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邊緣生其實是一頂沉重的帽子。重點生一般是老師們公認為很有希望衝擊優秀大學的學生;希望生是指那些很有希望走一本,需要繼續培養的;邊緣生指那些老師認為成度績有點懸,努力就可以考上,如果不努力就危險的。
但是校長激勵高考邊緣生,這個稱號都是外人作的評價,是老師為了能夠提高優秀率,不得已採取的一種劃分方式。因為老師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關注到每個同學,所以才會有針對性的重點關注一些有希望考上去的同學。但是不管是被別人分到哪一類,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只要自己努力一定會有收穫!
因此,校長找一些高考邊緣生交流,鼓舞士氣,並發問邊緣生:如果你到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如東中學,憑你們的聰明才智,只要每天再努力一點點,你怎麼會是高考邊緣生?
衡水十三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他疫情期間的學習生活是這樣度過的:老師每天從早上五點四十起床就給學生們安排任務,一直到晚上十點下課。除了一天四節的直播課,上午和下午還分別有兩個小時的限時訓練,晚上還要做一套理綜題。
毛坦廠中學的一位高考生,他每天8點左右起床,除了網課學習和吃飯時間,每天寫完作業差不多到下午五六點左右。除了做作業,他晚上還會看看書,大概到晚上十一點多。此外,老師每天在群裡發六張試卷讓同學練習,他自己每天還會額外再做兩三張試卷,一天差不多要做八九張試卷。
早晨6點40分進入學習狀態,晚上11點左右休息,如東高級中學高三學生劉奇琛把一天的學習安排得滿滿當當。作為一名理科生,她每天除了要複習語數外,還要複習生物和物理這兩門自選科目。
雖然今年高三備考情況特殊,但對於劉奇琛來說,改變的只是上課的形式,最主要的還是要靠自覺性,「現在自己支配的時間更多了,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合理安排時間。」
疫情期間,臨沂四中的吳怡璇早上堅持5點起床,晚上11點半睡覺,她儘量將在家學習的時間安排和在學校的作息時間一致。
一天語文、數學、英語,一天物理、化學、歷史,她每天的網課時間大概6到9個小時,剩下的時間,都在上自習。「春節之後,我幾乎就沒有出過門。」吳怡璇這樣說。
女孩叫柯恩雅,今年七歲,4月3日復工後,父母在集貿市場賣滷菜,她就一直在滷菜店的案板下上網課,已堅持一個多月。
滷菜店是一個鐵皮板房,三面是鐵皮案板,一面是入口,案板上,擺滿了各種葷素滷菜,案板下,兩邊堆放著部分物料,中間鐵架間蜷坐著上網課的柯恩雅,一臺舊款筆記本前,她正專注地聽課。她專注學習的樣子感動了諸多網友。
同學們,在高考最後衝鋒的過程中,請你們記住校長送給你們的一句話:「堅持到底、永不放棄,不到英語學科高考下考鈴響,一切皆有可能!」
多一份堅持,就多了一份勇氣;多一份堅持,就多了一份希望。當你在「三模」痛苦中徘徊、猶疑時,請相信,你的對手也在接受同樣的挑戰;這時,誰能坦然地面對,誰能堅持到底,誰便是最後的勝者。
#2020高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