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恩法師:面對「垃圾人」修忍辱 是不是一種縱容

2021-02-08 東北佛教

有人問:寒山對拾得說——有人欺我、辱我、輕我、賤我,只要忍他、耐他、勿理他。這種精神,對於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來說,似乎是懦弱的表現。我們的忍讓,也許是助長他人罪惡的幫兇,面對生活中的「垃圾人」,我們怎麼「善用其心」,制止罪惡,伸張正義?


弘恩法師說:我們首先澄清一個概念:這個世界上沒有垃圾的人,只有垃圾的心。


當我們眼裡看到這個是垃圾人、那個是垃圾人時,我們應該努力地反省:不是別人垃圾,而是我們的心充滿了種種煩惱的垃圾,不可排解。


我們所謂的「伸張正義」,其實只是自己內心垃圾的一種發洩和傾倒,不是真正的伸張正義。


我們還是回到前面這個問題上——我們怎麼看待沒有垃圾的人,只有垃圾的心。


傳統文化裡面有一句話說:小人看人皆小人,君子看人皆君子。

佛法裡面也有一句同樣的話:佛看一切眾生,眾生皆是佛,眾生看佛,佛亦是眾生。這也是《楞嚴經》裡所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我們對世間任何事物的認知和判斷,都來自我們的心量——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我們是什麼樣的心,我們就會對外在的事物作出什麼樣的判斷、理解,我們就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如此而已。


所以佛法識得這個道理,強調修行人要學會修忍辱,不管別人如何對待我們,我們都要學會安忍。


所謂的安忍,大家也不要意會錯了,認為一味的退讓、一味的消極那就是忍辱。


佛法說的安忍有三種忍,一種是生忍,一種是法忍,第三種是無生法忍。

生忍,就是要安忍眾生種種不清淨和煩惱的行為。經典裡面說:縱此大地滿惡人,亦應堅持高尚行。我們不管身邊、眼中的眾生有多麼惡劣,我們自己要做個高尚的人,我們自己要往上看,往上走,我們不要跟他計較。


世間上有一個非常好的比喻,如果有一隻瘋狗咬你的時候,你也會咬它嗎?如果你咬它,你跟這隻瘋狗也差不多的水平。因此,我們要做一個高尚的人,當我們遇到無理傷害的時候,要安忍眾生種種的惡劣行為。

這叫生忍。

法忍,就是我們對世間這些所謂的別人眼中的惡劣現象,已經看平了,看淡了,為什麼看平、看淡了?因為一切都是因緣所起,萬般不由人。


世間人由於不信輪迴、不信因果,所以他們碰到事情就會迷,就會強分善惡,要是沒有過去的惡因,又怎麼會有今天的惡果呢?


今天我們眼中的惡人,用輪迴的眼光去看的話,他從前也是一個善良的人,不曾是我們想的一個十惡不赦的人。


所以佛法這種慈悲和智慧,融合在一起,就是智悲雙運,我們就會對眾生產生憐憫和理解,而接納他們,而能夠忍受他們種種惡劣的行為。這是法忍。


無生法忍,就是我對這一切現象,完全不會起任何的分別念,識得一切都是唯心所現,世間的善惡只是心所顯現的境界而已,再不會起心動念,再不會有這種凡夫眾生的分別、執著。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們佛祖釋迦牟尼的一段公案。


釋迦牟尼佛,前世曾為一群象的象王,象王長著六隻白牙,非常光潔和漂亮。他帶領一群大象住在森林裡面,一天有一位獵人找到了他們,他非常垂涎於這位象王的白牙,就想殺掉這隻象王,取他的象牙。


有一天,獵人用毒箭射到了象王身上,象王疼痛難忍。這時,象王的眷屬看到了獵人,非常生氣,大家群起而攻之,想要把這個獵人殺死。


這個時候,象王強忍著疼痛,用鼻子把獵人趕快保護起來,然後勸阻那些憤怒的眷屬:你們不要傷害它。


這些眷屬非常不理解:他都要殺你,用毒箭射你,你為何還要這樣保護他?象王說:你們仔細觀察,其實眾生作惡,都不是眾生的過咎,都是煩惱的過咎。

眾生從無始以來,內心充滿著種種煩惱,他自己作不了主,他被煩惱所驅使的不得自在、不得做主,這樣可憐的眾生,我們不應該對他生起惡念。


因此,我們才會有幸聽到寒山禪師與拾得禪師的這番清涼法語: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罵我、騙我,我將如何處置?


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勿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這就是佛法所傳承下來的,利益眾生、憫念眾生的慈悲精神的體現。


東北佛教                     

微信ID:dbfj001

相關焦點

  • 如何應對「垃圾人」?弘恩法師教你這樣聰明避開災禍
    我想起前幾天網上看到弘恩法師(弘恩法師,是山東大靈巖寺住持)開示的視頻。視頻中,有人向他提問如何應對隨處可見的垃圾人。弘恩法師從佛法的角度,深入淺出給出了聰明避開免災禍的方法。聽了他的開示,我感覺受益匪淺,我敢說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答案,沒有之一。
  • 忍辱是大船,可以渡過一切苦難;忍辱是良藥,可以救度一切眾生
    話音剛落,就被來的人抽了兩個耳光,而且「咣」的一聲,椅子被扔了出去。孩子頓時頭皮發麻,眼冒金星,回到家裡忍著疼痛,沒敢告訴父母,怕父母愛子心切,引起糾紛。從此,這個孩子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長大成人之後贏得了眾口稱讚,成為一位很有名的法師。    有一天,當年欺負他的人迎面走來,滿臉堆笑:「來來來,請法師到我們家來坐。」老法師笑嘻嘻地答應了。
  • 忍辱
    現實中很多的人,時常秉承著強悍的處事原則,他們認為「忍辱」就是懦弱、退縮的代表,十分蔑視「忍辱」的行為。這種見地顯然是十分片面膚淺的。 事實上,忍辱才是人生真正的勸世之方。忍辱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境界。
  • 竹林文摘 | 忍辱的人,就是軟弱的人,這話你服嗎?
    它提出了一個修行的關鍵詞——「忍辱」,並給出了睿智的「解法」!可是,這段史上最經典對話卻被不少人嗤之以鼻,甚至拿來攻擊佛弟子「愚蠢」「軟弱」。然而,真相到底是什麼?「世間上,沒有比忍辱更有勇氣的人了。」為什麼被世間人看不起的行為,佛教竟然說它是「最有勇氣的」?釋迦牟尼佛在做太子時,生了個兒子叫羅睺羅。
  • 宣化上人:修了三年忍辱,了斷前世孽緣 | 證明六道輪迴的三個案例
    上人曾說:「你對六道輪迴絕對不可以懷疑!你要是懷疑,根本就不需要信佛了;佛就講六道輪迴的,佛會騙你嗎?你要是得了五眼六通,這六道輪迴清清楚楚的。」(一)自願餓死小豬仔哈爾濱有個法師生了病,有一天自己覺得死了,靈魂走到寺院不遠的地方去投生。
  • 鐵腳僧開示:修行得念佛、修忍辱、下苦功、放下才能成就
    外緣的錯,都是咱自己前生造過了,你得情願還這個帳、承認咱自己錯,你得承認、磕頭頂禮是咱指導師、咱的善知識,那才承認了、還帳了,慢慢你的心裡就放下了。你放不下,你前生造的錯、無量劫造的錯都纏著哩。你想成佛,你不承認自己的錯你怎樣能成佛作祖啊?到了菩薩位上找著還命帳,換一次還轉胎,還轉到娑婆世界還修行;修到菩薩位上還找著還命帳。
  • 《道德經》:「忍辱不辯」是一種人生智慧,「寡言不爭」是一種人生境界【老子微言】
    蘇秦第一次遊說過各國時,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沒有才能的人,覺得他的泛泛而談毫無價值,沒有人重用他。蘇秦覺得很慚愧,無奈無功而返回到了老家。這時候老鄉們見他一事無成,都對他嘲諷,笑話他不自量力。蘇秦在外面受盡了侮辱,回到了老家又受到了老鄉的恥笑,心中羞愧之下,選擇更加刻苦讀書,有時候讀到瞌睡時候,甚至還用錐子扎自己,用來提神。
  • 修行忍辱的六個層次,你修到第幾層了呢?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過煩惱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確也有忍氣吞聲的意思。忍辱,這是一種高貴人的大氣,尊貴相。忍辱的人不是忍氣吞聲,而是大義凜然不計較,要知道,這樣的境界不長久,很快就會過去,如果我們還和他計較,就會一直糾纏下去,只有放鬆才能解脫。
  • 忍辱波羅蜜如何修?
    若欲修忍,是人應當先破憍慢、瞋心、痴心,不觀我及我所相,種性常相,若人能作如是等觀,當知是人能修忍辱;如是修已,心得歡喜。有智之人,若遇惡罵,當作是念:是罵詈字,不一時生,初字出時後字未生,後字生已初字復滅,若不一時,云何是罵?直是風聲,我云何瞋?我今此身五陰和合,四陰不現,則不可罵,色陰十分和合而有,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住,誰當受罵?然彼罵者,即是風氣。
  • 忍辱不辯,寡言不爭(深度好文)
    古語也有云:小不忍則亂大謀。佛陀遊化至摩竭陀國時,有一天,夜宿於阿吒住的地方,阿吒心想:一個陌生人住到我家,我要試試他是真正的佛陀,還是普通的凡夫呢!阿吒一見佛陀,就氣急敗壞地說:「出去,誰允許你進來的?」佛陀平和地走出家門。看著佛陀走出家門,阿吒又改口說道:「進來吧!」佛陀這次又毫無怨言的返回阿吒的家。
  • 聖空法師閉關了,才發現原來法師對於我們是多麼的重要!
    為了具足福德,提早成佛,海寶梵志繼續發願:滿足眾生的一切索求,甚至包括手腳、骨肉、身命,以大悲心去布施,超越現在過去及未來一切的布施,不求天上人中果報,只為攝受教化眾生;毀壞正法、五逆十惡的眾生無福德見佛聞法,為了度化他們,勤修六波羅蜜,對於毫無善根的眾生,願意進入阿鼻地獄十劫受苦
  • 南師講述 : 什麼是忍辱
    所以說,法忍也就是六度的中心,忍辱的意思。首先我們來了解佛學忍辱的意思,看到一個「辱」字,我們會想到受人侮辱叫做辱,譬如別人罵你啦,打你啦,各種不如意的刺激,算是辱,這是從文字上的了解。在佛法上講,一切不如意就是辱,受一切痛苦就是辱。譬如我們老了病了,老病就是辱,老病招來自己許多煩惱,也帶給別人許多煩惱。
  • 息事寧人是修福報
    我常說,你動了一個害人的心,對方傷害了三分,自己呢?七分。自己七分的帳到什麼時候算?死了以後就明白了,三途苦報。佛的話是真的,聖賢的教誨是真的,教我們要原諒別人,原諒就是修福,積自己的福德;不能原諒,自己的福就沒有了。所以不善的事情遇到了,你看看,你會處理,修福;不會處理,造罪。人為什麼不修福?
  • 同修們要警惕! 魔王波旬的陰謀竟然這麼可怕!淨空法師:為何魔王波旬不怕果報?
    喜歡造業的人,你是拼命幫助他造業,喜歡修善的人,你也應該幫忙他修善,公平一點,不要有偏心。他也很明理,所以我們也邀請他到這裡來聽經,我們一起共同學習。 這個地方提醒我們,我們真正想成就,決定不要受外頭影響,這個事情很難,非常非常困難。你在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你去觀察,哪個人不受影響?這菜好吃一點多吃幾口,這就影響了。那個不合口味,一筷子也不夾,不就受影響了嗎?
  • 面對惡言相向,你要出手還擊嗎?
    比如,當有人汙辱我們的人格,或者是欺負、毆打我們的時候,看看我們的嗔恨心是不是跟以前一樣。如果是一樣,那我們的學佛就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當然,在沒有證悟空性之前,還談不上徹底斷除煩惱,只能適當地控制。
  • 活著,就是一種修行
    方丈接著說,人的意義就是要通過修行獲取智慧。等到了最高境界,有了大智慧,就變成了佛。所謂眾生皆可成佛。最後,方丈問:「你在紐約那邊,有沒有去聽過聖嚴法師講法?」我很慚愧,沒有。2009年,我去了一次聖嚴法師在紐約上州的法鼓山道場。由於法師年初圓寂,帶著學員禪修的是一個剃度了的美國和尚。禪修活動結束以後,坐在休息室裡,我驀然看見牆上掛著聖嚴法師親筆書寫的四個大字:遊戲人間。當時我心中一震。
  • [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
    ][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所以本是《無心》,所以他本身並沒有說他執著這個,只是一種《習性》而已。譬如說我喜歡吃茶,你不能說,這個喝茶就是一種錯誤。有的人喜歡喝:口渴要喝麥仔茶(廣告詞),就是喝那個麥茶,是不是?
  • 三年忍辱,了斷夫妻孽緣丨六道輪迴的三個真實故事(宣化上人)
    一看自己是豬身,他不吃奶就餓死了,靈魂回到法師身上,又活過來,說:「我剛才投生去做豬!」旁邊的人就問:「你在什麼地方做豬?」他說:「我現在覺得病好多了,我帶你去那裡看看!那家生了七隻豬仔,我是其中之一;我故意不吃奶,餓死的!」其他的法師就陪他到那兒看,果然那家生了七頭小豬,其中有隻豬仔死了。這是這位法師親身的經歷,我也見過他。
  • 遇到狂妄無禮之人該怎麼辦
    初學佛者,若想真正利益他人,能力會很有限,雖然能力有限,但願力可以是無限的。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去看別人,而是要觀自己。經過觀察自己的身口意,了解自己身口意裡哪些地方有缺點,哪些地方是優點,依此判斷自己的內心狀態,這才叫有正知正見。發生分歧之時,需要發現和保護的不是所謂狂妄之人的正知正見,而是你自己的正知正見,不要因為他人的狂妄言行影響你自己的情緒。
  • 海濤法師:愛語是一種布施行為
    海濤法師慈悲開示:佛法裡有一個術語叫「愛語」,聖嚴法師解釋得很清楚:「意思是指慈愛的語言、態度與表情。也就是能夠把自己內心想要對人表示的關懷、體貼和勉勵,透過語言、表情,或手勢等肢體行為表現出來,像是點頭、微笑,這些動作,都可以算是『愛語』。」法師進一步說明:「愛語,不只局限於語言。我們的臉部表情、眼神都是會講話的,連身體動作也會講話,所以稱之為『肢體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