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2020-07-25 小李大俠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根據金庸武俠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已多達五十餘部,平均差不多每年都有一部金庸劇問世,足見金庸小說的魅力。按照大體上映時間可分為8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後這三個階段,按地域又有港、臺、大陸之分,甚至新加坡也曾拍攝過金庸武俠劇。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在如此眾多版本的金庸劇中,有的被觀眾奉為經典,有的卻褒貶不一,甚至遭到不少差評,除了演員的演繹之外,也和幕後的製片人、監製或者導演有很大關係。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十位比較知名的金庸劇製片人(或監製、導演)。

第十名:於正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2013《笑傲江湖》霍建華、陳喬恩、袁姍姍

2014《神鵰俠侶》陳曉、陳妍希

於正,自出道以來,他就成為一名頗具爭議性的製作人,雖然在製作上頗為用心,但其作品經常因為「抄襲」「魔改」等爭議不斷,引來觀眾不少吐槽,於是被網友們親切的尊稱為「於媽」。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2013年2月,於正編劇製作的《笑傲江湖》在湖南衛視和樂視網同步播出。劇中,陳喬恩飾演的東方不敗其戲份貫穿全劇,性別也直接變成女兒身,和令狐衝談起了戀愛,而女一號任盈盈竟成了打醬油的。雖然遭到原著黨和不少80後們的差評,但卻在市場上迎合了95、00後這一代年輕觀眾的口味,依然取得了極高的收視。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於媽嘗到了金庸劇的甜頭,趁熱打鐵又製作了2014版《神鵰俠侶》,陳妍希的小龍女一亮相便奪得了「史上最胖小龍女」「小籠包小龍女」等稱號,而劇中李莫愁顏值不僅高於歷任,也成功擊敗了女主角小龍女,贏得了一片讚美聲。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但是,該劇刻意地通過小鮮肉男星、肉麻臺詞、女配搶鏡、雷人橋段等惡搞經典的伎倆來譁眾取寵,讓新一代觀眾對翻拍自經典名著《神鵰俠侶》電視劇的理解十分片面,使得文化內涵大大缺失。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不過,於媽這版《神鵰》有一大貢獻卻是其他版本無法想比的,那就是直接促成了陳曉、陳妍希的姻緣,劇中的「神鵰俠侶」也成為現實中第一對恩愛伴侶。

於媽的金庸劇是以市場效應至上為標準,只要收視率高,能引起觀眾熱議,就不在乎是否有內涵,這樣的導向雖然娛樂了當下觀眾卻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註定成為影視殿堂裡一閃而逝的過客。

第九名:李國立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2002《書劍恩仇錄》趙文卓、關詠荷、呂良偉

2008《射鵰英雄傳》胡歌、林依晨、袁弘、劉詩詩

提到李國立,或許觀眾更熟悉他製作的《仙劍奇俠傳》《軒轅劍天之痕》等仙俠劇,其實,作為唐人電影公司的金牌製作人,他還執導過《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兩部金庸劇。

《書劍恩仇錄》雖然先後被翻拍了六七次之多,但似乎找不出一個特別經典的版本,相較而言,趙文卓、關詠荷這版算是比較精彩的一版。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演員上該劇集合了大陸、香港知名的藝人,擅長武戲的趙文卓在武打上駕輕就熟,得心應手,在文戲上一襲長衫的扮相,書卷中帶著俠氣,一書一劍確實較為貼切了。

配角中最出彩的要數孫莉扮演的李沅芷,她的戲份較為貼近原著,不但長得漂亮,還敢愛敢恨,拿得起放得下,官家小姐的任性,率真,直爽,調皮機靈,全都在一顰一笑之中。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此外,劇中大漠,黃沙,落日,暮色,美人,英雄,俠肝義膽,還有宏大的場面,這都是其他版本難以望其項背的。

2008版的《射鵰》播出後受到了更多年輕觀眾的喜愛,「清新、明快有張力」是網友給予的評價。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該版主打「偶像牌」,因仙劍奇俠一炮走紅的胡歌、拍攝過多部臺灣偶像劇而被內地觀眾所熟知的林依晨,就是最好的例證。劇中另外兩大主演,楊康和穆念慈的扮演者袁弘、劉詩詩,也顯現出逼人的偶像氣質。可以說整部劇,男俊女俏、養眼至極,被不少觀眾稱其為「偶像版射鵰」。

第八名:王新民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2002《俠客行》吳健、周莉、章豔敏、鄧家佳

2004《連城訣》吳樾、舒暢、何美鈿、六小齡童

《俠客行》和《連城訣》是金庸小說中被改編次數最少的兩部作品,因其篇幅較短,人物形象單薄,劇情線索單一,導致改編難度甚至超過金庸其他的長篇小說,因此,港臺對這兩部小說也是鮮有觸及。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大陸導演王新民在2000年初先後拍攝了這兩部金庸作品,現在回過頭來看,這版《俠客行》和《連城訣》在劇情改編、演員演繹、歌曲配樂等方面,超越了之前的港臺版本。

吳健版《俠客行》武打戲看點十足,戲中用了很多國內以前未曾用過的武打動作,比如石破天與衝虛道長的竹林之戰,石破天與俠客島兩位島主的意念之戰,以及石破天從俠客島歸來在海面上營救跳崖的阿秀的一幕,都成為武俠劇史上的經典場面。在武俠劇各種慢動作充斥螢屏的當下,之前那種乾淨利索、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力量感的武打動作場面再也見不到了。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該劇中的阿秀容貌清麗,溫柔文雅,婉和有禮,簡直就是童年記憶中的女神!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04版《連城訣》與金庸其他武俠劇有不一樣的「氣質」,它展現了貪慾可以讓人喪心病狂到何等可怕的地步,把師徒、父女等人倫關係全部破壞乾淨,令人震撼。

這部劇整體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因為書中描寫的人的惡、貪婪、刻毒、狡詐,均能在這部劇中一一找到對應。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吳越把金庸筆下有情有義、敢愛敢恨、正義淳樸的狄雲表現得淋漓盡致。美猴王六小齡童以平實內斂、收放自如的演技詮釋的大反派花鐵幹成為了該劇的一大亮點。

王新民導演的這兩部金庸劇,小編認為其水準不亞於張紀中的金庸劇,甚至在寫實、選角、武打等方面,比張氏金庸劇更勝一籌。可惜的是,王導拍的金庸劇數量實在太少。

第七名:王晶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1992《鹿鼎記》《鹿鼎記2神龍教》周星馳、林青霞、張敏

1993《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李連杰、張敏、邱淑貞、黎姿

2000《鹿鼎記》張衛健、譚耀文、朱茵、林心如

2007《雪山飛狐》聶遠、朱茵、鍾欣潼、安以軒

王晶,香港著名影視製作人,典型的商業片導演,他拍攝製作的大部分影視都是以商業為主,即以票房為衡量標準。但是一旦認真起來的王胖子,他的才華足以讓人驚豔。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在香港電影最鼎盛的九十年代初,王晶和周星馳、李連杰等人合作拍攝了《鹿鼎記》《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等金庸武俠電影,周星馳主演的兩部《鹿鼎記》都位列當年年度票房榜前五位,李連杰的《倚天屠龍記》也是十分經典,趙敏的最後一句「我在大都等你」,卻讓我們足足等了二十多年。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除了商業電影,王晶也會拍一些電視劇,他製作過兩部金庸劇,一個是2000年在臺灣拍攝的《鹿鼎記》,又名《小寶與康熙》,張衛健憑藉韋小寶這一角色獲得了「TVB我最喜愛的角色獎」。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值得一提的是,王晶的電視劇往往明星雲集,美女如雲,這版《鹿鼎記》裡的朱茵、林心如、陳法蓉、張茜、舒淇、吳辰君等,可以說是韋小寶的老婆們最漂亮的一個版本。

2007版的《雪山飛狐》是王晶首次執導的內地金庸武俠劇。該劇中田歸農的戲份多到誇張的程度,以致一些網友將這版《雪山飛狐》戲稱為《田歸農英雄傳》或《雪山飛田》。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王晶在影視劇情改編上一向也是以「魔改」著稱,這版《雪山飛狐》令人憐惜的程靈素的戲份莫名其妙地少了一大半,原著中貫穿情節發展的紅花會組織,在劇中也被改成了鐵花會等,這些改動也讓一些觀眾感到難以接受。

不過,對劇情改編擴展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內容,或許這也是王晶和別的導演的區別。王晶十分擅長原創劇情故事,天馬行空的想像,創造出的《天下第一》《八大豪俠》等經典武俠劇就是明證。

第六名:李朝永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1984《神鵰俠侶》潘迎紫、孟飛

1988《射鵰英雄傳》黃文豪、陳玉蓮

1991《雪山飛狐》孟飛、龔慈恩、伍宇娟

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香港武俠劇尤其是金庸劇引起的強烈反響,臺灣當時為了保住自己的本土片子,沒有引進港版金庸劇,乾脆自己拍自己的。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李朝永是臺灣八九十年代著名導演。1984年執導了臺灣第一版《神鵰俠侶》,該劇在臺灣播出時獲得驚人收視,孟飛、潘迎紫兩人被稱為最佳搭檔。潘迎紫本是香港演員,卻立刻紅遍臺灣。而該劇在內地播出時,也引起收視轟動。主題曲《躍馬江湖道》成為經典,一時唱遍大街小巷。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1988年,臺灣中視翻拍了金庸名著《射鵰英雄傳》,黃文豪飾演郭靖,而黃蓉的扮演者則是邀請的香港明星陳玉蓮,本劇借鑑了83版《射鵰英雄傳》改編而成,共分兩部,分別為《大漠英雄傳》、《華山論劍》。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李朝永導演的最具代表性作品是1991版《雪山飛狐》,該劇是兩岸三地演員第一次合作的電視劇,開創了武俠片實地拍攝的先河,片中大量的景色都是在吉林省長白山實地拍攝,巍峨的雪山和銀色的大地給厭倦了仿冒場景的觀眾一個驚喜,漫天風雪更為電視劇增添了雄渾壯闊的獨特魅力。因為劇集還原了小說原貌風光,不再是港臺那種粗糙布景,視覺方面已經鶴立雞群了。而且劇情也大致符合原著,沒有像後來者那樣天馬行空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演員方面,飾演胡斐的孟飛以其粗獷帥氣的形象和一身真功夫演活了原著中的英雄人物,他將一代大俠的風範演繹得淋漓盡致;而龔慈恩把有點自卑,但又聰明機智、心地善良的程靈素刻畫得入木三分,惹人憐愛,她所塑造的程靈素不僅傾倒了不少觀眾,還被譽為諸多版本的《雪山飛狐》中最美的一個女主角。

《雪山飛狐》中的兩首主題歌為整部戲增色不少,片頭曲《雪中情》豪氣幹雲、盪氣迴腸;片尾曲《追夢人》的旋律、歌詞俱佳,歌曲配合劇情意境天衣無縫,並且成為一代人記憶中的經典。

第五名:蕭笙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1976《射鵰英雄傳》白彪、米雪、梁小龍

1976《神鵰俠侶》羅樂林、李通明、白彪、米雪

1982《天龍八部》湯鎮業、梁家仁、黃日華、陳玉蓮、黃杏秀

1983《神鵰俠侶》劉德華、陳玉蓮、梁家仁、歐陽佩珊

八十年代TVB拍攝武俠劇最好的兩個人,一個是蕭笙,一個是王天林,兩人一瘦一胖,被形容為「肥瘦電視強人」。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蕭笙早在七十年代效力佳藝電視臺時,便提出了要拍攝金庸劇,並為佳視製作了76版《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金庸劇,播出後一舉轟動香港,逼的無線電視臺趕緊進軍金庸劇,可惜佳藝電視臺短短三年間便倒閉了,由於結業過早,至今不為許多內地劇迷所知。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1982年,蕭笙加盟TVB,開拍的首部大戲就是金庸劇《天龍八部》,湯鎮業憑藉段譽一角紅遍香江,飾演虛竹的黃日華也初露鋒芒。83版《射鵰英雄傳》的大獲成功讓TVB信心大增,同年,TVB高層委任蕭笙作為監製,開拍《神鵰俠侶》,除了劉德華飾演楊過、陳玉蓮飾演小龍女之外,其他角色基本沿用了83《射鵰》的原班人馬,這版《神鵰俠侶》一經播出,創造了60%多的收視紀錄,在港臺、東南亞的影響甚至蓋過了83射鵰。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而楊過一角則是蕭笙堅持選擇了劉德華來擔綱,可以說,八十年代TVB五虎將都是蕭笙一手發掘捧紅的。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蕭笙先後在佳藝、麗的、無線、亞視等多個電視臺效力,製作過多套膾炙人口的電視劇,尤其擅長長篇武俠劇。除了金庸劇,其他武俠作品還有《天蠶變》、《天龍訣》、《陸小鳳之鳳舞九天》、《仙鶴神針》、《雪花神劍》等。可惜的是,蕭老在2004年便因肝癌病逝。

第四名:王天林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1976《書劍恩仇錄》鄭少秋、汪明荃、餘安安

1983《射鵰英雄傳》黃日華、翁美玲、苗僑偉、楊盼盼

1985《雪山飛狐》呂良偉、曾華倩、周秀蘭、景黛音

1986《倚天屠龍記》梁朝偉、黎美嫻、鄧萃雯、邵美琪

如果TVB評選金牌監製、導演,王天林第二,恐怕沒人敢稱第一。

王天林自七十年代初加入TVB,先後監製導演過多部經典電視劇,如《民間傳奇》系列,《狂潮》、《陸小鳳》、《小李飛刀》、《楚留香》、《京華春夢》等。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王天林是TVB拍攝金庸劇第一人,1976年,由於佳藝電視臺播出米雪版《射鵰英雄傳》,一時反響不俗,為了與其競爭收視率,TVB任用王天林為監製,翻拍了金庸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該劇集合了鄭少秋、朱江、伍衛國、黃元申、汪明荃、餘安安、黃淑儀、李司棋等所有重量級小生花旦,也開啟了第一輪拍攝金庸劇熱潮。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佳藝電視倒閉後,TVB收購了其部分影像資源。1983年,TVB決定開拍《射鵰英雄傳》,前前後後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包括市場調研、角色海選等。為了讓83版射鵰得到觀眾的認可,TVB甚至將佳藝電視拍攝的76版《射鵰》影視資料完全雪藏。而TVB傾盡全臺之力打造出的83版《射鵰英雄傳》也不負眾望,成為武俠劇的一座高峰。尤其是引入大陸播出後,造成了很大的轟動效應,影響了中國內地兩代人的價值觀和擇偶觀,成為內地眾多70、80後的集體回憶。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1985-1986年,王天林又拍攝了《雪山飛狐》《倚天屠龍記》等金庸劇,臺灣91經典版《雪山飛狐》的劇情改編幾乎全部遵循的TVB85版。王天林執導的這兩部金庸劇同樣雲集了一批TVB分量最重的明星,呂良偉的胡斐,曾華倩的苗若蘭與書中人物的氣質極為吻合。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梁朝偉演繹的張無忌優柔寡斷,黎美嫻詮釋的趙敏除了霸氣還有一份雍容的氣質,而鄧萃雯亦將周芷若因愛成狂的心理變化把握得非常到位。86版《倚天》主角、配角個個精彩,演員陣容強大,製作精良,至今時隔三十多年依然被觀眾奉為經典。

第三名:賴水清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1994《倚天屠龍記》馬景濤、周海媚、葉童、孫興

1998《神鵰俠侶》任賢齊、吳倩蓮

2000《笑傲江湖》任賢齊、袁詠儀、陳德容

2003《倚天屠龍記》蘇有朋、賈靜雯、高圓圓

2013《天龍八部》鍾漢良、金起範、韓棟、張檬、賈青

2014《鹿鼎記》韓棟、魏千翔、張檬、婁藝瀟

如果你是80後,在少年時期,一定看過馬景濤版的《倚天屠龍記》,這就是香港導演賴水清的作品,在拍完馬景濤版的「倚天」後,時隔十年他又翻拍了自己的作品,再次執導了蘇有朋版的《倚天屠龍記》,正是靠這兩部作品,賴水清獲得了大陸金庸迷認可。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賴水清又導演了《神鵰俠侶》《笑傲江湖》,這兩部的男主角楊過、令狐衝都是由當時最紅的歌星任賢齊來飾演,由於人物造型和演技問題,這兩部金庸劇引來一片吐槽,吳倩蓮的小龍女也成了歷版唯一的「黑色」小龍女,與原著中白衣勝雪的小龍女形象相差千裡。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任賢齊和袁詠儀主演的《笑傲江湖》雖然沒有被東方不敗喧賓奪主,但任版的令狐衝絲毫沒有原著中令狐衝那种放蕩不羈和豪邁瀟灑,唯一給觀眾留下印象的只有他演唱的主題曲《天涯》和《死不了》了。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94版《倚天》是臺灣90年代拍攝的金庸武俠劇中的經典代表作,片中幾首主題曲可謂是曲曲經典。這版倚天的配角十分強勁,孫興的楊逍狂放又灑脫,氣又溫柔,多情又專情,周芷若的周海媚溫柔時秀若芝蘭,發怒時儀態威嚴,報仇時狠辣無比,被金庸親口點評:周海媚是當時最令他滿意的周芷若扮演者。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2003年再次翻拍《倚天》時,為了照顧內地觀眾,賴水清選擇了演技尚嫩但有靈氣的高圓圓,高圓圓也不負期望,既演出了周芷若楚楚動人的悽切之感,又有在後面完成峰迴路轉,將一個因愛生恨的峨眉掌門詮釋得淋漓盡致。

賴導在角色選擇上喜歡「跨地域搭配」,94《倚天》的馬景濤、葉童、周海媚是臺灣+香港,03版《倚天》的蘇有朋、賈靜雯、高圓圓是臺灣+大陸,到了2013版《天龍八部》的鐘漢良、金起範、韓棟等人,更是大膽創新,玩起了跨國配,找了一個韓國奶油小生金起範來出演段譽,讓觀眾看得尬的不行,而其他幾位主演的奇葩造型也把觀眾們嚇得不輕。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賴水清曾表示說:「翻拍」首先需要的就是年代契機,一個劇,起碼要過八九年,甚至十年才會有翻拍的條件。因為技術環境和演員班底都不同了,再加上劇本的精煉,就會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面貌。對觀眾也是一樣,重溫這部劇,看到不一樣的演員,他會有一種回味的情懷。就是這些元素的集合,形成了老戲新拍的價值。

第二名:張紀中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2001《笑傲江湖》李亞鵬、許晴

2003《射鵰英雄傳》李亞鵬、周迅、周杰、蔣勤勤

2003《天龍八部》胡軍、林志穎、高虎、劉亦菲

2006《神鵰俠侶》黃曉明、劉亦菲

2007《碧血劍》竇智孔、孫菲菲、黃聖依

2008《鹿鼎記》黃曉明、鍾漢良

2009《倚天屠龍記》鄧超、安以軒、劉競

2017《新俠客行》蔡宜達、張嘉倪、李淨洋

如果論拍攝金庸劇的數量和影響力,張紀中絕對是大陸第一人,即使他的金庸劇質量層次不齊,褒貶不一。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張氏金庸劇最大的特點是對原著的忠實,翻拍中體現出的俠客精神,無論是快意恩仇還是義薄雲天的感覺,而且他擅長用大氣的場景、寫實的拍攝手法、祖國的大好河山實景來表現他腦子裡面的武俠,給人視覺上的衝擊感。

但是,可能由於以前拍的水滸、三國演義等正劇較多,導致部分男性服裝設計比較粗放,不甚美型,有點像水滸的大漢,個個披頭散髮,造型不夠江湖味兒。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張紀中拍攝的金庸劇水平不一,有點像過山車,最早的《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剛播出時受到不少非議,尤其是李亞鵬飾演的令狐衝、郭靖這兩個角色,甚至被批選角失敗。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中期拍攝的《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碧血劍》則受到正面評價居多,胡軍版喬峰、劉亦菲版小龍女、劉濤版阿朱都被看做是恰到好處,尤其是《天龍八部》胡軍扮演的喬峰也成為大陸金庸劇中標誌性的人物。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黃曉明、劉亦菲主演的《神鵰俠侶》畫面拍得很唯美,服裝華麗,武打場面也相當炫。劉亦菲的小龍女是這版《神鵰》最大的驚豔,無論是年齡、容貌、氣質,劉亦菲都是小龍女的不二人選。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竇智孔、黃聖依、孫菲菲主演的《碧血劍》雖然觀眾反響平平,但張紀中自評這是他拍攝的最好的一部金庸劇。這版《碧血劍》具有滄桑的歷史厚重感,小編認為比TVB林家棟版的《碧血劍》要好。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張紀中後期拍攝的《鹿鼎記》《倚天屠龍記》等則再次受到觀眾們的吐槽,黃曉明的韋小寶表演十分刻意,一點不自然;而鄧超主演的《倚天》中的人物造型以及背景色調都讓人大跌眼鏡。至於2017年張紀中時隔多年後再次拍攝金庸劇的《俠客行》,我就不說什麼了,相信看過的網友都想再去重溫一遍吳健版的《俠客行》了。

張紀中製作的每部武俠劇,雖然不免惹人爭議,但都有其獨特的構思,絕美的畫面,耳熟能詳的配樂,武俠的歷史厚重感,比最近這些年大陸新翻拍的金庸劇還是強很多。

第一名:李添勝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1984《鹿鼎記》梁朝偉、劉德華、劉嘉玲

1987《書劍恩仇錄》彭文堅、羅慧娟、梁佩玲

1994《射鵰英雄傳》張智霖、朱茵、羅嘉良、關寶慧

1995《神鵰俠侶》古天樂、李若彤、白彪、魏秋樺

1996《笑傲江湖》呂頌賢、梁佩玲、陳少霞、何寶生

1997《天龍八部》黃日華、陳浩民、樊少皇、李若彤

1998《鹿鼎記》陳小春、馬浚偉、陳少霞、梁小冰

1999《雪山飛狐》陳錦鴻、佘詩曼、滕麗名

2000《碧血劍》林家棟、佘詩曼、歐子欣、江華

九十年代香港翻拍的一系列金庸劇讓我們熟悉了這個名字——李添勝。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重拍金庸劇,雖然收視一般都不會低,但實在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原因無他,珠玉在前,加上人們的懷舊情結,想拍出一部人人稱讚的翻拍劇,簡直是不可能的事。1994《射鵰英雄傳》、1995《神鵰俠侶》、1996《笑傲江湖》、1997《天龍八部》、1998《鹿鼎記》、1999《雪山飛狐》、2000《碧血劍》,短短幾年內,李添勝一口氣翻拍了金庸幾乎所有的長篇。沒有過分的炒作,就這樣無聲無息地來到我們面前,評論有贊有彈,但作為電視劇,無疑是成功的,作為翻拍的金庸劇,個人認為也是成功的,至少前五部。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我最佩服的是李添勝的選角,沒有什麼萬眾挑一的甄選,所選的那一個卻總是最適合的那一個。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至於什麼場面小,布景假,並非只是不肯投錢的緣故,涉及製作模式的問題,這裡就不多說了。

TVB八十年代拍攝的那一輪金庸劇,不同劇集採用了不同的監製、導演,所以整體質量和風格略有差異。90年代TVB將翻拍金庸劇的重任全部交到添哥一個人身上,所以,你會看到《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等一部部作品問世後,它們在整體質量和風格上的一脈相承,除了幾個主角更換之外,TVB的眾多黃金綠葉配角穿梭在金庸武俠世界中,加上一些相同的配樂出現在不同金庸劇中,無形中加深了人們對這一輪金庸劇的印象。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1997年,隨著香港回歸,李添勝監製的一系列金庸劇隨即引入內地播出,掀起了新一輪的金庸劇熱潮,二十多家省級衛視爭相播出97版《天龍八部》,致使影響到了當年大陸的春晚收視,可見當年金庸劇有多麼受歡迎!

1998年陳小春版的《鹿鼎記》,更是香港TVB劇成熟期類型化、批量化的產物,它身上帶有的快餐商品的屬性,使之成為——可以說是最「好看」的電視劇。TVB編導功力圓熟,敘述直截了當,節奏明快,不像內地許多武俠劇那麼死板疲緩。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陳小春版《鹿鼎記》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靈魂。該劇沒有不自量力膽敢在思想深度上與原著一較高下,所以它另闢蹊徑,它表達宣揚的是愛,最後發揮到極致的也是愛。

而陳小春對「韋小寶」的刻畫已達到了一個頂峰。超自然的演出使得陳氏「韋小寶」成了一個不可超越的品牌形象。

對於內地2000年後熱拍金庸劇,李添勝曾說,香港不會再拍了:「內地已經要重拍一遍。香港要拍也要再過十年二十年。」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2001年,吳啟華、黎姿、佘詩曼版《倚天屠龍記》播出後,我們再也沒有看到一部港式金庸劇,自此,港版金庸劇的一個時代落幕了。

相關焦點

  • 十位金庸劇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排名第二,李添勝部部經典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十位比較知名的金庸劇製片人(或監製、導演)。,他還執導過《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兩部金庸劇。 王新民導演的這兩部金庸劇,小編認為其水準不亞於張紀中的金庸劇,甚至在寫實、選角、武打等方面,比張氏金庸劇更勝一籌。可惜的是,王導拍的金庸劇數量實在太少。
  • 張紀中回應再拍金庸劇爭議 稱想拍完14部金庸劇
    原標題:張紀中稱想拍完14部金庸劇   張紀中、張嘉倪在《俠客行》福建武夷山外景拍攝發布會現場。   8月10日,由張紀中擔任製片人的電視劇《俠客行》在福建武夷山舉行外景拍攝發布會,總製片人張紀中攜導演趙箭、主演蔡宜達、張嘉倪、劉錫明、何佳怡等亮相。張紀中受訪時稱不擔心再次翻拍金庸劇被觀眾質疑,「每次拍都會這樣,蘿蔔青菜,各有一好吧」。他還稱想拍完14部金庸劇。主演張嘉倪近日傳出男友求婚消息,被問及何時打算結婚,張嘉倪含蓄表示還要慢慢考慮。
  • 即使你沒讀過金庸小說,也會看過金庸劇
    同一年,不甘示弱的無線電視臺(TVB),也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金庸劇,由鄭少秋、汪明荃、餘安安領銜主演的《書劍恩仇錄》,與同期推出的佳視版《神鵰俠侶》,在電視機前分庭抗禮。1990年代——TVB金庸劇的盛世,臺灣的噩夢如果說1980年代是TVB金庸劇的第一次繁榮,那麼1990年代就堪稱是TVB金庸劇的盛世,眾多在內地金庸迷心中經久不衰的經典作品誕生於這個年代。一方面,TVB的拍攝水平在20年的積累下愈發成熟,演員的演出技巧也愈發老練,另一方面,則不得不提到TVB金牌監製李添勝,對於這段盛世所作出的貢獻。
  • 94年播出的五部金庸劇,內地臺灣各一部,TVB有兩部是衍生劇
    90年代是古裝武俠劇的輝煌時期,各式各樣的武俠劇層出不窮,一部部接踵而至,其中金庸劇更是拍攝得非常多的,在94年就有五部金庸劇熱播,你都看過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都有哪幾部吧!TVB《射鵰英雄傳》(主演:張智霖、朱茵、羅嘉良)該劇是TVB90年代第一部金庸劇,也是繼83版射鵰後再次翻拍。很多人都說83版最經典,但由於年代久遠,小編印象並不太深刻,最喜歡的還是這個94版。
  • 94年播出的五部金庸劇,內地臺灣各一部,TVB有兩部是衍生劇
    90年代是古裝武俠劇的輝煌時期,各式各樣的武俠劇層出不窮,一部部接踵而至,其中金庸劇更是拍攝得非常多的,在94年就有五部金庸劇熱播,你都看過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都有哪幾部吧!TVB《射鵰英雄傳》(主演:張智霖、朱茵、羅嘉良)該劇是TVB90年代第一部金庸劇,也是繼83版射鵰後再次翻拍。很多人都說83版最經典,但由於年代久遠,小編印象並不太深刻,最喜歡的還是這個94版。
  • TVB十大金牌監製:李添勝的金庸劇部部經典
    大家常看TVB的劇就會發現,每部電視劇的片頭,都會有一些熟悉的名字,包括監製、編審、編導、編劇,而且不止一個人。一集戲常常不止一個編導和編劇,而領導他們的就是監製和編審。其中監製的權力最大,有最終決定權。今天就來總結一下,我們熟悉的那些金牌監製以及他們的代表作。
  • 15部原著,102部改編影視劇!金庸不再,武俠影視江湖依舊
    每每提及先生,他的名字前面會被冠以「社會活動家」「政治評論家」「著名作家」「一代宗師」等頭銜,甚至也會有人稱他為「金大俠」。然而,在這個時間,我們發現,這些頭銜遠不及一句「先生」來得更為直接與尊重。金庸先生一生見了世事變遷,經歷了國讎家恨,當得起「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而對於更廣大的人來說,知道先生,了解先生還是從他的15部經典作品開始的。
  • TVB金庸劇金牌監製李添勝經典的選角究竟有哪些
    而在這之中TVB的金牌監製李添勝,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是當之無愧的金庸劇的改編第一人,在金庸先生看完李添勝導演的96版笑傲江湖之後,還特意給TVB送了一塊牌匾。能夠在改變之後還能得到原著作者的認可,這是何等的殊榮。
  • 數碼寶貝第二部 數碼寶貝第二部實力排名
    數碼寶貝第二部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了,小時候大家都非常的愛看數碼寶貝第二部,一些小夥伴對其中各種怪獸或者是數碼寶貝的實力排行都很好奇,今天就來為大家整理一下數碼寶貝第二部
  • 排名前十的港片,部部經典
    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排名前十的港片,部部是經典之作,你最喜歡哪一部?TOP10、《英雄本色》 豆瓣評分:8.6影片講述了宋子豪、Mark、宋子傑三人將江湖兄弟情與親生兄弟情的矛盾集結在一起,體現了他們各自不同的挫折、失敗、懺悔和報復。這是一部很經典也很精彩的港片,同時這部影片也開創了黑幫英雄片的電影潮流。
  • 金庸小說改編的四大電視劇,部部經典,再來一遍吧,小編先看為敬
    金庸小說改編的四大電視劇,部部經典,再來一遍吧,小編先看為敬雖然金庸老先生的小說小編一部沒看過,但是不妨礙我對金庸老先生的崇拜,因為那些劇陪我走過了整個童年~《天龍八部》。2003年,胡軍版的,場面宏偉,各大明星齊聚,林志穎、劉亦菲、劉濤等等,該劇有大鬍子張紀中製片,同改編自金庸同名小說,是一部古裝武俠愛情劇。2013年,鍾漢良版的,金起範、張檬、韓棟、賈青、張馨予參演,同樣陣容宏大,改編自金庸2005年新修版同名小說,由賴水清執導。還有《天龍八部》2014版的。被翻拍一遍又一遍,依然讓人白看不厭,絕對的經典!《神鵰俠侶》。
  • 金庸十五部武俠巨作,史上最全影視劇版本,回顧經典,致敬經典!
    簡單介紹了金庸老師,我們主要今天說一說,金庸老師的大多武俠小說作品被拍作電視影視劇成為經典佳話!他的十四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被稱作"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另外還有一部中篇小說《越女劍》。第二部《雪山飛狐》(1959年)金庸著該劇講述了明末李闖王兵敗後,留下了一批價值連城的巨額寶藏,而開啟寶藏的秘密被闖王手下胡苗範田四大貼身護衛分別掌握。 為揭開寶藏的秘密,或為利己野心,或為賑濟天下災民,江湖中以及朝廷中的各方善惡勢力展開了連番爭鬥。
  • 金庸十五部武俠影視經典巨作,回顧並致敬經典!你看過其中幾部?
    簡單介紹了金庸老師,我們主要今天說一說,金庸老師的大多武俠小說作品被拍作電視影視劇成為經典佳話!他的十四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被稱作&34;。另外還有一部中篇小說《越女劍》。第二部《雪山飛狐》(1959年)金庸著該劇講述了明末李闖王兵敗後,留下了一批價值連城的巨額寶藏,而開啟寶藏的秘密被闖王手下胡苗範田四大貼身護衛分別掌握。
  • 李添勝:一個拍過8部金庸武俠小說的導演
    李添勝:一個拍過8部金庸武俠小說的導演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有很多,在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掀起了一股武俠風,而掀起武俠風的就是金庸先生的作品,因為金庸,所以他的很多武俠小說被翻拍成為了影視作品,而且幾乎每一部影視作品的播放,都會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掀起了浪潮。
  • 一手捧紅古天樂、送黎耀祥、鄧萃雯登上視帝視後寶座的幕後推手——拍足8部金庸劇集的TVB監製李添勝
    TVB監製李添勝。李添勝1969年加入TVB,為無線服務服務至今,有超60部作品,眾多明星周潤發、鄭裕玲、古天樂、李若彤、張智霖等等都是從他的劇集中走紅。說到李添勝,不得不說起他的金庸劇集系列。添哥說:「當時TVB買了金庸版權,60萬港元一部,5年限期,一直放著沒動,限期快要結束時,公司說一定要拍,否則那些錢都白花了。
  • 評分最高的十部金庸劇,有八部是TVB製作,天龍八部只能排第三
    時至今日,金庸劇更是早已成了一個大IP的存在。本文就盤點了在豆瓣上評分最高的十部金庸劇,這其中就有八部是由tvb製作。十.2003年《倚天屠龍記》--豆瓣:8.0分主演:蘇有朋、賈靜雯、高圓圓、張鐵林等這是由兩岸三地合拍的一部《倚天》,也是最養眼、最青春的一個版本。蘇有朋的張無忌,高圓圓的周芷若,以及賈靜雯的趙敏,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於原著的所有幻想。
  • 豆瓣9+的十部港劇神作,金庸劇處境劇各佔兩席,亞視作品也有入圍
    ,匯集了當時一眾當家小生、花旦,女一號則由從TVB挖來的鄧萃雯擔綱,《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講述的是70年代的香港,四位麗花皇宮的臺柱子之間的友情,以及她們各自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90年代中後期,TVB和金庸的合約即將到期,因此一股腦地拍攝了多部金庸武俠劇,這些重任落到了監製李添勝身上,當然作為金牌監製的他也沒有辜負TVB的厚望,他一連7部的翻拍,包括陳小春版《鹿鼎記》、黃日華
  • 武俠小說改編最好看的十部經典電視劇,哪部是你的最佳回憶呢
    相信很多觀眾都看過金庸武俠電視劇,金庸的武俠劇大多都塑造了很多偉大的人物形象,而這些英雄人物每一個都成了經典,金庸更是寫出了很多讓人又愛又恨的反派角色,而金庸的武俠小說大多都被拍成的武俠劇,這些武俠劇播出後受到了觀眾們的廣泛關注和喜愛,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排一下金庸武俠最經典的十部電視劇,每一部影視劇至今都無法超越。排名不分先後,都是經典佳作!
  • 2008年,倚天屠龍記選角30天,張紀中公開宣稱:她將是劉亦菲第二
    張紀中式武俠劇每次都能在內地影視圈攪動風雲,比如李亞鵬版《笑傲江湖》以及周迅版《射鵰英雄傳》,金庸劇自帶流量,再加上張紀中本人的名氣,使得每次翻拍都賺足眼球。而08版《倚天屠龍記》算是他製片人生涯的滑鐵盧,不管是該劇的評分,還是影響力都不如之前,甚至有人都不知道,原來鄧超演過張無忌。
  • 豆瓣9+的十部港劇神作,金庸劇處境劇各佔兩席,亞視作品也有入圍
    ,匯集了當時一眾當家小生、花旦,女一號則由從TVB挖來的鄧萃雯擔綱,《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講述的是70年代的香港,四位麗花皇宮的臺柱子之間的友情,以及她們各自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90年代中後期,TVB和金庸的合約即將到期,因此一股腦地拍攝了多部金庸武俠劇,這些重任落到了監製李添勝身上,當然作為金牌監製的他也沒有辜負TVB的厚望,他一連7部的翻拍,包括陳小春版《鹿鼎記》、黃日華版《天龍八部》等,在內地影響力非常大。他的最大特點便是,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還會加入自己合理的改編,而且選人也十分精準,捧紅了許多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