也就10元一斤,現在嫰菱就不止這個價了,要12塊一斤,梅雨長產量沒上來是一部分原因,疫情也有關係。
講到菱角買回去該怎麼做,老闆娘說:「嫰菱啊就比較適合生吃,你要是覺得不放心,就稍微抄一下再吃,千萬不要蒸哦,要蒸煮的話還得買老菱。」
志玲走出採荷農貿市場時候,偶然看到,路邊也有賣一些數量不多的嫩菱,價格還比市場內的便宜些,9塊一斤,也有一些居民在這裡買。
有位大媽在挑的時候和志玲說,現在這個時間吃嫰菱正好,自己家就蠻喜歡買回去炒著吃的。
三個菜市場逛下來,市場裡的菱角現在還是以嫰菱為主,沒有剝好的嫰菱價格低的有9塊,高的也有12塊一斤。隨著之後採摘的量上來,後面價格有可能還會降哦。
嫰菱這道菜該怎麼做?
志玲找了找杭州的飯館裡一些有名的嫰菱做法。炒菜類的有蔥油嫰菱、鮮蓮嫰菱小炒…也有做成湯的,比如嫰菱鮮蓮子。但看到最多的還是嫰菱炒蘆筍。
像河坊街的福緣居酒樓,他們家的這道嫰菱蘆筍就很受人歡迎。
志玲也在19樓樓友圈上扒到了菜譜,想自己動手的朋友可以試一試哦。
1.蘆筍刨去下半截老皮,切除尾部老根,斜切成段。
2.新鮮菱角剝去外殼,鹽水稍稍浸泡去澀,每顆對半切開。
3.平底鍋倒油燒熱,蘆筍稍加翻炒斷生。加入菱角稍稍翻炒斷生。
4.加小半碗水。最後在小半碗水澱粉裡加一小匙鹽攪勻,待鍋裡水基本收幹時淋入。勾芡收汁即可出鍋。
志玲還問了問身邊的老杭州,想知道老底子杭州人各自家裡會有什麼樣的做法。有一種吃法,她們毫不猶豫、非常統一的告訴了志玲,那就是——生吃。
當然,也有朋友說自家有時候還會和雪菜一起炒著吃。這個志玲之前可沒在網上找到,看起來是隱藏做法了。於是志玲趕緊要來了菜譜。其實和常見的清炒嫰菱的做法很相似,只不過加入了雪菜。
1.將買來的新鮮嫩菱角洗乾淨。
2.鍋中倒入食用油,油熱倒入菱角快速爆炒。
3.炒一分鐘左右加入少量水(防止粘鍋)。
4.轉小火依次加鹽,雞精,醬油,雪菜。
5.再來回翻炒一分鐘即可出鍋。
當季的嫰菱雖好吃,但是志玲提醒,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1.菱角特別是生菱角性味寒涼,吃多了容易引起腹脹。
2.菱角與蜂蜜一起吃,容易導致消化不良,還可能會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3.注意最好不要跟豬肉一起煮著吃,易引起腹痛。
更多美食分享記得添加小美微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