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大結局沒?」
隨著《慶餘年》走向尾聲,劇迷們最近的話題都圍繞著最終的劇情走向。
微博#慶餘年大結局#話題
《慶餘年》毫無疑問是2019年底最後的爆款,而網劇也帶動了小說原著的火爆。
劇集改編自「大神」級網絡作家貓膩的同名原著小說。大量老讀者和因劇產生興趣的新讀者來到閱讀平臺,使得已完結十多年的小說版《慶餘年》在起點中文網登上暢銷榜榜首。
《慶餘年》熱播,也再次引發了業界和觀眾對於男頻IP改編影視劇的關注。
男頻一詞來自於網絡小說中男性頻道的簡稱,包括玄幻、仙俠、修真等等小說類型,廣義概念下的男頻IP作品可以理解為「男人戲」。
男頻網絡小說分類
而與之相對的就是女頻,以言情、純愛類型為主。
女頻網絡小說分類
觀眾們非常渴望看到真正好看的男頻IP改編作品,不少敏銳洞察到市場風向的製作方把握住了這波機會。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改編自馬伯庸所著同名小說的《長安十二時辰》成為暑期檔贏家,改編自同名網絡小說的《從前有座靈劍山》《全職高手》均拿到豆瓣7分以上的好口碑。
而《慶餘年》的成功,更為男頻IP改編提供了可借鑑的改編方法論。正如閱文集團CEO吳文輝所說:「以《慶餘年》為分水嶺,男頻影視劇已經邁入了精品化階段,而真正的精品內容,無疑可以吸引全量用戶。」
男頻改編敗多勝少?
「升級打怪」為何不及「瑪麗蘇」
近年來,網文改編成影視作品早已不鮮見。但頭部爆款多以女性向IP改編劇居多,如改自同名小說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
而縱觀男頻網文改編作品,卻常常因為水準欠佳而備受詬病。
《誅仙》《擇天記》《武動乾坤》《鬥破蒼穹》等古裝男頻改編劇,大多得到網友「五毛特效」、「改編偏離原著」等評價。
例如《鬥破蒼穹》豆瓣評分只有4.6,評論中存在大量對改編、演員演技、特效的質疑,「熱血足矣,劇情不可」。
男頻改編劇投資動輒幾億,播放量卻遠遠不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大女主劇,被市場認為費力而不討巧,甚至一度有「唱衰男頻」的聲音出現。
由劉昊然主演的《九州縹緲錄》備受原著書迷期待,但播出之後卻全網熱度表現平平,豆瓣評分也從一開始的7.3分,滑落至現在的6.1分。
男頻網文改編為何如此之難?
事實上,從起點中文網等網絡小說平臺起家的大男主網文,通常講述平凡少年在逆境之中如何不斷打怪升級,獲得武力和愛情的雙豐收,成為一代宗師或者英豪的故事。
相對於女頻言情網文普遍「小而輕」的故事體量,男頻網文世界觀宏大,體量長達幾百萬字,劇本改編難度很大,影視化過程中對於美術布景、演員演技、武打特效等各方面製作因素也都有很高要求。
而製作方如果一味追求大IP的流量效應,而忽略了對於劇集藝術水準的追求,往往就難逃毀原著的魔咒。偶像演員的單薄演技、劇情亂改或注水、製作粗製濫造,都會成為拉垮作品的原因。
網友對於《擇天記》的差評
《慶餘年》方法論
尊重原著+喜劇化+豐富人物
男頻IP改編如何才能讓劇迷和書迷都滿意?
《慶餘年》示範了三條法則:尊重原著內核、喜劇化、豐富人物。
1.尊重原著內核
編劇王倦和導演孫皓本身就是原著粉,他們希望既能感動自身又能打動觀眾的作品,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再針對影視化需求調整補充劇情。
《慶餘年》小說的精神內核是:「現代思想燭照古代時空」。
擁有現代思想的範閒,對皇權貴族不屈膝,對販夫走卒無輕視,在兄弟滕梓荊死後不認同「他不過就是個侍衛」的評價,全力展開復仇計劃。他儘管表面上因為母親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但其實內心的追求不過是「好好活著」。
我們都能輕易代入範閒這個角色,理解他的煩惱,感受他的快樂。正如貓膩所說:「如果我們把範閒身上的那些衣服撕了,赤裸裸的他,只不過是一個赤裸裸的你,以及赤裸裸的我」。
2.喜劇化
《慶餘年》創作團隊的共識是:把厚重題材輕鬆講。
導演孫皓談道:「《慶餘年》具備這個潛力,把角色推向極致,上帝視角看小說裡的這群人都是有喜感的,就連慶帝都有。」
劇本中刻意加入了很多現代氣息,突出現代文明和古代文明的碰撞,古今反差產生了很大的喜劇感。
範閒自製加溼器
觀眾們一邊被充滿懸念的劇情所吸引,一邊又能隨時找到令人愉悅的笑點,自然忍不住一路追到結局。
3.豐富人物
編劇王倦豐富了每個人物的設定,包括微調範閒、重寫滕梓荊和擴充王啟年——因為主線故事沉重,範閒需要更善良可愛些;為了讓範閒成長,滕梓荊在成為他的至交之後為他而死;而王啟年,則像福爾摩斯旁邊的華生一樣,是煙火氣十足的逗哏。
王倦表示,一定要把關注點都放在人物上:「所謂的反轉一定要跟人設和人物的豐富度聯繫在一起。如果沒這方面的基礎,單純為了超出觀眾想像而做反轉,那會很突兀。」
配角人物也要有出人意料的一面。
「就喜歡與民同樂,但又不喜歡人。」二皇子的這句臺詞火了。他每逢出巡必「淨街」,擁有桀驁卻又柔軟的擰巴性格。有網友笑稱找到了共鳴:「這不就是我嗎,又喜歡湊熱鬧,又有社恐。」
2019年,觀眾幸運地迎來了男頻IP影視改編的爆發。
接下來,我們還能看到令人滿意的作品嗎?
《慶餘年》《長安十二時辰》等男頻劇都是系列開發,第二季都將面臨更大的挑戰——能否維持水準不掉線?
而男頻小說新作方面,起點中文網上《詭秘之主》《大王饒命》《第一序列》等頭部男頻作品也正在逐步完成IP沉澱,以影視、動漫、遊戲等形式進行開發。
觀眾們熱愛熱血男頻故事,期待看到更多精良的影視改編作品。《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的「翻身仗」,是基於主創人員對於藝術水準精益求精的態度,也得益於行業幾年來的摸索沉澱。
然而,男頻IP改編影視依然面臨著難改、難拍的挑戰,影視製作方如果想要啃動這類硬骨頭,就必須吸取過去失敗案例的教訓,不能一味追求大IP流量效應,而需要在劇本改編、演員挑選、拍攝製作等各方面下足功夫,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創作出觀眾喜聞樂見的好作品。
我們也由衷希望,《慶餘年》不會是一個好看的孤例。
男頻IP改編,未來可期!
作者、編輯: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