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劉昊然成為「百億影帝」的消息備受關注,這一位97年出身的演員憑藉著幾部爆款作品,個人票房累計成績突破了100億。
僅次於吳京、沈騰、黃渤、鄧超、杜江、張譯、歐豪、王寶強等人。
他參演的《我和我的家鄉》突破了20億。
而劉昊然一番主演的另外一部電影的成績《一點就到家》上映了8天僅僅收了1.3億的票房成績。
百億影帝也扛不了票房了?
吳京,沈騰,黃渤,張譯等人都有一番爆款作品。
比如,吳京的《戰狼2》和《流浪地球》,鄧超有33.96億的《美人魚》,沈騰有25.4億的《西虹市首富》,黃渤的《瘋狂的外星人》,張譯的《紅海行動》。
這些人的成績,可謂是實打實的爆款,他們的票房影響力,是沒有任何水分的。
其他的演員如同杜江,劉昊然等人,他們的一番電影乏善可陳,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挑選了一個好的劇本和劇組,所以,自己的主演成績也創了新高。
這對於很多90後的演員來說,也算是一個突圍之路。
這些作品都成為了膾炙人口的作品,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而劉昊然作為一個後起之秀,他的很多爆款作品,都是和其他的主演搭檔,大多數都是二番三番,甚至是配角的戲份。
比如《唐人街探案》的前兩部,分別是8.23億和33.96億。
《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群戲等,然而,他真正的一番電影,也就是最近上映的《一點就到家》。
這部電影上映之後,口碑還是不錯的,在豆瓣上也有7分以上的成績。
但是票房卻非常慘澹,1.33億的成績,算是撲街了,這部電影當初很多人宣傳可是自稱「國慶黑馬」的啊!
這部電影的立意還是不錯的,用喜劇的方式體現農村電商的最新現象。
然而,這部電影和其他的幾部大片相比,在商業價值方面卻相形見絀。
這部電影定檔在了10月4日,避開了和國慶三部大片的正面衝突。
然而,好的口碑並沒有達到發酵的目的。
其實,這部電影在首日還有著16.3%的排片,但是上座率和其他電影相比,相差了一倍以上。
到了第二日,排片下降,票房成績可謂是再被削減。第一天2892萬,第二天1657萬,第三日1788萬......
即使是上映了4天的《姜子牙》,口碑遭遇到了兩極分化,上座率還是牢牢地守在22%左右,而《一點就到家》的撲街,從首日開始就已經註定了。
可見,觀眾們還是不買單。
劉昊然在社交平臺上有著3130萬的粉絲。
現在具有票房號召力的男演員並不是很高,流量並不等同於商業價值。
尤其是這種需要觀眾們去真金白銀支持的電影,電影的口碑,團隊的力量以及演員們的國民度還是有很大的影響。
《一點就到家》講述了三個年輕人來到雲南之後,開始創業的故事。
他們性格的迥異,在古寨中也有矛盾和分歧,然而,他們用真誠改變了所有人,完成了一段瘋狂純真的夢想之旅。
魏晉北出生在一個大城市,卻因為創業的失敗,逐漸失去了在繁華都市的存在感。
作為一個自稱是「廢柴」般的青年,他認識了彭秀兵,回到了古寨之後,卻滿血復活。
彭昱暢飾演的彭秀兵,外表憨厚,內在淳樸,屬於鎮子裡的樂天派。
他可以去送快遞,去當服務生,有著最為質樸的夢想。
李紹群自帶文藝氣質,和魏晉北、彭秀兵原地組成奮鬥小分隊,為了各自的夢想,找到了自己的初心。
他們三位年輕人組成的奮鬥小分隊,在千年古宅中,從最初的違和到後來突圍,充滿了荒誕和勵志色彩。
這部電影好的一點,就是用較為現實的案例來觸及到農村發展中的實際問題。
在古寨中,每個人的生活恍如隔世,他們的生活原始而淳樸,沒有電商,沒有物流。
三位主人公用自己敏銳的嗅覺發現了這個商機,上演了一場鄉村的電商之旅。
古鎮村民的保守,對於新事物的牴觸,在創業的過程中卻艱難異常。
正是這樣的契機和阻礙,讓電影充滿了小人物奮鬥的熱血和勵志。
在電影中,有對於夢想和友誼的抒發,也有對於新舊思想,傳統與現代,父輩與青年之間的和解與碰撞。
兩代人思想的不統一,父輩對於新鮮事物的牴觸,青年人和長輩的交流方式的呈現還是極其細膩的。
導演許宏宇曾經也透露了自己的靈感,
「當我真正看到那片土地上,既有咖啡又有茶葉,我意識到了現代與傳統都是被同一片土壤孕育的,他們可以共生,也可以共存。」
這樣的共生和共存,也是電影中討論的主題。
單說這部電影,前半段還是極其精彩的,幽默與搞笑並存,然而到了後半段,節奏上卻出現了失衡,過於煽情,在內容的呈現和主題的升華上,略有不足。
筆者覺得,這部電影主要呈現的年輕人創業路上的艱辛,然而,單一切都看似「浪漫過度」。
從一無所有,到後來的百萬進帳,對於他們來說,機遇卻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過於理想主義的敘述,終究在現實中,顯得蒼白而無力。
在電影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彩蛋,劉昊然還cue了一下《中國合伙人》中的三位「教英語」的年輕人。
然而,真正和《中國合伙人》,它欠缺的正是這樣的艱辛和阻力。
一切看起來順風順水,那麼創業路上的艱辛,年輕人的勵志和奮鬥,就被大大削減。
總之一句話,就是雞湯過多,內涵不足。
所以,這也不能只怪「百億影帝」劉昊然,劇本和節奏的崩塌,才是最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