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2019年最火的電視劇,改編自同名小說的《慶餘年》當有一席之地。但讀過原著小說之後再看劇時,卻發現劇版《慶餘年》改編良多。那麼這些改編到底是偏離原著,改的面目全非,還是青出於藍,令人拍案叫絕呢?
劇版《慶餘年》改編自貓膩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有著神秘身世的少年範閒,自海邊小城初出茅廬,歷經家族、江湖、廟堂的種種考驗、錘鍊的故事。範閒說白了其實是一個穿越者,有著現代人的思維,也因自己特殊的身份而捲入了一系列紛爭之中。
其中第一處明顯的改編,就是範閒第一次面對刺客的情節,原作中,範閒抓住時機,快刀斬亂麻般擊敗刺客,並痛下殺手,不留一點懸念。而劇版這裡,原本不知名的刺客甲,變成了後來範閒身邊的得力助手滕梓荊,這是範閒和滕梓荊的初次相遇,也為後來二人成為莫逆之交埋下了伏筆。
範閒的心臟一縮,感覺到微微的寒意,沒有給對方說話或是反擊的機會,虎口用力,喀喇一聲,刺客的脖頸斷了,腦袋歪到一邊,當場斃命。
只是單看此處並不能看出端倪,還有些疑惑:為什麼要此時遇到滕梓荊?從滕梓荊假死來看,這一處改編是有意為之,但看到後來才發現,這竟是監察院陳萍萍設下的計謀。
牛欄街刺殺算是全劇高潮部分之一,原作中,範閒在赴約途中遇北齊高手陳巨樹和東夷城四顧劍門下高手等人聯合刺殺,最後四名護衛三死一傷,陳巨樹等刺客全滅,範閒算是撿回性命。
而在劇版中,範閒赴約時只帶了心腹滕梓荊一人,且滕梓荊為了保護範閒戰死,而摯友滕梓荊的死,使復仇成為了範閒之後一段時間裡的主要目的。
如今,不管是社會主義的中國,還是資本主義的美國,人人平等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即使是在普通不過的一個人的死亡,也可能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而在那個封建社會,階層之間有著巨大的差距,為了一個身份低微的護衛的死,而歇斯底裡讓所有人都無法理解,人人都說「死的不過是個護衛」,令人心中略感悲涼。
縱觀滕梓荊的一生,雖然有些本領,但依舊是封建社會底層中身份低微的一個人,一身好功夫並不能提高他的社會地位。他因為得罪權貴獲罪,又被人設計,差點鋃鐺入獄,最後為保護範閒——同樣出生權貴,卻視他為朋友的人慷慨赴死。
要我說,關於滕梓荊的這一點改動,是成功的。原作中範閒與那些權貴的勢力鬥爭,是為了報復刺殺自己的人,簡單來說就是為自己。而改編的這一情節,範閒是為了自己的朋友,甚至可以說是為了眾生,為了像滕梓荊一樣身份低微,對權貴的迫害只能逆來順受的人,討回一個公道。
可惜的是,範閒雖有特殊的身份,但其權勢還是無法與造成滕梓荊身亡的幕後黑手抗衡,最終執行者林相之子林珙被殺、幕後黑手之一的長公主被趕出京都,暫時告一段落。
全劇後半段則是圍繞範閒護送北齊密探司理理,和幾十年前叱吒風雲、後被慶國囚禁多年的肖恩回北齊的事件展開的。
而對這一部分情節的種種改編,在最後肖恩臨死前說出的兩個秘密之中終於全部浮出水面。
其實原作中,肖恩只有一個秘密,那就是歷史上幫助世人良多的神廟的位置,和他曾找到神廟的故事經歷。而在劇版《慶餘年》中,以在肖恩和陳萍萍輪流講述切換的方式,講述了另一個「秘密」:範閒是肖恩的孫子。
當然,這其實是陳萍萍幾十年的設計,深諳肖恩性格的他,製造種種假象,讓肖恩自己猜到,並相信自己的孫子生活在儋州,而且總有一天會和他針鋒相對。
所以當範閒出現在他眼前時,活在自己心中,未見過的孫子形象便與範閒重合了。
這一情節簡直叫人拍案叫絕:陳萍萍並沒有告訴肖恩任何確切的信息,也沒有留下任何證據,而正因為如此,肖恩根據模糊的信息大膽猜測,並對結果深信不疑。
這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的自信,但正是利用了這一點,陳萍萍憑藉巧妙的設計,讓肖恩毫無防備的自願將另一個秘密告訴了範閒。
肖恩幾十年來,被囚禁在監察院,受盡折磨也未能吐露的秘密,為何會在臨死前告訴範閒?
原著裡這一點確實略顯不通,但劇版這一大膽的改編不僅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還疏通了故事脈絡,讓觀眾發現,其實早在範閒遇到滕梓荊的刺殺時,就已經在陳萍萍的計劃之中了。
這是一段劇版《慶餘年》的原創劇情:
原本權傾朝野的北齊錦衣衛統領沈重,在範閒設計的陽謀之下很快失勢,先是太后對其不滿,略有疏遠,後是屬下眾叛親離,只剩下孤家寡人,最後帶親兵欲截殺慶國使團範閒一行時,卻被恰好在附近的皇家護衛鎮壓。最後自知回國九死一生的沈重,把妹妹託付給範閒和言冰雲。
對反派的用心刻畫,在我眼中是一部優秀作品必備的功課,很多爽文和抗日神劇中,都把反派設定的智商極低,出場的目的就是成為主角完美人設的背景板,但仔細想想,和這種反派打架還平分秋色的人,往往也強不到哪裡去。
而劇中沈重和範閒鬥智鬥勇,可以說只是略遜一籌,最後範閒利用北齊各方勢力的矛盾,獲得了各方幫助,逼得沈重失勢後只能不留後路地兵行險著。
這段劇情,是範閒在歷練過程中逐漸成長的具體表現,也是一次實踐中檢驗權謀的過程,而且最終以範閒勝利告終。
劇版的結尾,範閒回國途中被二皇子脅迫:二皇子門下護衛帶著滕梓荊獨子、範閒的弟弟和老師的信物,想要以這些人要挾範閒效忠,劍拔弩張之時,背後的「自己人」小言公子捅了範閒一刀,範閒驚恐的回頭,倒在了血泊中。
這一段是劇版的結尾,完全是劇版原創的情節,可謂留足了懸念,但不得不說這一改編有些過於不合情理。
範閒表面上是官拜戶部尚書的範建的私生子,其實是慶帝和葉輕眉的兒子,而葉輕眉雖死,但因為陳萍萍、慶帝、範建、費介等人皆受其恩惠,可以說都把範閒當親兒子一般看待。
在這種情況下,二皇子要調一隊私兵截殺歸國使團,以慶帝、範建、陳萍萍等人之能,居然毫無察覺,二皇子一派若有此實力,根本無需隱忍。
總之,除結尾不太合理之外,劇版《慶餘年》大部分劇情修改還是可圈可點的,不過,最後的「未完待續」,暗示了這個結尾大概率是埋下伏筆,等下一部時候圓回來。
網絡文學自誕生以來,就因其高產低質的特點飽受詬病,但其實其中不乏佼佼者。作為當代文化產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大眾審美能力的提高,網絡文學也在不斷進步。相信有一天網絡文學也能脫掉高產低質的帽子,改變人們心中的刻板印象,成為新時代的優秀文化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