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無形,大音希聲——謝楚餘筆下的大美之風

2020-12-20 雷語話丹青

初看謝楚餘《陶》還是在大學時代,當時看到畫中那帶有西式美感的少女,還以為是國外哪位大師的傑作。後來知道,這幅帶有明顯西方古典繪畫特徵的作品出自國內藝術家謝楚餘的手筆。

謝楚餘作品《陶》局部

(平臺管理規則限制,無法發布全圖,有興趣請自行搜索原作欣賞)

一、盜版與美女簇擁的畫家

估計現在提起謝楚餘,依然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這位已經譽滿全球的藝術家,但他的畫作估計大多數人都見過,可以說,他作品的知名度遠遠大於他本人。在現代社會,經典之所以能稱其為經典,其中有一個反面印證就是被很多心懷不軌之人所覬覦和盜用。

謝楚餘作品

謝楚餘的大多數油畫作品都會在面世後被人無數次地以臨摹、翻印的方式盜用。他在1997年完成的成名作《陶》,在全世界被盜版的次數不下於1000萬次。如此瘋狂地被盜版,再加上他創作的作品中女性題材所佔大部,故此很多人稱他為「盜版與美女簇擁的畫家」

謝楚餘作品《鶴》

二、現代中國的「安格爾」——謝楚餘唯美清新的繪畫風格

謝楚餘筆下的女子多為現代女性,背景為室內外自然風景,女子神態安靜、空靈、纖塵不染。很多人評價謝楚餘的畫作「唯美、典雅、高貴、細緻」

謝楚餘作品《逆光》

1、謝楚餘和他的《陶》

《陶》是謝楚餘用古典寫實手法創作的一幅清純少女的肖像畫。畫中描繪的是一位酥胸半袒,手抱陶罐的東方少女,她面容嬌美,肌膚如脂,烏黑的秀髮,靚麗的身影楚楚動人,整個人物清純質樸,性感而不失純真,呈現出一種中西合璧的美,令人賞心悅目,

謝楚餘作品《聆》

謝楚餘在畫面處理上,將背景的風雲湧動、滄海橫流與少女冰清玉潔的肌膚、純真無邪的神態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大自然瞬息萬變的景觀映射下,表現出人類永恆的生命之美。

謝楚餘作品

有人說謝楚餘的《陶》意境清新,幾乎完美地詮釋了東方神韻在女性軀體上的表現。他塑造的人物面部神態以及身體動態與獨具匠心的背景處理相得益彰,體現出一種實實在在的真實的、寫實的美,是一種最直接的「美的藝術」,堪與法國油畫大師安格爾的名作《泉》相媲美。

謝楚餘作品《受傷的天鵝》

2、獨特的藝術語言表現美

謝楚餘筆下的女性題材刻畫的都是典型的充滿書香氣的少女形象,畫中人物氣質高貴而又純真,神情自然、空靈、聖潔、飄逸,底蘊十足,美輪美奐,展現出的是一種沁人心脾的美。這一切都得益於他獨具特色中西合璧的繪畫藝術語言以及在繪畫技法上的創新。

謝楚餘作品《颯》

謝楚餘的畫最大的特點就是將中國題材與人物用西方古典的繪畫手法表達出來,顯得既典雅高貴又能被大眾所普遍接受。就如安格爾一樣,他將自己理想化的美融入到創作中,這就讓畫面充滿了視覺上的愉悅,散發著溫暖的感覺,體現出一種華麗的圓潤。

謝楚餘作品《綠野》

他在創作時多半把人體至於虛擬的空間或背景之中,虛實有度。即興地潑撒,創造出一種不可再現的一種幻彩,冷暖、虛實、強弱、明暗等對比關係鮮明而又協調,人物與背景在技法表現上,靜態與動感交替,極富節奏感和韻律感,細膩的描繪和粗放的筆觸兼顧,讓他的畫作看上去細膩而不乏大氣,一種活靈活現的幻覺呈現在觀者的眼前。

謝楚餘作品

3、獨有的創新技法刻畫美

謝楚餘在藝術創作中,不斷嘗試新繪畫材料的特性和表現效果,使用當今西方最新的繪畫材料——無味稀釋油、丙烯塑型膏以及裂油等,通過無數次的實驗和嘗試,同時結合中國傳統水墨潑撒法,形成一種前所未有的、中西合璧的繪畫表現手法,並形成謝楚餘自己獨有的繪畫風格,這在世界繪畫藝術領域也是一種創新和貢獻。

謝楚餘作品

結語

謝楚餘的畫作風格嚴格有序,畫面精緻而嚴謹、典雅而洗鍊,寫實與寫意之風並重。他通過對作品中藝術元素的巧妙增減、提煉、重組,使筆下一個個美麗動人的形象成為穿梭時空並極富時代氣息的生命體。他表現的是一種清新而真實的大美,也讓我們沉醉於這大美之中的無窮魅力之中而無法自拔。

不同的視角,互通的視界,我是雷語,歡迎同道互動關注交流。

相關焦點

  •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老子心目中的「美」,是指一種超驗的滿足,一種美學理想。是內在的、本質的、常住 的、精神的美。這種美能夠給人以恬靜、閒適的感受,使人心緒寧靜、安詳,並能洞照事物 的本質,窮究各種變化的色彩。是一種「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搏之不可得」、 「淡乎其無味」的「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至高無上的「大美」。即「大音希聲」、「大 象無形」。
  •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原句:大白若辱;大方無隃;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最潔白的東西,好似染有汙垢;最方正的東西,好似沒有稜角;最大的器皿,往往最晚做成;最大的聲音,卻很難聽到聲響;最大的形態,往往沒有形狀;「道」就是這樣無聲無形,無法定義。(但是)只有「道」,多多施惠,而又成就萬象。《道德經》作為世界上譯本量僅次於《聖經》的著作,老子更被後人神化為太上老君,孔子都讚嘆其「猶龍邪」,所以他的「道」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
  • 《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投稿by:淺笑伊人落紅塵° 《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妖城司是用來監管那些生活中在人類中卻妄想傷害人類的壞妖靈的機構 ,而我們的男主唐卡就是這一機構裡的佼佼者。 但是,天妒英才,唐卡的道法雖強悍,但是卻遇煞劫。遇此劫者,必死無疑,無術可解。
  • 大音希聲之我用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 道德經41章下:不要糾結成功來得太晚,因為大器晚成,大象無形
    所以說,質真若渝;大白若辱並不難理解;這都是反者道之動地體現。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再純潔的品質也會有瑕疵,再高尚的榮耀,也有與之相對應的屈辱。貞和汙,榮和辱都是相對的,能夠知貞守汙,知榮守辱,才是真正的大德呀。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四句沿用到現在都已經是成語了,所以說並不難理解。
  • 《道德經》中的「大音希聲」,是什麼含義?需要從四個方面解讀
    導語:老子在《道德經》的第四十一章,提出是:「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這段話中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成為千百年來,大家爭論比較多的話題,見仁見智,莫衷一是。
  • 大音希聲,古琴與道家文化!
    《道德經》提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最美的聲音就是超然灑脫之聲,追求的是一份悠然的意境。世上樂器如此多樣,那麼哪一種樂器最接近「大音希聲」的境界呢?那就是古琴。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有三千年以上歷史,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自古「琴」為其特指,琴是漢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
  • 大音希聲--發現古琴之美
    大音希聲--發現古琴之美     莊子曾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導購:東鵬瓷磚道之美 於細膩處品居之大美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自然的美如淺低的音樂穿透悠遠,但體會起來又包羅萬象。一個極具品味的家,依然如此。瓷磚的出現,讓家有了新的升華,無論用於搭配宮廷般的奢華亮麗,或是搭配現代居室簡潔剛煉,它總是呈現出各種各樣的美。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三款東鵬瓷磚·天地之美作。
  • 出將入相——《大象無形》
    「大象無形」,又稱圓棒槌瓶,主要指康熙年間的式樣,盤口,短直頸,圓折肩,圓筒狀長腹,圈足,底部多為平切式二層臺。
  • 最善於畫美女的藝術家——謝楚餘人體油畫欣賞
    最善於畫美女的藝術家——謝楚餘人體油畫欣賞!二十世紀末,一位動人的「少女」突然出現在人們的視線周圍,在海內外都引起極大的轟動!她雙眸深情而婉約、寧靜而飄逸,她那黑柔的秀髮,嬌美的面容,令人倍感賞心悅目。雖輕紗羅織,卻似乎要比那白紗絲絛還要一塵不染,性感而又不失純真。
  • 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與道家的「大象無形」
    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與道家的「大象無形」馬列維奇是俄羅斯白銀時代最為重要的現代派畫家之一,《白色的白》是其最為著名的至上主義風格作品。繪畫作為一種視覺藝術,有著極為獨特的藝術語言。至上主義的藝術語言正如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所言的「大象無形」。
  • 【展商風採】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古典唱片發燒廠牌——達人藝典
    在聆聽中您會發現本張唱片的聲音拾取趨近於真實臨場感與樂器音質的醇度,無論是專輯第一首由胡勝男與陸威伉儷在星海音樂廳演繹的小提琴與打擊樂二重奏小品《皮亞佐拉:1960的夜總會》還是第四首由高參使用1617 Amati名琴在廣州中山紀念堂演繹的《辛德勒的名單》;或是第八首由沈洋及馬斯頓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演繹的《月亮河》以及最後一首與電影《教父3》尾聲音樂同樣的歌劇《鄉村騎士》選段,均為實況同期錄音,力求在重放中展現真實聲場的質感與真實的廳堂空間之美
  • 《演員》之巔的胡杏兒,大音希聲的陳凱歌
    凱歌導演用片尾的無聲表達著自己的態度,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這是中國古代文明中最深沉的美學觀念,經由演員之巔的胡杏兒,凱歌導演完成了對於敏感社會問題深刻的反思。
  • 季羨林:大象無形,心懷天下
    但猝然臨之,露出的才是真面目啊。聯想到對融貫於中國幾千年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深信不疑,季老認為,這種思想最生動的表達方式,就是宋代大哲學家張載的兩句話:「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與」就是「夥伴」的意思。他不但深信之,而且「篤行之」。這張照片就是一個明證。季老對這張照片尤為滿意,專門就此撰寫了一篇文章談天人合一,發表在1998年3月27日的《人民日報》。
  • 《莽荒紀》再曝特效特輯 電影骨子「大象無形」
    大象無形  「無痕」特效史無前例何為「無痕」特效,古人云「大象無形」!至美的形象已經到了和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毫無ps痕跡」。電視劇《莽荒紀》堅持美劇品質,精心雕琢一千兩百多分鐘的特效鏡頭,將實景拍攝與特效完美融合,寓有形於無形。據悉,《莽荒紀》的製作團隊十分嚴謹,雖說是一部國產電視劇,卻是電影骨子。
  • 月星家居虛室生白空間美學展:留白之妙妙不可言!
    虛室生白空間美學展現場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微茫之間,十方世界。留白之玄,玄之又玄。留白之妙,妙不可言。圖為虛室生白空間美學展現場。從展廳布置設計到每件作品,無不藝術詮釋了「留白,是美學留白,更是哲學,其所謂留者,須先有而不發,謂之守中而不顯,謂之留白,其白之處卻有萬物存焉。」這一美學理念,讓每位觀展者在欣賞藝術之美的同時,在美學的留白藝術空間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情懷與美。
  • 枯藤老樹、衰柳殘荷……古人為何以呆傻殘破為美?|國學講堂
    《老子》中還有許多這種對立概念:大直若屈;大辯若訥(不善言辭)、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不平),大白若辱(玷汙),質真若渝(受汙變質);大 音希聲,大象無形,等等。老子意在告訴我們,事物的現象與本質的關係往往很複雜,不要執著於表象。因為大巧若拙,所以中國文化重視「無」:所謂大象無形。因為「道」是一種超越表象的存在,是一種虛無存在,由此形成一種對「空白」的追求。