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話裡的這18個字,你可能一直在講,卻不認識

2020-12-28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咪佳

前幾天,同事扔了一份《杭州人只會說不會寫的18個字》到群裡,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有點意思」、「原來一直在說的這個字是這麼寫的」。

這裡面包含了18個杭州方言中的常用字字形、字音以及釋義、例句。

作者自信,「其中一些字,嫑(這裡就開始飆杭州話)說寫,就是說,估計也有很多人不會了!」並表示,不服,可以來戰。

那我們真的想來戰一戰。

一方面,我們編輯部杭州(女)人比較多,寫作時對方言的表達需求高。上一回用到杭州話標題,是有一個稿子講70後的女士被人喊「大媽」,心裡很cuō(表示不爽)。因為沒有通行的方言詞典,這個cuō應該打哪個字?搓?戳?

另外一方面,方言演化呈現式微之勢,年輕一代越來越失去方言語境。

其實大家對杭州話很感興趣,只是缺少探索的機會。我曾經很湊巧給北方的朋友講過兩個精妙的杭州語彙:「裙邊拖地冒火花」,還有一個是「十指穿排簫」(什麼意思?答案在最後),他後來就能跟杭州人對上這些暗號了。

我們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對上暗號。

錢江晚報記者特別邀請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徐越,從方言研究的角度,對網傳的這18個字進行分類、補充注釋和部分勘誤。

徐越老師說,這批字大致可以分成四類:

通用。已進入《現代漢語詞典》的方言字,例如「烊(yáng)」,方言中的音和義,已為普通話所吸收;

本字。例如「(yì)」,比量高低長短的意思。《集韻》:於建切,「物相當也」。在吳語各地方言中普遍存在;

方言字。方言是經由口頭代代流傳的語言,書寫時常常需要造字,有些方言字出現得比較早,已經成了比較通用寫法,比如「潽(pū)」字;

臨時造字。有些字造得過於生僻,還未得到大家的認可,比如「(tā)」字。

◇通用字

①【網絡原文】《烊》杭州話:yang,意思:融化。夏天小孩吃冷飲,家長都會說:「快點吃,慢點烊掉了」。

【注釋】這個yáng字表達方言中的熔化、溶化,都已經是約定俗成的用字,甚至這個說法已經和普通話融合。

②【網絡原文】《囥》上海話:kang,意思:藏。例句:把鈔票囥囥好!

【注釋】這個字表達藏也是約定俗成的用字,《新華字典》也收了這個字,念kàng。

◇本字

①【網絡原文】《盪》杭州話:dang,意思:搖動,晃動水的意思。老派杭州人把「漱口」講成是「dang嘴巴」,例如:你拿只碗來嘴巴盪盪清爽!

【注釋】徐越說,這是dàng這個方言字的本字,最早就講「盪碗盞(用水在碗裡晃晃,洗洗碗)」,所以盪字還有一個皿字底。

②【網絡原文】《勩 》杭州話:yì,意思:器物逐漸磨損失去稜角、鋒芒。例句:螺絲扣勩脫了。

【注釋】這個字就是方言yì的本字,意思也準確,表示各種磨損。

◇方言字

①【網絡原文】《潽》杭州話:pu,意思:溢出來,燒湯的時候如果溢出來,上海人就叫做「潽出來了」,所以燒湯時候一定要有人照看,不能走開哦。

【注釋】徐越說這個字準確,「潽(pū)是造得比較早的字,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就流傳『潽』表示液體溢出來,從音和形上都適合表達杭州方言中的這個字。」

【說開去】徐越講形容液體溢出來,所以「潽」字非常精準。我就想起來,我們現在表達很多事物的滿溢,也會用到潽出來的說法,比如,小區裡收舊衣服的大熊貓、大青蛙總是處於「吃吐」的狀態——被塞到「口吐白沫」,我們好像也會講這種狀態是「潽出來了」。

◇臨時造字

①【網絡原文】《》杭州話:ning,意思:受潮而不脆了,例如受潮的餅乾

【勘誤】這個字的表述有錯誤。在杭州話裡,nǐng表示材質的韌性。如果是形容食材,多指糯米的韌性,或者牛(肉)經的口感,有點接近大家現在說的「Q」。

徐越認為杭州方言nǐng更合適的字形,應該是「韌」字。「『韌』的文讀因是rèn;白讀音就是nǐng。杭州話經常講『韌吊吊(nǐng diāo diāo)』。」

文白異讀,是漢語方言中一種特有的現象,一些漢字在方言中有兩種讀音。一種是讀書識字所使用的語音,稱為「文讀」,又叫讀書音;另一種是平時說話時所使用的語音,稱為「白讀」,又叫做說話音。吳語是文白異讀現象最為頻繁複雜的系統之一。

比如,肥皂,文讀作「féi zào」;白讀作「pízào」(pí這個音實在也是傳神,「皮」音,叫肥皂滑溜溜的體質,躍然紙面)

【說開去】至於原文中講的「餅乾受潮不脆了」,杭州話一般就講「潮了的」。這個詞的精妙在意,它的引申義還可解釋成人敗下陣來,比如:個記他潮了(liǎo)的。按照今天網絡語言的講法,意思就是:這下他「涼」了。

② 【網絡原文】《恘》上海話:qiu,意思:去你的,不相信,不要聽。

【勘誤】徐越說杭州話裡沒有聽說過qiu這個音,按照這個字,杭州話應該是念「xīe」,意思是「水平比較低」。例如「噶恘的。」意思是「太差了」。

【說開去】杭州話「恘」有時候也表示尷尬,比如「味道有點恘。」不是說口味不好,而是形容感覺有些尷尬,叫人失落,比如給喜歡的人發信息,那個人經常不回復,那就「味道有點恘」。

③ 【網絡原文】《瀴》杭州話:yin,意思:涼的,冷的。氣溫下降,天氣yin起來了,要多穿點衣裳,是不是經常聽到媽媽這麼說?這裡的yin杭州話裡寫成「瀴」而不是陰天的「陰」哦,表示有一點兒涼意。

【注釋】有這個說法。而且特別適合形容杭州的溼冷、陰冷。

④ 【網絡原文】《》杭州話:yi,意思:量比(長度)。去商店裡買衣服,營業員都會拿衣服在你身上yi一yi長短。

【注釋】徐越說有這個說法。不過發音可能是作「yie」更準確。

⑤【網絡原文】《奅》杭話:mao ,意思:輕蔑,不相信,不理會。例句:奅都不來奅你。

【注釋】徐越表示不太聽說這個說法。如果表示不搭理,杭州人更常講「耳都不來耳你」。

【說開去】浙江大學建工學院教授、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唐曉武是一位「老杭州」,我請他看這些字的時候,他說「奅都不來奅你」這句話有的,「男孩子用得多,比『耳都不耳你』語氣更重,更藐視對方。再下去要打架了。我住延安路和吳山路之間,小混混更多些,常講。」

而且不服氣的,還有下文——「我讓你奅」直接挙頭就出去了。不行的則溜了,或去找個大混混來,大混混一把抓住小混混胸口:「你還奅不奅他啦!」

⑥【網絡原文】《》杭州話:mì ,意思:動詞,抿、飲、喝(酒)。例句:我每天晚上歡喜兩口老酒。

【勘誤】是有這麼一句杭州方言,表示呷一口酒或者茶,但是徐越認為不需要用這個生僻字來表示,用「咪」就可以了。

⑦【網絡原文】《郈》杭州話:hei, 意思:很急切地盼望、很要得到。例句:你節個嘎郈的?

【勘誤】有hēi這個說法,不過用「候」表示可能更合適。

⑧【網絡原文】《敁》杭州話:deng, 意思:掂一掂(分量)。例句:哪一個更重一些?拿手敁一敁就曉得了。

【注釋】徐越說有這句杭州話dèng dèng看,表示墊一下分量,但是這個字沒見過。

⑨【網絡原文】《奯》杭州話:gua,意思:轉目偶見,表示眼睛偶然看到過的意思。例如:這東西今朝我好像啥地方奯著過一眼。

【注釋】有這句杭州話guā,瞟到一眼的意思,但是這個字太生僻,「可以用『刮』表示。」

⑩【網絡原文】《齆》杭州話:ong,意思:表示鼻子不通氣。杭州人把鼻子不通氣的狀態,叫做ong鼻頭。

【注釋】有òng鼻頭的說法,人感冒的時候鼻子塞住了,就是這種鼻頭了。

【說開去】有時候杭州人講「òng鼻頭」也會形容一種獨特的聲音,比如周華健的聲音,「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網絡原文】《掿》上海話:nio 意思:表示揉捏。揉面,在杭州話裡就是掿麵粉。不但麵粉要掿,醃鹹菜也是要一面擺鹽一面掿的;洗衣裳也要水裡掿掿它。

【勘誤】徐越說有nió這個方言講法,比如形容揉麵粉就是nió麵粉,但是不是這個掿字,是「扌肉」

【網絡原文】《扚》杭州話:die,意思:把一小部分一下子折斷。這個扚,接近於折斷,但並不是把一樣東西從當中折斷,而是把這樣東西的一小部分拗下來的意思。比如扚刀豆,就是把刀豆的頭上折掉一些;掐肉上的一小點,也叫扚一點點肉下來。

【注釋】有diē這個方言,特別是摘菜的時候常用到,比如diē芹菜這個動作。掐尖,也可以用這個字表示。

【網絡原文】《》杭州話:ta,意思:吐舌頭的樣子。例句:今朝的菜蠻好,饞得我舌頭都出來了。

【勘誤】這個字太生僻,但是舌頭tā出來的說法有的,表示拖出來一點。比如夏天狗解暑的時候,舌頭就是tā出來的。

【說開去】我作為杭州話說得並不太地道的杭州人,對tā字的用法不是很熟悉。結果,昨天徐越舉完狗的舌頭tā出來的例子以後,冷不防地舉例「痔瘡tā出」,一下子打通了我對這個字的理解!因為以前我聽一個做痔瘡手術的男同學(對的,十男九痔)描述他的痔瘡就診經歷,他說過「痔瘡tā出,生不如死」。

最後給大家釋疑:

1、開頭講的「大媽」懸案——cuō應該是哪個字?徐越說可以用「觸」字或者「戳」字,因為能夠反映出一件事情對內心的觸動。而杭州方言是沒有翹舌音的,所以以上兩個普通話中的漢字,都可以表達cuō氣。

2、裙邊拖地冒火花,本義是形容老甲魚這種生物。對,老的甲魚,在杭州話裡表示老資歷的人。甲魚老了,裙邊就會很硬,拖著地走路,一下子會因為高溫而爆出火花!

3、十指穿排簫,是形容手殘黨。排簫最大的特點,把若干支同種材質的音管,用粘接、捆綁、或框架固定的方式把它們結合成一個整體樂器。「十指穿排簫」的小孩,是看上去有十根手指並不殘疾,但是幹起手工活來,手指通通粘住的,他們最多也就有兩個手指,弄不好就是只機器貓。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爸媽都是杭州人,但娃完全不會說杭州話!為什麼講杭州話的孩子越來...
    小調查:一個班裡有多少孩子會說杭州話?前幾天,小獅妹在濱江實驗小學操場上,對正在上體育課的三年級一個班做了個小調查。這個班一共43名學生,問哪些孩子會說杭州話時,七個孩子舉起了小手。老師說,會說杭州話的來前面說一下「媽媽讓我回家吃飯」這句杭州話,孩子們一下子都膽怯了。
  • 一個班只有一位學生會講地道杭州話!現在的孩子在失去什麼?
    因為學校位於濱江區,很多孩子的父母來自高新企業,大多是外地人,問孩子們的父母雙方有沒有都是杭州人的,只有一個孩子舉手,但他說自己完全不會說杭州話:「因為爸爸媽媽在家裡也不講杭州話的。」父母一方是杭州人的有六七個,但孩子們說,家裡也沒有人講杭州話。倒是幾個孩子說,爺爺奶奶倒是會講,但他們聽不懂,更不會說。
  • 「個裡是杭州!」昨晚你的朋友圈,被這首杭州話rap刷屏了嗎?太色克的
    「我聽不懂杭州話,但我聽得懂音樂,我必須得說,我第一次覺得杭州話那麼好聽。」B站自製的首檔說唱綜藝《說唱新世代》昨晚上線首播。首期節目中,一位叫TangoZ的歌手,用杭州話說唱的《love paradise》成功引起了評委們的注意。
  • 六年級小姑娘得了杭州話第一名 她是介個學的
    他們住一樓,早上被爸爸媽媽叫醒後,聽著外面早起的老爺爺老奶奶用杭州話聊著天:「跟早的天氣勁該好。」「超市裡的××噶貴滴。」「跟早中午吃啥西?」「吃碗片兒川。」……熱熱鬧鬧的,她挺喜歡聽的。邊吃早飯,爸爸媽媽邊用杭州話嘮叨著「六年級了,你要發條上起來」。她趕緊走出家門,看到鄰居爺爺奶奶坐在門口一起剝著豆,她用杭州話打個招呼問聲好,然後朝學校趕去。
  • 口水軍團:不妥協的「杭州話」
    他們本來就知道鍾祺、熟悉杭州話說唱,口水軍團更是他們的「爺青回」。20年前,這支杭州本地說唱團體,唱著《賤兒飯》,還在為青春跟生計發愁;20年後,《love paradise》裡,寫的已經是阿里巴巴上市、召開G20。
  • 爸爸杭州人,媽媽江西人,六年級小姑娘得了杭州話第一名!她是...
    他們住一樓,早上被爸爸媽媽叫醒後,聽著外面早起的老爺爺老奶奶用杭州話聊著天:「跟早的天氣勁該好。」「超市裡的××噶貴滴。」「跟早中午吃啥西?」「吃碗片兒川。」……熱熱鬧鬧的,她挺喜歡聽的。邊吃早飯,爸爸媽媽邊用杭州話嘮叨著「六年級了,你要發條上起來」。
  • 能講出62來歷的你,才是最666666
    △ 90歲的鮑士傑教授1998年,鮑教授編纂出版了《杭州方言詞典》,這本詞典裡就收錄了「六二」這個詞語。它的書面寫法是「籙兒」,有三個意思——①指認識不廣,社會經驗不足的人:他道兒(社會經驗)不老,是個~ ②盒子:電視機用個大紙板~裝起來,免得碰壞|火柴~③量詞:一~肥皂|兩~飯。現在被說得最多的,是第一個解釋。
  • 杭州寶媽給雙胞胎想了對名字,結果用杭州話一讀,尷尬了…網友:讀音錯了
    最近19樓有網友在起名這件事上犯了難想了個寓意不錯的名字結果用杭州話一讀……▽懷了對雙胞胎,預估是兩個男孩。我自己是新杭州人,豬隊友是杭州本地人,姓紀。我給兩個男孩想了對名字:紀樂山、紀樂水。出自孔子的話:仁者樂山  智者樂水。
  • 快報專訪杭州話歌手TangoZ:「希望我的歌能讓更多人喜歡杭州話」
    去年的夏天,我們對鍾祺做了一期專訪,他是從2017年正式開始做hip-pop方面的歌曲,第一首杭州方言歌曲《會說杭州話就跟我走》一發布就有不錯的反響。鍾祺認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小孩不講杭州話了,他希望能通過杭州方言的歌曲讓更多人喜歡杭州話,傳播杭州話。現在的說唱歌手大多是00後,1988年出生的他屬於年紀大的,但是他說「在生活經驗上和對人生的感悟上會更多,創作方面能更豐富一些。」
  • 快報專訪杭州話歌手TangoZ:「希望我的歌能讓更多人喜歡杭州話」
    去年的夏天,我們對鍾祺做了一期專訪,他是從2017年正式開始做hip-pop方面的歌曲,第一首杭州方言歌曲《會說杭州話就跟我走》一發布就有不錯的反響。鍾祺認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小孩不講杭州話了,他希望能通過杭州方言的歌曲讓更多人喜歡杭州話,傳播杭州話。現在的說唱歌手大多是00後,1988年出生的他屬於年紀大的,但是他說「在生活經驗上和對人生的感悟上會更多,創作方面能更豐富一些。」
  • TangoZ飈杭州話Rap刷屏,本土藝人感嘆:孫女一句不會說
    「現在覺得杭州話對我很有幫助,」唐先生說,「我大部分時間都在跑老社區,如果要問個路,打聽個信息,說杭州話要比普通話更容易獲得信任。」老社區唐先生覺得,在本地人面前說杭州話,還可以讓他比同事工作更有效率。社區裡一些上了歲數的居民只會說杭州話,同事有時完全聽不明白對方的意思,雙方只能幹著急,而如果唐先生在場,就能緩解尷尬。
  • TangoZ飈杭州話Rap刷屏,本土藝人感嘆:孫女一句不會說
    杭州話要不要繼續傳下去?跟帖的網友們也都挺感慨。「個毛的伢兒會窩杭州話語的,真當是寥寥無幾。(現在的小孩子會說杭州話的真的很少)」「不知道為什麼,祖輩爸媽都是杭州人的小孩子只會說普通話。」以後的杭州話何去何從?是搖身一變在Rap中作為潮流cult文化而存在,還是逐漸消失於上一輩人的口口相傳?我們採訪了一些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朋友,請他們談談看法。
  • 會杭州話的伢兒越來越少 該怎麼傳下去?
    陸哥全名陸琦,48歲,地道杭州人,兩人搭檔做原創音樂近二十年,立志挖掘傳播杭州城市文化,用原創童謠的音樂形式講杭州故事。引哥大學上的是下沙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外貿專業。那時候課餘開始搞音樂,為社團、校園寫詞。畢業後也一直沒停創作,成為杭州市音樂家協會、中國音樂文學協會會員,對城市文化特別感興趣。陸哥高中畢業念的是夜校,初三開始自學作曲。
  • 被這首杭州話「神曲」刷屏了!唱的是垃圾分類,杭州人聽完都笑了
    這幾天,一首rap曲風的杭州話歌曲《表拐》刷爆朋友圈。「朋友你表拐、你表拐、你表拐;垃圾你表拐、你表拐、你表拐……弄得色靈清,杭州亮晶晶……濱江到靈隱,空氣毛清新……」很多聽了歌的網友力贊,稱用這種方式為宣傳杭州垃圾分類發聲,還是頭一遭聽說(歌詞見文末)。
  • 就因為這四個字,馬蘇不可能一直當女主角,任何人都不能一直紅
    剛才在看《演員請就位》的時候,看到馬蘇的表演,她發表感言的時候說,以前她真的就是一直都演女一號。但是後來因為一些亂七八糟的事兒,她拍的一些戲沒有播出來,工作也越來越少,沒人找她拍戲,到最後有人找她客串,只有很少的戲份。她當時想,如果接了這個客串的戲,那她以後就只能當一個客串演員,就再也演不了女一號了,但她後來還是去了。
  • 譚維維新歌中的18個字你認識幾個?高曉松四字評價:振聾發聵!
    這一次譚維維的憑藉新專輯《3811》火了起來。背景譚維維自從2006年《快樂女聲》獲得亞軍之後,她才開始備受關注,而且她一直給人一種很正義的感覺。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譚維維的發展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直到最近她憑藉自己的新專輯《3811》再次火了起來,而且她這次專輯更是得到了很多人贊同和支持。譚維維的這張新專輯《3811》她已經準備了很久,直到新歌《小娟》的完成,也使得她的新專輯中的11首歌集結完畢。
  • 今天路過姚貝娜的墓碑,看到這18個字,才明白她一直還「活著」
    今天路過姚貝娜的墓碑,看到這18個字,才明白她一直還「活著」如果我是詩人,一定用筆墨寫盡姚貝娜的一生;可惜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歌迷,只能用真誠寫下對她的敬仰之情。今天路過姚貝娜的墓碑,再一次勾起了對她深深的思念。轉眼間,2021年1月,她離開我們已有6年。
  • 沒想到用杭州話說唱 噶好聽!
    必須說,我第一次覺得杭州話那麼好聽。」B站的這檔自製說唱類綜藝,從8月22日開始,每周六晚8點播出。相比《中國新說唱》和《說唱聽我的》這類偏綜藝類的賽制,《說唱新世代》採用真人秀模式,租了一間廢棄工廠,讓選手從零開始,甚至還發了場內專屬貨幣。這檔節目不僅是一場競技,更是一場完全展露說唱歌手個性、思維與想法的「生存遊戲」。
  • 沒想到用杭州話說唱 噶好聽
    ,「我聽不懂杭州話,但我聽得懂音樂。必須說,我第一次覺得杭州話那麼好聽。」 B站的這檔自製說唱類綜藝,從8月22日開始,每周六晚8點播出。相比《中國新說唱》和《說唱聽我的》這類偏綜藝類的賽制,《說唱新世代》採用真人秀模式,租了一間廢棄工廠,讓選手從零開始,甚至還發了場內專屬貨幣。
  • 沒想到用杭州話說唱 噶好聽
    杭州日報訊 近日,B站的一檔自製說唱類綜藝節目《說唱新世代》中,杭州一位說唱選手Tangoz(鍾祺)用杭州話帶來一曲《Love Paradise(這裡是杭州)》,表白家鄉,引發導師集體起立為其加油,「說唱基地導師」黃子韜更是熱淚盈眶,並直言,「我聽不懂杭州話,但我聽得懂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