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來,人們對於傳統國學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其中知名度較廣的可能要數周易了。和儒家的安邦定國齊天下現實主義不同的是,周易給人們的印象,更多地停留在預測和分析,特別是跟命運有關的預測,換言之,很多人都認為周易一書中藏有深奧的天機。一旦發提前發現到天機,就可趨吉避兇甚至飛黃騰達,有不少人甚至認為,周易只是算命的工具。
其實,這只是對周易的片面理解,周易其實是一部經典哲學,對人生是有啟迪作用,在預測方面也確實具有一定的原理,比如「月暈而風,礎潤而雨」,類似於月缺則圓,月圓則缺,告誡世人要時刻謹慎,千百年來確實屢試不爽。而且,周易鼓勵人們積極向上,其中有不少名言已經被一些重點大學作為校訓。
比如,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兩個成語分別來自周易的乾卦和坤卦,大意是君子要積極向上,包容萬物。
廈門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其中的自強不息,和清華大學校訓一樣,也來自周易。
西南大學的校訓是「含弘光大,繼往開來」,其中的含弘光大,來自周易第二章《坤》,體現了強烈的社會感。
由此不難看出,周易鼓勵人們勤奮向上,為他人做貢獻,這種正能量千百年來一直鼓勵著炎黃子孫奮發圖強,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周易的經典名句成為重點大學的校訓,也就不足為奇了。
時至今日,國內研究周易應用的人士已經數以千萬計了。有些研究者通過對周易的深入研究,掌握了自然與人之間的一些奧規律,並應用於指導人們更好地開展工作,改善生活。當下,表現較為出色的周易研究機構有不少,比如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下屬的周易文化教育中心,就是周易研究成果較多的典型機構之一。
該中心由儒德信息負責運營,其最大的特色是中心主任王玉川教授研究的四大正確作用關係,即十天幹、十二地支、天幹地支、六十花甲等內部之間的正確作用關係,有效提高了預測分析的正確性,曾幫助數百人成功實現趨吉避兇,轉運向好,因此引起了業界不少關注。
2020年以來,由於國內疫情嚴重影響到人們的事業和生活,不少人都面臨著命運的轉折,儒德信息在官網、公眾號上主動推出了大型公益性免費諮詢服務,還有一些類似的周易研究應用機構,也紛紛開展類似活動,引起了不少關注。
總的來說,周易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只有深入挖掘其精義,通過自然界的規律,推斷人類的一些發展方向,才能充分發揮出周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