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羹兒」 有杭州話童謠了!會杭州話的伢兒越來越少 該怎麼傳下去?

2021-01-18 杭州網

都市快報訊 前段時間,我們連續報導了城隍山上十二生肖石旁有塊瓢羹石,勾起了很多老杭州的回憶。

報導一出,陸哥和引哥就著手製作杭州話版童謠《瓢羹石》:

小伢兒個辰光,秋遊上城隍,生肖石高頭躲貓貓,瓢羹石高頭跳一跳。

瓢羹兒~ 瓢羹兒~ 旁邊還有一隻烏龜殼兒。

瓢羹兒~瓢羹兒~餵飽十二生肖來耍子兒。

引哥全名史路引,36歲,寧波人。陸哥全名陸琦,48歲,地道杭州人,兩人搭檔做原創音樂近二十年,立志挖掘傳播杭州城市文化,用原創童謠的音樂形式講杭州故事。

引哥大學上的是下沙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外貿專業。那時候課餘開始搞音樂,為社團、校園寫詞。畢業後也一直沒停創作,成為杭州市音樂家協會、中國音樂文學協會會員,對城市文化特別感興趣。

陸哥高中畢業念的是夜校,初三開始自學作曲。「初三那年母親送了一個電子琴給我,她也喜歡音樂,後來開始慢慢踏入音樂世界,感覺作曲很好玩,能把我想表達出的東西唱出來。」

陸哥夜校讀完去歌廳酒吧做鍵盤手,2005年成立工作室。2016年,99位杭州市民演唱的《最美杭州》,網上點擊量超過千萬,就是陸哥譜的曲。

11月6日,快報關於「瓢羹石」的第一篇報導一出來,兩人就開始策劃創作關於這塊石頭的童謠。引哥作詞,陸哥作曲,花了一天製作完成。

「其實這塊石頭不是特別有名,但是留下了很多老杭州的童年記憶,通過這塊石頭去挖掘和傳播城市文化,能夠讓杭州更加豐富立體一些。」引哥說。

陸哥小時候春遊經常去吳山,他對這塊瓢羹石印象很深刻。他說小時候經常去十二生肖石上和小朋友玩躲貓貓,在瓢羹石上蹦蹦跳跳,如果不是快報報導,都快想不起這塊石頭了。

「對這塊石頭感情肯定很深的,讓我一下子回憶起了童年,報導出來那天,引子(引哥)就把詞給我,我馬上編了曲,唱了一下。」

最近他倆還合作創作了兩首杭州新童謠。

少年宮練武場

走走獨木橋,過過鐵索橋,順手炸碉堡,翻翻跟頭心不跳。東邊出一拳,西邊踢一腳 ,膽小不要來,拆天拆地隨便我們搞。我們個童年莫牢牢個有味道。

(註:20世紀60年代,西湖邊少年宮有一個練武場,以紅軍長徵為背景設計了鐵索橋、碉堡、懸崖、雪山等遊戲設施,孩子們經常在裡面拆天拆地玩個痛快,天黑了也不願意回家)

孤山雞毛信

西湖邊,孤山上,有一座雞毛信,老底子,在這裡,是一群梅花鹿。數一數,騎一騎,十頭白白大綿羊。跑東跑西吃草忙,聽到鹿兒逃光光。看一看,摸一摸,手拿長長紅纓槍,站左站右拍照忙。勇敢海娃好榜樣。

(註:孤山雞毛信雕塑群是無數杭州伢兒的春秋遊必到之處,就是現在這個地方,以前有一組梅花鹿雕塑,名為《鹿苑》,共有十隻。)

會杭州話的孩子越來越少不會杭州話怎麼唱童謠?

引哥老家寧波,在杭州待了十多年,太太是紹興人,兩人在家都說普通話,但能聽得懂杭州話,兒子讀小學二年級,引哥也沒專門教他學方言。

陸哥女兒上高三,會說流利的杭州話,陸哥沒教過她,從小是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語言環境薰陶出來的。現在在家,女兒一半時間會說杭州話。

「生活上瑣碎的事情,她會和你用杭州話溝通,比如衣裳打的沒(衣服洗了沒),飯燒了沒,說得還不是很標準,但學習上的事,她會用普通話說。」陸哥說,女兒學校全省招生,幾乎沒有杭州話的用武之地,最後一片陣地只有家裡。

陸哥說,隨著新杭州人不斷增加,說杭州話的越來越少。他記得上初中的時候,不管打個的,去超市買個東西,還是坐公交車,全都是杭州話溝通,到了高中慢慢就開始用普通話溝通了。

「印象特別深的是高中,那會我住新華路,每天去旁邊早餐店吃包子拌麵,好幾年了,都用杭州話說的。後來有一天,我用杭州話說,店裡人聽不懂了,原來是換了老闆,都不是本地人。」

陸哥說,現在他用杭州話最多的地方,就是和家人溝通,但到了女兒的下一輩,可能都不會說杭州話,更別說童謠了。

「覺得這是蠻可怕的,因為一個城市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語言,像老底子童謠的存在,反映了杭州老百姓日常的生活狀態,在那個沒有微博微信網際網路的年代,就像詩人用詩表達心情,老百姓用當地的方言去訴說。」

70多歲的章榮林是杭州作家協會會員,他覺得杭州童謠有個特點,慢,舒緩,把很多地名或生活工作場景帶進來,很親切。說到杭州童謠,他馬上想起20世紀50年代的杭州童謠《踢毽子》:一隻毽子滴撥滴,馬兒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我印象裡從來沒有父母老師教過,就是小朋友互相說學會的。」

他很快又想起幾首: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請我吃年糕。糖蘸蘸,多吃塊;鹽蘸蘸,少吃塊;醬油蘸蘸沒吃頭。

赤膊佬,背稻草,一背背到南星橋,南星橋絆了跤,撿了一塊金元寶,金元寶接個辦,教給奶奶賣鈔票。

杭州小伢兒,頭上戴帽兒,坐的小凳兒,吃飯用筷兒,喝湯用鏢兒,吃好耍子兒。

這些代代相傳的杭州童謠能否繼續傳下去?章榮林也十分憂慮。

杭州歷史學會理事會丁雲川說,杭州話說得越來越少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學校裡大家都說普通話,第二新杭州人越來越多。會方言的人越來越少,全國各地其實都面臨這個問題。

「無論童謠也好,杭州話也好,都是一種鄉音,古人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鄉音是能喚起鄉愁的。有一次我去臺灣講課,一個大學教授就聽得懂我的杭州話,因為他舅舅是杭州人,當時很激動啊。」

丁雲川說,童謠反映了杭州老底子的文化,習俗,特色,也是杭州城市文化語言的特色體現。「無論怎麼樣,杭州話是杭州最地道的語言,無論時代怎麼發展,我都希望年輕人能學習和掌握它,希望杭州話能一代一代流傳下去。」丁雲川說。

相關焦點

  • 六年級小姑娘得了杭州話第一名 她是介個學的
    爸爸是杭州人,媽媽儘管是江西人,但兩個人都想讓她學會家鄉話,於是,媽媽認真地跟爸爸學杭州話,然後兩個人跟她一起說。上了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說普通話,也會教杭州話的童謠。她覺得學兩種語言,沒什麼特別難的地方。問她是不是英語也很厲害,她卻呵呵了:「英語語法太難了。」她挺喜歡自己住的小區裡的氣氛。
  • 爸爸杭州人,媽媽江西人,六年級小姑娘得了杭州話第一名!她是...
    她至今還記得小時候他們教她念的童謠:「一隻雞,二會飛;三個銅板買了滴,四川帶來滴;五顏六色滴,六(駱)駝背來滴;七高八低滴,八(爸)爸買來滴;九(酒)裡浸過滴,十(實)在沒有滴!騙騙伢兒滴。」奶奶是社區的,認識的人多,有時要走街串戶地發傳單,籽丘會跟著。很多爺爺奶奶會熱情地打招呼,問奶奶這是不是她孫女,然後親熱地遞上一把糖果零食。
  • 爸媽都是杭州人,但娃完全不會說杭州話!為什麼講杭州話的孩子越來...
    「現在的伢兒,都不會『窩』杭州話了。」「小辰光我帶的時候還會『窩』,現在讀書了反而不會『窩』了」……前段時間,小獅妹坐公交車,聽到幾個奶奶在聊天,說起孫輩不會說杭州話的事,很是感嘆。的確,小獅妹看看周圍朋友的孩子,都是一口的普通話。真像這幾位奶奶說的一樣,孩子們都已經不會說杭州話了嗎?
  • TangoZ飈杭州話Rap刷屏,本土藝人感嘆:孫女一句不會說
    徐天鵠是重說不重演的杭州評話王派的傳承人,現在卻擔心到自己這兒沒了傳人,於是要把表演都錄音錄像,生怕哪天真的失了傳。杭州話要不要繼續傳下去?跟帖的網友們也都挺感慨。「個毛的伢兒會窩杭州話語的,真當是寥寥無幾。(現在的小孩子會說杭州話的真的很少)」「不知道為什麼,祖輩爸媽都是杭州人的小孩子只會說普通話。」以後的杭州話何去何從?
  • TangoZ飈杭州話Rap刷屏,本土藝人感嘆:孫女一句不會說
    最近杭州本地媒體中還有條新聞也轉得火熱:74歲的杭州評話藝術團團長徐天鵠,用一口純正杭州話表演了近60年,卻自曝自家孫女並不會說杭州話。徐天鵠是重說不重演的杭州評話王派的傳承人,現在卻擔心到自己這兒沒了傳人,於是要把表演都錄音錄像,生怕哪天真的失了傳。杭州話要不要繼續傳下去?跟帖的網友們也都挺感慨。「個毛的伢兒會杭州話語的,真當是寥寥無幾。
  • 一個班只有一位學生會講地道杭州話!現在的孩子在失去什麼?
    都市快報訊 「現在的伢兒,都不會窩杭州話了。唉,都忘了本了。」「小辰光我帶的時候還會窩,現在讀書了反而不會窩了。」……前段時間,記者坐公交車,聽到幾個奶奶在聊天,說起孫輩不會說杭州話的事,很是感嘆。的確,記者看看周圍朋友的孩子,都是一口的普通話。真像這幾位奶奶說的一樣,孩子們都已經不會說杭州話了嗎?
  • 口水軍團:不妥協的「杭州話」
    「口水軍團」的名字,杭州人多多少少聽過。口水軍團的第一首歌《人兒登》(杭州話,形容一個人神經質),就是在董磊家裡錄的,一臺電腦加一個話筒,旁邊兩臺音響。沒人戴耳機,所有伴奏、人聲都直接錄進去。當時,杭州玩地下樂隊的主要做搖滾,說唱並不流行。一星期之後,這首杭州話說唱作品,就像「深水炸彈」一般,一下子出名了。
  • 杭州寶媽給雙胞胎想了對名字,結果用杭州話一讀,尷尬了…網友:讀音錯了
    沒想到豬隊友提出:樂這個字在杭州話裡念出來和「擼」同音,而且他本人因為姓紀(音同「妓」)在上學期間被很多同學嘲笑過。他認為如果起名紀樂山、紀樂水,孩子以後在學校肯定會被同學各種揶揄、笑話、拿來開涮,而他本人已經吃夠了這個苦。想問問杭州話裡樂真的是這麼念嗎?你們會不會這麼聯想?
  • 「小妞妞,圍兜兜,兜兜裡頭裝豆豆,吃了豆豆翻跟頭......」一首首杭州童謠裡,有我們共同的遠去的童年
    在這裡,雞是一種象徵,一個美食的符號,在這個童謠裡,我們可以聽到一種自嘲精神。在那種環境裡,人們的要求或許是低的,比如《皇帝萬萬歲》的童謠:「一碗黃老酒,一把茴香豆,老酒天天醉,皇帝萬萬歲。」善良的人們是多麼容易滿足。豐衣足食是人們最大的心願,這些童謠,實際上是一種生活的記錄。
  • 沒想到用杭州話說唱 噶好聽!
    杭州日報訊 近日,B站的一檔自製說唱類綜藝節目《說唱新世代》中,杭州一位說唱選手Tangoz(鍾祺)用杭州話帶來一曲《Love Paradise(這裡是杭州)》,表白家鄉,引發導師集體起立為其加油,「說唱基地導師」黃子韜更是熱淚盈眶,並直言,「我聽不懂杭州話,但我聽得懂音樂。
  • 沒想到用杭州話說唱 噶好聽
    杭州日報訊 近日,B站的一檔自製說唱類綜藝節目《說唱新世代》中,杭州一位說唱選手Tangoz(鍾祺)用杭州話帶來一曲《Love Paradise(這裡是杭州)》,表白家鄉,引發導師集體起立為其加油,「說唱基地導師」黃子韜更是熱淚盈眶,並直言
  • 沒想到用杭州話說唱 噶好聽
    杭州日報訊 近日,B站的一檔自製說唱類綜藝節目《說唱新世代》中,杭州一位說唱選手Tangoz(鍾祺)用杭州話帶來一曲《Love Paradise(這裡是杭州)》,表白家鄉,引發導師集體起立為其加油,「說唱基地導師」黃子韜更是熱淚盈眶,並直言,「我聽不懂杭州話,但我聽得懂音樂。
  • 【浠水話】浠水伢兒從來不忽悠人
    浠水伢兒從來不忽悠人。浠水話裡沒有「忽悠人」這個詞兒,浠水伢兒打小就沒學過怎麼忽悠人,所以我說浠水伢兒從來不忽悠人。我這一聲明,有人就不幹了:姓劉的,你敢說你們浠水人就不對外人說一兩句謊言、假話什麼的?——夥計也,你別急!人上一百,種種色色。有好人就有壞人,有善良就有醜惡,有真話就有假話,浠水人又不是聖人,說一點假話撒一個小謊,那是難免的!
  • 「個裡是杭州!」昨晚你的朋友圈,被這首杭州話rap刷屏了嗎?太色克的
    「我聽不懂杭州話,但我聽得懂音樂,我必須得說,我第一次覺得杭州話那麼好聽。」B站自製的首檔說唱綜藝《說唱新世代》昨晚上線首播。首期節目中,一位叫TangoZ的歌手,用杭州話說唱的《love paradise》成功引起了評委們的注意。
  • 我們杭州伢兒才不服輸,夏令營走起~
    杭州伢兒有福了!杭州伢兒終於也有機會學到高層次的STEM創客課程了!學習解決問題和動手的能力,該有多好在Kenny看來孩子們不應該只坐在教室裡讀書他們中有不少人對機械、電子都有天然的興趣在6-12歲探索世界的黃金年齡少了接觸的機會創造力會慢慢地消耗殆盡
  • 快報專訪杭州話歌手TangoZ:「希望我的歌能讓更多人喜歡杭州話」
    《說唱新世代》節目中一位來自杭州的選手TangoZ(鍾祺),用杭州方言說唱歌曲刷爆了杭州人的朋友圈和微博。去年的夏天,我們對鍾祺做了一期專訪,他是從2017年正式開始做hip-pop方面的歌曲,第一首杭州方言歌曲《會說杭州話就跟我走》一發布就有不錯的反響。鍾祺認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小孩不講杭州話了,他希望能通過杭州方言的歌曲讓更多人喜歡杭州話,傳播杭州話。現在的說唱歌手大多是00後,1988年出生的他屬於年紀大的,但是他說「在生活經驗上和對人生的感悟上會更多,創作方面能更豐富一些。」
  • 快報專訪杭州話歌手TangoZ:「希望我的歌能讓更多人喜歡杭州話」
    《說唱新世代》節目中一位來自杭州的選手TangoZ(鍾祺),用杭州方言說唱歌曲刷爆了杭州人的朋友圈和微博。去年的夏天,我們對鍾祺做了一期專訪,他是從2017年正式開始做hip-pop方面的歌曲,第一首杭州方言歌曲《會說杭州話就跟我走》一發布就有不錯的反響。
  • 杭州話裡的這18個字,你可能一直在講,卻不認識
    上一回用到杭州話標題,是有一個稿子講70後的女士被人喊「大媽」,心裡很cuō(表示不爽)。因為沒有通行的方言詞典,這個cuō應該打哪個字?搓?戳?另外一方面,方言演化呈現式微之勢,年輕一代越來越失去方言語境。其實大家對杭州話很感興趣,只是缺少探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