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當中為卜先知的謀士諸葛亮,也是一個普通人,同樣有優缺點
在我國歷史當中有很多人都特別值得稱讚,但是要說在謀略上誰的謀略最讓人覺得佩服,那麼理所當然的是三國春秋時期的諸葛亮了,想必大家說起這位軍師來,肯定是連連稱讚吧!因為他不只足智多謀,而且學富五車,尤其是對於推測一些未發生的事情特別有心得,不只協助劉備,把當時的蜀國治理井井有條,但實際上諸葛亮真的那麼神奇嗎?他的身上沒有一點缺點嗎?
實際上小編想說,諸葛亮畢竟也只是一個人,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沒有缺點;曾經小編在《三國志》當中看到有一句話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在這本製作當中,諸葛亮在政事才能方面是一個鬼才,特別擅長治國,但是在軍事方面卻缺乏一些靈活性,太過死板,可能這正是他的不足之處。
據說他還憑藉生前的推算,在他死之後救了他的後代一命,原來是諸葛亮在臨終前對於後代所說,如果你們有了生死大劫的時候,一定要找到藏在牆裡的紙條,那個紙條會救你們一命;在諸葛亮去世之後的幾年裡,司馬昭繼位之後發生了一件事情,因為當時的司馬昭也是特別疑心大的,他知道朝中有一位官員是諸葛亮的後代的時候,就想要整治一下那個人,而且很快那個人被定了死罪,但是這位後代卻並不忙著求饒命,反而將諸葛亮臨終的遺言告知了司馬昭,這也挑起了司馬昭的好奇心。
最終憑藉紙條當中的提示,救了司馬昭一命,並且用來換自己後代的命,可想而知諸葛亮有著異於常人的推測能力,雖然以上這個故事並做不得準,但是諸葛亮在這方面未卜先知的本領,卻早已獲得了認可;除此之外在軍事方面,諸葛亮雖然有優點,但是缺點也不小,甚至有些戰略也不怎麼成功,時候他的戰略都是特別是錯誤的,就比如說在一次以十萬大軍攻城,但卻沒想到霍峻僅僅只以3000多人就抵擋了這次攻城,然後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各種辦法都用盡了,但卻一直不能攻下城門。
雖然說守城容易攻城難,但是在沒有找到正確的攻城方法的時候,顯而易見的是他的戰略出現了問題;之後在曹操大軍來救援的時候,只能無奈撤退;要知道諸葛亮當時北伐的最大對手就是曹真與司馬懿這兩名大將,所以他當時北伐屢次失敗還被打擊士氣,可想而知他特別欠缺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其實諸葛亮在別打架的能力並不弱,不然的話也不會短短三年就平定了南方,甚至常常以弱勝強,這要是換做其他人帶兵打仗,也不一定能夠拿到這樣的成績。
這才能夠換來司馬懿對他奇才的評價;從以上也能夠側面看出諸葛亮擅長的也確實並不是軍事領域,反而是治國良才,就如當年劉備託孤時所說的話,讓人感到濃濃的防備,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當時他為自己的後代留下的兩位輔國大臣,一位是諸葛亮,而另一位名叫李嚴,這位名叫李嚴的大臣與諸葛亮是死對頭,常常對諸葛亮的一些決定產生質疑,當年李嚴就特別反對諸葛亮北伐的決定,但是卻最終沒什麼用處。
這樣的局面一直到諸葛亮掌握大權之後,才給予李嚴以及他背後的勢力及其狠戾的打擊,甚至更是把李嚴貶為了庶民,知道他在朝堂上再也沒有人能夠質疑他的做法,但是作為一名特別有謀略的人,知道適可而止的程度;雖然免不了在朝堂上的勾心鬥角,但卻還是特別有分寸,之後更是在政治方面做了很多舉措;但是最讓人們沒想到的卻是他還是倒在了充滿紛爭的朝堂上,他嘔心瀝血維持數十年的蜀國,更成為了亂世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