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武俠劇|2000版《碧血劍》又一部改編離譜的金庸劇

2021-03-02 小李大俠

《碧血劍》作為金庸創作的第二部小說,這部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的次數並不多,香港TVB曾兩次將這部作品拍成電視劇,第一次是1985年黃日華版,第二次則是相隔十五年後,於2000年上映的林家棟主演的《碧血劍》。

2000年11月20日,香港無線電視臺第二次拍攝的金庸名著同名古裝武俠劇《碧血劍》在翡翠臺播出,該劇由李添勝監製,林家棟、佘詩曼、歐子欣、江華、吳美珩、關寶慧、袁彩雲、楊明娜、李國麟、魯振順等主演。TVB將此劇選在了12月播出,是無線電視33周年的臺慶劇。


相比2000年這版《碧血劍》,小編還是更喜歡張大鬍子拍攝的2007版《碧血劍》,原因無他,林家棟主演的這部《碧血劍》改編實在太大,和前一年陳錦鴻主演的《雪山飛狐》一樣,已經將金庸原著內容改編的面目全非,也許我們只有把它當做一部純碎的武俠劇而非金庸劇來看,才能得到些許安慰。

袁承志是一位品性敦厚的少年,小時候因為目睹父親慘死,給心靈上蒙上一層陰影,後來上華山學武,得到師父細心的照顧,其性格上偏軟弱。林家棟相貌樸實忠厚,扮演袁承志也算比較符合角色,其造型也十分適宜,只是限於林家棟的演技,並沒有把袁承志表現的十分出彩 。

林家棟屬於TVB的老員工了,他從1988年加入無線開始跑龍套,直到九十年代末才憑藉《新上海灘》、《茶是故鄉濃》等劇集逐漸開始擔任男主角。2000版《碧血劍》也是他離開TVB前最後擔綱主角的一部大戲。2000年林家棟離開TVB轉攻大熒幕,先是從電影小配角做起,從配角到主角,林家棟每一步都走得很紮實,也相當不容易。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拼搏,他終於在2017年獲得了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

說到這版《碧血劍》,小編最討厭的就是青青了,原著裡的溫青青是個【秀眉鳳目,玉頰櫻唇,絕色的美貌佳人】,而這版飾演青青的演員一副瓜子臉,相貌平平,全無青青之秀麗外貌,嬌媚可人,跟何紅藥相比簡直是誰比誰醜。原著中青青也愛吃醋耍小脾氣,但是天真可愛,活潑樂觀,心地單純,不似劇中這般蠻橫無理,甚至仇恨阿九和小慧,著實令人生厭。有時候看電視劇討厭一個角色全是因演員而起,同樣是飾演青青,85年黃日華版《碧血劍》裡的莊靜而和07版《碧血劍》裡的黃聖依,就不像歐子欣飾演的這麼討厭,單是外形相貌上,這版的青青已經輸了一成。

袁承志、溫青青兩大主演演員的演技一般,反襯託出佘詩曼大有長進。在《雪山飛狐》和《刑偵檔案4》中,佘詩曼毫無個性可言,一副乖乖女形象,怎麼都擺脫不了花瓶之稱。到了這版《碧血劍》則給佘詩曼提供了更多的表現空間:一方面,她是皇帝面前的九公主,高傲任性,敢做敢為;另一方面,她是眾人面前的弱女子阿九,受人疼惜,楚楚可憐。佘詩曼對這兩個角色的巨大反差拿捏到位,恰到好處。

這部劇感情戲相當糾結,袁承志與刁蠻的溫青青和看似柔弱的阿九,痴痴纏纏中夾雜著家仇國恨,身份的懸殊無奈的選擇,讓人惋惜。不過令人印象更深刻的恐怕還是金蛇郎君夏雪宜和溫儀,溫倩以及何紅藥的感情糾葛。

港臺改編金古等人的武俠小說,最大的毛病就是編劇將原著故事改編比較大,但如果能改編的像83版《射鵰英雄傳》、97版《天龍八部》那樣成功,也讓人信服,一旦改編失敗則成為「原著迷」心中的垃圾劇,2000版《碧血劍》的改編簡直可以和梁朝偉版《俠客行》,陳錦鴻版《雪山飛狐》相「媲美」。

在《碧血劍》小說中,金庸第一次塑造了一位亦正亦邪的角色,他就是金蛇郎君夏雪宜。在「溫家堡」人眼裡他是十惡不赦殘酷冷血,令人談之色變的金蛇惡賊,而在溫儀眼中他卻是那樣的善良,痴情,有情有義,雖然個性有些偏激。後來的黃藥師、金毛獅王謝遜等角色身上多少有點金蛇郎君的影子。

金蛇郎君夏雪宜可以說是《碧血劍》的隱形主角,在書中並沒有正式出現,他的生平事跡也都是從其他人物口中轉述構成。但這版《碧血劍》一開始就將書中最吸引人但其實只佔據極小篇幅的金蛇郎君給提出來,讓他與溫儀拍拖了四五集,從頭到尾只見兩人卿卿我我。在原著裡,金蛇郎君應該是早就死了,而本劇卻又讓他死而復生。此時溫儀已逝,為了讓他的感情生活有所依託,又生造了一個溫儀的妹妹溫倩出來。兩人以禮相處了一百零一天之後,最終有了「意亂情迷」的一夜。

飾演金蛇郎君的江華屬於俊美男子型而且古裝扮相很好,此劇中江華「死而復生」得以有了更多的機會,所以能把夏雪宜這個角色演釋得更透徹 。無論是帥氣的相貌還是精湛的演技,江華都秒殺男一號林家棟,因此,此劇可以說是繼94版《倚天屠龍記》中配角楊逍風採蓋過主角張無忌之後,又一部男配風採蓋過男主的金庸劇,尤其是劇中江華嘴角淺淺一笑,不知迷倒多少女子,更令何紅藥甘願為他偷取五毒教「三寶」。

除了金蛇郎君這一大改編,阿九在劇中也被黑的不少,原著裡阿九好好的一姑娘,痴痴喜歡著袁承志,結果在這版《碧血劍》裡被編劇改成無敵陰險腹黑女,城府很深,還殺了小慧並誣陷青青(小慧都成了啞巴的孫女了,安大娘哭暈)。另外「三幫四寨」大概是把原著中若干幫會的組合稱呼,但是原著中絕無此叫法。

另外,該劇還對阿九的師傅、青竹幫的幫主程青竹做了一番修改,把程青竹改成一位忠於明朝的大內侍衛,他和阿九混入江湖是為了挑起江湖上那些三幫四寨的矛盾,讓他們相互內訌,鬥毆,瓦解江湖幫派的勢力,以消除他們對朝廷的威脅。程青竹和阿九為了挽救風雨飄搖的明王朝,是披肝瀝膽,歷盡了艱辛,無奈大廈將傾,一木難支,最終當李自成攻入北京後,程青竹(代替了原著中的太監王承恩)陪同崇禎皇帝一起吊死在煤山。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

除了劇情改編比較離譜外,作為TVB臺慶劇,此劇也有值得稱道之處,比如,這是香港無線電視第一次和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合作拍攝的古裝武俠劇,而且是在廣東南海攝影地取景,青山綠水比1985版要強很多,劇中袁承志修煉混元功的背後大瀑布等場景,意境就比狹小的香港開闊很多。因為是和內地公司合作拍攝,本劇中也不乏內地演員參與,比如飾演安小慧的楊明娜就是內地演員。

由於時代科技的進步,本劇的武打場面也十分精彩,片頭設計和歌曲製作也很棒,主題曲《明明深愛著你》李克勤演唱,是一首很好聽的歌曲,在樂壇十分受歡迎,擁有很多的聽眾。

相關焦點

  • TVB歷年武俠劇|1985版《碧血劍》《雪山飛狐》無線鼎盛時期的金庸劇
    1984—1985年,張國榮和張曼玉都曾加盟TVB,雖然時間短暫,但在這期間,兩人還是合作了唯一一部武俠劇 —《武林世家》。《武林世家》是根據古龍小說《飛刀又見飛刀》和《霸王槍》改編而成,由李鼎倫監製,張國榮、張曼玉、謝賢、楊澤霖、劉江等主演。本劇於1985年3月播出。
  • TVB歷年武俠劇|1989版《連城訣》《俠客行》改編最離譜的金庸劇
    TVB歷年武俠劇|1989版《連城訣》《俠客行》改編最離譜的金庸劇TVB八九十年代的古裝武俠劇一直被網友認為是最出色的,有時會覺得現在的小孩很可憐,他們沒有看過真正的武俠劇,現在的古裝武俠劇差不多都已成為雷劇的代名詞。今天小編跟大家說的是TVB八十年代最後的兩部金庸劇:《連城訣》和《俠客行》。
  •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根據金庸武俠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已多達五十餘部,平均差不多每年都有一部金庸劇問世,足見金庸小說的魅力。按照大體上映時間可分為8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後這三個階段,按地域又有港、臺、大陸之分,甚至新加坡也曾拍攝過金庸武俠劇。
  •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根據金庸武俠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已多達五十餘部,平均差不多每年都有一部金庸劇問世,足見金庸小說的魅力。按照大體上映時間可分為8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後這三個階段,按地域又有港、臺、大陸之分,甚至新加坡也曾拍攝過金庸武俠劇。
  • 他將TVB版《碧血劍》袁承志演砸,受劉德華提攜終憑反派奪影帝
    提起TVB翻拍的經典劇,大家大多滿口稱讚!比如那古天樂顏值巔峰期間拍攝的《神鵰俠侶》,還有至今被認為無法超越的《笑傲江湖》,甚至不少網友至今都堅持認為呂頌賢之後再無令狐衝。然而提起TVB版《碧血劍》,不少網友當即閉口不談男一號袁承志,反是江華的金蛇郎君和佘詩曼的阿九比較討喜。
  • TVB《碧血劍》為什麼存在感不強,這裡告訴你答案!
    最近感覺無新劇可追,就把一些經典電視劇翻出來看了一遍,其中就包括TVB版《碧血劍》。該劇由林家棟、江華、佘詩曼等演員主演,配角陣容更是十分強大,包括王偉、駱應鈞、秦煌、李國麟等,布景確實比較一般,部分取景選擇在內地,至少好於《天龍八部》、《神鵰俠侶》,但知名度上卻遠低於兩者。
  • 《天龍八部》最好的電視劇改編,究竟是97版?還是03版?
    可惜,這些電視劇播出後,那些自詡為「金庸迷」,實則為「港劇迷」的反響證明:他們就是愛那些「假山假水假布景」的tvb金庸劇,就是愛那些水線套路化的港劇細節臺詞,甚至口口聲聲,把這些當成了「武俠味」,因此,內地版本的金庸劇,哪怕從細節到臺詞,一字不改完全還原了原著,依舊被這些「金(港)庸(劇)迷」口誅筆討。金庸先生一針見血指出,這就是「先入為主」。
  • TVB版金庸武俠小說改編劇集盤點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承載承載著我太多的青春記憶,因為最初接觸金庸作品是從83版《射鵰英雄傳》開始的,所以我一直認為TVB版金庸的武俠劇集才是最正宗的,最能把握金庸小說的神髓。大師遠行,經典永存。99版的《雪山飛狐》涉及《飛狐外傳》的故事不多,《雪山飛狐》一部中篇,支撐了40集,內容比85版稍顯空洞。《連城訣》可能是金庸長篇小說中,改編次數最少的一部,TVB只有89年郭晉安主演的一版。《天龍八部》TVB一共改編過兩次,都非常經典。
  • 評分最高的十部金庸劇,有八部是TVB製作,天龍八部只能排第三
    正是由於他的小說太過風靡,也因此從上個世紀開始,就不斷的被改編成影視劇,幾乎每一次的改編,都能吸引關注一片。時至今日,金庸劇更是早已成了一個大IP的存在。本文就盤點了在豆瓣上評分最高的十部金庸劇,這其中就有八部是由tvb製作。
  • 金庸武俠劇40年:盟主走了,可江湖一直都在
    由臺灣中視出品、改編自小說《雪山飛狐》與《飛狐外傳》的91版《雪山飛狐》,是繼83版《射鵰》之後,又一部在內地大受歡迎的金庸劇,也是很多觀眾心中迄今為止最經典的一版《雪山飛狐》。然而臺灣版的金庸劇並非發揮穩定,劇情「魔改」讓觀眾看了哭笑不得,大量的原創情節讓武俠劇成了言情劇,演員顏值再高也沒救。尤其是在98版《神鵰俠侶》中吳倩蓮的黑衣小龍女出現後,連原作者金庸也看下去了,發怒道臺灣金庸劇「原著的精神已然不存在,製片人和導演後來打電話給我,我都不接」。
  • 陪我們長大的TVB武俠片,每一部都是最愛
    射鵰神鵰倚天這三部曲每每翻拍每每都看,武林外傳碧血劍等古龍小說也不放過,雪花女神龍,水月洞天,靈鏡傳奇,小李飛刀,楚留香,笑傲江湖,白髮魔女,一部又一部都愛得不能自己。 還有好多好劇沒看過,甚至連它的存在也不知道實在很遺憾的。 今天和大家分享分享當年的TVB經典武俠,重溫經典,回想感動,回味純粹!
  • 《碧血劍》:大陸翻拍金庸劇中唯一超越TVB同等版本者
    ▲2007版《碧血劍》劇照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公號立場《碧血劍》:張紀中拍的最好的金庸劇,也是大陸拍的最好的金庸劇,沒有之一。很多人都說,大鬍子《天龍八部》拍的最好,或者也有不少人說大鬍子《神鵰俠侶》拍的好,但其實我懷疑他們沒看過《碧血劍》。
  • 八十年代TVB金庸武俠劇
    八十年代的香港熒幕,正是武俠電視劇的鼎盛時期,金庸影視經典作品層出不窮,影響深遠,仍至今日。 八十年代TVB最輝煌的時期,共推出了11部金庸武俠劇。1982年,《天龍八部》。華語史上第一個《天龍八部》,八十年代金庸劇的開端,分為《六脈神劍》和《虛竹傳奇》兩部,共50集。這一版演員選角選的實在是好,音樂也好,武打也好。
  • 15部原著,102部改編影視劇!金庸不再,武俠影視江湖依舊
    可能連金庸先生也想像不到自己認為最失敗的作品,卻是他被改編的首部影視作品,而且也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部武俠IP。1960年7月27日《神鵰俠侶》還未連載完成,由峨眉電影製片廠出品,李化執導,金庸親自擔任編劇,謝賢、南紅、楊業宏等主演的《神鵰俠侶》電視劇的第一集在香港播出。
  • 即使你沒讀過金庸小說,也會看過金庸劇
    劉德華、陳玉蓮版《神鵰俠侶》在無功無過地推出了1984版《鹿鼎記》和《笑傲江湖》,以及1985版《碧血劍》之後,TVB在1985年將《雪山飛狐》搬上熒幕,這也是筆者心中,1980年代最優秀的一部金庸電視劇,比起名噪一時的83版射鵰要遠遠更加優秀。
  • 不是每一部臺慶劇都那麼無敵,TVB臺慶劇大盤點(上集)
    ,和91年如出一轍,家族戲加上古裝武俠。但若細心觀看這部劇,會發現韋家輝講故事的水準,永遠是tvb裡最上乘的。年猛劇很多,十月初五的月光是當年收視冠軍,另外還有男親女愛、陀槍師姐2等90年代tvb開始新一輪金庸劇翻拍,掌舵人是金牌武俠監製李添勝,[碧血劍]卻是差強人意,林家棟在無線人氣正盛,於是演繹武學奇才袁承志,滿腔熱血與俠義,且頭腦聰慧,是金大俠筆下少有的不拖泥帶水,夠耳清目明的男主角,他的表演,和袁承志的神是接近了,氣質上依然太遠,佘詩曼作為新一代崛起的花旦
  • 4個版本的碧血劍,經典莫屬黃日華版本,最後一版成為「毀著」
    《碧血劍》是當代作家金庸先生的長篇武俠小說。大家都知道金庸老先生的著名小說都被翻拍成了電視劇,《碧血劍》也不例外。小編統計了一下,也有5個版本,電影版一部、電視劇有四個版本。今天咱們來盤點一下哪個版本最為經典。
  • 大陸武俠劇 風雨江湖路
    後來播出的《射鵰英雄傳》(83版也即黃日華、翁美玲版)更是萬人空巷。正是這些香港武俠片,把武俠劇的概念引入國內,並培養了第一批武俠觀眾。港臺的武俠劇的產生正逢新派武俠小說的創作高峰,因此有著豐富的拍攝素材。而大陸方面對於武俠素材來說可謂是貧瘠一片,因為很自然的就將目光鎖定在古典名著上。
  • TVB金庸武俠劇的歷史發展與現狀分析
    (一)TVB金庸劇的發展歷程在香港武俠劇的發展歷程中,無疑以TVB出品的金庸武俠劇最具有影響力以及代表性。1976年,由鄭少秋主演的《書劍恩仇錄》是無線第一部改編的金庸作品。隨後,無線也接連推出了《倚天屠龍記》等劇,但當時的TVB金庸劇才剛剛起步,尚未形成自己的風格,製作也相對粗糙,並未造成太大的影響。
  • 為什麼TVB拍攝的金庸武俠劇比大陸翻拍的強那麼多?
    李添勝在90年代中後期監製的幾部金庸劇——94射鵰、95神鵰、96笑傲、97天龍、98鹿鼎記、99雪山飛狐、00碧血劍,幾乎部部經典。這裡面有李添勝對金庸作品非常熟悉、幾乎可以背誦書裡面的內容因而深諳金庸小說的精髓的原因,也有他自身導演天賦的原因,更有時代大環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