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武俠劇 風雨江湖路

2021-12-23 非花映鏡

溫馨提示:點擊上方藍字,一鍵關注「非花映鏡」,或添加微信號:fhyj-world.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949年後,由於意識形態和文藝政策的作用,武俠文化被認為是封建思想的餘孽和幫兇,受到了廣泛的抵制,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幾乎絕跡。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確立,香港新派武俠小說與流行歌曲、通俗電視劇一起進入了大陸民眾的視野。


1984年5月6日,中央電視臺開始播放香港亞洲電視臺的武打連續劇《大俠霍元甲》,在中國大陸轟動一時,這帶動了中國大陸武打片的出現。後來播出的《射鵰英雄傳》(83版也即黃日華、翁美玲版)更是萬人空巷。正是這些香港武俠片,把武俠劇的概念引入國內,並培養了第一批武俠觀眾。

港臺的武俠劇的產生正逢新派武俠小說的創作高峰,因此有著豐富的拍攝素材。而大陸方面對於武俠素材來說可謂是貧瘠一片,因為很自然的就將目光鎖定在古典名著上。


1983年,山東電視臺拍攝了8集電視劇《武松》,轟動一時,此後,山後來陸續拍攝了《魯智深》、《林衝》、《晁蓋》、《宋江》、《李逵》、《顧大嫂》等。在這些以獨立人物為敘述模式的系列劇之後,經過重新的剪輯和按照原著順序重新安排了播放次序,從而就產生了40集的電視連續劇《水滸》,也即是所謂的山東版《水滸傳》,在那個年代,這應該算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電視劇,即使在今天,本劇仍然有其特有的觀賞性,況且《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


1983年北京晚報連載了「海燈法師傳」長篇小說,使海燈成為媒體的焦點。次年,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攝製記錄片《少林海燈法師》,主演李連杰。1985年,電視劇《海燈法師》順勢而出,主演熊長貴是以擅長猴棍的著名武術運動員。


三年後推出續集《海燈傳奇》,主演趙長軍曾十次榮獲國際國內武術比賽「個人全能冠軍」,此後主演多部武俠電影,後來創辦武術學校,甄子丹亦來校學習過。


1989年是個特殊的年份,那一年出現了多部前衛的影視作品,譬如《江湖恩仇錄》(又名《金頂神功》)。當時港臺武俠劇風行,此劇作為大陸最早的武俠劇之一,確有開創的意義。但最後推出續集時,越往後越偏離武俠,而近乎神怪,也算是最早的玄幻武俠電視劇。


第一部根據港臺武俠小說改編的武俠劇是1990年的《多情劍客》,本劇根據古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改編,講述小李飛刀的江湖故事,這一版也是所有電視劇版本中最忠實原著的,從人物形象到故事情節都很忠實,甚至連臺詞都是直接從原著中的原話。


初期的大陸武俠劇,由於沒有專業的武術指導,所以一般都是由武術運動員擔任主要角色。1991年的《三俠五義》中主演展昭和白玉堂的兩位演員尋峰和邵英建都是全國武術冠軍,而11集的篇幅情節緊湊毫不拖沓,比較忠實地再現了原著小說《三俠五義》的精髓。



《梁山奇情》劇照


張多福版白玉堂

1992年的由張多福主演的《梁山奇情》(又名《水滸後傳》)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倒是其後主演的《新七俠五義》(1994年)可謂是大陸武俠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本劇以白玉堂為第一男主角,是一部有思想的悲劇,可惜成了絕版。


大陸第一部金庸劇是1994年的《新書劍恩仇錄》,當時還是中央戲劇學院大二學生的黃海冰主演陳家洛。本劇基本忠於原著,並且難得可貴的是,本劇還添加了雍正換子、無塵道長斷臂、文泰來和駱冰相識等劇情,豐富了人物情節。而飾演香香公主的就是後來在《後宮甄嬛傳》中飾演敬妃的楊紫嫣。飾演奔雷手文泰來的楊凡演過央視版《三國演義》的趙雲以及央視版《水滸傳》的拼命三郎石秀,並主演過洪金寶的武俠片《一刀傾城》。

《白眉大俠》劇照

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廣播評書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娛樂節目,其中評書大師單田芳的《白眉大俠》因其故事情節跌宕,人物精彩,很受聽眾喜愛。1994年,根據評書改編的電視劇《白眉大俠》開播,一時間萬人空巷。彼時的「元芳」張子健在其中飾演的是「白眉大俠」徐良的死對頭「紫面金剛」王順。兩年後,「元芳」便主演了另一部武俠劇《甘十九妹》。

楊露版甘十九妹

《甘十九妹》(1996年)是根據臺灣武俠作家蕭逸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甘十九妹奉師傅水紅勺之命,血洗嶽陽門,結果逃脫了尹劍平,然兩人漸生情愫,江湖兒女面對恩怨情仇,一時茫然。該劇在製作上比同出品的《白眉大俠》(兩劇是一家公司製作)在造型、服飾、動作都精良許多,再加上情節曲折,故事精彩,演員表演動人,被評為是90年代內地武俠劇中最為經典的代表之作之一。而19年後,重拍的《新甘十九妹》(2015年)真是讓人無法評價。

97之後,內地武俠劇多為大陸和港臺合拍,製作費和技術也有很大提高,畫面由質樸轉向華麗,但後來愈演愈烈,單純的為收視率而創作,失去了一顆藝術的心。


《太極宗師》(1997年)誕生於合拍片之初,由張鑫炎(李連杰版《少林寺》的導演)和袁和平執導,由袁家班在,武打設計水平自然不在話下。於海、王群(老牌武打明星,李連杰的大師兄,回頭有機會做一期他的故事)、周比利、惠英紅等一群武俠片的熟悉面孔搭臺,當年的功夫小子吳京挑起大梁,飾演本劇的主人公太極宗師楊昱乾。

央視版《水滸傳》劇照

1998年,央視版的《水滸傳》開播,當年掀起了「水滸」熱潮。本劇最接近原著本質的一版,無論人物造型、場景、道具、服裝、禮儀、談吐都比較考究,趙季平的配樂為本劇增色不少。


袁和平在央視版《水滸傳》指導動作戲(「燕青打擂」篇)

值得一提的是,擔任本劇製片的大鬍子張紀中「三顧茅廬」,請來了袁和平,是這一版的動作戲精彩非常。什麼叫經典,就是再翻拍的都是渣!譬如2011版的《水滸傳》。


而這部戲也引起了金庸的注意,並放言如果央視能夠拍得和《三國演義》《水滸傳》一樣好,願意以一元錢轉讓其武俠作品的版權。聽者有心,大鬍子張紀中馬上公關下金庸,果然以一元拿下《笑傲江湖》(2001年)的版權。

央視版《笑傲江湖》劇照

本劇被人詬病的就是兩位主角出場太早,為了劇情而劇情;另外被人微詞的是,小說本來是將江湖的爾虞我詐比喻成一則政治寓言,而大鬍子卻拍成了「正義不倒,會盟天下英豪!」但是總的來說,本劇比港臺武俠劇的格局更大,景色更美,人物造型和服飾上沒有那麼多誇張,更接近歷史。此後,大鬍子馬不停蹄的拍攝了一系列金庸劇:《射鵰英雄傳》(2003年)、《天龍八部》(2003年)、《神鵰俠侶》(2006年)、《碧血劍》(2007年)、《鹿鼎記》(2008年)、《倚天屠龍記》(2009年)、《俠客行》(2014年)等。這些作品良莠不齊,但是對於大陸武俠劇來說,還是很多可借鑑之處。譬如看了於媽版的金庸劇,才會覺得張紀中版的金庸劇才是真正的良心之作。


當金庸劇火的時候,自然也會有人打量古龍和梁羽生的作品,但整體都不出眾,就說兩部吧,還都是黃海冰主演的:《武林外史》(2001年)和《萍蹤俠影》(2003年),前者的女豬腳是「晴格格」王豔,後者的女豬腳是範冰冰(那時還不叫範爺)。以現在的眼光看,前者的「洗剪吹」的鄉土氣息太濃,後者則還靠點譜。


2005年,中國第一部由電玩遊戲改編的奇幻武俠劇《仙劍奇俠傳》開播,該劇主打青春招牌(因為遊戲有群眾基礎嘛),製作上也數精良,幾乎完美的再現了遊戲中的絢爛場景,人物造型可愛,情節討巧,因為引發收視率狂潮。該劇大膽採用新人演員,「李逍遙」胡歌一炮而紅。此後又拍攝了續集《仙劍奇俠傳三》(2009年),除了第一部的胡歌外,霍建華、楊冪、唐嫣、劉詩詩等新的年輕演員加盟,為本劇注入不少青春活力。(是的,沒有2)


而近年來,為了滿足廣大女同胞「腐」的需求,各種男色的武俠劇輪番上映,前有《天涯明月刀》(2012年),中有《古劍奇譚》(2014年),後有《少年四大名鋪》(2015年)。

最近《花千骨》挺火的,花主只知道是根據網絡小說改編的,沒有看,便不做評價了。

相關焦點

  • 追憶90年代非主流武俠劇:你還記得《蓮花爭霸》的白玉川嗎?
    當年的"元芳"張子健風華正茂,當年的妹子如此多嬌:這部新加坡廣播電視局和山西電視臺合拍的武俠大作其製作之認真精良,直接讓新加坡武俠劇出道即巔峰,其霸道程度讓新加坡後來所有武俠劇都難以望其項背!8090年代是新加坡電視劇發展的黃金時期,由於社會結構的特殊性,電影在新加坡本土難以調和各方口味,電視作為公共傳媒卻大顯身手,調和四方,為與港臺爭霸東南亞以及大陸武俠劇市場,1993年新廣斥巨資打造《蓮花爭霸》,與TVB武俠劇假山假水的尷尬布景不同,《蓮花爭霸》劇中外景取自山西的五臺山、懸空寺和雲岡石窟,再配上略帶塵土氣息的光影效果,直接把觀眾帶入到那個肅殺冷峻的恩怨江湖!
  • 大陸新武俠作家
    在大陸新武俠小說作者中,鳳歌被稱為「後金庸時代挑大梁者」。鳳歌的作品在總結前代武俠風格的基礎上,力圖開闢新武俠漸變式的革命道路,創出新的武學譜系和江湖格局。鳳歌以其豐富的想像力,娓娓道來的江湖筆調,把「俠」的底蘊與真諦展現出來,充盈著一股濃厚的人文主義精神。代表作品:《鐵血天驕》、《崑崙》、《滄海》、《靈飛經》。
  • 電影音樂 執劍天涯,靜聽風雨,淡看江湖——經典武俠音樂之電視劇篇
    文 | 周敏編輯 | 芯羽武俠,是成年人的童話,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武俠夢:刀光劍影,快意恩仇,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武俠電視劇用最直觀的方式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意氣風發的江湖,管你是侯門將相武俠,成為一種情懷,一種文化烙印。劍氣情心,俠骨柔情,今天,讓一首首或委婉或振奮的經典武俠劇歌曲,帶你遊走那個快意恩仇、風雲變化的江湖……(WIFI條件下,建議拉到文末播放音樂視頻,邊聽邊看更有感覺哦~)提起武俠劇,大多數80後的武俠啟蒙劇就是TVB83版的《射鵰英雄傳》了。說先入為主也好,說因循守舊也罷,金庸和金庸劇能夠在大陸如此風靡,83版《射鵰英雄傳》功不可沒的。
  • 從《聽雪樓》改編失利,說大陸新武俠改編的問題
    2004年《今古傳奇·武俠版》與著名武俠評論家西南大學韓雲波教授共同提出「大陸新武俠」概念。2001-2010年「大陸新武俠興盛期」。部分內容參考了「大陸新武俠的軌跡」、「論21世紀大陸新武俠」、「『後金庸』武俠小說創新的發生學邏輯理路」等文章。
  • 感謝離子燙和洗剪吹,成就了那個年代的武俠夢
    ▼如果你也有過一個武俠夢曾幻想鮮衣怒馬仗劍天涯看遍世間繁華曾幻想行走江湖瀟灑自如隨遇而安風塵僕僕▼如果還記得你的武俠夢?結局太虐遊姬隊:童年回憶,神劇系列,裡面的女演員都很漂亮無聲勝有聲 :記得當時開始看的時候我才上小學,看到上官海棠死的時候真的感覺很惋惜
  • 70後80後最難忘的十大經典武俠影視歌曲
    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很幸福或者說很幸運,因為陪伴我們成長的,有金庸和古龍的小說,有香港無線經典的武俠劇和徐克程小東們經典的武俠片。
  • 為什麼曾經轟轟烈烈的大陸新武俠如今徹底衰落了
    十幾年過去了,大陸新武俠的那批作家,早已經湮沒不聞,一如曾經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和《夜宴》,也無多少人再重溫了,所謂的「大陸新武俠」,變成了一個笑話。當一大批玄幻、盜墓小說來勢洶洶且早已經影視化的時候,大陸新武俠幾乎沒有任何的影視化,只有去年的一部評價不是很高的,滄月的《聽雪樓》。曾經承載我們青春的,大陸新武俠,並沒有能復興武俠,更多的人說的是,武俠已死了。
  • 主角配角全滅,最後只剩下劇名,這部武俠劇堪稱一代人的回憶!
    上世紀90年代,在香港武俠劇與新加坡武俠劇佔據主要市場的時候,大陸出品了兩部堪稱經典的武俠劇,一部是1993年的《白眉大俠》;而另一部便是無二君今天分享的《甘十九妹》。故事開始於一頂紅色的小轎,轎中是一個美麗無比的女子,名為甘十九妹,她帶人包圍了嶽陽門,風雨不透,她此來是為復仇。
  • 主角配角全滅,最後只剩下劇名,這部武俠劇堪稱一代人的回憶
    上世紀90年代,在香港武俠劇與新加坡武俠劇佔據主要市場的時候,大陸出品了兩部堪稱經典的武俠劇,一部是1993年的《故事開始於一頂紅色的小轎,轎上是一個美麗無比的女子,名為甘十九妹,她帶人包圍了嶽陽門,風雨不透,她此來是為復仇。
  • 《秋寒江南》十六年一覺,「大陸新武俠」夢猶未醒
    早晚大家會發現,「大陸新武俠」是財富,尤其對影視改編來說。因為,大陸新武俠裡,除了迷人的「武俠」之外,還有「新」和「大陸」。《秋寒江南》改編自「大陸新武俠」代表作家庹政的同名原著,離開豆瓣兩年半之後,為這名自己喜歡的作家回來詐屍。
  • 為什麼TVB拍攝的金庸武俠劇比大陸翻拍的強那麼多?
    大陸翻拍的金庸武俠劇被公認為最好的只有兩部——94年黃海冰版的《書劍恩仇錄》和04吳樾舒暢版的《連城訣》,這還要感謝TVB這邊在80年代後就沒翻拍過這兩部劇。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金庸劇的四部巔峰之作應該是95《神鵰俠侶》、96《笑傲江湖》、97《天龍八部》和98《鹿鼎記》。
  • 楊虛白的「大陸新武俠」代表作:「小人物武俠」在現實中浮沉
    近日,楊虛白的武俠小說《揮戈》出版,被稱為「大陸新武俠」時期的代表作品、是一種「小人物武俠」。所謂「小人物武俠」,均是微觀入眼,從小處見俠義,如此一來,俠客的形象不再模糊,而成了實實在在、血肉俱全的人。武俠小說突破類型困局,需要回歸人性。
  • 《春泥落地護新芳》之《風雨江湖路》
    紫陽府的空鵬對陣道:「你們邪靈教殘害天下百姓,屠戮我師門的弟子,殘害百姓,使得蘇靈鬥靈大陸生靈塗炭,修仙正道之士,人人得而誅之!」五靈聖徒為首的阿鈺說道:「哈哈哈哈,原來是五大門派之首紫陽劍閣的劍術天才空鵬啊,你們穿得富麗堂皇,沒想到還能把侵略他人領地說得如此順理成章,當真不怕笑掉你家祖宗的大板牙!」
  • 要甜寵也要江湖,武俠劇破舊立新正當時
    例如以甜寵為核心的《月上重火》講述了上官透與重雪芝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俠探簡不知》則是類似於古龍風格的探案推理,以四個單元案件串聯起誰是簡不知殺父仇人的主線;《暮白首》則是傳統武俠式的奪寶故事,敘事方式為快節奏與重重反轉;《少年遊之一寸相思》改編自大陸武俠IP,以尋找山河圖為主線呈現江湖兒女愛恨情仇圖景。
  • 《俠探簡不知》十年了,讓我看見武俠劇落寞之後,再次崛起的可能!
    今天,我想給大家安利一部我個人認為十年來最好看的原創武俠劇(其實比近十年來翻拍也好看)— 《俠探簡不知》。沒有過多的宣傳,微博上沒有一次熱搜,但我看到的是這十年以來武俠劇落寞之後,再次崛起的可能。我是95後,伴隨我童年的都是金庸古龍的武俠劇,也就是2000-2010年間,這十年間是大陸武俠劇的巔峰。
  • 盤點2020年值得期待的武俠手遊
    3、《武俠乂》手遊開局科普一下,乂這個次念yì。雖然這是一款卡牌遊戲,但是這種極高探索深度,變化莫測的玩法自有一群忠實的粉絲。復古的畫面和美術風格,換來一個完整的漫漫江湖路,相信對鍾愛群俠傳的玩家,是值得的。6、《江湖求生》手遊
  • 他是「大陸武俠劇第一人」,為戲連扇小鮮肉耳光,65歲卻狼狽離婚
    而且最近又曝出張紀中為讓董又霖入戲,更是連扇他3個耳光,讓現場險些失控,不得不說演員真是高危職業……張紀中這個人其實是很受爭議的,雖然他拍過《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名著,以及《笑傲江湖》、《天龍八部》等多部金庸的武俠劇,被稱為"大陸武俠劇第一人",但他的作品播出後都是毀譽參半的。連董卿都曾表示:"聽說張製片人是圈內有名的'黑老大',換演員、換導演都是他說了算。"
  • 厭倦了劍3的武俠劇情?《新神魔大陸》魔幻劇情更加震撼
    武俠,是根植在中國人心中的一種情懷,不過隨著市面上的武俠作品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對武俠遊戲開始有了審美疲勞。以前小編也是武俠遊戲的忠實粉絲,不過這麼多年,是有太多的優秀武俠作品存在,就比如的大獲成功的劍3,但是武俠故事終究只有那麼多,而且看得多了之后里面的很多套路劇情就能猜到,導致劇情方面就很難吸引到我們。
  • 他是大陸武俠電視劇的開篇男主角,80後和90後心中的雷人英雄,因為一句臺詞,引領了社會的新潮流
    83版的《射鵰英雄傳》成為80後人們心中永遠的武俠劇經典,直到1990年以後,大陸武俠劇才逐漸有所突破,比如《白眉大俠》《甘十九妹》等,不同於香港無線的武俠套路
  • 中國大陸製作的十部經典武俠電視連續劇,你看過了幾部?
    2,《新七俠五義》《新七俠五義》是根據古典名著《三俠五義》改編的武俠電視劇3,《甘十九妹》《甘十九妹》於1996年9月在山東衛視首播,與《白眉大俠》同屬中國大陸早期武俠劇代表作由釋小龍、 、郝蕾、何中華、陳龍、吳樾、呂麗萍、姚芊羽等演員擔綱主演的清裝武俠動作劇,講述了一代武林宗師黃飛鴻少年時代的英雄故事。劇本中將以往黃飛鴻系列影視劇中常與黃飛鴻有情感瓜葛的十三姨戲劇性地改成不與黃飛鴻對戲,而讓她在黃飛鴻的父親黃麒英和納蘭康二人中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