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根據貓膩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慶餘年》在熱播,這部劇一經播出遍引起很多關注度,畢竟這劇中大咖眾多,隨便拎出來一個配角都是陳道明這樣的老戲骨,加上張若筠、李沁等男女主都是比較當紅的,所以很多觀眾一開始都以為是《琅琊榜》這樣的正劇,甚至還有人準備拿它和現在同時在播的《 鶴唳華亭》一較高下。
不過一開播觀眾可能會發現,這部劇的畫風不
太對啊,怎麼隱隱有被稱為穿越沙雕劇的《從前有座靈劍山》的感覺?看下去就發現,《慶餘年》劇情緊湊跌宕起伏,臺詞幽默生動,每個人物都從小細節上刻畫得飽滿入微,讓人恨不得一天追十集。
《慶餘年》的編劇很多人都不陌生,就是業內大名鼎鼎的王倦,他的《木府風雲》《舞樂傳奇》和今年內剛播完的《大宋少年志》等劇都廣受好評,可謂是編劇中的「金字招牌」。而原著和劇版的改動也比較大,現在的劇情上主要出現在滕梓荊和王啟年的身上,劇情中滕梓荊「下線」,王啟年成左右手,劇版這樣改編是有兩個用意的。
看過小說的人都知道滕梓荊在原著中並沒有死,雖然身受重傷,但是還是伴在範閒左右,最後成了範閒的大管家,也算是皆大歡喜。但是劇版中滕梓荊卻在和程巨樹一戰中,為了保護視為知己的範閒,死狀慘烈,讓範閒為此心痛不已。
滕梓荊的經歷是比較曲折的,他外表冷漠無情內心正義,卻屢屢遭受到不公平待遇,即使這樣滕梓荊依然內心存在一絲善意,他沒有殺掉出賣他的那對夫婦。但是滕梓荊和範閒的相交也不是一帆順風的,範閒在他面前用行動證明了這是一個可以託付性命的朋友後,滕梓荊釋然了,整個人也不再陰鬱冷漠。
而他的死也對範閒是一個爆發點,本來範閒在劇中是比較無所謂的態度,但是在這世界上第一個視他為知己的朋友卻為了保護他而死在面前,這種打擊是巨大的,所以編劇這樣的改編也比較合理,可以說滕梓荊的死是範閒的一個轉折點,原來的他並不想去改變慶國,也自覺沒能力去實現母親的夢想,但是滕梓荊的死讓他主動陷入京都這個漩渦,也主動去改變慶國上下。
而王啟年代替滕梓荊成了範閒的左膀右臂,他的出現對於範閒來說也是一種保護。小人物王啟年表面市儈、貪財、怕死、還懼內,但是就是這樣看似低到塵土裡的圓滑小人物,在大是大非面前卻無比清醒。他第一時間保護了滕梓荊的家人,甚至為他們買了安居之所。他在範閒屢屢挑釁鑑察院的權威時,暗中幫助範閒,甚至不惜放棄自己那份公職。他表面上是為了財,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他選擇是清醒的。
王啟年這些心思都隱藏在他讓人捧腹大笑又世俗的舉動下,這會突顯這個小人物更加接地氣,更加可愛,也更有趣。這樣的人在範閒身邊,對於範閒來說,也是一種提醒,即使在黑暗中行走也能保持一顆光明的心。
總的來說,《慶餘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劇,主角的人設和配角的人設一樣出彩,每個人都各有特點,卻讓觀眾都恨不起來,就算是殺了滕梓荊的程巨樹都有閃光點,內心都保持著對友情的嚮往。不知道後續還會對原著的劇情改變多少,但是看前面這些人物出場就知道後面的精彩絕對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